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洞庭青鲫的染色体核型分析及品种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洞庭青鲫(Carassius auratusvar.Dongtingking)肾细胞染色体的核型进行了分析,并对此鱼种进行了品种鉴定。核型分析表明,洞庭青鲫的肾细胞染色体组是由100条染色体组成,染色体组型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四组,分别是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中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5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10对,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3对,端部着丝粒染色体12对,每对染色体均由二条同源染色体组成。洞庭青鲫肌肉细胞的DNA相对含量(55.75±1.59)(17尾)与二倍体红鲫(Carassiusauratusvar.Red)肌肉细胞DNA相对含量(55.68±1.64)(15尾)基本相等。结果说明,洞庭青鲫是一种二倍体鲫鱼,其染色体数目为2n=100,核型公式为2n=30m+20sm+26st+24t,NF=150。  相似文献   

2.
贵州虹彩光唇鱼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肾脏细胞制作染色体标本,研究了贵州虹彩光唇鱼的核型,结果表明:虹彩光唇鱼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3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10对。染色体臂数(NF)80,核型公式2n=50,14m 16 sm 10 st 10 t,NF=80。  相似文献   

3.
黄颡染色体组型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黄颡鱼的染色体玻片,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黄颡的2倍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4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5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3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90,黄颡核型公式为2n=28m 10sm 8st 6t。  相似文献   

4.
星突江鲽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星突江鲽Platichthys stellatus Pallas头肾细胞为材料,采用PHA和秋水仙素活体注射体细胞体内培养法,经空气干燥制备了染色体并对其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星突江鲽的染色体数目为48条,包括46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和两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未发现异型染色体对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 n=48,2 sm+46 t,NF=50.  相似文献   

5.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蓝色鳞鲤染色体,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蓝色鳞鲤(Cyprinus carpio blue var)的染色体数为2n=100。测得核型参数按Levan等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蓝色鳞鲤有15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in);22对端部和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t),其染色体总臂数(NF)为156,蓝色鳞鲤核型公式为2n=30m+26sm+44st,t。采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测定了蓝色鳞鲤的DNA含量,与鸡血细胞标准对照相比为1.73±0.10,以鸡红细胞DNA含量2.3Pg.N^-1计,则蓝色鳞鲤的体细胞DNA含量为3.99Pg.N^-1。  相似文献   

6.
采用PHA体内直接注射法制备了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 TemminckSchlegel1842)东京湾群体头肾组织染色体标本并分析其核型。结果显示,其东京湾群体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亚中部着丝粒3对;其余21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4,核型公式为:2n=48,6sm+42t,NF=54;第24对染色体的短臂的形态具有多态性。该鱼染色体臂数高于石斑鱼类的原始核型类群,属于石斑鱼属的特化类群。云纹石斑鱼日本东京湾群体与厦门群体染色体核型存在显著差异,东京湾群体比厦门群体多1对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可能是长期隔离导致染色体重组进化形成的。结果表明,云纹石斑鱼不同地理群体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差异,可利用不同地理群体间的种内杂交优势改良云纹石斑鱼种质。  相似文献   

7.
2种虾虎鱼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宸 《南方水产》2010,6(4):72-76
采用鱼鳍细胞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生活于厦门和海南近海沿岸的2种虾虎鱼染色体核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纹缟虾虎鱼(Tridentiger trigonocephalus)2n=44,有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5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NF=78;拟丝虾虎鱼(Cryptocentroides insignis)2n=50,有9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13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1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NF=98。未发现随体、性染色体和异形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青鱼染色体组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对50个中期分裂相染色体计数的结果,确定青鱼的二倍体数为2n=48,没有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染色体总臂数为96;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为8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为14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2对。其中最大的第一对染色体是sm,并无随体。此外,对各染色体的有关参数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9.
以赤点石斑鱼(Epinephelus akaara)为母本、云纹石斑鱼(E.moara)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人工授精技术可获得正常发育的杂交子一代,俗称红云石斑鱼(红云斑)。本文通过活体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溶液,采用头肾细胞直接制片法,研究红云石斑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红云石斑鱼染色体数目为48(即2n=48),其中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和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各1对,2对为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和20对为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其染色体臂数(NF)为56,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48=2m+2sm+4st+40t, NF=56。本研究为红云石斑鱼的亲缘关系分析、遗传变异,以及杂交后代种质鉴定、性状选育和种质改良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河川沙塘鳢细胞遗传学数据,以河川沙塘鳢的头肾细胞为试验材料,制备染色体标本,利用Giemsa染色和Ag-NORs方法对河川沙塘鳢的染色体核型以及具有转录活性的核仁组织区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和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川沙塘鳢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44,其染色体组由44条端部着丝粒染色体组成,核型2n=44t,NF=44;Ag-NORs位点位于着丝粒端。本研究结果可为研究河川沙塘鳢的遗传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1.
六带石斑鱼染色体核型和银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六带石斑鱼为材料,利用腹腔注射法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集素和秋水仙碱获得大量处于分裂中期的头肾细胞,头肾细胞经低渗处理、卡诺氏液固定后,常规自然晾干法制作成染色体标本后,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银染研究。结果显示,六带石斑鱼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8,核型为2n=2st+46t,NF=48;Ag-NORs仅有一对位于第24对染色体即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的短臂上。  相似文献   

12.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体内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乌苏里拟鳞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乌苏里拟鳞的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臂数(NF)为94。乌苏里拟鳞组型公式为2n=24m+18sm+10st。  相似文献   

13.
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体内注射PHA和秋水仙素,体内肾细胞短期培养,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乌苏里拟鳞的染色体玻片标本.对100个中期分裂相记数统计,确定乌苏里拟鲿的染色体数为2n=52.由测得的核型参数和按Levan等提出的染色体划分标准得出:有12对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9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5对亚端部着丝点染色体(st).染色体臂数(NF)为94.乌苏里拟鳞组型公式为2 n=24m+18 s m+10st.  相似文献   

14.
鱼类染色体核型和系统进化分析在鱼类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丰富苏丹鱼(Leptobarbushoevenii)种质资源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苏丹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染色体冷滴片制备法分析了染色体核型特征,运用线粒体16S rRNA基因序列比对分析了其系统进化关系,探讨了鲃亚科鱼类种属间亲缘关系。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苏丹鱼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2n=50,其中包含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8条、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 14条、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 2条和端部着丝粒染色体(t) 1条,核型公式为2n=16m+28sm+4st+2t,染色体臂数(NF)为94。14种鲃亚科鱼类的线粒体16SrRNA基因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鲃亚科鱼类的种间遗传距离为0.016~0.134,平均遗传距离为0.074;苏丹鱼与粗须白甲鱼(Onychostomabarbata)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大(0.134),与泰国短吻鱼(Sikukiastejnegeri)的种间遗传距离最小(0.090);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苏丹鱼位于进化树的基部,与四须鲃属亲缘关系较近。本研究结果可为苏丹鱼种质资源鉴定、品种改...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8,核型公式为2n=48,4sm+6st+38t。杂交后代云龙斑与父母本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2n=48,但云龙斑染色体与其父母本组型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新配对和变异。本研究为杂交后代"云龙斑"的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杂交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鞍带石斑鱼(Epinephelus lanceolatus♂)杂交后代利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及秋水仙素通过活体注射法制作染色体标本。选用头肾和鳃组织制作细胞悬浊液,并对冷滴片和热滴片法进行比较,结合空气干燥法制作染色体分裂相玻片,经吉姆萨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筛选清晰完整的分裂相。杂交子代(俗称云龙斑)选取75个分裂相,统计染色体数目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显示,云龙斑二倍体染色体数为48,其中,19对染色体为端部着丝粒染色体,2对为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3对为亚端部着丝粒染色体,其染色体臂数(NF)为58,核型公式为2n=48,4sm+6st+38t。杂交后代云龙斑与父母本染色体数目相同,都为2n=48,但云龙斑染色体与其父母本组型不同,在遗传过程中发生了复杂的染色体重新配对和变异。本研究为杂交后代"云龙斑"的种质鉴定、亲缘关系分析、杂交育种等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7.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鰤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鰤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鰤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μm。黄条鰤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具有3对亚中部染色体和2对亚端部染色体;不同于以往报道的其他鰤属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黄条蛳为进化上的高位类群中的特化类群。本研究为鰤属鱼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黄条鰤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选用蒸汽固定法对阿德利尔虹鳟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德利尔虹鳟具有染色体60条,中部着丝点染色体(m)20对,亚中部着丝点染色体(sm)2对,端部着丝点染色体(t)8对,核型公式为:2n=4sm+40m+16t,NF=104。未发现异形染色体。  相似文献   

19.
四种鲤鱼染色体核型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文采用PHA体内培养法,取鱼体肾细胞,空气干燥法制备德国镜鲤选育系,松浦鲤、高寒鲤、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的染色体。经核型分析,德国镜鲤二倍体的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 26sm 30st 14t,臀比(NF)156;高寒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28m 28sm 44st t,臂比(NF)156,松浦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 26sm 26st 18t,臂比(NF)156,荷包红鲤二倍体染色体数为2n=100,核型公式为30m 26sm 30st 14t,臂比(NF)156,为鲤种种质标准建立提供相应的参数。  相似文献   

20.
黄条魳(Seriola aureovittata)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Seriola 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球凝聚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 μm.黄条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具有3对亚中部染色体和2对亚端部染色体;不同于以往报道的其他属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黄条为进化上的高位类群中的特化类群.本研究为属鱼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黄条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