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在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稀土壳聚糖螯合盐(rare earth-chitosan chelate,RECC),研究其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 L.)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0.08%RECC可以极显著提高肠道淀粉酶和脂肪酶活力(P<0.01),显著提高肠道蛋白酶活力(P<0.05);添加0.16%RECC可以极显著增强肠道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活力(P<0.01);添加0.24%RECC对肠道脂肪酶活力具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对肠道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添加3个水平的RECC对肝胰脏消化酶活力均无显著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
家蚕肠道产酶菌的分离与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明家蚕肠道菌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有助于微生态饲用添加剂的开发研究。从家蚕肠道中分离出30株菌株,并研究了它们的胞外淀粉酶、蛋白酶、纤维素酶和脂肪酶的产酶能力。在家蚕肠道中存在着可以分泌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菌株。在分离到的30株肠道菌株中,产4种酶的有1株菌,产3种酶的有4株菌,产2种酶的有2株菌,产1种酶的有11株菌,不产酶的有12株菌。在产酶菌中,有9株菌株能分泌蛋白酶,能分泌脂肪酶和纤维素酶的各有7株菌,有8株菌株能分泌淀粉酶。家蚕肠道菌中的各种产酶菌高达60%,表明了肠道菌在家蚕食物消化过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中草药添加剂对异育银鲫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设计中草药添加剂配方I和Ⅱ,各以0.5、1、2%剂量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饲喂异育银鲫(体重1.6-2.2g),2个月后,测定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结果表明,异育银鲫的肠道、肝胰脏的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其中中草药添加剂对蛋白酶活性的影响更为明显。配方I组中,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最高的是2%组,肠道、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6.22%和94.26%,淀粉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0.58%和39.9%。配方Ⅱ组中,蛋白酶、淀粉酶活性最高的是2%组,肠道、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43.64%和138.41%,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70.37%和56.63%。中草药添加剂主要影响蛋白酶的活性,尤其是肠道的蛋白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蛋白酶是水解蛋白质肽链的一类酶的总称。在动物饲料中合理使用外源性蛋白酶能够降解饲料抗营养因子,提高日粮蛋白质消化利用率,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促进肠道健康,提高动物生产性能。本文主要综述外源性蛋白酶的作用方式及其对动物生长性能和肠道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外源蛋白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研究pH值、温度和盐度对于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肝胰脏和肠道的消化酶活力的影响。从墨吉明对虾肝胰脏和肠道中提取消化酶(蛋白酶和淀粉酶),采用酶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pH值、温度和盐度对墨吉明对虾肝胰脏和肠道内的消化酶活力具有显著差异(P0.05)。蛋白酶和淀粉酶最适pH值为6.0,而蛋白酶最适温度和盐度分别为55℃和40,淀粉酶最适温度和盐度则分别为40~45℃和10。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黄腐酸对鲫鱼生长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0尾40 g左右的鲫鱼进行饲养试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尾鱼。试验组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30%的黄腐酸,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试验期为30 d。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增重率较对照组提高30.96%(P0.05);试验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和肠道淀粉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显著提高31.69%、40.00%和20.00%(P0.05),肠道蛋白酶活性和肝胰脏、肠道脂肪酶活性分别较对照组提高8.81%、8.07%和7.14%(P0.05)。由此可见,在基础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腐酸可以促进鲫鱼的生长,显著增加鱼体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肠道淀粉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研究饲料蛋白水平、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Erythroculter ilishaefor mis bleeker)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红鱼粉为饲料蛋白源,配制5个不同蛋白水平(31.04%、35.51%、40.89%、46.62%和50.33%)的等能、等必需氨基酸(EAA)平衡关联度的的半精制饲料,研究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又以豆粕替代鱼粉,大豆蛋白分别替代0.0%、13.5%、27.0%、40.5%、54.0%的鱼粉蛋白,配制5个等蛋白、等能和不同EAA关联度的半精制饲料,研究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水平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活性随着饲料蛋白水平提高呈显著增强(P<0.05)。饲料蛋白水平为50.33%时,肠道蛋白酶活性最高,达171.26U/mgPr,显著高于31.04%饲料蛋白组(P<0.05);40.89%和46.62%饲料蛋白组的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分别为35.04U/mgPr和35.68U/mgPr,显著高于31.04%和35.51%组(P<0.05)。饲料蛋白水平对肠道和肝胰脏的淀粉酶与脂肪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05)。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对翘嘴红鲌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具有显著影响,肝胰脏和肠道的蛋白酶活性都随着豆粕替代量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豆粕替代量为40.5%时,肠道蛋白酶活性为133.0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7.0%大豆蛋白替代组的肝胰脏的蛋白酶活性为31.34U/mgP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道淀粉酶活性没有受到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但肝胰脏淀粉酶活性随着豆粕替代量的提高而增强(P<0.05)。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性不受饲料中豆粕替代鱼粉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8.
雏番鸭胰腺和肠道消化酶活性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试验以 0~ 3周龄雏番鸭为研究对象 ,分别测定 0 ,1,4 ,7,10 ,14 ,17和 2 1日龄雏番鸭胰腺和肠道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在胰腺中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分别在 4 ,14 ,10和 17日龄达到峰值 ;在肠道中 ,脂肪酶、淀粉酶、胰蛋白酶和总蛋白酶的活性分别在 10 ,14 ,17和 14日龄达到峰值。从消化酶的发育规律显示 10~ 17日龄是番鸭消化酶发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9.
糖萜素对鲫鱼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测定了饲养30d鲫鱼的肠道和肝胰脏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00mg/kg糖萜素能显著提高鲫鱼肠道和肝胰脏中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且效果优于基础饲料中添加4mg/kg的黄霉素组。  相似文献   

10.
为新型偶联化合物-氟苯尼考磺胺噻唑(FST)研制和开发口服制剂提供数据支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FST在5种溶液介质(无蛋白酶人工肠液、人工肠液、无蛋白酶人工胃液、人工胃液及大鼠肠道菌群培养液)中不同时刻的含量进行了研究,判断其稳定性差异。结果表明,FST在人工胃液和无蛋白酶人工胃液0~6 h含量保持基本稳定;在人工肠液和无蛋白酶人工肠液中孵育30 min已完全降解,且新出现的色谱峰在相同色谱条件下与氟苯尼考和磺胺噻唑对照品出峰时间相同。由此可知,FST的代谢产物为氟苯尼考和磺胺噻唑;FST在肠道菌群中发生了降解,0~8 h, FST含量迅速下降,而8~12 h趋于平稳,降至50%。说明FST在人工肠液中有明显的降解,在人工胃液中趋于稳定,肠道菌群对其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性蛋白酶的分布及种类,文章采用偶氮酪蛋白(Azocasein)水解法检测p H值和温度对凡纳滨对虾肝胰腺、胃和肠道中总蛋白酶活力的影响及在30℃和最适p H值条件下消化蛋白酶的分布,并利用酶抑制剂实验(Inhibition assays)和含底物的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ubstrate-SDS-PAGE)法对消化性蛋白酶的种类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得到:肝胰腺、胃和肠道中消化性蛋白酶均在p H值8.5和温度50℃时蛋白酶比活力最大;对比三种消化腺蛋白酶的比活力得到肝胰腺胃肠道(P0.05);酶抑制剂实验表明,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PMSF对肝胰腺、胃和肠道中消化性蛋白酶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效果,抑制率分别为(79.43±0.58)%、(71.18±0.18)%和(71.72±1.37)%,抑制效果最差的为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碘乙酰胺(IAM);substrate-SDS-PAGE实验中发现三种消化腺中均至少发现含有8种分子量不同的蛋白酶,且以丝氨酸蛋白酶为主,分子量分别为~48.4、~32.5、~26.9、~25.2、~21.6、~19.8、~15.4、~13.6 kDa。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蛋白酶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50头28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1%复合蛋白酶制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提高5.1%,料重比降低4.67%;试验组空肠的绒毛高度(VH)显著提高40.66μm(P<0.05),且绒毛隐窝比值提高了9.94%(P<0.05);试验组空肠的蛋白酶活性、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升高,分别提高了2.89U/mL和23.25U/mL(P<0.01)。综上所述,在饲料中添加蛋白酶明显提高了仔猪的日增重,降低了料重比和成本,且促进了肠道绒毛和隐窝结构的发育和肠道消化酶的活性,改善了仔猪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薄荷精油与茶多酚配伍抗热应激时对猪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试验将21日龄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每组4个重复,在饲料中分别添加0,1,2 g/kg的薄荷精油与茶多酚饲喂仔猪,在断奶后第3,7,14天从各重复中分别取1头仔猪屠宰取样检测肠道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仔猪断奶后第14天,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十二指肠、空肠前段、空肠后段、回肠总蛋白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薄荷精油与茶多酚配伍对仔猪肠道蛋白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可以添加到饲料中发挥其抗热应激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低聚木糖(XOS)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消化酶活力、肠道形态及细菌数量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体重为(0.67±0.02)g的凡纳滨对虾幼虾800尾,随机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虾。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试验组分别投喂在基础饲料中添加200、400和600 mg/kg XOS的试验饲料。试验期为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淀粉酶活力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显著提高(P0.05),2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蛋白酶活力、400 mg/kg组肠道和肝胰腺脂肪酶活力、400 mg/kg组胃中蛋白酶活力显著升高(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0 m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蛋白含量、肠壁厚度和肠绒毛高度均显著升高(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对虾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显著升高(P0.05),肠道弧菌(Vibrio)数量显著降低(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XOS能提高凡纳滨对虾幼虾消化酶活力,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肠道总菌和双歧杆菌数量,降低弧菌数量。  相似文献   

15.
文章研究了用不同比例血球蛋白替代鱼粉对鲤幼鱼肝胰脏和肠道主要消化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血球蛋白可以显著降低鲤幼鱼肝胰脏蛋白酶活力(P0.05);对肠道蛋白酶活力的影响不显著(P0.05),但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可以显著降低鲤幼鱼肝胰脏淀粉酶活力(P0.05);对肠道淀粉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但酶活力呈上升趋势。对鲤幼鱼肝胰脏和肠道的脂肪酶活力影响均不显著(P0.05)。对鲤幼鱼溶菌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可以得出,用血球蛋白替代2%~8%的鱼粉饲养鲤幼鱼没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血球蛋白是一种很好的鱼粉替代品。  相似文献   

16.
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旨在研究去皮豆粕替代鱼粉比例对草鱼消化酶活力的影响。选择健康的草鱼为试验对象,以鱼粉为动物蛋白源,去皮豆粕为植物蛋白源,去皮豆粕分别替代0%、15%、30%、45%和60%的鱼粉蛋白,配制成5种等蛋白、等能的半精制饲料,在室内单循环控温养殖系统中进行8周生长试验。试验结束后,取草鱼的前、中、后段肠道和肝胰脏,分别用福林-酚试剂法、碘-淀粉比色法和脂肪酶试剂盒测定了肠道和肝胰脏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的活力。结果表明:饲料中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肠道和肝胰脏的蛋白酶活力具有显著影响,随着去皮豆粕替代鱼粉蛋白水平的增加,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蛋白酶活力逐渐降低,60%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前肠、后肠淀粉酶活力无负面影响,但草鱼中肠淀粉酶活力45%和60%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去皮豆粕替代鱼粉对草鱼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力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王俊  安莉 《饲料工业》2012,33(14):62-64
试验主要探讨微生态制剂(斯哒米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肠道酶活、肠道pH值、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生长性能方面,1~42日龄日采食量提高5.2%,日增重提高7.5%,料肉比降低2.4%,死淘率降低23.2%;21日龄检测显示:肠道酶活方面,十二指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高于对照组22.1%、57.8%和64.8%;空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高于对照组26.4%、41.2%和22.6%;肠道pH值方面: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pH值分别降低4.2%、1.4%、2.3%和3.7%;肠道微生物方面:空肠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14.9%,乳酸杆菌含量升高23.1%,双歧杆菌含量增加18.5%;盲肠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14.9%,乳酸杆菌含量升高18.5%,双歧杆菌含量增加17.2%。42日龄检测显示:肠道酶活方面:十二指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高于对照组24.9%、69.6%和61.8%;空肠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分别高于对照组30.6%、59.9%和43.3%;肠道pH值方面: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pH值分别降低1.9%、3.2%、2.1%和3.1%;肠道微生物方面:空肠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29.8%,乳酸杆菌含量升高20.3%,双歧杆菌含量增加37.6%;盲肠中大肠杆菌含量降低15.9%,乳酸杆菌含量升高15.4%,双歧杆菌含量增加16.8%。  相似文献   

18.
中草药添加剂对泥鳅消化酶活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试验在泥鳅(Misgutnus anguillicaudatus)饲料中添加0.5%、1.0%、2.0%和4.0%中草药添加剂,研究其对泥鳅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中草药添加剂显著影响泥鳅消化酶活性,1.0%组淀粉酶活性增值明显,肝胰脏及肠道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了9.7%和10.5%:而2.0%组肝胰脏及肠道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提高了44.77%和10.05%;1.0%组肝胰脏和肠道脂肪酶活性也比对照组分别提高了90.9%和21.4%.试验第2周泥鳅淀粉酶活性高于第1周所测值,但蛋白酶和脂肪酶活性低于第1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单因子试验设计的原理,将平均体长(6±0.5)cm、平均体重50g/尾的长吻鱼种300尾随机分为5个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配方相同的饲料中分别添加0.1%、0.3%、0.5%、0.7%的甜菜碱进行养殖对比试验,测定长吻肠道、肝胰脏中蛋白酶活性的变化,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甜菜碱能提高长吻肠道、肝胰脏中蛋白酶活性,肠道中蛋白酶活性以0.5%的添加量最为明显,添加量为0.3%和0.7%的次之,0.1%的添加量效果最差;肝胰脏蛋白酶活性以0.7%的添加量最为明显,添加0.3%和0.5%的次之,0.1%的添加量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0.
微孢子虫的蛋白水解酶类不仅参与代谢活动,而且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侵染宿主的毒力因子。为了研究家蚕微孢子虫蛋白水解酶的种类及蛋白质结构特点,将家蚕微孢子虫总蛋白经非变性凝胶电泳后与底物酪蛋白孵育,检测到可水解酪蛋白的蛋白酶类的活性。采用质谱法分析该类蛋白酶主要是锌离子依赖型的细胞质型亮氨酰氨肽酶和丝氨酸蛋白酶。细胞质型亮氨酰氨肽酶序列是由1 515个碱基编码的505个氨基酸组成,无信号肽,有2个潜在的锌离子结合部位,属于金属蛋白酶M17家族;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肽酶S8结构域和跨膜域。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在兔脑炎微孢子虫、蝗虫微孢子虫、蜜蜂微孢子虫、肠道微孢子虫和比氏肠道微孢子虫中均有这2种酶,且相似度较高,其进化较为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