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僧帽牡蛎保鲜过程中游离氨基酸_牛磺酸的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成业 《水产学报》1998,22(3):253-259
探讨了僧帽牡蛎在低温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度指标及游离氨基酸,牛磺酸等的变化。实验表明:在0-2℃及3-5℃的贮藏中挥发性盐氮呈平缓上升趋势,贮藏15天分别为15.2mg/100g和20.6mg/100g;而在6-8℃下,贮藏,挥发性盐基氮变化相对较快,15天后高达26.8mg/100g。在萃取液中,牛磺酸的含量最高,其在贮藏中略有下降,但基本上在357mg/100g-387mg/100g范围内波动;游  相似文献   

2.
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药物防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防治淡水养殖鱼类细菌出血性败血病的口服药物败血宁的系列实验研究表明:败血宁主药(BL)对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hydrophila)的MIC为4μg/ml,在剂量10~30mg/kg范围内进行鱼体内抗菌试验,对鲢、银鲫的预防和治疗性给药有效率皆在80%以上,其LD50为615.2mg/kg,属低毒,对鱼类较为安全;以30、60mg/kg的剂量口灌银鲫进行微核试验证实BL诱发红细胞微核率不明显,无潜在致突变作用。用HPLC法测定BL在鱼体内治疗浓度维持时间为8~9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5h,连续灌药3d后停药5d在银鲫血浆中未检测到BL的含量。以30mg/kg的剂量进行了四年的池塘应用试验,统计有效率为92.9%,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鲢鳙鳊鲫鱼肉的蛋白质组成及分离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丁玉庭 《水产科学》1999,18(3):21-25
我国4种淡水鱼鲢镛鳊鲫的蛋白质组成基本一致,即粗蛋白质为17.2g/100g-18.3g/100g湿肉,其中肌原纤维蛋白质占总氮的60.7-64.4%、肌浆蛋白质为26.1-33.2%,总基质蛋白质为9.0-20.8%,非蛋白 193mgN347mgN/100g湿肉。  相似文献   

4.
黑龙滩水库浮游生物及初级生产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邬红娟  胡兴跃 《水利渔业》1998,(5):24-25,40
黑龙滩水库年平均浮游植物现存量209.8万个/L,3,15mg/L浮游动物现存量11780个/L,0.87mg/L,叶绿素a含量1.99μg/L。年均初级生产力2.86gO2/m^2.d,从中游向上,下游降低;年鱼产潜力24.75万kg。水库饵料厂附近为中一富营养型,其它区域为贫中营养型。  相似文献   

5.
水环境中Ca^2+,Mg^2+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单因子静态急性毒性试验和正交设计法,研究水环境中Ca^2+、Mg^2+、Ca^2+、Mg^2+总量及Ca^2+/Mg^2+比值对中国对虾生存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中国对虾在水环境中能够生存的Ca^2+、Mg^2+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24.92 ̄280.66mg/L、34.5 ̄344.9mg/L;(2)Ca^2+/Mg^2+比值为1:10,对中国对虾的生存没有影响;(3)中国对虾的生长与C  相似文献   

6.
杭州西湖总氮、总磷周年变化与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6年10月~2007年9月,对西湖5个主要湖区的8个样点水体的温度、溶解氧、pH、透明度、悬浮物、总氮、总磷、叶绿素a浓度等理化因子和藻类生物量进行测定和分析,讨论总氮、总磷与优势种藻类、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的关系。结果表明,总氮年平均值2.63mg/L,变化范围0.17~7.88mg/L;总磷年平均值为0.087mg/L, 10月最高,为0.187mg/L;叶绿素年平均值为24.49μg/L,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出现在2007年7月(50.59μg/L)与2月(1.09μg/L)。优势种藻类及藻类总量的平均浓度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总磷呈显著正相关(P<0.05),总磷为西湖藻类增殖的主要限制因子。作为一个内源性污染的浅水富营养化湖泊,西湖的治理需要控制人为因素对水体的影响,减少底泥营养盐的再释放,尤其是降低可溶性磷酸盐的释放,从而抑制藻类的过量繁殖。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12种药物在试管内对8株从患病白鲢上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的最小抑制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被检测的8株致病菌对青霉素、氯霉素、甲哌利福霉素、土霉素有高度感受性,其最小抑菌浓度为0.025-1.56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0.025-3.13μg/ml,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比率为1-2。对红霉素、异烟肼、胜利霉素和呋喃唑酮的感受性较低,最小抑菌浓度为3.13-25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6.25-100μg/ml,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的比率为2-3。对磺胺胍、磺胺嘧啶、大蒜素和鱼健灵的感受性最低,最小抑菌浓度25->100μg/ml,最小杀菌浓度50->100μg/ml,其最小抑菌和杀菌浓度比率为1->2。  相似文献   

8.
【简介】为鲤科青鱼。别名为黑鲩、乌鲭,螺蛳青。是我国淡水养殖“四大家鱼”之一,主产长江以南地区的江河、湖泊中。【营养成分】每100g青鱼肉含蛋白质19.5g,脂肪5.2g,热量522.5kJ,钙25mg,磷171mg,铁0.8mg,硫胺素0.13mg...  相似文献   

9.
防腐冰对鱼类保鲜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腐冰是水中添加防腐剂制成的,它能够增强对鱼在冰鲜期间的保藏效果。本文采用感官检定和TVB-N等鲜度指标,研究了几种Na_2-EDTA冰和苯甲酸钠冰对鲅鱼和带鱼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1)1‰Na_2-EDTA冰具有较稳定、持久的抑菌效果,能有效地延缓鱼品感官质量下降和TVB-N上升,冰藏8天的带鱼细菌数,普通冰组为3.7×10 ̄5个/g,而1‰。Na_2-EDTA,冰组仅为2.1×10 ̄4个/g。(2)以感官检定80分为基准,与使用普通冰相比,使用1‰Na_2-EDTA冰保鲜鲅鱼,保藏期由116hr提高到140hr,保鲜带鱼,保藏期由104hr提高到164hr。  相似文献   

10.
下琼湖浮游植物生物量年均8.84mg/l,以春季最高为14.17mg/l,秋季10.31mg/l,夏季6.63mg/l,冬季最低4.26mg/l,年产鲢,鳙鱼潜力估算为707.2kg/hm^2。  相似文献   

11.
长江口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2~1997年,长江口水域主要水生物有害物质平均含量分别为:鱼类,铜1.53mg/kg,锌14.02mg/kg,铅0.655mg/kg,镉0.042mg/kg,酚0.090mg/kg;甲壳类,铜7.36mg/kg,锌15.14mg/kg,铅3.45mg/kg,镉0.284mg/kg,酚0.028mg/kg,石油烃41.41mg/kg;软体动物,铜5.15mg/kg、锌58.85mg/kg,铅3.168mg/kg,镉0.160mg/kg。生物体内铜的平均含量依次为: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锌为: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铅为:甲壳类〉软体动物〉鱼类;镉为:软体动物〉甲壳类〉鱼类。鱼类、甲壳类、软体动物体内的铜、锌、铅、镉的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海洋生物污染物质的评价标准。但个别样品中残毒最大值接近评价标准,如甲壳类  相似文献   

12.
非离子态氨及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的急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7年6~8月,通过人工控制NH3-N及NO2--N的浓度,对欧洲鳗鲡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的结果表明:非离子态氨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4.26、3.27、2.19mg/L,安全浓度为0.219mg/L;亚硝酸盐对欧洲鳗鲡24、48、96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00.0、84.1、26.6mg/L,安全浓度为2.66mg/L。  相似文献   

13.
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纸层析法对松花江鲤鱼肌肉肌苷酸含量和鱼肉保鲜时间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室温20℃下,鲤鱼肌肉存放3小时左右,肌苷酸含量达到了最高值为6.326±0.12μmol/g,保鲜时间为9小时。冷冻-18℃下,鲤鱼肌肉存放10天,肌苷酸含量达到了峰值为5.931±0.13μmol/g,保鲜时间为20天。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对维生素B2、B5、B6营养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徐志昌 《水产学报》1995,19(2):97-104
研究了三种水溶性维生素B2,B5和B6在以酪蛋白为蛋白源的饲料中的不同含量对中国对虾的存活率,体重增重率,体长增长率,蛋白质消化率及实验维生素在体内的累积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每100g饲料中维生素B2、B5和B6的含量分别在10(体重1.53g)-20mg(体重6.00g)、40mg、14mg时,上述指标均达最佳,维生素缺乏或过量都会阻碍对虾生长,在适宜添加量范围中,随着饲料中维生素B6的  相似文献   

15.
太湖产春宗太湖新银鱼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关系为:F=0.0098167L2.81623,与体重关系为:F=-263.4+1793.6W,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67粒,相对怀卵量为1504粒/g;秋宗绝对怀卵量为1394粒,与体重关系为F=82.5712+1216.2633W。繁殖期:春宗自3月5日~5月5日,适宜水温为8.5~21.6℃,盛期3月10日~4月15日,最适水温9.2~13.4℃,盛期中V期卵巢亲鱼比率与水温关系为:Y=-3.6681X2.7174;秋宗自9月10日~10月20日,水温为26.4~17.2℃,盛期自10月5日~10月15日,水温为20.6~18.0℃。  相似文献   

16.
用5种药物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试验,结果呋喃唑酮无效,硝酸亚汞(1. 25 ±0. 25) mg/L、硫酸铜酸亚铁(5:2)合剂(8.5±0.5)mg/L、甲醛(30±5)mg/L、孔雀石绿(0. 9 ± 0. 1) mg/L对聚缩虫杀死率均在 95%以上;治愈率依次为:(92.5 ± 2.5)%、100%、(87.5±2.5)%、(82.5±2.5)%;剑尾鱼对药物的敏感性强度为孔雀石绿>硝酸亚汞>硫酸铜合剂>甲醛,安全浓度依次为:0.32、0.48、4. 1、9.4 mg/L。表明治疗剑尾鱼聚缩虫病用硫酸铜合剂(8. 5 ± 0. 5) mg/L、甲醛(30 ± 5) mg/L浸泡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对二龄团头鲂鱼种夜间投饲和不投饲进行了对比试验,观察其对生长、饲料系数和池水溶解氧的影响。试验历时106天,结果表明,夜间投饲对团头鲂的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试验池鲂鱼个体重比对照池平均增加15.8g,差异显著(P<0.05),亩产试验池比对照池平均增产94kg。饲料系数试验池和对照池相关不大。溶解氧在7月10日前试验池略低于对照池,7月10日到8月末,试验池比对照池低0.53~1.30mg/l  相似文献   

18.
房文红  王慧 《海洋渔业》1999,21(2):66-68
本试验观察了K^+,SO^2-4和碳酸盐碱度对大银鱼仔鱼存活的影响。大银鱼仔鱼在K^+浓度10-302.4mg/L中96h成活率为95-100%,在SO^2-4384-1920mg/L中96h成活率为100%〉资助它们能正常生长,碳酸盐碱度低于14me/L时96h成活率为100%,当碱度升到22me/L时其成活率为80%。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Hui苗种培育从卵黄苗培育开始,包括鱼苗培育和鱼种培育两个阶段。卵黄苗以技角类为开口铒料,以后逐渐增加投畏罗氏沼虾仔虾料,鱼苗生长发育良好,成活率达90%以上,鱼种培育用出膜10-15天,全长2.0cm的鱼苗,按7742尾/亩,10551尾/亩,14981尾/亩三种密度放养,投喂粗蛋白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经99-133天的培育,分别获得43.7%克/尾、18.8克/尾、10.9克/尾  相似文献   

20.
重金属等若干污染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91-1993年,对上海地区部分河沟中克氏原螯虾体内总汞、铜、铅、锌、镉等重金属及挥发性酚的残毒量进行检测的结果,各种毒物含量的平均值都低于国家有关卫生标准,但所有这些毒物的检出率均为100%,其中总汞的含量为0.0108-0.1014mg/kg,超樯率0;铜为1.9885-11.739mg/kg,超樯率16.675;铅为0.180-1.052mg/kg,超标率8.33%;锌为2.98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