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0篇
农学   9篇
  4篇
综合类   12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了探究不同自发气调包装对蜂糖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蜂糖李为试验材料,采后通过四种不同的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贮藏期生理营养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研究不同的自发气调包装对蜂糖李贮藏期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PE40自发气调包装袋能够有效地延缓蜂糖李贮藏期果实的褐变指数、腐烂指数、呼吸强度、乙烯释放率、丙二醛含量、PPO活性的上升,抑制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水率、可滴定酸、总酚含量的下降,并且适宜蜂糖李贮藏的微环境条件为O2:12.8%~13.4%、CO2:6.1%~6.5%。因此,采后用PE40自发气调包装处理对蜂糖李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2.
以贵长猕猴桃为试验材料,采后通过3种不同的处理(800 mg.L-1纳他霉素,1000 mg.L-1ε-聚赖氨酸,800 mg.L-1壳聚糖)及对照研究果实货架期品质变化。结果表明:生物保鲜剂均能够延缓果实的后熟衰老,保持果实的货架期品质。其中纳他霉素处理能够更好地抑制果实的腐烂率上升,保持果实较好地硬度、固酸比、VC含量、还原糖含量,推迟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生成速率的上升,维持果实SOD 活性、APX 活性、POD 活性和 LOX 活性。因此,采后用纳他霉素来处理猕猴桃对维持果实货架期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3.
为了解修文县不同基地对“贵长”猕猴桃品质特性的影响,以修文县主基乡镇10个代表性基地的“贵长”猕猴桃为材料,测定不同基地“贵长”猕猴桃果实的外观形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并对其进行差异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和分类。研究表明:不同基地间“贵长”猕猴桃果实的外观形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差异极显著(P<0.01),通过主成分将外观形态、理化特性和营养成分等12个指标降至3个,反映了88.68%原始信息。通过综合评价对不同基地“贵长”猕猴桃果实进行综合评分,将10个基地“贵长”猕猴桃分为3类,说明基地对“贵长”猕猴桃品质特性的影响较大,建议将同一类基地果实进行分类鲜销或加工,确保品质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4.
55.
为研究小麦秸秆还田量对水稻镉(Cadmium,Cd)亚细胞分布的影响,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小麦秸秆半量(Half dose wheat straw,HDWS)、全量(Full dose wheat straw,FDWS)还田对土壤有效态Cd及水稻Cd亚细胞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还田降低了水稻苗期与分蘖期根部细胞壁(F1)、细胞器(F2)和可溶性物质(F3)中的Cd含量(比对照降低11.0%~51.1%),但提高了灌浆期和成熟期根部F1、F2和F3中的Cd含量(10.1%~35.5%)。同时,小麦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灌浆期和成熟期水稻茎部F1、F2中的Cd含量(31.3%~47.4%),亦显著降低了分蘖期和灌浆期茎部F3中的Cd含量(49.4%~51.1%);HDWS和FDWS较CK均显著降低了水稻地上部分的Cd总积累量(P0.05)。小麦秸秆还田通过提高水稻根系细胞壁固定及液泡区隔化作用,显著降低了水稻稻谷中Cd含量,降低了Cd的食品安全风险。根据研究结果,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更有利于Cd污染土壤上水稻安全生产,且DGT法评估水稻Cd有效性优于化学提取法。  相似文献   
56.
从青皮核桃果仁营养成分、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量和相关代谢物质含量、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等方面阐述了青皮核桃果实采后的生理特性,并从物理、化学、生物保鲜技术三个方面对青皮核桃贮藏保鲜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展望了青皮核桃保鲜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我国青皮核桃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7.
贵州四种名优茶叶的电子鼻鉴别与香气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贵州4种名优茶叶(湄潭翠芽茶、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都匀毛尖)的鉴别,本文通过线性判别分析(LDA)和载荷分析(Loadings),研究电子鼻技术对贵州4种名优茶叶的鉴别能力,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电子鼻中LDA方法能够将4种名优茶叶有效鉴别,而Loadings分析表明2号(氮氧化合物)和7号(萜烯类、硫化物)传感器在整体气味鉴别中起到主要作用。对4种名优茶叶的具体香气成分分析表明,4种茶叶中共检出香气成分77种,共有成分14种。其中,醇类和烷烃类在4种茶叶香气成分中的相对含量均较高,4种茶叶均未检测出独立的醛类化合物。芳樟醇、2-丁基-1-辛醇、5-庚基苯-1,3-二醇、癸烷分别是湄潭翠芽、石阡苔茶、凤冈锌硒茶和都匀毛尖茶中检测出独有的且相对含量最高的香气成分,说明不同种类的茶叶均有独自的香气成分。因此,不同种类的茶叶由于挥发性成分种类及相对含量有差异导致其香气不同,并且电子鼻技术可以对贵州这4种茶叶进行有效鉴别。  相似文献   
58.
以“贵长”猕猴桃病果为试材,通过病原菌分离、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及致病力测定,研究了“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多样性及致病力差异,以期为猕猴桃蒂腐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贵长”猕猴桃蒂腐病病原菌有4类,8株,分别是小新壳梭胞菌属(Neofusicoccum sp.)、间座壳菌属(Diaporthe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sp.)、盘多毛胞菌属(Pestalotiopsis sp.),各菌属检出率为25.0%、50.0%、12.5%、12.5%;将菌株序列上传至GenBank,获得登录号MK5875050-MK587753、MK587756、MK587760、MK587762、MK5875063;聚类分析将8株病原菌致病力分为强致病力(37.5%)、中致病力(25.0%)和弱致病力(37.5%),各菌株致病力差异与其所属菌属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9.
应急通信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介绍了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的特点,对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探讨了森林防火应急通信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0.
图片新闻     
敖孔华  曹森 《森林防火》2009,(1):I0001-I0001
2009年2月25日,国家森林防火指挥部、国家林业局召开重点省区森林防火暨确保“两会”期间林区安全稳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胡锦涛、温家宝、李克强、周永康、回良玉、孟建柱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对春季森林防火和林区安全稳定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和再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