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兽医学报》2016,(10):1722-1726
本研究旨在构建粪肠球菌胶原蛋白黏附素基因(ace)缺失突变株,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编码的毒力因子Ace的功能奠定基础。利用pK18mobSacB质粒作为基因敲除载体,构建粪肠球菌ace基因重组自杀质粒pK001,通过体内同源重组筛选成功敲除ace基因的突变株,然后对突变株细菌黏附体外培养猪肠上皮细胞IPEC-J2及其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同源重组后,经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PCR及Southern blot鉴定,成功获得了ace基因缺失突变株肠球菌△ace。细菌生长曲线测定试验表明,ace基因敲除对细菌的生长繁殖并无明显影响,但体外生物被膜测定试验显示基因缺失突变株肠球菌△ace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有所降低。本研究证实了毒力因子Ace对猪源粪肠球菌与宿主黏附的重要作用,该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疫苗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flaA基因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90SB_2黏附和侵袭MBMEC、RAW264.7能力、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的影响,本研究分别进行了flaA基因缺失株LM90SB_2-ΔflaA与野毒株LM90SB2对细胞黏附和侵袭试验,定性定量分析了他们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小鼠不同脏器中载菌量差异。结果显示:LM90SB_2-ΔflaA对MBMEC的黏附菌数较野毒株LM90SB_2低,且两者差异性显著(P<0.05),两者对MBMEC的侵袭数差异性不显著(P>0.05),而LM90SB_2-ΔflaA对RAW264.7的黏附和侵袭数均显著低于野毒株LM90SB_2(P<0.05);LM90SB_2-ΔflaA与LM90SB_2的BF形成规律基本相同,但缺失株形成的BF总量显著低于野毒株的(P<0.05),且与野毒株相比,缺失株的BF结构中核酸与多糖的分布均松散、稀疏、散点状分布。本研究结果表明,flaA基因对LM90SB_2的细胞黏附和侵袭能力均有影响,在其BF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试验通过标准微量稀释法测定大黄酸的亚抑菌浓度(MIC),利用结晶紫染色法考察大黄酸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作用;以木糖葡萄球菌谷氨酰胺酶缺失株和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缺失株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亚抑菌浓度药物大黄酸对各菌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考察药物在生物被膜不同形成时期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探索大黄酸干预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大黄酸对木糖葡萄球菌的MIC为64 mg/L;亚抑菌浓度的大黄酸具有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能力,且随着大黄酸浓度增加,其干预作用越明显,抑制效果越好;以木糖葡萄球菌标准菌株作为参照,谷氨酰胺酶缺失株、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缺失株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极显著下降(P<0.01);在各亚抑菌浓度大黄酸中谷氨酰胺酶缺失株抑制率均显著降低,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缺失株在低浓度大黄酸中抑制率也显著降低;药物大黄酸对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干预主要在6 h与12 h发挥显著作用,谷氨酰胺酶对生物被膜的抑制时间也在6 h和12 h。研究表明,亚抑菌浓度大黄酸可以显著抑制木糖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通过谷氨酰胺酶、咪唑甘油磷酸酯脱水酶为靶点发挥干预作用;且大黄酸对生物被膜的干预时期在生物被膜形成的早期阶段,可能是通过抑制细菌黏附发挥干预生物被膜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BF)是由金葡菌黏附在载体上,大量聚集后形成团块状的菌团。目前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激光共聚焦显微技术或电镜扫描等技术手段可检测金葡菌生物被膜的相关基因及结构,进一步揭示其耐药机制,以便抗菌和抗生物被膜药物的研发,更有效防止金葡菌生物被膜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细菌耐药性及生物被膜感染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抗生素的使用不当或滥用导致了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重,一些细菌出现了多重耐药甚至超级耐药的情况。为了抵抗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抗菌药物的攻击,细菌聚集后会形成生物被膜。生物被膜的形成进一步加强细菌的耐药性,生物被膜感染是细菌性疾病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之一。寻找广谱、高效的抗菌和抗生物被膜的抗生素替代物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纳米银(silver nanoparticles, AgNPs)由于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特性,在抗菌及抗生物被膜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其抗菌机制主要包括了破坏细胞壁和细胞膜、DNA损伤、氧化应激等,抗生物被膜机制主要包括抑制相关基因的表达、抑制聚集黏附、阻断群体感应等。论文综述了纳米银抗菌及抗生物被膜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细菌生物被膜(BBF)是一类由生物大分子包裹细菌而形成的具有特殊复杂结构的微克隆多细胞群体,由其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具有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等特点,在临床上有较大危害性。当前临床上用于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疾病的药物主要集中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文章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结构特点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效动力学,并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清除、抑制细菌生物被膜的主要机理归纳为阻碍细菌黏附过程、破坏细菌生物被膜基础结构和干扰细菌的群体感应系统。  相似文献   

7.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确定影响细菌生物被膜(BF)的形成条件,本研究采用BF体外定性观察和定量粘附性检测两种方法对1株野生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coli)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类型、引导载体类型、营养条件)下产生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野生禽致病性E.coli其宿主体外BF最适形成条件是培养时间为48h,培养基为5%TSB、引导载体为平底96孔聚苯乙烯微孔板(美国Corning Costar)。其生长周期为8h时开始起始粘附、24h形成若干微菌落、36h微菌落粘连、48h形成完整的BF、72h细菌脱落开始下一轮的BF生长。糖分和适量的无机盐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F的形成和被膜内细菌的粘附性提高。该研究表明禽致病性E.coliBF的形成周期,并为抑制其形成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细菌生物被膜(BBF)的存在大大增加了生物被膜(BF)内细菌的存活率和耐药性,生物被膜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细菌耐药机制及致病性的重要方向,了解细菌生物被膜形成中的影响因素及生物被膜的检测方法,对生物被膜的研究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综述了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体外定量法检测20株鸭源鸡杆菌的被膜形成能力,并对被膜形成能力较强的1株鸭源鸡杆菌在不同环境(培养时间、培养基质、营养条件)下产生生物被膜(BF)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大部分鸭源鸡杆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被膜形成能力中等,2株形成能力较强;鸭源鸡杆菌在银染法、试管法和微量板定量检测法中形成BF的最佳培养时间分别是24、60、24h。其生长周期为8h开始起始黏附、20h大量黏附阶段、24h时形成了完整的生物被膜、32h生物被膜老化散播,之后起始新一轮的被膜周期。葡萄糖、蔗糖及NaCl的加入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被膜的形成,且随着加入量增加NaCl对被膜形成抑制更显著,而低质量浓度的MgSO4在一定程度上促进BF的形成。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内鸭源鸡杆菌聚集成团状、相互黏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  相似文献   

10.
通过构建副猪嗜血杆菌qseC突变体,探讨qseC基因的缺失对副猪嗜血杆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利用自然转化方法构建副猪嗜血杆菌qseC基因的突变体,测定副猪嗜血杆菌野生株SC096与缺失株ΔqseC的生长情况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晶紫染色法定性检测野生株和突变体生物被膜的差异;通过96微孔板定量方法检测突变体生物被膜的量;电镜观察二者生物被膜的变化。结果如下:成功构建qseC基因突变体。生长曲线显示副猪嗜血杆菌野生株SC096与缺失株ΔqseC生长速度基本一致。缺失株ΔqseC较之野生株SC096生物被膜的形成能力有所减弱。研究表明,qseC基因对副猪嗜血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探析大肠杆菌Ⅰ型群体感应系统(QS-Ⅰ)对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的影响,研究构建可合成内源性QS-Ⅰ酰基高丝氨酸内酯(AHL)的大肠杆菌,模拟自然界中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受外源AHL调控的独特现象,分别通过玻璃试管气液交界面壁、聚苯乙稀材料表面、玻璃平面等不同环境下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检测QS-Ⅰ对APEC BF形成能力的调控,并通过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相关基因,对调控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结果显示,QS-Ⅰ系统抑制APEC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BF的形成不受鞭毛因素影响,APEC菌株可能通过QS-Ⅰ对QS-Ⅱ的抑制来间接调控BF的形成。研究结果提供了研究APEC毒力调控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12.
<正>生物被膜(biofilm,简称BF)是指细菌粘附于接触材料表面,分泌大量胞外物质,将自身包裹而形成的细菌聚集膜样物。BF是细菌保护其自身免受外界不良环境侵害的一种特有的生命现象,常见的形成BF的致病菌有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铜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227-2232
通过电镜观察木糖醇对引起奶牛乳房炎的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抑菌机理。首先采用卡尔加里生物被膜发生装置与结晶紫染色法定量分析和评价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再选取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强的典型菌株,应用内置载体片法构建生物被膜,并进行扫描电镜观察;最后,分别通过透射及扫描电镜分析不同浓度的木糖醇对无乳链球菌及其生物被膜的影响。内置载体片法试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的生物被膜完全成熟需要连续培养4 d,此时细菌黏附于接触表面,分泌多糖基质等并逐渐将其自身包绕其中;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木糖醇可通过破坏无乳链球菌结构来抑制其生长,且随浓度增加抑菌效果亦显著增加。此外,不同质量浓度木糖醇溶液(0.05,0.15,0.30和0.50 kg/L)处理的载体片上生物被膜细菌数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其中以0.50 kg/L最为显著。结果表明,木糖醇可改变无乳链球菌超微结构,也可通过破坏其生物被膜来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clpV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PEC)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研究通过Red同源重组构建了APEC DE17株的clpV缺失株DE17ΔclpV及其回补株DE17CΔclpV,比较分析了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曲线,运动性和生物被膜(BF)形成能力;对DF-1细胞的黏附、侵入能力以及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clpV缺失后对Ⅵ型分泌系统(T6SS)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通过Red同源重组构建了clpV基因缺失株与回补株,利用分光光度计测OD600nm绘制野生株、缺失株和回补株的生长曲线。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DE17ΔclpV生长速率无明显变化;其运动和BF形成能力的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DE17ΔclpV的运动能力降低(p0.05),而其BF形成能力则升高(p0.05);分别将DE17、DE17ΔclpV和DE17ΔclpV感染DF-1细胞,与野生株相比,缺失株DE17ΔclpV对DF-1细胞的黏附能力升高(p0.01),而侵入能力减弱(p0.01)。荧光定量检测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相比,clpV缺失株csgD、icmF、lip和hcp基因的转录水平升高(p0.05),而vgrG和rpoD基因的转录水平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T6SS的分子伴侣ClpV影响APEC的生物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T6SS的功能及其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被膜(Bf)是指附着于有生命或无生命物体表面,被一些大分子包裹的有组织的细菌群体,它富含多糖、多肽和磷脂等有机成分,极大地增加了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可引起人和动物感染。目前,防止感染策略是阻止微生物被膜菌落附着在物体表面,这将有助于改善临床严重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此外,鉴别并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基因也是控制此类感染的重要研究方向。文章对引起普遍关注的细菌生物被膜耐药性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月桂酸单甘油酯(GML)对致病性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利用时间-抑菌曲线分析GML对念珠菌的动态抑菌作用;通过XTT法测定GML对生物被膜形成早期1~4 h黏附阶段以及成熟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采用Sport assay结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其对念珠菌生物被膜细胞活性和形态结构的影响,进而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GML作用不同时间抑制菌丝和芽管生成的程度,以及对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的影响;最后用分子生物学qRT-PCR检测白色念珠菌生物被膜形成相关基因ALS3、HWP1、ECE1、ERG11及克柔念珠菌ERG11在不同处理组中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GML对克柔念珠菌的MIC为15.625 mg/L,MFC为31.25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50 mg/L,MFC为500 mg/L;GML作用有效延长了真菌生长的延滞期;对不同生长阶段(前、中、成熟期)生物被膜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克柔念珠菌生物被膜的最低黏附抑菌质量浓度(SMIC_(50))为62.5 mg/L,白色念珠菌SMIC_(50)1 000 mg/L;GML不仅可以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还可以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维持,有效降低生物被膜的厚度和活力;并且对菌丝的形成及芽管长度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显著降低生物被膜细胞表面疏水性;白色念株菌ALS3、HWP1、ECE1、ERG11和克柔念珠菌ERG11基因均出现了不同倍数的下调趋势。结果表明,GML对浮游态和生物被膜态白色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对克柔念珠菌抑菌效果明显。GML可以通过降低黏附、形态转换和杀真菌作用来抑制致病性念珠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还可以破坏成熟生物被膜的维持,有效降低生物被膜的厚度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分离的猪多元摩拉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相关特性,了解其致病性和耐药情况,试验采集天津市某猪场因患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征并继发细菌感染而导致死亡的猪的心脏、肺脏进行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测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生物被膜及相关基因检测、PK-15细胞黏附试验、致病力研究及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球菌且多成对排列;氧化酶试验呈阳性,不分解葡萄糖、麦芽糖、蔗糖、蕈糖、木糖,PCR产物大小为868 bp,结合16S rDNA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鉴定为摩拉菌属成员,与多元摩拉菌(M.pluranimalium)序列的同源性达99.71%,将分离菌命名为M.pluranimalium 1120;M.pluranimalium 1120对氟苯尼考、林可霉素、阿莫西林、恩诺沙星、左氧氟沙星耐药,对头孢噻肟中度敏感,对头孢曲松敏感;在培养至第60小时时生物被膜形成量达到峰值,并检测到生物被膜基因LuxS、LpxM、CRP、nanH、SiaB;对PK-15细胞的平均黏附率为13.3%,黏附能力较弱;对小鼠致病性弱,腹腔注射1×1011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Temprine-La(S)(T-La(S))、Temprine-La(FS)(T-La(FS))、RGD-T-La(S)和RGD-T-La(FS)对2型猪链球菌(SS2)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通过结晶紫染色法(CV)检测SS2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的最小生物被膜抑菌浓度(MBIC)和最小生物被膜杀菌浓度(MBEC);结晶紫染色法和扫描电镜(SEM)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XTT法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代谢活性的影响;苯酚硫酸法检测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建立猪链球菌-斑马鱼感染模型,HE染色法观察T-La(FS)对斑马鱼脑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相关基因及对斑马鱼炎性细胞因子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SS2具有良好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T-La(S)、RGD-T-La(S)、T-La(FS)和RGD-T-La(FS)对SS2生物被膜的MBIC分别为31.3、15.6、7.8和15.6μg/mL;MBEC分别为62.6、31.2、15.6和31.2μg/mL;结晶紫染色结果表明,抗菌肽对SS2生物被膜的形成有抑制作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抗菌肽使SS2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胞外基质大量减少;XTT法结果显示,抗菌肽可显著降低SS2生物被膜的代谢活性;苯酚硫酸法结果显示,抗菌肽能有效抑制SS2生物被膜合成胞外多糖;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抗菌肽作用后降低了SS2生物被膜基因的转录水平;T-La(FS)作用后TLR2、MyD88及促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抗炎性细胞因子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抗菌肽主要通过影响生物被膜相关基因转录水平和阻断胞外多糖的合成与分泌来抑制SS2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T-La(FS)可能通过抑制TLR2信号通路中TLR2和MyD88分子表达,抑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减轻脑膜炎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5,(9):26-30
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是危害养禽业发展的重要病原之一。本试验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APEC IMT5155唾液酸酶基因sia K1缺失株和互补株,系统比较其生物学特性的差异。生长曲线测定表明,缺失株比野生株和互补株生长速度加快,而野生株和互补株的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测定表明,sia K1缺失导致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减弱,而互补株可恢复至野生株水平,说明sia K1基因缺失可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的生长速度及生物被膜的形成。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sia K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生物被膜是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探究Ⅲ型分泌系统2(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为探究ETT2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致病机制的影响提供研究基础。利用Red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yqeI基因缺失株,并通过检测野生株与缺失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结合转录组学测序及荧光定量检测生物被膜基因表达量等,探究转录调节因子YqeI对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yqeI基因缺失株,且yqeI的缺失并不影响生长曲线,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显著下降,且相关生物被膜基因转录量显著下调。禽致病性大肠杆菌ETT2转录调节因子YqeI显著影响了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从ETT2及yqeI的角度发掘潜在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