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畜牧兽医   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赤峰市松山区老府林场 3~ 4龄松毛虫不同程度危害了油松 ,用 6HYB-2 5 AD( W)烟雾机喷撒化学药物进行了防治。本文应用关联度对与防治有联系的气候因素进行了分析 ,为做好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2.
近期的禽流感主动监测结果表明,我国部分H7N9亚型流感病毒已突变为高致病性毒株。为预防H7N9流感在禽群中引发大流行,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技术,以鸡胚适应毒A/Puerto Rico/8/34(PR8)的内部基因为骨架,分别以H7N9亚型流感弱毒A/chicken/SH/3277/2016(S3277)和强毒A/chicken/SD/GDRZ/2017(GDRZ)的基因组为模板,扩增HA及NA基因,并对GDRZ HA基因进行修饰,去除裂解位点处的多个碱性氨基酸,使其获得低致病性流感病毒的分子特征,最终成功构建了H7N9流感疫苗候选株r S3277和r GDRZ。将两株病毒与自然分离的H7N3弱毒株A/duck/ZJ/1208/2009(ZJ1208)同时作为候选疫苗株,进行免疫效力试验。结果表明,r S3277、r GDRZ和ZJ1208灭活疫苗免疫SPF鸡21 d后,针对GDRZ的平均HI抗体效价分别达到7.2log2、10.1 log2和6.2 log2。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结果表明,上述3种灭活疫苗均可100%保护SPF鸡免受H7N9强毒攻击。本研究所构建的r GDRZ重组候选疫苗株可为H7N9高致病性流感的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3.
为建立可以区分H7亚型流感病毒强弱毒的方法,根椐Genbank和GISAID中H7病毒的HA基因序列,设计2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扩增H7病毒HA裂解位点区域的通用RT-PCR方法。在此基础上,在裂解位点处设计1条引物,建立了可以区分H7强弱毒的RT-PCR方法。该方法对弱毒株可以扩增出约337 bp的片段,对强毒株可以扩增出约349 bp和227 bp的片段,对其他常见亚型流感病毒的RT-PCR扩增均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RT-PCR方法的检测下限为1 fg的H7N9病毒模板。该方法对10份实验室已鉴定好的H7N9病毒进行对比验证,两者的符合率为100%。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特异、快速、敏感、准确的特点,可用于H7亚型流感病毒的快速检测,同时还可区分强弱毒,对H7N9病毒,尤其是高致病性病毒的早期诊断和有效防控可提供有效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4.
为了解现阶段我国家禽中H7N9病毒感染状况,2017年2月在我国东部4个省份的123个场点进行了H7N9流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H7N9病毒的样品总阳性率为2.48%,其中活禽市场的阳性率与往年监测数据相比出现上升;阳性场点范围较大,涵盖了养殖场、屠宰场和市场等多个区域;鸭类样品中的H7N9病毒阳性率高于往年,为1.89%。H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此次调查中检出的H7N9病毒均为低致病性病毒。这些数据为今后全面了解我国家禽中的H7N9病毒感染现状和制定有关防控措施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5.
园养大袋鼠"粗颌病"是一种由齿槽感染引发顽固性牙周炎,导致出现牙龈溃烂并形成溃疡、窦道,严重时颌面部肿胀、坏死,上下颌骨不可逆性变形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为特征的口炎综合征。本研究对江苏省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发生"粗颌病"的两种园养大袋鼠进行病原分离与鉴定,从发病大袋鼠的病变部位分离出3株细菌。依据形态特征和培养特性观察,以及生化试验和耐药性检测,初步判定其中1株为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另2株为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nmoniae)。通过全自动药敏分析和小鼠致病性试验,对分离菌株进一步鉴定,结果发现与初判结果一致。小鼠口腔感染试验可以模拟复制出发病袋鼠下颌肿胀的病变特征,只是一般注射剂量不能致死小鼠。  相似文献   
36.
我国马立克氏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立克氏病是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本文从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致瘤基因、诊断技术、疫苗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马立克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7.
马立克氏病是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本文从马立克氏病的流行病学、致瘤基因、诊断技术、疫苗研究等几个方面,对国内马立克氏病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
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状况,2018年3—5月,在我国11个省份67个场点,随机采集4 792份咽喉/泄殖腔拭子样品,通过RT-PCR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 792份样品中,H7N9亚型阳性率为0,H9N2亚型阳性率为25.21%;场点阳性率为80.60%,其中活禽市场场点阳性率(96.30%)显著高于其他场所(15.38%)。与历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相比,2018上半年H9N2亚型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检测值(P0.05),达到近年来最高点。病毒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检出的H9N2亚型病毒属于2007年以来我国H9亚型主要流行分支,即h9.4.2.5分支。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H7N9疫苗免疫政策有效遏制了H7N9亚型流感的蔓延,而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我国持续流行多年,感染范围广,感染率有增高趋势,需要采取新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39.
为分析鸽轮状病毒中国分离株的特性,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从山东省青岛市某活禽交易市场采集的肉鸽粪便样品中分离的轮状病毒基因组,并对其进行特性分析与比较基因组研究。结果显示,G群轮状病毒鸽群分离株全基因包含11个节段,总长度为17 803 bp,具有与其他轮状病毒相似的结构和基因顺序。与24株轮状病毒代表性毒株的VP6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结果,以及其他5个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遗传进化分析结果均证实,该病毒属G群轮状病毒。该毒株与2011年从香港鸽群中分离的G群轮状病毒同源性最高,但衣壳糖蛋白VP7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仅为71.7%,抗原性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40.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体之一,可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威胁。CP在家禽中主要引起禽坏死性肠炎,严重影响了全球肉鸡贸易与生产。关于禽CP的研究当前主要集中于检测及分型方法、疫苗和耐药性方面。目前禽CP疫苗多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因此禽CP感染的防治主要依靠抗生素,而抗生素的频繁使用又导致了菌株耐药性问题,防治效果有限。因此,CP耐药性研究以及临床诊断技术完善及疫苗研发推进迫在眉睫。本文简述了CP的病原特点、致病机理及禽间的优势流行分型,梳理了禽CP不同检测方法的优点及分型方法,阐述了禽CP耐药现状以及疫苗研发方向及进展,提出了禽CP感染辅助防治措施,以期为CP感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