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 毫秒
1.
滁州鲫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滁州鲫是安徽省滁州市城西水库中的一地方性天然种群。研究表明,滁州鲫具有2种不同的染色体组型。A型的染色体组型是3n=160=31m+21sm+45st+63t,总臂数=212;B型的染色体组型是3n=158=30m+26sm+42st+67t,总臂数=214。  相似文献   

2.
水生生物的染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常见水生经济动植物的核型生物的性状以及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都与染色体有关,遗传学的研究表明:各种生物在世代相传中,染色体的数目维持相对稳定,每一物种都有相对稳定的染色体数。同一个体的体细胞一般具有相同的染色体数,而性细胞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遗传学将各种生物性细胞所具有的染色体数称为单倍体数,写为n。将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称为二倍体数,写为2n。现将一些常见水产经济动植物的染色体数及其核型列于表1。表中所列的生物大多是二倍体或经二倍化的多倍体。其中核型公式中的m、sm、st、t连同前面的系数,分别表示中部、亚中部、亚端部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的条数。例如,  相似文献   

3.
鳙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研究鱼类染色体,对推进鱼类的遗传育种和分类工作,探索水质污染与鱼类染色体损伤的相关关系,作为监测和评价水体质量的一种新的生物监测手段,都有重要意义。有关鱼类染色体的研究报道颇多。现存的24,000多种鱼中,已检查染色体数的有600余种,初步作了组型分析的约300余种。近  相似文献   

4.
栉江珧染色体制备及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的细胞遗传学特征,取暂养促熟的雌雄亲贝共12枚为研究对象,通过调节暂养水温、采用鳃丝及鳃丝对应部位创面的愈合增生组织为染色体制备材料来改良染色体制备方法,采用常规的热滴片法制备出大量形态好且分散均匀的染色体标本,并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适度调节暂养水温和给鳃组织制造微创并以创面愈合增生组织为染色体制备材料均能有效增加组织细胞的分裂增生能力,为染色体制备提供了充足的材料;栉江珧二倍体染色体数目2n=34,雄性染色体组型为2n=8m+10sm+16st,雌性染色体组型为2n=6m+10sm+18st,染色体组型中,雌雄两性中期分裂相的染色体排序基本一致,都有1对染色体相对长度明显大于其他染色体;两性染色体组型有两处明显不同,其一,雄性第14对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而雌性相对应的是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其二,雄性栉江珧相对长度最大的染色体存在异形情形,雌性最大的染色体对则为同形,基本确定栉江珧存在初级的性染色体分化,属于XX/XY型性别决定方式。大型贝类染色体制备方法的改进将有助于丰富贝类细胞遗传学和分类学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5.
张春丹  张晓波  李明云 《水利渔业》2005,25(4):16-17,20
采用PHA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以前肾为材料,低渗一空气干燥法制片,对香鱼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香鱼染色体绝对长度较小,为0.83-2.90μm。其二倍体数目2n=42,核型公式为2n=18m 2sm 22t,染色体总臂数NF=62。  相似文献   

6.
棘皮动物染色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遵春  董颖  赫崇波  宋伦 《水产科学》2005,24(12):37-40
目前已知地球上的棘皮动物有5000多种,棘皮动物无论在分类地位上、在生物的进化及系统发生等方面都处于重要的位置。棘皮动物门的海胆纲和海参纲的很多种类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种类,海星纲和蛇尾纲的一些种类在医学上也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近年来,人类对棘皮动物的认识程度越来  相似文献   

7.
大连紫海胆染色体制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大连紫海胆早期胚胎制备染色体。大连紫海胆染色体数为2n=46。  相似文献   

8.
胡子鲶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用PHA体内注射法,以肾组织为材料,对胡子鲶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的结果。胡子鲶2N=56,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9对,近中部着丝点染色体为12对,近端部和端部着丝点染色体为7对,染色体总臂数(NF)为98。在实验中还观察到第21对染色体在雌性个体为同型,而在雄性个体为异型,因而,这对形态明显异型的染色体的出现与性别有关,很可能是胡子鲶的性染色体,我们将其暂定为XY染色体,但要落实这对异型染色体确实是性染色体,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淡水白鲳的染色体数目2n=54,全都为中部着丝粒和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核型公式20m 7sm,染色体臂数(NF)=108.  相似文献   

10.
正鲍科动物简称鲍或鲍鱼,隶属于软体动物门、原始腹足目,是重要的海生单壳经济贝类。鲍现存56种,除北冰洋外,世界大部分海域都有分布,目前能够进行规模化捕捞和养殖的种类有20余种。随着鲍养殖业的兴起和快速发展,对鲍的各项研究也逐渐开展,主要涉及遗传育种、养殖技术、生态、分子和细胞学方面的研究[1-8]。细胞遗传学是遗传育种研究的基础,其中染色体研究是细胞遗传  相似文献   

11.
四种鲤鱼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空气干燥法制备德国镜鲤选育系,松浦鲤、高寒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德国镜鲤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 26sm 30st 14t,臀比(NF)156;高寒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8m 28sm 44st t,臂比(NF)156,松浦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 26sm 26st 18t,臂比(NF)156,荷包红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 26sm 30st 14t,臂比(NF)156,为鲤种种质标准建立提供相应的参数。  相似文献   

12.
魁蚶核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周琳 《水产学报》1997,21(4):455-457
  相似文献   

13.
以真鲷幼鱼为材料,胸腔注射PHA,36h后注射秋水仙碱溶液。1.5~3h后断尾失血约0.5h时,取出肾脏部分在鱼用生理盐水中稍洗后制成细胞悬浮液,通过低渗、固定处理后,用适当浓度的细胞悬浮液进行冰片滴片。60℃干燥制片,室温下吉姆萨染色。油浸镜下检查标本,以放大照片进行染色体测量。分析了染色体数目和组型,确定了真鲷染色体数目2n=48,其中有一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2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每条染色体相对长度平均范围:2.576±0.117至1.489±0.110,臂数NF=25。  相似文献   

14.
中国对虾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中国对虾的染色体进行了较深入的观察和研究。实验材料采用精巢、胚胎,无节幼体等,以气干法和压片法制片,吉姆萨染色,然后进行显微镜检查,选择分散良好的分裂相摄影。结果表明:中国对虾染色体数目为n=44,2n=88。并发现一对具有次缢痕的染色体。通过测量和计算,确定它的核型为2n=88=66M+16SM+6St。  相似文献   

15.
叙述了获得鱼类染色体制片的一种简单、可靠且对活体标本几乎没有影响的鱼类细胞短期培养的方法,是通过取鱼类的尾鳍进行原代培养获得成纤维细胞制备染色体的。这些鱼类中,白斑狗鱼和鲫属淡水鱼,狭颈愈额鲷和细条天竺鲷属海水鱼,均为重要的经济鱼类。  相似文献   

16.
刺参染色体的初步研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对刺参的染色体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分别采用原肠后期幼虫,耳状幼虫,成体呼吸树组织等,用秋水仙素处理,氯化钾低渗液低渗,而后用卡诺氏固定液固定。采用热滴片法制片,吉姆萨染色后,显微镜镜检和摄影。结果表明采用刺参的原肠后期幼虫制片效果最佳。刺参染色体数目为2n=40。由于某些染以体的着丝点位置较难确定,故没有按常用的A.K.Leven分类标准进行,而是近形态特点将其分为A.B.C3类。本文对刺参的  相似文献   

17.
鱼类雌核发育是在雌核控制下发育的一种重要的单性生殖方式,本文概述了鱼类雌核发育研究的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雌核发育鱼类的特征、染色体组成、细胞学、异精生物学效应及人工诱导鱼类的雌核发育等方面的内容。并对雌核发育在鱼类育种和水产养殖上的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 虹鳟鱼(Salmo irideus)是鲑科鱼类中适应性很强的冷水性鱼类。虹蹲鱼原产于美国加里福尼亚州西海岸夏思塔山的山涧溪流中,为陆封性的淡水鱼类。自1874年经人工移殖驯化,现已在世界各地进行养殖。  相似文献   

19.
鲢、鳙染色体基因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鲢、鳙染色体基因文库的构建王朝元,汤伏生,龙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荆沙市434000)实验材料和方法(一)材料鲢(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鳙(Ariistchthysnobilis)基因工程菌、酶等试剂均...  相似文献   

20.
荧光原位杂交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 molecule)结合,杂交后再通过免疫细胞化学过程连接上荧光染料。FISH的基本原理是将DNA(或RNA)探针用特殊的核苷酸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