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确诊近两年造成毛皮动物(狐狸、貉子、水貂)死亡的主要细菌性病原,本研究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对新鲜病死毛皮动物进行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学检查,同时取病变肝、肺、气管为样品分离纯化细菌,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特性检查及药敏试验、致病性试验和16S rRNA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显示,从剖检病死毛皮动物的肺、肝、气管组织等均检出同种细菌,分离菌株对菌必治和舒巴坦高度敏感,对小白鼠具有较强致病作用,与已知的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序列的同源性为98.6%~100%.综合分析,该分离菌株为克雷伯氏菌属的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离具有重金属汞抗性的优良益生乳酸菌,并挖掘细菌汞抗性的基因,应用于动物机体重金属中毒的解毒治疗,试验从健康狐狸和貉子粪便中筛选出耐酸、耐胰酶、耐胆汁、抗菌并具有较高汞抗性的乳酸菌,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并用PCR方法扩增mer A基因,从72株优良益生菌中逐级筛选出耐酸、耐胰酶、耐胆盐、抗菌性能好并能耐受500 mg/L HgCl_2的高浓度重金属汞的一株细菌,命名为CJT-KHg1,测定了其益生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经过16S rRNA序列分析,该菌株为乳酸片球菌;该菌株的mer A基因序列与克雷伯氏菌、阴沟肠杆菌、希瓦氏菌mer 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证明为乳酸片球菌;从该菌株中克隆到的汞抗性基因为汞还原酶基因(Mercury reductase)。  相似文献   

3.
从3日龄健康小鸡肠道中分离到1株乳杆菌,用PCR方法从分离菌株扩增16S rRNA基因,获得大小为1340 bp的DNA片段,该片段的核酸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EU290749。将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其它乳杆菌进行同源性分析并建立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CBI公布的鼠约氏乳杆菌分离株(AB295648)的同源性为99.6%,因此该分离菌株被鉴定为鸡约氏乳杆菌(chicken Lactobacillus johnsonii),命名为HN/0711。  相似文献   

4.
从流产奶牛胎儿组织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生化试验、16S rRNA和16S~23S rRNA测序、药敏试验和小鼠致死性试验对其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GenBank中肺炎克雷伯氏菌16S rRNA和16S~23S rRNA基因序列一致性分别高达99%和96%,16S~23S rRNA基因被扩增出3条不同长度条带;该菌生化特性均符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生化反应特性;对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多粘菌素等敏感,对多西环素、四环素、卡拉霉素等中度敏感,对青霉素、红霉素、米诺环素等耐药;对小鼠有很强的致病性。以上结果表明,该分离细菌为肺炎克雷伯氏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四川某规模化猪场患病猪的死亡原因,用生理生化和16 S rRNA基因鉴定菌株XL-01,并研究其致病性和耐药性.结果显示,菌株XL-01的16S rRNA基因片段长度1458 bp,序列与GenBank中植生拉乌尔菌(NR112011.1)相似度为100%,从而鉴定为植生拉乌尔菌(Raoultella plant...  相似文献   

6.
袋鼠摩根氏菌生物特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 rRNA序列分析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3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均为摩根氏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3株袋鼠摩根氏菌16S rRNA序列与LMG7874模式株同源性均为99.8%,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鸭疫里默氏菌提取基因组DNA,采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用PCR方法成功扩增出鸭疫里默氏菌的部分16S rRNA基因,克隆及测序结果表明其全长1512bp,G+C含量为51%,该序列已登人GenBank,登录号为DQ078779。同时利用生物软件对GenBank收录的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后,设计了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种特异性引物,分别能从各自的16S rRNA基因中扩增出长度为342和718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一种能快速准确鉴别诊断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病的双重PCR方法,该方法能从肝脏组织悬液煮沸后的上清、细菌培养物或提取的细菌基因组DNA中快速扩增出相应的片段,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桑天牛成虫肠道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群,获取桑天牛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信息。从桑天牛成虫肠道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以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27F/1495R和27F/519r+GC进行V3可变区PCR扩增,将长约500 bp的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后,进行优势条带分析、DNA回收、克隆、测序等,初步得到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菌属(Cit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柠檬酸菌属(Shigella)、泛菌属(Pantoea)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8个细菌菌株,其中优势细菌为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菌株,其次是沙雷氏菌属的细菌菌株。将获取的细菌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相似度在97%以上的有6个菌株,其中有5个菌株与传统方法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一致,表明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可用于桑天牛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采用西蒙式枸橼酸盐琼脂培养基从山东威海地区肺出血死亡幼貂的肺脏和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形态特征、理化性质、16S rRNA测序鉴定,并对该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该菌16S rRNA序列与GeneBank登录号为CP006648的肺炎克雷伯菌16S rRNA序列同源性为95%,分离菌具有高度的耐药性,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作用,并可复制出与水貂类似的病理变化,由此推断肺炎克雷伯菌是导致幼貂大量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0.
从濒死期蓝狐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鉴定、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及khe基因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菌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药敏试验及毒力基因检测等。最终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株为K20型肺炎克雷伯菌,命名为SWKp17;同时,Vitek细菌鉴定仪鉴定该菌为肺炎克雷伯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细菌有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其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9×10~7 CFU;对三代头孢菌素类、氯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耐药,但对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敏感。该菌株具有fim、ureA、mrkD及wabG毒力基因,但不具有rmpA、kfu、alls、iroNB、ybtA、uge、iucB等毒力基因。结果表明,引起本次狐狸肺炎的致病菌为非K1、K2、K3、K5、K20、K54及K57型肺炎克雷伯菌,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狐狸肺炎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发病母猪组织是否感染病原菌及调查病原菌耐药情况,试验对发病母猪组织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经过培养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测序确定分离菌株,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小鼠致病性试验、耐药基因检测、常见血清型分型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得到一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分离菌株的16S rRNA测序结果与NCBI上18株肺炎克雷伯氏菌参考菌株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分离菌株接种在血琼脂培养基上会发生α溶血现象,且具有多重耐药性,携带四环素类tet耐药基因,氨基糖苷类aph(3′)-Ia、strA、strB耐药基因,磺胺类sul 1、sul 2耐药基因及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耐药基因blaSHV,与耐药表型结果一致。分离菌株血清型分型为K20型,含有ureA、wabG、uge毒力基因。在小鼠致病性试验中,以浓度为6.15×10~8cfu/mL的菌液进行攻毒,能够使小鼠在22 h内死亡,表明分离菌株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说明本试验所分离得到的猪源肺炎克雷伯氏菌具有严重的耐药性和强致病性。  相似文献   

12.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及16S rR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云南某规模化养猪场病猪肺脏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经细菌生化鉴定、PCR鉴定和16S rRNA序列比对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抗生素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噻吩高敏;对庆大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中敏;对磺胺甲唑耐药。16S rRNA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与GenBank中的Hps参考株AB078973(基因登录号)同源性为100%,将分离菌株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16S rRNA遗传进化关系表明,分离株与副猪嗜血杆菌3株血清5型参考株AB078972、AB078973、AB078974的16S rRNA序列位于一个分支上,遗传进化关系最近,它们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在99.0%~99.4%之间,初步鉴定为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株对小白鼠有强致病性,命名为YN-1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鉴定引发某养殖场水貂死亡的主要致病菌。[方法]从送检病貂获取的两株优势菌进行形态学和培养特征观察、生化试验、细菌16S-23S rRNA ISR基因的PCR鉴定、药物敏感试验、致病性试验。[结果]16S-23S rRNA ISR基因的PCR序列分析显示两分离株与已知的Kpn相应序列的同源性为99.9%。药物敏感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阿米卡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高度敏感。致病性试验表明两菌株对小鼠均有较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9×106cfu/mL、3.1×106cfu/mL。[结论]确诊分离到的两株优势菌是肺炎克雷伯菌,且该菌是导致水貂死亡的主要致病菌。  相似文献   

14.
从某湖羊养殖场发病死亡的成年湖羊的肾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阴性短杆菌,形态特征与生化试验结果基本符合肺炎克雷伯氏菌的特征。药物敏感性试验显示,该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哌酮、卡拉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氧氟沙星高敏,而对氟苯尼考、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等药物具有耐药性。以细菌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将所测序列与GenBank中的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果其与肺炎克雷伯菌的同源性高达99.9%以上,进一步确定该分离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  相似文献   

15.
蓝狐源肺炎克雷伯菌的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昌黎某养殖场蓝狐出现呼吸困难、气喘,呈急性死亡。为了确定引起蓝狐死亡的病原菌,从无菌采集送检病死蓝狐的肝脏、心血、肺脏等病料组织中分离病原菌,通过培养特性、形态观察养、生化鉴定、16S rRNA序列测序等方法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为肺炎克雷伯菌,该菌的16S rRNA基因测序与Gen Bank登录的9株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在98%~99%之间。动物回归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半数致死量(LD50)为3.2×106CFU/m L。通过K-B药敏纸片法分析分离菌株的耐药性,结果显示对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大观霉素、头孢曲松4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其他药物存在多重耐药。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对以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瘤胃细菌多样性进行分析。提取瘤胃微生物基因组DNA,扩增细菌16S rRNA基因,构建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分析梅花鹿瘤胃细菌区系组成。结果表明:1)试验共得到107个非嵌合体16S rRNA基因序列。按照97%序列相似性,划分为22个分类操作单元(OTUs)。其中91个序列(10个OTUs,85%总克隆序列)与已培养菌序列相似性≥97%,13个序列(10个OTUs,12.2%总克隆序列)与已培养菌序列相似性为90%~97%,其余序列相似性<90%。87.9%序列与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 spp.)相似。2)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梅花鹿瘤胃细菌由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组成。由结果可知,以富含单宁的柞树叶为主要粗饲料来源的梅花鹿的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是优势细菌,而牛、羊瘤胃中常见的纤维素降解菌未检测到,这可能与饲料中单宁含量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貂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分离貂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并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本研究从临床病死貂的肝脏样品中分离出一株细菌,通过生物学特性检验及16S rRNA基因比对对该分离株进行鉴定.其中,应用PCR方法扩增出1504 bp的16S rRNA基因片段.经BLAST比对分析表明,与其同源性最高的均为P.mirabilis各株系的16S rRNA序列,同源性均高达98%以上.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分离菌株与10株参考菌的同源性为98.9 %~99.9%,其中与HQ259932同源性最高(99.9%),检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为貂P.mirabilis.以0.2 mL/只(3.2×109 cfu/mL)菌液的剂量接种小白鼠,其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60%,表明分离菌具有较强致病性.免疫保护性实验表明分离菌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此外,该分离菌株对头孢哌酮钠、卡那霉素、链霉素和阿米卡星敏感,对氧氟沙星、红霉素、恩诺沙星和阿莫西林等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8.
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 S rRN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 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其亲缘关系,为设计其16 S rRNA基因的诊断探针提供理论依据.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库中下载332条仔猪12种致病菌的16S rRNA基因序列,应用双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的方法对这些序列进行种内分析,选出每种细菌的代表序列,再对代表序列用同法进行种间分析,并将种间分类结果与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第8版)的分类结果进行比较.从每种细菌的数据库中选出一条接近16 S rRNA基因序列全长,与同种其他序列的核苷酸替代率差异较小的序列为该种细菌的代表序列,进行种间16 S rRNA基因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与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第8版)的分类基本一致.该16 S rRNA基因的系统进化分析所提供的信息将用于下一步针对这12种致病菌的16 S rRNA基因诊断探针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狐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病死狐的发病原因,从死亡狐狸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命名为分离株11001。然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RNA鉴定、特异PCR检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培养可见灰色干燥小菌落,革兰氏阳性球状菌,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PCR扩增条带为112 bp,与屎肠球菌片段大小一致;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携带屎肠球菌的致病基因,对氯霉素及万古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分离株小鼠死亡。证实该株狐源分离株为屎肠球菌,且具有致病性,可能是引起狐狸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引起雏鸡死亡的病原菌,从发病致死的雏鸡体内分离1株病菌,采用细菌常规的分离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致病性试验、K-B药敏纸片法等分别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致病性及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株鉴定为致病性肺炎克雷伯菌;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12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在98%~99%之间,与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KP262416.1聚于一支,与KJ803938.1聚于一大支,且与2株参考株存在密切的遗传进化关系;该菌株对头孢曲松、头孢克肟、恩诺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对环丙沙星、新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等6种药物中敏;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等6种药物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