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是一种全球水域广泛分布的具有长距离洄游特性的大型大洋性鱼类,其生性凶猛、游泳速度快,人工养殖条件下对环境刺激的应激反应强烈。为开发适宜黄条鰤实验和生产操作的低应激处理技术,采用实验生态学、生理学手段,首次研究了2种温度条件下(20℃和24℃)、2种麻醉剂(MS-222和丁香油)对1龄黄条鰤的麻醉效果,通过行为判别与生理指标分析(皮质醇、肾上腺素和葡萄糖的水平),确定了2种麻醉剂对黄条 的最适麻醉时间、复苏时间和麻醉剂量。根据黄条鰤麻醉和复苏时的行为特征,将麻醉过程分为7个时期,复苏过程分为6个时期。在水温为20℃和24℃时,MS-222麻醉黄条 的最佳浓度分别为100~120 和100 mg/L,而丁香油的最佳浓度均为40 mg/L。在此条件下,实验鱼均可在3 min之内入麻,5 min之内复苏。随着麻醉剂浓度的增加,黄条鰤入麻时间呈缩短趋势,复苏时间呈延长趋势。水温的升高降低了入麻时间,而对复苏时间无明显影响。在水温20℃和24℃条件下,40 mg/L的丁香油麻醉黄条鰤后,血清皮质醇水平分别于6 h和12 h达峰值;在水温24℃条件下,100 mg/L的MS-222麻醉黄条鰤后,血清肾上腺素水平于12 h达峰值,其他各实验组血清肾上腺素、葡萄糖和皮质醇水平均在24 h达峰值。2种温度条件下,实验鱼血清中3种应激相关生理指标在复苏72 h后均显著降低至初始水平以下。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规范化的黄条鰤实验与养殖生产操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检测工厂化养殖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各组织(肝脏、肠、心脏、鳃和肌肉)及饵料鱼的碳同位素比值(δ~(13)C),获得黄条鰤各组织的碳同位素判别值(Δ13C),结合大连海域野生黄条鰤及其潜在食物的δ~(13)C值,推测黄条鰤的食物来源。结果表明:工厂化养殖黄条鰤各组织Δ13C依次为肌肉(1.00‰)鳃(0.98‰)心脏(0.95‰)肠(0.79‰)肝脏(0.37‰)。大连海域野生黄条鰤的46种可能饵料生物的δ~(13)C为-21.61‰~-16.84‰。通过工厂化养殖黄条鰤肌肉组织的Δ13C,推测大连海域野生黄条鰤的食物组成以中上层鱼类为主,其次为中下层鱼类、底层鱼类、游泳虾形类、蟹类、头足类,其平均贡献率依次为64.0%、9.8%、9.0%、6.2%、5.1%、3.7%。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18.79~22.15℃的实验室条件下,给体质量(34.2±1.8)g的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投喂已知碳源的冰鲜玉筋鱼Ammodytes personatus肌肉,研究黄条鰤不同组织碳稳定同位素的转化率差异及分馏系数,以探讨组织生长和代谢对不同组织碳稳定同位素转化的相对贡献。结果表明,黄条鰤各组织碳稳定同位素半衰期从小到大依次为肝脏(3.2d)、肠(3.4d)、鳃(3.6d)、心脏(5.5d)、肌肉(6.4d),各组织与饵料间的碳稳定同位素富集系数(△δ~(13)C)从小到大依次为肝(0.15‰)、肠(0.48‰)、心脏(0.98‰)、鳃(1.02‰)、肌肉(1.08‰)。代谢作用对肝脏和肠组织的碳稳定同位素转化率的贡献占主导地位(60%),生长作用对其贡献相对较小。肝脏和肠组织可反映黄条鰤短期内的摄食特征,而肌肉组织则可反映较长时间的摄食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丰富黄条鰤基础生物学内容,为不同时间尺度的稳定同位素研究取样和工厂化养殖中的营养强化、饵料选择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深入了解鰤鱼的消化生理特性,测定并比较分析了3种鰤鱼[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黄条鰤(Seriola lalandi)、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的消化系统(胃、幽门盲囊、前肠、中肠、后肠和肝脏)中5种消化相关酶(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与组织分布特点。结果显示,3种鰤鱼中5种消化相关酶主要分布在幽门盲囊、肝脏和肠道中。3种鰤鱼胃组织中胃蛋白酶活性无差异。幽门盲囊中胰蛋白酶活性:黄条鰤>高体鰤>五条鰤(P<0.05),高体鰤肝脏组织中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2种鰤鱼(P<0.05);胃、中肠、后肠组织中α-淀粉酶活性:五条鰤>黄条鰤>高体鰤(P<0.05),幽门盲囊、前肠组织中α-淀粉酶活性:黄条鰤>五条鰤>高体鰤(P<0.05);胃、幽门盲囊组织中脂肪酶活性:黄条鰤>五条鰤>高体鰤(P<0.05),前肠、后肠、肝脏中脂肪酶活性:五条鰤>黄条鰤>高体鰤(P<0.05);3种鰤鱼的酸、碱性磷酸酶活性组织分布趋势基本一致,其中,黄条鰤幽门盲囊组织中酸、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P<0.05)。研究表明,3种鰤鱼消化相关酶活性的组织分布特点基本一致,幽门盲囊是5种酶作用的主要靶器官,除胰蛋白酶外,高体鰤其他4种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其他2种鰤鱼,黄条鰤幽门盲囊和肠道的5种酶活性显著偏高。结果可为揭示鰤属鱼类的消化生理特性、研制适宜鰤属鱼类消化特点和种特异性生长的高效专用配合饲料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攻克了黄条鰤野生鱼驯化、亲鱼"海陆接力培育"、人工综合调控亲鱼性腺发育成熟、自然产卵等技术难关……终于,国内首次获得黄条鰤人工繁育的成功。近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与大连富谷水产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黄条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通过了专家现场验收。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也称黄尾鰤,为大洋性大型经济鱼类,营养价值高,是食用"生鱼片"、"鱼排"的上佳  相似文献   

6.
利用2b-RAD技术对119尾黄条鰤(Seriola lalandi)个体进行测序,共获得黄条鰤SNP分子标记26665个,对黄条鰤个体的体质量和全长这2个重要生长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筛选与体质量和全长性状相关的SNP位点和候选基因。结果显示,黄条鰤体质量性状中共筛选到17个体质量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找到17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全长性状共筛选到12个潜在显著关联位点,找到12个可能的候选基因。利用KEGG数据库对可能的候选基因进行Pathway分析,得知候选基因主要参与了细胞或组织生长发育相关的代谢通路调控过程,可能是影响黄条鰤生长性状密切相关的重要候选SNP位点和功能基因,结果可为今后黄条鰤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育种提供遗传信息资料积累。  相似文献   

7.
以黄海北部沿海捕获的野生黄条鰤(Seriolaaureovittata)为实验材料,经过体内注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PHA)和秋水仙素,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液染色后,观察黄条鰤的染色体核型和特征。本研究分析了21条黄条鰤的80个中期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黄条鰤核型有48条染色体,2n=48占所观察分裂相的比例是81.25%;第1对染色体有次缢痕和随体。核型公式为2n=48=6sm+4st+38t,其染色体臂的数量为54,单倍体染色体总长度约为51.97μm。黄条鰤染色体核型比较独特,具有3对亚中部染色体和2对亚端部染色体;不同于以往报道的其他鰤属鱼类的染色体核型特征。通过比较分析认为,黄条蛳为进化上的高位类群中的特化类群。本研究为鰤属鱼类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并为黄条鰤种质资源保护及未来人工养殖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二代测序、软件拼接获得中国黄海海域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其序列全长为16609 bp,碱基组成分别为A(26.68%)、G(17.84%)、C(30.12%)和T(25.36%);共有13条蛋白编码基因, 22个tRNA基因, 2个rRNA基因,除NAD6、trnQ、trnA、trnN、trnC、trnY、trnS、trnE、trnP外,其余基因均在H链上编码。黄条鰤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与蛋白编码基因的A+T含量分别为52.05%和51.085%,具有明显的AT偏好性。线粒体基因中存在2个散在重复序列,分别位于NAD1基因序列正义链的中游和COX2基因序列反义链的上游。在其22个tRNA基因中,除了tRNAGly外,均具有典型的三叶草二级结构。黄条鰤线粒体基因组的蛋白编码基因起止位点与密码子除COX1、NAD5外,均与日本海域出产的黄条鰤(Seriola lalandi)完全吻合,且COX1、NAD5基因皆短于日本黄条鰤;两者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基于18种隶属于13属的鲹科鱼类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构建系统发生树,可知小甘鲹(Seriolina nigrofasciata)、黄条鰤、五条鰤(Seriola quinqueradiata)、高体鰤(Seriola dumerili)、长鳍鰤(Seriola rivoliana)同属一近支,且黄条鰤与五条鰤亲缘关系最近,与小甘鲹进化距离较远。  相似文献   

9.
为了全面认识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生物学特性,利用传统测量方式、框架测度法、几何形态测量法和解剖学方法,观察和测度了其外部形态特征、可量与可数性状及内部结构特征,并模拟构建了黄条鰤形态性状度量框架图。观察了黄条蛳不同部位鳞片和耳石形态特征,比较了各形态度量性状的比值关系,发现全长与体长比值、下颌长与上颌长比值、尾柄长与尾柄高比值变异较小,表明这些性状关联密切。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黄条鰤全长(TL)与体重(BW)之间的关系模型:BW=2.1652TL~2-140.357L+2479.9(R~2=0.9812),体高(BH)与体重间的关系模型:BW=0.7575BH~(3.0059)(R~2=0.9816)。研究分析表明,在黄条鰤的12个可量形态性状中,除眼径外的其他11个形态性状间均存在显著相关关系。通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体高和体长性状是影响体重的2个关键因素,其对体重的决定程度分别达41.34%和13.11%,它们对体重的共同决定程度达42.88%。本研究观察描述了黄条鰤内部结构特征,其比肠长为0.62-0.69,脊椎骨数量为23-25,总出肉率可达75%。本研究结果可为黄条鰤种质判别、系统分类及人工繁育与养殖技术开发提供形态认知依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实验生态学、形态测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研究了温度、盐度对大洋性经济鱼类黄条鰤(Seriola aureovittata)胚胎孵化率、初孵仔鱼畸形率、内源性营养吸收利用、生长基因表达、存活指数(SAI)和饥饿不可逆点(PNR)的影响,并对早期仔鱼活力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在最适水温20~22 ℃条件下,胚胎孵化率最高,达75%~81%,且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7%,胚胎发育的温度系数Q10值最接近2,且初孵仔鱼全长和卵黄囊体积最大。受精卵在盐度>30时漂浮在水面,而在盐度为20~25时悬浮在水中,在盐度为10~15时下沉于水底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最适盐度范围为30~35,胚胎孵化率达79%~80%,初孵仔鱼畸形率低于6.0%。在4个不同温度条件下(18、20、22、24 ℃)初孵仔鱼卵黄囊吸收利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不同盐度条件下,初孵仔鱼的SAI值表明,盐度为30~35时,仔鱼的SAI值较高且峰值出现在盐度为30组,而盐度为10组仔鱼SAI值最低。在水温为20~22 ℃时,6 d仔鱼的初次摄食率最高(78%),PNR出现在7~8 d。初孵仔鱼在水温为20~24 ℃、盐度为30~35条件下,IGF-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饥饿条件下,IGF-1 mRNA在饥饿后第2天显著升高,其后在第3~4天显著下降,但仍保持较高表达水平,随着饥饿的进行继续下降至显著低于开口期表达水平。本研究明确了黄条鰤受精卵孵化的最适温度为20~22 ℃、最适盐度为30~35,并建立了初孵仔鱼活力评价的指标,研究结果可为建立规范化的黄条鰤胚胎孵化和苗种培育技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试验对斑点叉尾的胚胎及卵黄囊期仔鱼形态发育的过程进行观察、描述,研究了其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斑点叉尾受精卵在水温24±1℃时,出膜时间(胚胎期)约为147h 30min。水温25±1℃时,斑点叉尾鮰卵黄囊期约为134h。  相似文献   

12.
万瑞景 《水产学报》2002,26(2):175-179
有关 (Engraulisjaponicus)的早期生活史 ,阮洪超[1] 、江素菲和郑小衍[2 ] 及陈莲芳[3 ] 分别对渤、黄、东海和闽南—台湾浅滩渔场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数量分布及其产卵场分布进行了报道 ,姜言伟等[4] 对渤海鱼卵和仔稚鱼的数量分布、万瑞景和姜言伟[5,6] 对渤海鱼卵和仔稚鱼数量分布的动态变化以及黄海鱼卵和仔稚鱼的数量分布分别进行过详细的报道 ;Uchida[7] 对日本近海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进行了描述 ,Fukuhara[8] 于 1981年 8月 6日晚从亲鱼培养池中收集了 4 0 0 0粒自然受精卵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13.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0月,在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进行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杂交,观察了杂交子代胚胎发育。大黄鱼和黄姑鱼亲鱼平均体质量和体长分别为405 g、27.9 cm和390g、24.8cm,采用干法人工授精。受精卵浮性,为单油球端黄卵,卵径1060~1500μm,油球379.8μm左右。在水温25.8~26.2℃,盐度26的条件下,经18h55min半数受精卵破膜,胚胎发育分为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肌节出现期、心跳期、肌肉效应期、出膜前期和出膜期,初孵仔鱼全长2.75~2.98mm,受精率约为14.4%,孵化率约为31.9%,畸形率约为30%。共培育杂交初孵仔鱼5万尾。3日龄仔鱼开口摄食轮虫,7日龄开始摄食小型挠足类。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人工繁殖时江鳕(Lota lota)的胚胎发育。江鳕的胚胎发育分为胚盘期、卵裂期、囊胚期、原肠期、神经胚期、器官形成期6个阶段,20个发育时期,详细描述了各个发育时期的特征。在0~3℃下,胚胎历时998h孵出仔鱼,从受精卵至孵出的积温为887~1023h.℃。本研究还比较了江鳕自产与人工授精时卵的受精率的差异。结果显示,人工授精卵的受精率(约30%)比自产(19.4%)高10%。江鳕胚胎发育的不同时期对外界环境的敏感性不同,主要经历了3个死亡高峰,包括胚盘期至二细胞期、桑椹胚期至原肠早期、出膜期。  相似文献   

16.
驱赶和空气暴露对南方鲇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5℃条件下对不同驱赶时间(0、0.5、1、2.5和5 min)和空气暴露(0、2.5、5、10和20 min)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幼鱼(22.11~79.52 g)恢复过程中的耗氧率(VO)和呼吸频率(Vf)进行了测定。实验发现:经驱赶和空气暴露处理后,实验鱼耗氧率和呼吸频率立即显著上升(P<0.05),然后缓慢回落至稳定水平;对于驱赶逆境胁迫,0.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耗氧率峰值(约170 mg/h),2.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运动后过量氧耗(EPOC)(约35 mg);对于空气暴露逆境胁迫,5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耗氧率峰值(约160 mg/h),10 min处理能诱导最大EPOC(约20 mg);无论驱赶还是空气暴露,呼吸频率的反应(上升28%~62%)远小于耗氧率(上升174%~254%)。实验表明两种逆境均能引起明显的胁迫反应,南方鲇对驱赶的反应远大于空气暴露。  相似文献   

17.
通过显微镜及连续切片技术,研究了美洲鲥(Alosa sapidissima)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形态学及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在孵化温度为(21.0±0.5)℃的条件下,美洲鲥受精卵经过71 h 15 min大量孵化出膜,其胚胎发育阶段主要分为6个时期.受精卵第1-5次卵裂均为经裂,第6次卵裂(64细胞期),纬裂出现,胚盘被分为外部的包被层和内部的深层细胞两部分.受精6 h 2 min,内外卵黄合胞体层形成.受精7h 40 min,囊胚腔出现.受精10 h 39 min,胚盘下包30%,胚盾形成;受精14 h 50 min,下包50%,三胚层形成;受精17 h 33 min,下包75%,神经板形成;受精21 h 13 min,下包90%,脑原基、视囊、脊索原基和体节出现;受精24h 15 min,完全下包,神经胚、听囊、前脑、中脑及后脑出现.受精24 h 55 min,克氏囊形成.受精35 h 44 min,心脏和消化管出现;42h50 min肾小管形成;47 h 35 min克氏囊消失;60 h 15 min角膜出现.70h 15 min,仔鱼大量出膜,初孵仔鱼具有一个大而均质的卵黄囊,上面布有明显的色素.美洲鲥胚胎发生发育的特征与大多数报道的硬骨鱼类类似,但在分化发育的时序上具有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云纹石斑鱼(Epinephelus moara)♀为母本,七带石斑鱼(E.septemfasciatus)♂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系统观察了杂交子一代胚胎及仔稚幼鱼的生长发育及形态特征。对杂交子一代的胚胎发育按卵裂期、囊胚期、原肠胚期、神经胚期和器官形成期各阶段进行观察,在水温21~22.5℃、盐度29、pH 8~8.1的海水中,整个胚胎发育过程经35 h 20min完成。根据在卵黄囊期、第二背鳍棘和腹鳍棘生长消退过程、鳞片生长、体表色素变化的不同,观察比较了胚后发育的仔鱼期、稚鱼期、幼鱼期形态特征。鱼苗培育至58 d后完成了稚鱼至幼鱼的变态:初孵仔鱼4 d以前为内源性营养(卵黄囊仔鱼);4 d后开口摄食,为外源性营养;(42±2)d基本完成变态进入稚鱼阶段,(58±4)d全身被鳞,进入幼鱼期。同时,用同一母本(云纹石斑鱼)同批卵与同种雄鱼采集的精子授精后获得的受精卵作为对照组,进行孵化和仔稚幼鱼培育,与杂交子一代进行比较,结果发现杂交子一代在仔稚幼鱼阶段生长速度快于云纹石斑鱼,与七带石斑鱼相近。  相似文献   

19.
以鳡鱼(Elopichthys bambusa)为父本,赤眼鳟(Squaliobarbus curriculus)为母本进行属间人工远缘杂交,对杂交F1胚胎发育情况进行了观察和记录,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鳡鱼(♂)和赤眼鳟(♀)杂交F1受精卵的平均受精率为(72.13±13.42)%,平均孵化率为(27.40±3...  相似文献   

20.
对室内培育的多棘海盘车Asterias amurensis胚胎和幼虫的发育以及外部形态进行了显微观察。多棘海盘车为雌雄异体,体外受精,成熟卵卵径为(130~150)μm,卵裂属完全均等型。水温为(10.5~11.5)℃时,受精卵经20min左右释放第1极体,约50min进行第1次卵裂,约7h时进入桑葚期,19h40min发育成为膜内旋转囊胚,23h40min发育成为脱膜旋转囊胚,26h30min发育成为早期原肠胚,纤毛幼虫(初孵幼虫)出现在46h,从受精到短腕幼虫历时25d。由纤毛幼虫到短腕幼虫的过程中幼虫体长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进一步发现,投喂混合饵料(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 closteriumf.minutissima和海洋红酵母Rhodomonas sp.1∶1)的幼虫发育速度比单独投喂小新月菱形藻的快,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