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40-47
通过革兰染色、菌落形态观察、生化分析鉴定、牛津杯抑菌试验、Caco-2细胞黏附试验对分离到的6株乳酸产生菌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经16SrDNA序列测定,比对分析6株乳酸产生菌与鼠李糖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亚种、唾液乳杆菌、乳链球菌、哥伦比亚肠球菌和鼠乳杆菌高度同源。6株乳酸菌抑菌试验检测显示:对大肠杆菌、沙门菌、蜡样芽胞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效应,以CM3菌株的抑菌效果最强。同时,这6株乳酸菌对Caco-2细胞均有一定的黏附能力。结果表明:6株番鸭肠道乳酸产生菌能够黏附于肠道模型Caco-2细胞上并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但其黏附性能及保护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型研究芽孢杆菌对细胞黏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采用荧光标记法探究芽孢杆菌、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特性,并通过排斥、竞争和置换试验测定其对病原菌黏附的阻断作用.采用台盼蓝染色法测定Caco-2细胞存活率和细胞培养上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来反映细胞膜的完整性.结果表明:芽孢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率均低于病原菌、且对病原菌的黏附无阻断作用,大部分芽孢杆菌不会影响细胞存活率及细胞膜的完整性,对细胞无毒.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枯草芽孢杆菌拮抗2种病原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细胞中微丝的影响。将枯草芽孢杆菌及上述2种病原菌加到Caco-2细胞上,用异硫氰酸荧光素-鬼笔环肽标记细胞微丝,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微丝的变化;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微丝调节蛋白Rac1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正常Caco-2细胞内微丝呈散在的平行排列;加鼠伤寒沙门氏菌后微丝呈小区域聚集;加产肠毒素大肠杆菌后细胞微丝重排聚集在细胞中央放射状分布或分布紊乱;单独加枯草芽孢杆菌后细胞微丝排列方式变化不大;同时分别加2种病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后,大部分的细胞内微丝排列整齐,只是在少部分细胞内存在微丝的聚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使细胞微丝调节蛋白Rac1的表达显著上调,而枯草芽孢杆菌则可抑制病原菌对Rac1的影响。本试验证明产肠毒素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可影响细胞微丝的表达和分布;而枯草芽孢杆菌及其培养上清液可抑制病原菌的这种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载铜蒙脱石(MMT-Cu)对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菌的黏附作用,试验采用Ca-co-2细胞培养模型,观察被标记的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菌对载铜蒙脱石的黏附作用;并在培养液中加入载铜蒙脱石,计算其对细菌黏附的阻断率,测定胞内乳酸脱氢酶(LDH)的释放情况。结果表明:测试菌与Caco-2细胞的黏附率分别为13.23%和10.78%;载铜蒙脱石对病原菌黏附Caco-2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阻断作用,对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菌的阻断率分别为67.38%和60.45%,并能极显著降低LDH的释放(P<0.01)。说明载铜蒙脱石可有效阻断病原菌黏附,从而防治肠道细菌感染和细菌移位,可作为一种消化道黏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5.
以Caco-2细胞作为体外模式,观察嗜酸乳杆菌、两歧双歧杆菌、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氏菌对Caco-2细胞的粘附特性,并探讨嗜酸乳杆菌和两歧双歧杆菌的抗粘附作用。结果表明,所试4种细菌菌株均表现出很强的粘附Caco-2细胞的特性;粘附抑制试验表明,无论在排斥试验、竞争试验还是置换试验,嗜酸乳杆菌或两歧双歧杆菌均能明显抑制大肠杆菌K88和猪霍乱沙门氏菌的粘附;杀菌试验表明,嗜酸乳杆菌或两歧双歧杆菌上清液均能显著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但上清液用胰蛋白酶、蛋白酶K、乳酸脱氢酶处理后,杀菌作用明显降低,表明杀菌作用是乳酸和蛋白质样物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两歧双歧杆菌对仔猪肠道病原菌的抑菌机理,通过两歧双歧杆菌与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分别进行6、12、24、48h共培养,判断抑菌效果并研究其抑菌机理。结果表明,两歧双歧杆菌在体外对仔猪肠道3种病原菌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病原菌并不影响两歧双歧杆菌的生长。通过原子力显微镜照片可见,两歧双歧杆菌不能与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发生共凝集现象。  相似文献   

7.
采用固定黏蛋白模型,结合细菌同位素γ-32P-ATP标记法,探讨犬源肠球菌E01和E16、犬源大肠杆菌DE、鸡源德氏乳酸杆菌德氏亚种N11及猪源约氏乳杆菌JJB3和致病性大肠杆菌ATCC25922和CVCC2060对本地犬各肠段黏蛋白的黏附能力;肠球菌E16和大肠杆菌DE各自的黏附机制;2株犬源肠球菌以3种作用方式(排斥、竞争、取代)对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黏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各测试菌株在犬各肠段黏蛋白模型上的黏附值均不同;2株犬源肠球菌和1株猪源乳酸菌的黏附性能显著优于犬源大肠杆菌DE和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乳酸肠球菌E16表面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和糖蛋白参与了黏附过程,大肠杆菌菌体蛋白在黏附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乳酸肠球菌的黏附受体对高碘酸钠和胰蛋白酶处理不敏感,大肠杆菌DE的黏附受体具有碳水化合物结构,可能为糖蛋白类物质;在肠球菌与病源菌的3种作用方式中,取代和排斥方式对病原菌黏附抑制效果较好。这表明2株犬源肠球菌具开发为益生菌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嗜酸乳杆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ATCC 25922、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肉鸡不同肠段粘液糖蛋白的粘附性能,探讨嗜酸乳杆菌对四种病原菌的粘附排斥作用.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肠道部位,嗜酸乳杆菌、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与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能力不同,而禽大肠杆菌O78、大肠杆菌ATCC 25922在各肠段粘液上的粘附性能相近;在相同的肠道部位,所试菌与肠粘液糖蛋白的粘附能力有差异,其中嗜酸乳杆菌的粘附作用最强;嗜酸乳杆菌对所试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粘附排斥作用,其中对鸡白痢沙门氏菌的粘附排斥较强,而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的则较弱.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筛选具有体外益生活性的乳酸菌株,并探讨其对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从健康仔猪粪便中分离得到6株具有溶钙能力和对肠道致病菌有较强抑制性能的细菌,分别命名为R1~R6。经体外益生效果评价表明,在p H为3和4的条件下,菌株R1的菌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菌株(P0.05),并可耐受浓度为0.3%的胆盐条件。细胞黏附试验表明,菌株R1的黏附率显著高于其他5株乳酸菌株(P0.05);乳酸菌R1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和藤黄微球菌这4种指示菌的抑菌能力均要优于其余的5株细菌。菌株R1经16S r R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经小鼠体内评价研究表明,通过灌喂小鼠乳酸菌R1可提高小鼠肠道内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同时显著降低其肠道内肠杆菌数量(P0.05)。结果表明,所筛选的乳酸菌R1具有益生菌特性,具有较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低聚木糖(xylooligosaccharides,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Salmonellatyphimurium,S. typhimurium)黏附素基因表达及黏附能力的影响,为畜禽养殖中缓解沙门氏菌的感染提供基础。以IPEC-J2细胞为模型,探究了XOS对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能力的影响和黏附素STM0306基因表达的调控效果及机制。结果表明,XOS显著降低了鼠伤寒沙门氏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P<0.05);qRT-PCR结果表明,XOS处理导致鼠伤寒沙门氏菌黏附素基因STM0306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进一步研究发现,XOS处理后,鼠伤寒沙门氏菌培养基的pH显著降低(P<0.05),Mg2+浓度显著提高(P<0.05)。说明,XOS可能通过调控菌液的Mg2+浓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鼠伤寒沙门氏菌PhoP/PhoQ调控系统,进而抑制其下游基因STM0306表达,从而降低细菌对IPEC-J2细胞的黏附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用于防制奶牛子宫炎的乳酸菌菌株,本试验选取产后30~50 d的健康奶牛,采集子宫颈口处分泌物,利用MRS选择性培养基进行乳酸菌初步筛选。纯化后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镜检,将具有乳酸球菌或乳酸杆菌典型形态的疑似菌株进行针对性生化鉴定。提取分离菌株的基因组DNA,扩增其16S rDNA全序列并测序,将所得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采用琼脂扩散法检测分离菌株对致病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并检测分离菌株对山羊上皮细胞的黏附活性。结果显示,经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 rDNA测序分析,得到13株乳酸菌,其中5株具有较强抑菌活性,6株具有较强黏附上皮细胞的能力,7、12和23号3株兼有良好的抑菌活性和黏附上皮细胞能力。综上,本试验建立了健康奶牛子宫颈中乳酸菌的筛选方法,得到3株具有良好益生特性的乳酸菌,为制备微生态制剂提供了基础材料,对防制奶牛子宫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益生菌大肠杆菌Nissle 1917(Ec N)抗逆性能、猪肠上皮细胞黏附率及抑菌效果。采用体外法对Ec N进行生长曲线绘制和耐酸、耐胆盐、耐热性能的测定;以猪肠上皮细胞IPEC-J2细胞为体外细胞模型,考察了Ec N对该细胞的黏附率以及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的黏附抑制率;同时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了Ec N对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的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Ec N对高酸、高胆盐和高温环境具有一定耐受能力。2)Ec N对IPEC-J2细胞的黏附作用以对数期最佳,黏附率达33.96%,显著高于迟缓期、稳定期和衰亡期(P0.05)。3)Ec N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黏附抑制率达87.84%。4)Ec N还能上调IPEC-J2细胞β-防御素-2和Toll样受体4水平。结果提示,益生菌Ec N具有较好的抗逆性能,能够良好地黏附猪肠上皮细胞,对致病菌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能够抑制猪源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优势乳酸菌,采集不同日龄的健康仔猪新鲜粪便,分离纯化得到35株疑似乳酸菌。应用牛津杯法对3株致病大肠埃希菌抑制作用进行研究,筛选出2株有抑菌作用的疑似乳酸菌(11号和14号)。利用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该两株菌被鉴定为乳杆菌属唾液乳杆菌;综合牛津杯法和生长曲线、pH的测定结果,筛选出产酸性能和抑菌效果好的14号菌株,为研制仔猪用微生态制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研究乳酸菌发酵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其功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提高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活性,其中以鼠李糖乳杆菌发酵后的活性最高,为97.8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对乳酸菌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以双歧杆菌活菌数量提高最大,鼠李糖乳杆菌次之;乳酸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肽经乳酸菌发酵后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优于发酵乳,以鼠李糖乳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抑菌圈直径高达24mm。  相似文献   

15.
山竹岩黄芪青贮中优质乳酸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山竹岩黄芪(Hedysarum fruticosum Pall.)青贮饲料中分离到3株乳酸菌(HF84,HF69,HF49)。经传统鉴定方法及16SrRNA序列分析,菌株HF84为蒙氏肠球菌(Enterococcus mundtii),菌株HF69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菌株HF49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乳酸菌均为同型发酵乳酸菌,蒙氏肠球菌在pH 3.0条件下不能生长,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在pH 3.0、温度5℃时及6.5%NaCl溶液中不能生长,植物乳杆菌均可在试验设定条件下生长。通过测定3株乳酸菌的生长曲线和产酸速率,菌株HF49生长速度快、产酸性能好,可作为制备乳酸菌青贮饲料添加剂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study describes the screening of five lactic acid bacteria (LAB) for use as probiotics based on their competitive adhesion and production of antagonistic substances against some fish pathogens. A reduction of adhesion of all pathogenic strains tested was obtained with three of the LAB strains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lactis CLFP100, 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 CLFP102 and Lactobacillus curvatus CLFP150). With the exception of fish pathogens Flavobacterium psychrophilum and Renibacterium salmoninarum that were not inhibited by LAB strains, production of antagonistic compounds by all tested LAB was observed against at least one of the indicator strains. Based on mucus adhesion, competitive exclusion, and suppression of fish pathogen growth, the selected LAB strains can be considered for future challenge experiments in fish as a very promising alternative to the use of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相似文献   

17.
该试验针对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乳制品,分离纯化得到56株乳酸菌。其中7株厌氧菌,11株乳球菌,38株乳杆菌。通过传代试验、凝乳时间、酸奶酸度及凝乳时风味的感官评价,选出其中4株性能较佳的乳酸菌:杆菌A、B,球菌C、D。球杆菌1∶1进行复合菌发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菌在发酵过程中,产酸速度比单菌株发酵剂快,能在5h内达到凝乳,且后酸化程度较弱,4℃保藏21d后酸度维持在120°T左右,符合工业化发酵剂的要求。通过对4种复合菌发酵剂的后酸化能力、产双乙酰能力、蛋白水解能力以及发酵乳的感官效果比较,最后筛选出AD复合菌发酵牛乳的效果最佳,具有成为生产发酵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以采集自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的2份发酵酸乳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纯化培养技术、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的方法,对样品中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以期解析发酵乳中乳酸菌的多样性,积累食品微生物资源。研究结果显示,共分离15株乳酸菌,被鉴定为3个属9个种,3个属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属、明串珠菌属和乳杆菌属,9个种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叶蝉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hordniae,3株)、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1株)、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 cremoris,1株)、乳明串珠菌(Leuconostoc lactis,3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1株)、肠膜明串珠菌右旋葡聚糖亚种(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dextranicum,1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1株)、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3株)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1株)。综上表明,该研究采集的酸乳样品中乳酸菌资源丰富,是内蒙古传统乳制品优良发酵剂的研发和产业化生产的潜在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