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3种不同厂家微囊化包被乳酸菌(微胶囊乳酸菌S、微胶囊乳酸菌Q、微胶囊乳酸菌X)产品为试验材料,在实验室内模拟饲料高温制粒过程,研究高温制粒过程对微胶囊乳酸菌活性的影响。在相同的处理条件下,不同的微囊化包被乳酸菌样品的高温制粒耐受性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微胶囊乳酸菌Q、微胶囊乳酸菌X在85℃干燥箱中经7 min干热处理后存活率都在90%以上,而微胶囊乳酸菌S在85℃干燥箱中经7 min干热处理后的存活率仅为40.2%。  相似文献   

2.
乳化凝胶化法微囊化益生菌抗胁迫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基于乳化凝胶化基础上制备的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Saccharomyces boulardii)和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对储藏、高温、胃液和肠液等胁迫作用的抵抗力。以未包被的菌粉为对照,高温热处理的方法为烘箱干热法,温度为110和130℃,各处理30、45和60 s;在配制好的模拟胃液和肠液中,各处理30、90和180 min。结果表明:1)常温条件下储存5个月,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的存活率比菌粉组分别高出34.63%和19.46%。2)微囊化过程提高了益生菌,尤其是粪肠球菌在110和130℃高温下的耐受性[与菌粉组差异显著(P0.05)]。3)模拟胃液处理30 min后,与菌粉组相比,微囊化的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存活率分别提高了59.18%和51.80%,处理180 min后,分别提高了57.76%和46.73%。4)模拟肠液处理180 min,与菌粉组相比,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的耐受力分别提高了26.89%和21.16%。5)50 min时微囊化布拉迪酵母菌和微囊化粪肠球菌的释放率分别可达71.74%和87.47%。综合得出,基于乳化凝胶化原理上的微胶囊技术可显著增强布拉迪酵母菌和粪肠球菌对储藏、高温、胃液和肠液等体内、外不良环境的抗性。同时,表现出了体内缓慢释放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木聚糖酶在制粒工艺中热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试验研究了不同制粒工艺参数(温度和时间)条件下饲料中木聚糖酶在制粒前后的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木聚糖酶在75℃、85℃和95℃温度条件下,制粒5min,酶活性的损失率分别为15.58%、24.54%和59.96%;制粒10min,酶活性的损失率分别为19.80%、27.40%和61.93%。不同制粒温度间,酶活性损失率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制粒时间,酶活性损失率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文章旨在研究不同制粒温度和添加益生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免疫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平均体重为(62.38±1.22)g的1日龄肉仔鸡6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试验采用3个制粒温度(75、85和90℃)×益生素水平(0和5.20 logcfu/g),共6个日粮,试验分为1~21 d和22~42 d两个阶段。结果显示:日粮添加的益生素在75、85和90℃条件下制粒,制粒后,饲料中的益生素含量回收率达90%以上。与75和90℃制粒温度相比,85℃制粒温度显著降低了22~42 d和1~42 d肉鸡的日增重(P 0.05)。日粮添加益生素显著降低了日采食量和料重比(P 0.05)。85和90℃制粒温度添加益生素较75℃肠黏膜sIgA分别提高了61%和51%(P 0.05)。日粮制粒温度和益生素对42 d黏膜sIgA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显著交互作用(P 0.05);与90℃制粒温度相比,75和85℃制粒温度添加益生素显著降低了黏膜sIgA的含量(P 0.05);日粮添加益生素,其中90℃较85℃显著降低了血清IgM的含量(P 0.05)。结论 :在不同制粒温度添加下,日粮添加益生素降低了采食量和料重比,提高肠道黏膜sIgA的含量。75和90℃制粒温度较85℃提高了42 d肉鸡的日增重。  相似文献   

5.
试验以转植酸酶基因玉米(PTC)为原料,通过烘箱高温处理,研究PTC的耐热性能;通过在不同挤压温度(60、80和100℃)和不同物料(750 U/kg PTC组和6 500 U/kg PTC组)组合下,研究PTC在制粒加工工艺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TC具有较好的耐热性能,120℃烘箱处理5 min,其植酸酶酶活损失率为13.38%;但在制粒温度上升时,植酸酶酶活损失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当制粒温度达到100℃时,PTC的植酸酶酶活损失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6.
富硒乳酸粪肠球菌微胶囊包埋工艺及产品抗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富硒乳酸粪肠球菌采用0.03%к-卡拉胶、0.25%刺槐豆胶和2.5%明胶喷雾干燥的方法,进行三层微胶囊生物包埋,获得产品率为82.68%,包埋后菌体存活率为72.15%,菌体硒含量为0.571 mg/g.产品抗性试验表明:在人工胃酸 (pH2.1) 环境下,经2h包埋的乳酸肠粪球菌的存活率达96%以上,不受胃酸的影响;耐贮存性试验证明,包埋的富硒乳酸肠粪球菌在常温下贮存1年,由初始的5.7×108cfu/ml活菌数降为5.4×107cfu/ml,菌体存活率保持在19.5%以上,包埋菌体的耐贮存性能好;在一定加热条件下,50℃、30min菌体存活率为89.71%,100℃、5min为86.91%,120℃、2min为89.18%,证明经3层微胶囊包埋的富硒乳酸粪肠球菌,其微胶囊产品的耐热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研究针对粪肠球菌制剂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微胶囊法对粪肠球菌进行包埋,通过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干燥,制备微胶囊原菌粉,研究储藏温度、载体和残余水分等因素对微胶囊化粪肠球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胶囊技术能显著提高粪肠球菌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微胶囊化粪肠球菌存活率降低,4~25℃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对较高,当储藏温度达37℃后,存活率急剧下降;使用混合载体,水分为4%,载体比例为玉米淀粉∶沸石粉=2∶1时,粪肠球菌存活率最高,且较为经济;微胶囊化粪肠球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强的耐酸、耐高温和耐胆盐特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8.
试验将由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包被的维生素C置于温度为85℃,相对湿度设定为95%的恒温、恒湿箱内储存30min和60min,同时将包被的维生素C分别添加于育成蛋鸡料和团头鲂幼鱼料中,并分别经过温度为75℃,压力为3.0个大气压,调质时间30s和温度为95℃,压力为3.5个大气压,调质时间为40s的条件调质、制粒,了解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得知,通过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包被后的维生素C在温度为85℃,相对湿度设定为95%的恒温、恒湿箱内储存30和60min后损失分别为0.25%和0.27%,差异不显著(P0.05);在育成蛋鸡料和团头鲂幼鱼料中添加,并分别经过温度为75℃,压力为3.0个大气压,调质时间30s和温度为95℃,压力为3.5个大气压,调质时间为40s的条件调质、制粒后损失分别为5.82%、6.88%和6.95%、9.09%,差异均不显著(P0.05)。研究表明:采用高分子非溶剂变温相分离法包被技术对维生素C进行包被后能提高其在高温、高湿储存环境中以及高温、高压调质,制粒条件下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对仔猪直肠内容物分离的粪肠球菌进行体外耐受性研究。以粪肠球菌体外存活率为考察指标,通过耐酸性、耐胆盐、耐高温试验来研究菌株的体外培养特性。耐酸性试验采用pH为2.0、3.0和7.0培养基培养菌株3h,其存活率分别为2.18%、121.01%和134.02%;胆盐浓度在0.1%~0.3%培养菌株,生长良好且存活率均在70%以上;耐高温实验是在50℃和60℃处理30min后存活率菌小于50%,菌株对高温敏感。结果表明,仔猪肠源粪肠球菌有较好的耐酸性及耐胆盐能力,但对高温敏感。  相似文献   

10.
高端微囊化前包被技术目前在国内属于高端包被技术,优点在于改变微生态制剂产品的形态,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性,容易与其他饲料混合均匀,便于运输、贮存和添加使用;微胶囊的保护,能够有效地防止粪肠球菌失活,提高微生态制剂产品的稳定性;可将配伍禁忌的各种成分在同一产品中隔开;使不溶于水的物质能均匀地分散在水溶性介质中。在生产过程中(包被、干燥等处理过程),由于“固定化发酵”使活菌得到保护,高端微囊化前包被粪肠球菌产量明显增加,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为此,选择了两个试验场,在大块型肉鸡饲料中添加了高端微囊化前包被粪肠球菌优C100进行了效果观察试验,通过试验证明,高端微囊化前包被粪肠球菌优C100可以增加肉鸡增重和提高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通过模拟肉仔鸡饲料制粒条件及其消化道环境,研究丁酸梭菌在饲料制粒过程中及在肉仔鸡消化道内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试验分别对丁酸梭菌的温度、压力、人工胃液及肠道消化酶耐受性进行评价。高温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在85℃的条件下分别处理2.5、5.0、7.5 min,对照组不作处理。高压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分别在0.20、0.30、0.40 M Pa压力下处理5 min,对照组不作处理。人工胃液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在p H分别为2.00、3.00、4.00的人工胃液中处理48 min,对照组以p H为7.00的磷酸盐缓冲液(PBS)替代人工胃液。肠道消化酶耐受性试验:将含丁酸梭菌试验饲粮用p H为3.00的人工胃液处理48 min后,再在肠道消化酶混合液中处理198 min,对照组以p H为7.00的PBS替代肠道消化酶。每组均设3个重复。试验结束后平板计数法检测试验饲粮的丁酸梭菌活菌数,计算存活率。结果表明:85℃高温处理2.5、5.0、7.5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分别为70.43%、52.69%、46.35%;0.20、0.30、0.40 M Pa压力下处理5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分别为64.38%、87.14%、101.74%;p H为2.00、3.00、4.00的人工胃液处理48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分别为113.27%、123.07%、78.52%;经肠道消化酶混合液处理198 min后丁酸梭菌的存活率为47.71%。结果提示,丁酸梭菌能够耐受肉仔鸡饲料加工过程中的高温、高压环境,对人工胃液有较好的耐受性,但对肠道消化酶的耐受性较低。  相似文献   

12.
加酶饲料预消化处理工艺参数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提高饲用酶制剂的使用效果 ,在使用方法上 ,一方面是采用稳定剂进行包被以保护酶制剂免受环境中pH值及金属离子浓度等化学因素对酶制剂分子结构与活性的影响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运用表面喷涂等工艺方法以保持酶的活性免受饲料制粒工艺中的高温高压等物理因素的不利作用。一般认为 ,加稳定剂处理的酶在 60~ 65℃制粒过程中酶制剂活性可保持 80 %左右 ,若考虑灭活沙门氏菌 ,制粒温度则需提高至 85℃以上或需经膨化处理 ,在此情况下最耐高温的酶制剂也将会失活。因此 ,使用稳定剂不仅会使配合饲料的生产成本增加 ,而且对饲料产品的质量也…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将四株饲用乳酸菌,制成复合乳酸菌制剂,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以存活率为指标,研究复合微生态产品对高温、酸、胆盐的耐受性,采用琼脂稀释法、牛津杯法分别测定复合乳酸菌制剂对不同种类饲用抗生素的耐受性及对致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产品在温度65℃处理2.5、5、7.5 min以及85℃处理2.5 min对其存活率没有影响,但当85℃处理5 min,存活率下降至48%;p H为3时处理90 min存活率高达80.54%。对0.3%猪胆盐的耐受性较好,处理1 h存活率为73.52%;对抗生素(药物饲料添加剂)杆菌肽锌、亚甲基水杨酸杆菌肽耐受性最强,对吉他霉素的耐受性最差;可抑制致病菌株大肠埃希氏菌的生长。体外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复合乳酸菌制剂具有很好的益生特性,可进一步研究其在动物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设置10、20、30、40和50min5个热处理时间,研究在100℃的烘箱内不同加热时间对大豆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0℃温度条件下,大豆粉的蛋白质溶解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其适宜的热处理时间为30~40min。  相似文献   

15.
探究超声振荡对肠球菌活菌数的测定有无显著影响。方法:以不经超声处理的游离肠球菌菌液为对照,不同超声时间、不同超声功率处理的游离肠球菌菌液为实验组,通过对其培养、计数,并采用生物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不同超声时间对肠球菌生长是否具有显著影响。结果显示,3株肠球菌的存活率均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不同肠球菌菌株超声耐受性不同,但随着超声时间的增加,其呈现相同的生长趋势。不同功率下,超声时间在前5min时存活率逐渐降低,但达到10min后存活率反而增加,15min后其存活率又迅速降低,但均未高于对照组,不同超声时间对肠球菌存活率有显著影响。结论,超声对肠球菌细胞具有损害作用甚至将其杀死,在进行肠球菌检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超声时间和功率可将样品中菌团打开,可有效提高检出率,但超声时间超过10min时,可能会杀死很多游离的肠球菌,导致错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通过模拟饲料制粒过程及动物胃环境,对不同来源的植酸酶在经过高温和酸处理后酶活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植酸酶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到11种市售的植酸酶产品,编号为1~11采用湿热法,温度分别设置为75℃、80℃和85℃,处理时间为2.5min,p H处理值设定为4.0、3.0和2.5,处理时间为2h。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植酸酶耐温性和耐酸性存在很大差异,从耐温性看,温度在75℃~80℃时,1号样相对酶活最高,而继续升至85℃时,11号样稳定性最好,10号样次之;从耐酸性看,p H值从4.0降至3.0时,10号样相对酶活最高,11号样次之,其他稳定性均比较差。因此,综合考虑,在模拟饲料制粒条件和动物胃环境下评定酶的作用效果,以10、11号样耐受性最好,4、5号样酶活稳定性最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确定最佳保护剂组合及保藏温度,提高乳酸菌制剂冷冻保藏效果。试验以戊糖片球菌、海氏肠球菌、戊糖乳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探究不同保护剂及保藏温度对乳酸菌冻干存活率及保藏存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保护剂3 (脱脂乳9.51%、葡萄糖7.56%、麦芽糊精7.77%)对戊糖片球菌和戊糖乳杆菌冻干保藏效果最好,冻干后存活率分别为81.80%和79.90%;保护剂1 (脱脂乳12%、海藻糖1%、谷氨酸钠1%、甘油3%)对海氏肠球菌冻干保藏效果最好,冻干后存活率为84.83%。乳酸菌冻干粉在-80℃条件下保藏效果更好。研究表明,采用保护剂1、-80℃保藏对3种乳酸菌制剂的长期保藏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不同加热时间对大豆蛋白质溶解度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10、20、30、40和50min五个热处理时间,研究在100℃干热条件下不同加热时间对大豆蛋白质溶解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粉的蛋白质溶解度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当加热时间由20min增加到30min时大豆的蛋白质溶解度下降明显。100oC干热条件下,大豆的适宜热处理时间为20-40min。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防霉剂对饲料储藏特性的影响。取育肥猪粉状配合饲料分别添加四种不同防霉剂(一种固体防霉剂和三种液体防霉剂A、B、C),对照组不加防霉剂,混合均匀,然后依次进行调质、制粒、冷却,得到所需颗粒饲料试验样品。将各组试验样品分别在低温低湿(温度15℃、相对湿度50%)、中温中湿(温度28℃、相对湿度75%)和高温高湿(温度35℃、相对湿度85%)三种条件下储藏60 d,每10 d采样一次,测定各组样品的水分含量、脂肪酸值、霉菌总数及细菌总数。结果表明:本试验中使用的三种液体防霉剂A、B、C在试验期内不同储藏条件下,均能够有效抑制饲料中水分的增加,延缓饲料中脂肪的氧化,抑制饲料中霉菌、细菌生长繁殖,保持饲料的质量稳定。其中以液体防霉剂A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对制粒温度及其在预混料中稳定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4种维生素C产品(单体VC、乙基纤维包被VC、脂肪包被VC、微胶囊包被VC),按300mg/kg计量添加至全价配合日粮中,混合均匀后在不同温度下制粒,取调制后的样品-20℃保存,备测维生素C。预混料(含维生素C30g/kg)及制粒后的颗粒料在室温(18℃~25℃)下贮存3个月,隔一定时间取样,备测维生素C。结果表明,VC保存率随温度升高而下降。各种维生素C对制粒温度和在预混料中的稳定性依次为:单体VC<乙基纤维包被VC<脂肪包被VC≤微胶囊包被VC。胆碱对维生素C稳定性影响很大,在不含胆碱预混料中,普通VC保存3个月存留率可达90%以上,在含胆碱的预混料中仅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