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了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河南地区猪体内的进化情况,笔者采集了河南新乡地区出现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产猪胎,并进行了病毒的分离鉴定,同时对分离病毒株的NSP2基因部分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1株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病毒XINX,且NSP2基因部分序列的分析显示,该毒株与以往的分离毒株不同,其NSP2基因存在393 bp的不连续缺失,同国内之前报道的经典毒株和高致病性毒株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目前在国内尚数首次出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分子进化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新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变异特征,利用RT-PCR、ORF5 和部分NSP2 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从新疆某猪场疑似猪高热病死亡猪肺脏分离出的一株病毒。分离的病毒株被鉴定为PRRSV 美洲型,命名为XJ-Q 株。该株病毒与香港分离株HK13 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变异株(HUB1 和JXA1)同源性较为亲近。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 相比,该分离株在481 位和532~560 位共有30 个氨基酸缺失;与国内分离的PRRSV 变异株相比,在487~489 位有3 个氨基酸的独特缺失。结果表明,新疆分离株为PRRSV 美洲型,属于新缺失的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新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变异特征,利用RT-PCR、ORF5和部分NSP2基因序列进行分析,鉴定从新疆某猪场疑似猪高热病死亡猪肺脏分离出的一株病毒.分离的病毒株被鉴定为PRRSV美洲型,命名为XJ-Q株.该株病毒与香港分离株HK13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内变异株(HUB1和JXA1)同源性较为亲近.与美洲型标准毒株VR-2332相比,该分离株在481位和532~560位共有30个氨基酸缺失;与国内分离的PRRSV变异株相比,在487~489位有3个氨基酸的独特缺失.结果表明,新疆分离株为PRRSV美洲型,属于新缺失的PRRSV毒株.  相似文献   

4.
 为了了解云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分子流行病学关系,对2010年分离到的10个云南PRRSV流行毒株进行了ORF5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云南分离株与中国大陆首次分离株CH1a,北美代表株VR2332和欧洲型代表株LV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3.2%-94.2%,87.4%-89.6%和62.5%-64.0%;氨基酸同源性为90.0-91.5%,87.1-88.6%和51.7-57.7%。遗传进化分析显示,云南10株分离株属于美洲型,并分为两个基因亚型。与传统毒株相比,云南分离株ORF5基因及其推导的氨基酸的变异主要以点突变为主,但关键氨基酸位点未见明显改变,表明目前云南省所流行的PRRSV仍以经典毒株为主。研究结果为云南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控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A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从仔猪内脏分离到一株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毒株,该毒株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致细胞病变,该病变能被PRRSV美洲型阳性血清所抑制,不被乙脑病毒、猪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阳性血清所抑制,经美洲型PRRSV荧光抗体染色呈阳性反应,电镜观察到直径55nm左右的病毒粒子,属RNA病毒,接种阴性仔猪未见临床症状异常,但血清学阳性。命名该分离毒为PRRSV-SA毒株。  相似文献   

6.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TJ株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某猪场发生高热死亡的仔猪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致细胞病变。经RT—PCR检测证明该分离株为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该毒株回归易感动物可产生明显的临床症状,并引起死亡,将其命名为PRRSV TJ毒株。对其Nsp2序列进行扩增测序,结果表明:与美洲标准毒株VR-2332相比,TJ株Nsp2序列缺失第481位和第532~560位氨基酸,二者核苷酸同源性为83.7%,其编码的氨基酸同源性为77.9%。本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发生了变异的PRILSV,对猪具有高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我国养猪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自我国出现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毒株以来,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型演变及毒株流行特点的相关研究愈加深入。该文阐述了近几年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流行特点及其疫苗的研发与免疫应用情况。可以看出,我国现阶段流行的毒株以高致病性毒株和基因缺失株为主。疫苗的研究主要为弱毒疫苗的开发与应用,现已有基因工程疫苗生产上市,基因工程疫苗为现阶段的研究焦点,也是以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江苏省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遗传变异特征,采用RT-PCR方法对江苏地区分离的PRRSV NJGC株的ORF5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利用DNAstar软件与国内外代表性毒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与序列对比,并绘制了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NJGC株属于美洲型PRRSV,其ORF5基因与美洲型代表毒...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华南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变异特性,用Marc-145细胞从广东省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发病猪场采集的肺组织中分离得到1株PRRSV(命名为GDgz),该毒株能产生明显的细胞病变。全基因组进化分析和同源性比对分析结果显示,GDgz与中国高致病性毒株位于同一分支,与欧洲型毒株Lelystad-virus同源性最低、仅为60.3%,与美洲型经典毒株VR-2332的同源性为88.8%,与中国高致病性毒株JXA1和HuN4同源性为98.8% 和98.9%,与JXA1的疫苗株同源性为91.1%,与NADC30和NADC30-like毒株 CHsx1401和JL580同源性分别为84.5%、87.2%和83.6%。NSP2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Dgz在高变区存在30个不连续氨基酸缺失。GP5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Dgz在GP5抗原表位上有氨基酸突变,表明GDgz属于美洲型高致病性毒株传代致弱的疫苗株,且在抗原表位上有一定程度的突变。  相似文献   

10.
对分离自福建的3株美洲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2株欧洲型PRRSV进行了细胞致病性、动物致病性及理化特性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PRRSV分离株均能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并产生细胞病变,但在PK-15、Vero、CEF、MDEF中盲传3代均不能产生细胞病变。理化性质试验表明美洲株与欧洲株PRRSV对酸、pH=3、氯仿、胰酶的敏感性一致;当pH=9时,PRRSV欧洲株比美洲株具有更强的抵抗力;不同的PRRSV毒株对温度的敏感性差异较大,同一型的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也不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欧洲型PRRSV-FJ0602株为弱毒株,对保育猪不具有致病性,而美洲型PRRSV-FJ0604株致病力强。  相似文献   

11.
邢茂军 《新农村》2023,(5):35-36
<正>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在猪场内无孔不入,传染力极强,致死率高,是当前猪场的一大杀手。1.病原特点猪蓝耳病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动脉炎病毒属的有囊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有PRRS1(欧洲型)、PRRS2(北美型)两种血清型;有多种毒株,毒株间毒力差异较大,当前主要流行毒株为类NADC-30毒株等。  相似文献   

12.
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对国内某地区7个患病猪群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用Marc-145细胞培养从4个猪群流产胎儿分离到3株导致细胞病变的病毒-J1,J2和J3株。它们对氯仿和热,甲醛,酸,碱均敏感。病毒粒子呈球状,直径30-80nm,负染后病毒粒子大小80-100nm,在Marc-145细胞质内增殖,5-溴-2’-脱氧尿核苷对其元抑制作用。结合血清学试验,鉴定3个毒株均为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病毒,可能为美洲型PRRSV  相似文献   

13.
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RT-PCR方法,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送检的疑似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料中分离到16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扩增分离株的ORF5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比较分析和绘制进化树.结果表明,16株分离株之间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8.1%~99.8%;与欧洲型LV株和美洲型VR-2332株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54.0%~54.5%和88.1%~99.2%,证明分离的16株病毒均为美洲型.用DNAstar等软件对16株分离株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作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16株分离株ORF5基因编码的gp5蛋白的抗原区、潜在疏水区、跨膜区和N-糖基化位点分布均有差异,与其它美洲型毒株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说明在河南流行的PRRSV存在明显的遗传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离一株近期流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并解析其基因变异情况.[方法]适当处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阳性临床样品,接种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进行病毒分离,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对所分离病毒进行鉴定;同时用RT-PCR技术扩增其全基因组,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分离培养物可引起非洲绿猴胚胎肾细胞出现稳定的细胞病变,间接免疫荧光试验显示有许多特异性荧光,分离培养物中存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病毒全基因组大小15 323个核苷酸,在非结构蛋白2基因有30个氨基酸缺失的典型标记;其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JXA1株、HUN4株和SD-CXA/2008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较高,达到98.9%以上;该毒株与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SD-CXA/2008株在同一分支上.[结论]分离出一株典型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毒株.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快速鉴别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方法,根据猪伪狂犬病毒(PRV)全基因序列,并参照SA215、Bartha-K61疫苗株基因缺失位点特征,在单一检测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基础上,针对g E、g B和TK基因设计引物,首次建立了同时检测猪伪狂犬病毒野毒株与疫苗株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通过一次PCR检测能区分感染野毒株、疫苗株SA215和Bartha-K61,且与猪圆环Ⅱ型病毒(PCV-2)、细小病毒(PP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瘟病毒(CSFV)无交叉反应。多次试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可靠且敏感度高,可用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诊断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浙江部分地区猪瘟流行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当前浙江省猪瘟流行情况,对浙江省8个地市的18个疑似猪瘟发病场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猪瘟以非典型为主,典型猪瘟也同时存在,绝大多数都是在外界诱因(如长途运输、去势、注苗)诱导或其他病原感染下发生,多为3月龄以内仔猪发病且病程较长。母猪存在隐性感染,部分表现为繁殖障碍,一些临床健康猪存在带毒问题。此外,从疑似猪瘟的38份病料中检出猪瘟病毒(CSFV)、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和猪圆环病毒Ⅱ型(PCVⅡ),检出率分别为47.37%,44.7%和23.68%;而PRRSV、PCVⅡ分别与CSFV的混合感染率为33.3%和11.1%。分子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浙江猪瘟流行株与CSFV石门毒株(Shimen株)和CSFV兔化弱毒株(HCLV株)2个传统毒株的E2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1.2%~83.0%和83.1%~84.0%,与不同厂家的弱毒疫苗株核苷酸同源性为81.7%~82.6%,说明浙江省猪瘟流行株正朝远离疫苗毒发展并呈现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2008年河南省猪呼吸与繁殖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了解免疫猪群发病的原因。【方法】从河南省猪场采集发病猪的血清和组织,采用Marc-145细胞对其中的PRRSV进行分离及初步鉴定。应用RT-PCR法对分离株进行扩增,并构建克隆载体,对阳性质粒测序后进行ORF5基因核苷酸及推导氨基酸序列分析,同时对分离毒株进行非免疫猪人工感染试验,确定其致病性。【结果】从发病猪组织和血清中分离到1株PRRSV(HN-08株),其可引起Marc-145细胞产生细胞病变(CPE),可在Marc-145细胞中稳定传代,能被PRRSV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从人工感染发病猪组织和血清中均分离到PRRSV。RT-PCR得到与预期大小相符的特异片段,提交NCBI鉴定为HN-08株,属美洲型PRRSV。【结论】从河南省发病猪体内分离的HN-08株属美洲型PRRSV,对猪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可引起Marc-145细胞产生CPE,病毒滴度TCID50为105.1/mL。  相似文献   

18.
猪蓝耳病是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PRRS)的简称,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等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致死性传染病。仔猪发病率达100%、死亡率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达30%以上,育肥猪也可发病死亡。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一株能够融合表达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PRRSV)GP5-M蛋白的重组伪狂犬病病毒PRV-GP5-M毒株,以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变异株TK基因缺失株PRV FJ01/TK-为病毒载体,以gI/gE基因为插入靶点,利用同源重组技术和CRISPR/Cas9技术敲除gI/gE基因,并在gI/gE位置上插入CMV-GP5-M表达盒,经噬斑纯化,成功构建能够正确表达GP5-M蛋白重组病毒PRV-GP5-M。进一步对该毒株的稳定性、生长动力学、培养特性、安全性等生物学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该重组毒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安全性,易于增殖培养。研究结果为靶向PRRSV GP5与M蛋白生成新的PRRSV疫苗提供了新的线索,同时可为预防近些年流行的PRRSV NADC30-like毒株和PRV变异株的疫苗研发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20.
豫西地区PRRSV新近流行株ORF5基因变异及Nsp2基因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豫西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新近流行株ORF5基因的变异情况及Nsp2基因的结构特征,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26份近期采自豫西地区猪场疑似PRRS猪肺脏样品中的ORF5全序列和Nsp2部分序列,并对其生物信息学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成功扩增出的21株PRRSV流行株间ORF5全基因同源性为96.6%~100%,氨基酸同源性为97.5%~100%;与参考毒株JXA1、MLV、VR-2332和LV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6%~98.9%、88.4%~89.2%、88.0%~89.5%和66.8%~67.3%;对阳性病料进行了部分Nsp2基因的扩增,测序结果显示,所有流行株的Nsp 2基因与已报道的美洲株VR-2332相比,不存在核苷酸的插入或突变,但存在2个位点共90个碱基的缺失;遗传衍化分析表明,流行毒株属于美洲型。研究结果揭示了豫西地区新近流行的PRRSV ORF5基因的变异情况及Nsp 2基因的特征,为该地区的PRRS防控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