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下丘脑神经肽(kisspeptin)在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生殖调控中的作用,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RACE技术首次克隆得到施氏鲟2个kisspeptin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kiss1和kiss2,并对它们编码氨基酸序列的特征及时空表达模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氏鲟kiss1基因的cDNA全长为522 bp,编码130个氨基酸;kiss2基因的cDNA全长为518bp,编码149个氨基酸;Kiss1和Kiss2均以α-螺旋和无规则蜷曲为二级结构中的主要元件,且为含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分泌到细胞外的不稳定亲水性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分析表明,施氏鲟Kiss1和Kiss2具有高度保守区域,与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Kiss1和Kiss2蛋白序列一致性最高,亲缘关系最近。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施氏鲟kiss1和kiss2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其中kiss1在性腺中的表达量最高,而kiss2在脑中的表达量最高。kiss2在早期性腺发育过程中的表达量检测显示,在孵化后0~49 d, kiss2的表达量较低,而kiss1的表达量则较高,在孵化后21 d达峰值;随着性腺的发育(孵化后64~199 d), kiss2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在139 d达到最高,随后下降;与kiss2表达模式不同, kiss1的表达量在孵化后184 d达到峰值。以上结果表明, kisspeptin基因在施氏鲟早期性腺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且其调控功能存在差异。本实验为进一步阐明kiss1和kiss2的生理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尽管三苯基锡(triphenyltin,TPT)能够影响鱼类生殖功能以及性腺的发育,但其作用机制并不十分清楚。由于鱼脑在生殖调控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海洋鱼类褐菖鲉(Sebastiscus marmoratus)为研究对象,研究TPT对脑中芳香化酶(Cyp19b)、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视黄酸X受体α(RXRα)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基因表达的影响。暴露48 d后,TPT对雌性和雄性褐菖鲉脑中Cyp19b和PPARγ的表达均未产生显著性影响。TPT诱导了雄性褐菖鲉脑中ERα的表达并抑制了ERβ的表达;尽管TPT也抑制雌性褐菖鲉脑中ERβ的表达,但对ERα的表达却未产生显著性影响。另外,TPT诱导了雄性褐菖鲉脑中RXRα的表达,而在雌鱼脑中却产生了相反的作用,抑制了RXRα的表达。因此,TPT对褐菖鲉脑中ER和RXR表达的影响可能具有性别差异性,表明TPT具有复杂的内分泌干扰效应。另外,结果表明,TPT可能通过干扰鱼脑ER和RXR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3.
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per)是一种膜雌激素受体,介导雌激素的非基因组途径。为研究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基因( cDNA全长序列,利用qRT-PCR分析其在不同组织及胚胎不同发育阶段的性腺中的表达模式,并通过来曲唑(letrozole)和Gper抑制剂G-15处理雄鳖初步分析Gper在精巢中的作用。结果显示,中华鳖 cDNA序列全长2023 bp,包含705 bp 5''非编码区、241 bp 3''非编码区和1077 bp开放阅读框,编码358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上有7个跨膜结构域和Asp-Arg-Tyr(DRY)三联体结构,基因编码蛋白分子量为41.084 kD,等电点为6.844。表达量变化呈相同趋势:16期表达量最高,随着性腺分化过程表达量显著降低。Letrozole处理组中2表达量明显升高;G-15处理组精巢中,精子发生与促细胞凋亡相关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结果表明,可能参与中华鳖性腺分化早期过程,并调控雄性生殖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4.
养殖鱼类生殖内分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新型的神经内分泌因子kisspeptin与GnIH(gonadotropin-inhibitory hormone)对哺乳动物的生殖轴起着直接而相反的调控作用,kisspeptin刺激脑垂体促性腺激素(GtH,gonadotropin)的合成与释放,而GnIH抑制GtH的合成与释放。然而,在鱼类中,相关研究甚少。本研究室利用比较基因组学技术,通过同线性分析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斑马鱼(Danio rerio)、金鱼(Carassius auratus)中克隆得到了kisspeptin(kiss1、kiss2)与GnIH以及它们相关受体的基因cDNA序列。氨基酸序列同源比对结果显示:在脊椎动物中,kisspeptin的核心肽相对保守,而GnIH的核心肽在不同物种中则有较大的差异。比较基因组分析显示kisspeptin与GnIH基因在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类都维持着保守的同线性结构;并且,同线性的结果表明,鱼类kiss1与kiss2基因来源于早期的基因组复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哺乳类丢失了kiss2基因。通过配体受体结合实验,证明2种kisspeptins均能激活其相关受体GPR54(GPR54a、GPR54b),启动下游通路,但却存在一定的配体-受体选择性差异。金鱼、斑马鱼组织表达模式研究显示:kisspeptins与GnIH以及它们相关受体在生殖相关组织或区域(下丘脑、垂体、性腺)均有丰富的表达,提示kisspeptins与GnIH可能参与鱼类的生殖调控。通过化学合成金鱼kisspeptins与GnIH的核心肽,在体注射成熟的雌性金鱼,发现kiss1能显著刺激金鱼LH的分泌,并且能诱导金鱼排卵,而kiss2不能;在高剂量的状况下,GnIH亦能有效抑制金鱼LH的分泌。然而,在离体实验中,2种kisspeptin与GnIH对金鱼垂体细胞LH的分泌均没有显著的影响,提示kisspeptins与GnIH对金鱼的LH调控可能发生于下丘脑水平。以上结果表明:与哺乳动物相类似,在鱼类生殖轴中也存在kisspeptins与GnIH的正负调控系统。本文侧重对这项研究以及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与分析,旨为深入探讨鱼类生殖内分泌调控相关功能基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与哺乳动物不同,芳香化酶(aromatase,Cyp19)中的Cyp19a在硬骨鱼类的脑中表达强烈,这是由于该基因主要起源于性腺芳香化酶和脑芳香化酶,并得到了高效表达。转基因(cyp19a1b-GFP)鱼的原位杂交、免疫组化以及绿色荧光蛋白GFP的表达研究发现,脑芳香化酶仅在鱼的放射性胶质细胞(RGC)中表达,而这些细胞作为发育中的幼鱼和成鱼脑中的祖细胞始终贯穿于鱼类的整个生活史中。尽管脑芳香化酶主要分布于视前区和下丘脑的放射性胶质细胞,但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脊髓中也存在。Cyp19a1b的高表达通过雌激素和芳香化的雄激素上调芳香化酶的表达而实现,所以脑芳香化酶活性与性类固醇密切相关。这种表达机制通过雌激素受体与Cyp19a1b启动子上的雌激素反应组件结合实现。而细胞特异性是通过雌激素受体与特殊的神经胶质因子之间的强制协同完成。成鱼脑中芳香化酶除了对脑性别分化和性行为具有经典功能外,在放射性胶质细胞中的表达可能是维持鱼类脑部高增生活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繁殖周期,新型膜孕激素受体基因(mPR-Like,mPRL)在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变化规律与性腺发育成熟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牙鲆mPRL作用机制,本研究对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mPRL mRNA在卵子形成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发现牙鲆mPRL mRNA相对表达量的最高值出现在性成熟阶段卵巢的Ⅴ时相卵母细胞.原位杂交分析mPRL mRNA在繁殖相关组织中的细胞学定位,发现mPRL mRNA主要分布在牙鲆性成熟阶段卵巢的卵母细胞膜上;在脑组织的神经元附近区域mPRL mRNA阳性信号也较强.制备牙鲆mPRL的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牙鲆mPRL蛋白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发现mPRL蛋白表达量在卵巢和脑组织中相对较高,在肝脏、头肾、肾脏中表达量相对较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鲆mPRL蛋白在卵巢和脑组织的细胞学定位与mPRL mRNA定位一致.牙鲆mPRL在繁殖相关组织的表达特征说明其参与卵母细胞成熟的过程,并通过内分泌方式参与牙鲆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7.
通过RACE方法获得半滑舌鳎(Cynoglossus semilaevis)Hh基因家族的Shh基因,该基因全长1 922 bp,其中5′UTR 266 bp,3′UTR 360 bp,ORF1 296 bp,编码431个氨基酸,经预测该多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7.28 k D,理论等电点6.95,具有Hh基因家族特有的保守结构域。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半滑舌鳎Shh与牙鲆的同源性最高,为82%,与其他鱼类同源性为74%~81%,与非洲爪蟾的同源性为61%,与人和鼠的同源性为63%~64%。甲基化结果显示,Shh基因在1龄卵巢中的甲基化程度普遍低于雄鱼与伪雄鱼精巢。基因表达分析显示,Shh基因在胚胎期的囊胚期表达显著高于其它时期(P0.05),在雌雄成鱼8个组织器官均表达,在雌性性腺分化的关键期孵化后50 d,雌性性腺中表达量较前期升高,且显著高于同时期雄性性腺中的表达(P0.05),在雄性性腺分化的关键期80~95 d,Shh基因在雄性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在8月龄、1龄及2龄雌鱼性腺中表达显著高于雄鱼与伪雄鱼。本研究表明,半滑舌鳎Shh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与胚胎分化、组织器官形成、雌雄性腺分化及性腺发育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牙鲆三倍体批量化诱导及其生长和性腺发育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牙鲆三倍体鱼苗的诱导、生长及性腺发育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发现在14.8~15.5 ℃的海水温度条件下授精,授精后3 min将受精卵放入3 ℃的海水中冷休克处理45 min,可以得到牙鲆三倍体;120日龄、348日龄、630日龄时对三倍体和二倍体的全长和体质量进行测量,发现在120日龄时二倍体与三倍体体质量差异不显著,348日龄时三倍体体质量明显大于二倍体体质量(P<0.05),630日龄时三倍体的全长和体质量均高于二倍体,且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比较630日龄时的性腺指数,发现二倍体牙鲆雌性和雄性的性腺指数分别是三倍体的3.3倍和3.1倍,三倍体牙鲆性腺明显小于二倍体,二倍体和三倍体卵巢指数之间及精巢指数之间差异均极显著(P<0.001);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在二倍体卵巢中可见正常卵母细胞,三倍体卵巢处于未分化的卵原细胞阶段,三倍体精巢中有精母细胞,但数量明显少于二倍体精巢。结果表明,研究采用的方法能够大量获得诱导率为100%的三倍体牙鲆鱼苗,三倍体成鱼性腺发育不良,并且其生长速度显著快于二倍体对照,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牙鲆dazl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基因是多种物种精子发生的重要调控因子,为探讨该基因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性腺发育分化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同源克隆和RACE技术克隆了牙鲆dazl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其序列结构,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该基因在牙鲆成体组织和早期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牙鲆dazl cDNA序列全长2 031 bp,包括105 bp的5'端非翻译区,1 275 bp的3'端非翻译区和编码217个氨基酸残基的651 bp开放阅读框;氨基酸同源序列比对显示该序列存在一个高度保守的RRM(RNA recognition motif)结构域,且该结构域在鱼类中具有100%的序列一致性;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dazl基因主要在牙鲆性腺中表达,且在精巢中的表达高于卵巢;在牙鲆早期发育阶段,dazl基因在未受精卵、受精卵及囊胚期均有较高的转录本,而在原肠胚期表达开始降低,至孵化后3 d一直保持较低的水平,这些丰富表达的母源性dazl mRNA可能参与了胚胎发育中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dazl基因在牙鲆生殖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将同一批经雌核发育产生的F1彭泽鲫(Carassius auratus var.pengze)仔鱼(Pcc)分别置于实验室和池塘进行养殖,结果发现,与池塘养殖雄鱼比例极少相比,实验室养殖中出现了高比例的雄鱼。实验室养殖Pcc F1雄雌比例为(43.6±3.0)%,而池塘养殖Pcc F1雌雄比为(4.7±1.2)%。本研究比较了不同养殖模式下雌雄鱼性腺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发现除Pcc-vasa、Pcc-esr1和Pcc-esr2b外,实验室养殖Pcc F1精巢中性腺分化、受体、类固醇合成酶类基因表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卵巢中对应基因的表达量。对于池塘养殖的Pcc F1,除Pcc-amh、Pcc-dmrt1b、Pcc-dmrt1c、Pcc-foxl2、Pcc-vasa和Pcc-esr2b外,精巢中性腺分化和受体基因表达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高于卵巢中对应基因的表达量;但精巢中绝大部分类固醇合成酶类基因的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卵巢(P0.01)。实验室和池塘养殖Pcc F1雌雄出现差异表达的基因主要是类固醇合成酶类及调控芳香化酶的转录因子,这些基因的差异表达可能与雌雄激素的合成或调控相关,从而导致不同养殖模式出现不同比例的雄鱼。  相似文献   

11.
泥鳅的性腺分化及温度对性腺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组织学方法观察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原始生殖细胞(PGCs)的迁移、生殖嵴的生成和性腺分化,并且研究了不同温度下性腺分化的差异。结果表明:1日龄仔鱼PGCs位于消化管上方的脏壁中胚层中;5日龄时PGCs迁移到背部的腹膜上皮上;10日龄时生殖嵴生成;20日龄时PGCs迁入生殖嵴,形成原始性腺;25日龄时原始性腺开始向卵巢分化;30日龄时原始性腺向精巢分化。46日龄时,双侧卵巢已经合并成1个卵巢。仔鱼孵化后的25~30 d为性腺分化的关键时期。在自然水温(23~25)℃和较低水温(22±1.0)℃中培育的幼鱼,雄性率分别为(51.1±1.5)%和(48.6±1.8)%,而培育于较高水温[(27±1.0)℃,(32±1.0)℃]中的泥鳅,雄性率分别达到了(82.0±3.4)%和(90.0±2.5)%,有些个体出现了雌雄同体的现象。研究表明,温度影响泥鳅的性腺分化,高温会诱导产生雄性。[中国水产科学,2007,14(1):74-82]  相似文献   

12.
伪雌鱼的培育是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雄制种技术研发的关键环节之一,然而外源雌激素诱导获得的伪雌鱼表现出卵巢发育迟滞,降低了其育种价值和效率。为探讨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巢发育迟滞的调控机制,本研究从孵化后20日龄开始,用10 μg/L 17 β-雌二醇(E2)浸泡红鳍东方鲀稚幼鱼,每天浸泡1次,每次2 h,至90日龄结束。在90、180和330日龄分别采集处理组(10 μg/L E2)遗传雄性幼鱼和对照组(0 μg/L E2)遗传雌性幼鱼,比较两组幼鱼性腺的组织学和形态学变化特征、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相关激素(FSH、LH、E2和17α, 20βOH-PROG)和基因(fshr、lhr、erα、erβ1、erβ2)及脂质积累相关基因(lpl和vldlr)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 10 μg/L E2可将遗传雄性幼鱼全部诱导为伪雌鱼,且伪雌鱼直至330日龄未二次反转为间性或者雄性,但其性腺系数、卵母细胞数量及卵黄生成前期的卵母细胞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雌鱼。此外, 90日龄伪雌鱼的lhr和pgr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同期对照雌鱼,而17α, 20β-PROG的含量及fshr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80日龄伪雌鱼的vldl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330日龄伪雌鱼的激素含量及基因表达量没有显著差异。综合分析伪雌鱼性腺发育的形态学、组织学和性腺轴相关激素及基因变化规律可见,足够浓度的外源E2能够诱导并维持伪雌鱼的卵巢特征,但E2浓度过高,一方面可能抑制fshr和vldlr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脂质在卵黄生成早期卵母细胞中的积累,导致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母细胞生长迟缓;另一方便,高浓度E2抑制伪雌鱼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的启动,是导致红鳍东方鲀伪雌鱼卵母细胞数量较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通过激素营养法对虹鳟鱼性转换技术进行了研究。在虹鳟稚鱼刚开食时,即性腺分化之前。投喂含有一定剂量激素的饲料一定时期即可达到性逆转的目的。雄激素以剂量为5毫克和17α-基甲睾丸酮/公斤饲料的效果较好,投药饵时为三个月,而后转入常规饲育,二龄时解剖观察,雄性率占群体的74%;雌激素以剂量为10毫克雌二醇/公斤饵料的效果较好,投药饵时间为两个月后而转入常规饲育,二龄时解剖观察,雌性率占群体的80%,并且在二龄时对比了雌激素处理组,雄激素处理组及对照组的生长状况,结果雌激素处理组生长情况最佳,雄激素处理生长情况不良。  相似文献   

14.
应用抗牙鲆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 disease virus,LCDV)受体蛋白(27.8 ku)的单克隆抗体(2G11和3D9)定位LCDV受体蛋白在牙鲆组织中的分布。通过对牙鲆外周血、白细胞、鳃、胃、肠、表皮、肝脏、头肾、体肾、脾、性腺、脑、心脏等进行LCDV受体蛋白的间接免疫荧光与免疫组织化学定位观察,发现在牙鲆外周血白细胞的细胞膜、鳃上皮细胞、表皮、胃黏膜上皮细胞顶端、肠上皮细胞、肝细胞、脾表层结缔组织细胞及头肾后端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均有较强的阳性信号,表明这些部位分布有LCDV的27.8 ku受体蛋白,但在体肾、性腺、脑、心脏及外周血红细胞中未观察到阳性信号。推测LCDV通过与鳃、表皮及消化道上皮的受体结合进入牙鲆体内,通过与外周血白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侵染白细胞而进入血液循环,进而感染肝脏、脾脏、头肾等器官。  相似文献   

15.
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繁殖周期,新型膜孕激素受体基因(mPR-Like,mPRL)在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变化规律与性腺发育成熟密切相关。为进一步研究牙鲆mPRL作用机制,本研究对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特征进行了分析。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分析mPRL mRNA在卵子形成过程中的时序表达,发现牙鲆mPRL mRNA相对表达量的最高值出现在性成熟阶段卵巢的Ⅴ时相卵母细胞。原位杂交分析mPRL mRNA在繁殖相关组织中的细胞学定位,发现mPRL mRNA主要分布在牙鲆性成熟阶段卵巢的卵母细胞膜上;在脑组织的神经元附近区域mPRL mRNA阳性信号也较强。制备牙鲆mPRL的多克隆抗体,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牙鲆mPRL蛋白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特性,发现mPRL蛋白表达量在卵巢和脑组织中相对较高,在肝脏、头肾、肾脏中表达量相对较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牙鲆mPRL蛋白在卵巢和脑组织的细胞学定位与mPRL mRNA定位一致。牙鲆mPRL在繁殖相关组织的表达特征说明其参与卵母细胞成熟的过程,并通过内分泌方式参与牙鲆的繁殖调控。  相似文献   

16.
选取同一批30日龄的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鱼苗置于水泥池中自然饲养,分别于30、60、80、110、140日龄取样测定不同发育阶段雄鱼的特定生长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雄鱼肝脏中两种生长激素受体(GHR1和GHR2)的mRNA丰度.结果表明,30~110日龄,雄鱼特定生长率呈不断上升趋势,至80~110日龄达到最高,之后开始下降;雄鱼肝脏中2种GHR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趋势不相同,30~110日龄,GHRi mRNA表达逐渐上升,110日龄达到最高,随后开始下降,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显著正相关(R=0.96,P<0.01);GHR2 mRNA表达在60日龄达到最高.80日龄急剧下降,之后又缓慢上升,其发育性变化与特定生长率无相关性.提示尼罗罗非鱼生长激素可能主要通过与肝脏中GHR1受体的结合启动其促生长机制.肝脏中GHR1 mRNA表达具有显著的年龄依赖性,其表达对尼罗罗非鱼的生长有重要影响.[中国水产科学,2009,16(1):1-7]  相似文献   

17.
采用海藻酸钠(Na Alg)-HCG缓释制剂进行激素埋植实验。实验开始时,雌性金鱼(Carassius auratus)卵母细胞处于Ⅲ期。实验期间记录雌性金鱼性腺发育、放免(RI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含量并且通过RT-PCR检测激素相关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埋植Na Alg-HCG缓释激素后,雌性金鱼性成熟系数(GSI)在6-21 d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睾酮(T)和雌二醇(E2)水平在6-30 d显著高于对照组;性腺芳香化酶基因(CYP19A基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ERα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在2-21 d、14-30 d内显著高于对照组,其性腺GH基因m RNA相对表达量变化不显著。研究结果显示,一次性埋植Na Alg-HCG缓释制剂,与雌性金鱼繁殖相关的生物学指标、激素水平、基因表达量较对照组产生明显变化,同时这种缓释制剂可以作为埋植激素的载体。  相似文献   

18.
大黄鱼性腺性别分化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利用组织学方法研究了大黄鱼的性腺分化和发育规律。大黄鱼受精卵于2009年9月22日开始孵化,孵化水温26℃,育苗水温22.0~25.8℃,养殖水温11.5~25.6℃。20日龄稚鱼(体长17.6~19.2 mm)腹腔中一对原始性腺已经形成。55日龄幼鱼(体长27.5~37.0 mm)半数个体性腺中形成成簇发育的卵原细胞群,标志着卵巢解剖学分化开始。减数分裂和卵巢腔的形成同时开始于60日龄(体长28.0~37.2 mm)。120日龄幼鱼(体长39.2~51.0 mm)性腺中,初级卵母细胞出现,标志着卵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巢分化开始于第95日龄(体长38.0~48.0 mm),其解剖学标志为生精导管的形成及体细胞在性腺中的散布方式。145~195日龄,由于水温过低,鱼苗停止生长,期间性腺发育水平没有明显变化。215日龄幼鱼(体长44.0~59.2 mm)性腺中精母细胞的出现标志着精巢细胞学分化的开始。精小叶于230日龄(体长56.2~72.8 mm)形成。由此可见,大黄鱼雌性性腺发育早于雄性性腺,且大黄鱼性腺分化类型属于分化型雌雄异体型。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缺乏雌激素对雄性中华鳖脂代谢的影响,通过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芳香化酶抑制剂和雌激素受体拮抗剂,检测芳香化酶基因(Cyp19a1基因)、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及肝脏组织学差异。组织切片染色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处理后,肝脏着色加深,表明肝脏产生脂肪堆积,且呈剂量效应。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处理1 d后,随着剂量的增加,Cyp19a1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但4 d后和42 d后显著升高(P<0.05);脂肪酸合成酶基因(Fas基因)、脂肪沉积相关基因(Scd和Pparγ基因)与脂肪分解相关基因(Stat3基因)表达量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处理42 d后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芳香化酶抑制剂处理49 d后,Cyp19a1基因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高剂量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Fas基因随剂量增加表达量呈升高趋势,处理后49 d高剂量组表达量降低;处理后49 d,处理组Pparγ基因和Bmp4基因的表达量呈降低趋势,高剂量组Scd基因表达量升高。定量结果表明,雌激素代谢紊乱会导致脂代谢失调,并...  相似文献   

20.
黑脊倒刺鲃性腺早期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黑脊倒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早期性腺分化的过程进行了显微和亚显微研究。结果显示:在5日龄仔鱼中,观察到生殖嵴出现;在28日龄稚鱼中,观察到精巢的早期分化;在32日幼鱼中,观察到明显分化;而直到42日龄幼鱼中,才观察到早期卵巢的早期分化;在90日龄幼鱼中,观察到明显分化。结果表明,黑脊倒刺鲃的精巢分化要明显早于卵巢的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