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9 毫秒
1.
以长×荣杂交猪为对象,研究营养水平和性别对生长育肥猪胴体品质和肉质演变规律的影响。设高低两个营养水平,分别于20kg、35kg、50kg、80kg、100kg进行屠宰试验,测定了公母猪肌肉水分、肌间脂肪、失水率、肉色、肌纤维面积、胶原蛋白、次黄嘌呤随体重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证明,20~50kg阶段,高低水平组间水分、失水率、肌间脂肪差异不显著(P>0.05),50~100kg阶段出现分化,到100kg屠宰时,高低水平组水分、失水率差异显著(P<0.05);肌间脂肪差异极显著(P<0.01);肌纤维面积生长规律呈“s”型,35~50kg时生长速度最大,50~80kg下降,80~100kg又上升;胶原蛋白、次黄嘌呤随体重增加而升高,到80kg时含量趋于稳定,高低水平间无显著差异(P>0.05);全期高低水平间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对肌间脂肪和失水率影响较大,100kg时,失水率公母间差异极显著(P<0.01),肌间脂肪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
研究高温环境饲养产生轻度PSE肉与正常肉的猪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差异。对体重110~12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商品猪屠宰,比较胴体重为80 kg(轻度PSE肉6头,正常肉6头)和85 kg(轻度PSE肉6头,正常肉7头)的屠宰性能、理化与感官特性。结果表明:在胴体重为80~85 kg范围内,随胴体重升高,猪的背膘厚和眼肌面积有所增加(P0.05),正常肉剪切力和弹性随胴体重升高明显上升(P0.05),水分含量显著下降(P0.05)。轻度PSE肉的肌内脂肪随胴体重升高下降显著(P0.05),失水率和剪切力有所升高(P0.05),水分含量随胴体重升高变化不明显(P0.05)。同一胴体重下,轻度PSE肉的猪背膘厚明显比正常猪低(P0.05),眼肌面积无明显差异(P0.05)。轻度PSE肉的失水率、水分和剪切力明显高于正常肉(P0.05),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85 kg胴体重的轻度PSE肉的肌内脂肪和弹性比正常肉低(P0.05)。研究表明:在高温饲养条件下,正常肉的猪背膘厚和肌内脂肪比轻度PSE肉的高,剪切力和失水率比轻度PSE肉的低。在80~85 kg胴体重中,轻度PSE肉随体重的增大肉品质下降,正常肉的肉品质随体重升高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养猪》2016,(3)
选择体重75 kg左右的黔邵花猪和100 kg左右的巴黔猪(巴克夏×黔邵花猪)各5头进行屠宰,测定了眼肌面积、瘦肉率、失水率、肌内脂肪、氨基酸、脂肪酸、微量元素等54项胴体及肉质性状指标。结果表明,6~7肋间皮厚、眼肌面积、瘦肉率、肥膘率、肌内脂肪、失水率、钙、锌等8项指标组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其他各项指标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黔邵花猪和杂交组合巴黔猪均表现出了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4.
优质鸡肌内脂肪含量与屠体及肉质性状间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选用优质鸡父本和母本各 3个组成 5个杂交组合 ,饲养杂交后代 182 1只 ,在 10周龄时对其中 2 10只进行屠宰测定 ,并分析了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与屠宰率、胸肌率、腿肌率、肌间脂宽、皮下脂厚、腹脂率、胸肌pH值、胸肌剪切力等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 ,个体胸肌肌内脂肪含量为 1.93%~ 9.6 3% ,总体平均值为 4 .76 %。其中峪口黄鸡♂×矮小隐性白♀组合增重最快、肌内脂肪含量高 ,符合优质鸡的育种目标。优质鸡父本相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表现出同一父本的一致性。母本相同而父本不同的杂交后代 ,其平均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 (P <0 .0 5 )。同一组合内不同性别间肌内脂肪含量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肌内脂肪含量与皮下脂厚和腹脂率的相关性因杂交配套组合而异 ,而与活重、屠体重、屠宰率、胸角宽、肌间脂宽、胸肌率、腿肌率这些性状均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肉质优良的猪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为了研究不同品种对猪肉品质的影响以及相关脂肪生成基因的表达,本试验以长白猪和松辽黑猪作为试验动物,屠宰后对背最长肌进行pH24、肉色、系水力、嫩度、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测定,分析不同品种的肉质性状是否存在差异。同时也检测了背最长肌中脂肪酸合成酶(FASN)、乙酰辅酶A羧化酶(ACACA)和苹果酸酶(ME1)基因等脂肪生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以期初探影响肉质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松辽黑猪的肉色a*值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长白猪(p <0.01),肉色L*值和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长白猪(p <0.01),失水率显著低于长白猪(p <0.05),其它肉质性状松辽黑猪与长白猪差异不显著(p>0.05)。FASN基因和ACACA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猪种间有显著差异(p <0.05),ME1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两个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为猪肉质性状的选育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的目的是 :(a)比较具有高遗传力的弗里斯兰奶牛 2个品系 (NZF和 DAF)后代公牛与 (比利时蓝牛 )肉牛×奶牛 (荷斯坦奶牛 -弗里斯兰奶牛 ) [BBHF]的杂交后代公牛皮下脂肪和肌肉颜色 ;(b)比较这些遗传类型公牛和阉牛 (性别 )肉色和脂肪颜色的差异 ;(c)检测屠宰重 (SW)对这些质量性状的影响。当这 3种类型的各 4 8头公牛、阉牛生长到标准屠宰体重 (轻 5 5 0 kg,重 6 30 kg)时屠宰。 NZF牛脂肪组织颜色显著比 DAF、BBHF牛黄 (P<0 .0 5 ) ,而与性别和屠宰重没有相关。公牛和屠宰重较大的牛背最长肌 p H显著高于阉牛和体重较轻的牛 (P <0 .0 5 ) ;而 NZF、BBHF公牛背最长肌 p H显著高于阉牛。 BBHF牛比 NZF和 DAF后裔背最长肌肉色较鲜亮 (P<0 .0 5 ) ,血红素较低 (P<0 .0 1)。5 5 0 kg屠宰重的公牛、阉牛背最长肌肉间显著不差异 ,但6 30 kg公牛肉色比同一重量的阉牛肉色深。对于背最长肌肌肉颜色 ,基因型、性别、屠宰重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因此 ,NZF公牛在 5 5 0 kg、6 30 kg体重屠宰时肌肉颜色最红 ,但阉牛在5 5 0 kg、6 30 kg体重屠宰时肌肉颜色没有差异。这些数据表明 :NZF后代生产的牛肉肉色最红、脂肪颜色最黄。  相似文献   

7.
莱芜猪胴体品质肉质特性及其随体重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测定了25头莱芜猪的胴体品质和肉质特性,分析了莱芜猪胴体、肌肉品质随体重(35、40、50、60、70、80、90kg)的变化规律,为确定不同生长阶段的适宜营养水平和上市屠宰体重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莱芜猪自35~90kg瘦肉率在42.43%~55.29%之间,肌肉pH值稳定在6.19~6.52之间,肉色指标优良,大理石纹评分在2.50~4.38之间,肌内脂肪含量在4.51%~19.92%之间;当70kg体重屠宰时,肌肉失水率较低为13.47%,肉色、大理石纹评分较高分别为3.5、3.38,肌内脂肪含量较高为11.54%.胴体和肉质性状间相关程度有强有弱,相关系数有正有负.相同性状间有较强的正相关,相反性状间有较强的负相关.综合分析试验结果认为,莱芜猪以体重70kg作为上市屠宰体重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拉萨白鸡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对拉萨白鸡生长状况、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在42、120、150、180、210日龄,拉萨白鸡公鸡体重极显著高于母鸡体重(P0.01)。公鸡、母鸡180日龄的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率显著高于公鸡(P0.05);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比较,母鸡胸肌肉色L值与剪切力显著高于公鸡(P0.05)。公鸡腿肌胶原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蛋白含量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相同性别不同部位比较,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p H值、失水率、剪切力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肉色、失水率差异极显著(P0.01),公鸡胸肌和腿肌的胶原蛋白、肌内脂肪、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母鸡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9.
波德代杂种一代羊肉品质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选取 7月龄的当地土种公羔和羯羔、波德代杂种公羔和羯羔各 5只 ,取肉样对肉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波德代杂种羔羊肉嫩度剪切值显著低于土种羔羊 (P <0 0 5 ) ;波德代杂种羯羔的熟肉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 (P <0 0 5 ) ;土种羯羔的失水率极显著高于土种公羔和波德代羯羔 (P <0 0 1) ;波德代杂种羔羊肉色鲜红、肌间脂肪含量高、多汁性好 ,嫩度适宜 ,氨基酸种类齐全 ,营养成分全面 ,对当地土种羊在肉品质方面有良好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分别选择体重在20kg左右的杜×长×大及长×荣2个杂交组合的健康去势仔猪48头(公母各半),每个杂交组合6个重复(公母各3个重复),每个重复以8头猪起试。分别测试20kg、35kg、50kg、80kg及100kg左右时的肉质性状,研究西南地区典型杂交组合生长育肥猪肉质性状随体重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体重增加,杜×长×大肉色评分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上升趋势;杜×长×大肌肉pH1呈直线下降趋势;肌肉失水率2个杂交组合均有升高趋势;肌肉水分含量杜×长×大无明显变化,而长×荣则呈直线下降趋势;肌内脂肪含量2个杂交组合均呈直线上升趋势。2个杂交组合间肉质差异明显,肉色评分、肌肉水分含量及肌内脂肪含量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不同(P<0.05或P<0.01),综合各指标看,长×荣猪肉质优于杜×长×大,特别是在肉色和肌内脂肪含量方面有着明显优势,杜×长×大达100kg时肌内脂肪为2.84%,长×荣则为5.35%。  相似文献   

11.
鱼粉质量及品质判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煜 《饲料广角》2007,(19):22-24
鱼粉是畜禽的重要蛋白质饲料,是配合饲料的重要原料,其质量好坏对饲料产品的质量有很大影响。鱼粉一般分为白鱼粉和红鱼粉两类。白鱼粉一般由鳝鱼等冷水鱼加工得到,粗蛋白质含  相似文献   

12.
添加剂对饲料品质和食品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Ulrich Heindl 《饲料广角》2001,(21):44-45,52
现代化畜牧生产不仅要以合理价格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丰富的畜产品,还要重视食品质量,动物福利和环境保  相似文献   

13.
美国商业应用中的牧草质量及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半个世纪以前,美国的紫花苜蓿干草质量大多都是以颜色标准进行质量评估的.但是现在,几乎所有商用的奶牛饲草紫花苜蓿都要进行实验室的测定评估.1972年,<加利福尼亚农业>报道,该州生产的紫花苜蓿干草只有15%进行了质量检测,但是今天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60%.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畜牧业结构中,养猪业依然占主导地位,猪肉比重占肉食的60%左右,养猪业已成为人们的活肉库,在各级政府的菜篮子工程中占有重要的份额。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猪肉的质量问题。质量安全的猪肉及其制品的生产,不仅取决于其生产经营者,还取决于卫生监管人员是否能充分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影响牛肉品质的饲料与饲养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孟庆翔  李艳玲 《饲料广角》2005,(1):26-28,30
我国是养牛大国,牛肉产量居世界第3位。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养牛主要以役用为主,牛肉大多来自于淘汰下来的老弱残牛,牛肉品质差。为了改变国内高档牛肉市场几乎被进口牛肉所垄断的局面,必须加强牛肉品质的研究。在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应当尽快建立我国自己的牛肉品质标准。影响牛肉品质的饲料与饲养因素很多,本文综述了关于出栏时间、高谷物饲喂、抗酸性大肠杆菌污染、谷物籽实中黄曲霉毒素、电解质或铬、维生素、饲料油脂、生长促进剂等对牛肉品质影响的进展。最后展望了我国肉牛生产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六十年代初期,香港从内地大批进口农村放养的土鸡,广东省中山市外贸每年从农村大批收购土种鸡出口到香港。当时一些部门组织生产,要求鸡具有三黄特点指黄羽、黄脚、黄皮,并称之为优质鸡。主要是指鸡肉质量好的,包括风味、鲜味、口感,同时还应该包括食用的安全性等。优质鸡具有的一些特殊性状是其它品种所没有的,如要求的上市体重、羽毛颜色、性成熟、皮肤和毛孔的粗细等。这就要求育种工作中采用特殊的育种技术。按照市场要求设计育种方向,必须弄清优质鸡的内含,才能使育种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对优质鸡…  相似文献   

17.
18.
牧草品质评价体系及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简要介绍了牧草品质的评价体系,以及牧草品质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包括营养价值、消化率、适口性等。并着重概括了国内外牧草品质育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采用二因素试验设计,以无添加剂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了甲酸以及两种乳酸菌类青贮添加剂(Sila-Max,Sila-Mix)对小黑麦和黑麦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的影响,以期为小黑麦和黑麦青贮饲料的调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甲酸处理组的中(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和干物质消化率(DM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最优;Sila-Max和Sila-Mix处理组的DMD和乳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H值和NH3-N/TN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青贮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对照组,其中Sila-Max用量最少,发酵品质最优;青贮原料间小黑麦的营养品质和发酵品质均优于黑麦,更适于调制青贮饲料。综上,小黑麦添加甲酸调制青贮饲料的营养品质最优,小黑麦添加Sila-Max处理调制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20.
The preparation and attractive performance of nanomaterials for innovative detection schemes of food related compounds are described. Nickel nanowires growths by the template procedure were used for magnetoswitchable control of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of sugar-like compounds at the electrode surface. Gold nanoparticles were also prepared by reducing a gold solution with different phenolic compounds. The different antioxidant power of these compounds allow to modulate the kinetic growth of gold nanoparticles. Finally, an index of the antioxidant power based on the growth of gold nanoparticle is repor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