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原理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 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是在定性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核酸定量技术,它具有特异性强、PCR污染少、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作者就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主要原理及目前在分子生物学领域,病原体和肿瘤等方面的检测和诊断应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它利用荧光实时检测PCR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节约时间等优点.文章就常用的4种方法,即DNA结合染色、水解探针、分子信标和杂交探针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同时综述了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针对鸡白痢沙门氏菌(Salmonella pullorum)、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 typhimu-rium)和肠炎沙门氏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的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 RPA)方法,试验对RPA体系的反应时间和温度进行优化,并比较分析了RPA、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PCR)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及敏感性。结果表明:RPA体系的最佳反应时间为30 min,最佳反应温度为37℃。RPA、PCR、qPCR三种检测方法对检测鸡白痢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分别达到1×101copies/μL、1×102copies/μL和1×100copies/μL。说明建立的针对3种沙门氏菌的RPA检测...  相似文献   

4.
建立一种快速检测乳及乳制品中结核分枝杆菌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保守序列设计特异引物,建立结核分枝杆菌的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法.对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重复性进行考察.结果表明: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得到标准曲线方程为y=-3.29x+38.60 (R2=0.998 0);敏感性高,可达1×102 copies/μL;抗干扰能力强,仅结核分枝杆菌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重复性良好,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的标准质粒进行组内和组间平行实验,批内和批间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因此,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能准确快速检测乳及乳制品中结核分枝杆菌.  相似文献   

5.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uorese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是近年来定量PCR技术中兴起的最新定量检测技术,因其具有灵敏性高、特异性强、结果精确、反应快速、安全可靠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论文就实时荧光PCR技术的主要原理、分类方法以及在转基因产品检测中的应用等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6.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动物检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体外基因的快速扩增技术,PCR的应用存在很多局限性,如伴随高敏感性而引起的假阳性、EB染色对操作者的危害及环境的污染。为了克服这些缺陷,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应运而生,FQ-PCR解决了传统PCR方法不能准确定量、易交叉污染等实际问题,反应过程中通过实时监测PCR反应体系中的荧光信号便可得知靶序列初始浓度,从而达到快速定性、定量检测的目的。按照荧光产生的原理,可将FQ-PCR分为染料法和探针法两种类型。染料法是在常规PCR反应体系中加入SYBR Green I等荧光染料,…  相似文献   

7.
研究旨在建立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猫疱疹病毒Ⅰ型(Feline herpesvirus type Ⅰ,FHV-1)的方法,用于检测临床上猫的上呼吸道传染病样本。据Gen Bank已发表的猫疱疹病毒的gE基因序列的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及探针,建立FHV-1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对此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及重复性的验证,并对广东佛山某流浪猫基地猫疱疹病毒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即对该基地的94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研究成功建立了FHV-1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此方法特异性强,与大多流行的犬猫病毒均未出现交叉反应;敏感性高,最低检出限为10 copies·μL-1;重复性好,批内变异系数为0.29%~0.71%,批间变异系数为0.88%~1.38%。应用此方法在94份临床样品中检出28份FHV-1核酸阳性样品。综上所述,研究建立的FHV-1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为临床上FHV-1...  相似文献   

8.
周斌 《猪业科学》2011,28(8):40-44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CR.FQ-PCR)是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染料或荧光探针,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反应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该技术具有操作简便、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快速高效、全封闭...  相似文献   

9.
黑色素合成受多种基因和miRNAs的调控,为了研究miR-186-5p与α-MSH协同作用对绵羊黑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本研究在绵羊黑素细胞中转染miR-186-5p表达载体,同时添加α-MSH,通过实时荧光PCR(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  相似文献   

10.
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RT-qPCR)是通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团,利用其所释放出的荧光信号监测扩增产物量变化并进行定量分析的技术,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等优点。实时荧光定量PCR已被广泛应用于动植物病毒基因的检测与表达。对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特点、原理、方法以及在蜜蜂病毒方面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正肉制品掺假已成为全球食品行业的一个突出问题,不仅会引起个体的健康风险,包括疾病感染、代谢紊乱、过敏反应等,而且肉制品的掺假更易引起经济、宗教、道德的问题[1]。对相关部门而言,建立快速有效的方法鉴定物种并对其进行监管十分必要。以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为基础的种属检测技术已是食品中肉类成分鉴别的主流技术[2-3],且荧光定量PCR技术的迅  相似文献   

12.
荧光定量PCR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荧光定量PCR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实时定量检测特定核酸技术,它是核酸探针技术、荧光共振能量传递技术和PCR技术的有机结合,而荧光探针是荧光定量PCR的核心.荧光定量PCR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争特点,是对原有PCR技术的革新,扩大了PCR的应用范围.论文综述了FQ-PCR技术的原理、FQ-PCR实时定量检测系统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3.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自1985年问世以来,以其灵敏性高、特异性强和速度快在分子生物学等科研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传统的PCR技术不能准确定量,在操作过程中易受污染而使假阳性率偏高;因此,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拥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定量准确、速度快、全封闭反应等优点,已成为了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文章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的原理、检测方法、定量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纳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是将纳米材料应用PCR所形成的一门新兴技术,提高了PCR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本文重点介绍了主要用于PCR反应的纳米材料及其特性,纳米材料增强PCR反应的机制,及其在动物疫病检测中的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技术对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采集的28份传统发酵乳制品(7份酸绵羊乳、8份酸山羊乳以及13份酸牛乳)样品中分离到的乳酸菌优势菌群L.helveticus、Leu.mesenteroides及ac.lactis subsp.lactis的数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酸山羊乳和酸牛乳中,3种优势菌属的数量关系为Leu.mesenteroides>L.helveticus> Lac.lactis subsp.lactis;酸绵羊乳中,3种优势菌属数量关系为L.helveticus> Leu.mesenteroides> Lac.lactis subsp.lactis.  相似文献   

16.
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是在PCR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度灵敏的核酸定量技术。实时定量PCR继承了PCR技术灵敏、快速、特异的优点,同时又克服了PCR技术中存在的假阳性率高、易污染、EB染料对实验人员的危险以及不能进行准确定量等缺点。实时定量PCR实现了PCR从定性或半定量到准确定量的飞跃,目前,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研究等领域的重要工具。本文就实时定量PCR技术及其在动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多重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微生物检测中具有快速、灵敏、操作简单等优点,而多重PCR检测还可以同时扩增多个目的基因,对高效快速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近几年来的研究热点。作者对近来多重PCR技术在食品病原微生物、食品非致病微生物及相关环境食品微生物中应用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展望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lpa-miR-nov-66对黑色素生成相关基因TYRP2的影响。采用细胞转染技术,在羊驼黑色素细胞中过表达lpa-miR-nov-66,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技术和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转染lpa-miR-nov-66后黑色素细胞内TYR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差异。RT-PCR结果显示:TYRP2的部分片段扩增,扩增片段长度为151 bp。q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TYRP2在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降低0.44倍;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降低,降低0.78倍。结果表明,lpa-miR-nov-66可以影响TYRP2的表达,可能参与了动物毛色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电击转化法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原核表达载体pTurboGFP-B转化到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F4ac中,获得表达绿色荧光的菌株ETEC F4ac-GFP。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结果显示,转化菌株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编码基因,且可以在蓝光仪和荧光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到转化菌株发出绿色荧光;将ETEC F4ac-GFP与IPEC-J2细胞系进行体外粘附试验,在细胞水平验证了转化菌株荧光表达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且ETEC F4ac导入荧光质粒后不改变其对宿主细胞的胞粘附能力。CCK-8(Cell Counting Kit-8)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结果表明,ETEC F4ac导入荧光质粒后不改变其对宿主细胞的毒力。本研究为深入探究ETEC F4ac致病机理提供了工具菌株。  相似文献   

20.
多重荧光PCR检测Ⅱ型猪链球菌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Ⅱ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的多重荧光PCR(multiplex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方法。首先,从GenBank中获得Ⅱ型猪链球菌荚膜抗原编码基因簇中的cps2I和溶菌素释放蛋白基因mrp,用PrimerExpress2.0设计引物和Taqman荧光探针,在ABl7500荧光PCR仪上进行荧光PCR检测。荧光曲线表明该多重荧光PCR可以特异性地检测Ⅱ型猪链球菌,而参考猪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细菌和空白对照均为阴性;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个细菌的最小检测量,整个过程仅需60min;稳定性试验表明,2次检测所得的ct值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试验建立的多重荧光PCR检测Ⅱ型猪链球菌的方法快速、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验,可广泛用于出入境检疫和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