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45篇
  免费   207篇
  国内免费   316篇
林业   1149篇
农学   496篇
基础科学   621篇
  423篇
综合类   4671篇
农作物   653篇
水产渔业   417篇
畜牧兽医   2437篇
园艺   787篇
植物保护   314篇
  2024年   53篇
  2023年   193篇
  2022年   163篇
  2021年   175篇
  2020年   200篇
  2019年   319篇
  2018年   346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255篇
  2015年   244篇
  2014年   544篇
  2013年   481篇
  2012年   547篇
  2011年   569篇
  2010年   466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587篇
  2007年   587篇
  2006年   516篇
  2005年   466篇
  2004年   419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41篇
  2000年   307篇
  1999年   273篇
  1998年   244篇
  1997年   244篇
  1996年   219篇
  1995年   196篇
  1994年   230篇
  1993年   204篇
  1992年   190篇
  1991年   202篇
  1990年   177篇
  1989年   121篇
  1988年   59篇
  1987年   56篇
  1986年   47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43篇
  1983年   37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4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12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991.
本文采用牛结核PPD检出阳性牛分离的分枝杆菌(包括有牛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乌胞内分枝杆菌2型及9型、副结核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以及草分枝杆菌等),制成灭活免疫原进行豚鼠接种,并以各种分枝杆菌PPD进行变态反应检查,以观察其发生交叉反应的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各种分枝杆菌除发生主反应外,均表现出明显的相互交叉的变态反应,尤以瘰疬分枝杆菌、乌胞内分杆菌2型及9型、副结核分枝杆菌以及牛分枝杆菌等交叉严重。提示:在牛结核及副结核的检疫中出现其它分枝杆菌干扰的假阳性反应。  相似文献   
992.
为有效控制棉铃虫的危害,筛选和研发杀虫活性高、环境相容性好的新型植物源杀虫剂,在室内采用饲料混毒法,测定了鸦胆子、白芥子、夹竹桃等12种中药对棉铃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龄幼虫取食处理饲料后,其中10种中药处理对其体重增长有抑制作用,5 d后体重抑制率为17.25%-102.19%,其抑制率大小顺序为:鸦胆子>夹竹桃>半支莲>苦楝皮>白芥子>西大黄>穿心莲>芜荑>香铃子>大青叶;对幼虫发育历期和成虫羽化率影响最大的为鸦胆子处理,幼虫期延长7.31 d,羽化率降低64.47%;白芥子处理对幼虫化蛹和蛹重影响最大,化蛹率为4.76%,蛹重抑制率为73.31%。综合分析,12种中药中白芥子和鸦胆子对棉铃虫幼虫杀虫活性较高,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3.
采用酚/氯仿少量提取法、异丙醇沉淀法、简便快速的煮沸法以及微波炉法提取细菌质粒,然后分别对各种方法所提取的质粒进行琼脂凝胶电泳分析,并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其OD值,对各种方法的优劣性进行全面分析,结果表明异丙醇提取法所提取的质粒DNA纯度和产量高(其DNA片段荧光较强,具有清晰的亮带,OD260/OD280约为1.77,DNA样品浓度约为195μg/mL),且重复性好,具有结果稳定的特点,达到了分子生物学试验要求,适合大多数试验室使用。  相似文献   
994.
报道了由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drophila)感染团头鲂引起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学变化.通过对人工感染病例的病理学观察,发现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鱼体多处出血,特别是体表的出血最为明显;有淡红色浑浊黏液状腹水,肛门红肿外突;心、肝、肾、肠等内脏器官充血、出血、肿大、变性、坏死以及红细胞发生溶血;血液学生理指标上表现出红细胞大量减少,白细胞大量增加等细菌性败血症的病理特征,并在病理变化观察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病发生的机理.  相似文献   
995.
干旱发生时,水花生的须根将转变成又长又粗的肉质根,这有利于保水和从土壤深处汲取水分以减轻旱害.本研究中采用差异显示技术克隆干旱发生时与水花生根形态发生相关的基因,为进一步通过转基因提高农作物抗旱性奠定基础;共使用15对引物组合,回收到20个可能的在干旱诱导后表达上调的带,其中有一个能被反向northern所证实;而后对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同源性比对表明它可能是一个新基因的片段.半定量RT-PCR分析进一步证明该基因在干旱和盐胁迫下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996.
以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了氟甲砜霉素、氯霉素、红霉素、林可霉素、SMZ、氟哌酸对鸭疫里氏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88.1为1μg/mL、2μg/mL、4μg/mL、32μg/mL、64μg/mL、8μg/mL。180只健康本地麻鸭分成6组,每组30只,除1组作健康对照外,其它5组按2.5mL/kg.bw皮下注射鸭疫里氏杆菌培养物(3.8×109cfu/mL)。感染鸭用氟甲砜霉素内服治疗,给药剂量分别为30mg/kg、20mg/kg、10mg/kg,以氯霉素作对照(30mg/kg),1d1次,连续用药3d,给药结束15d后,各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3.3%,90.0%,80.7%和82.1%,感染对照组死亡率为56.7%。  相似文献   
997.
库尔勒香梨的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DNA探针检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库尔勒香梨叶片和皮层为材料,对两种植物总RNA提取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筛选出了适合库尔勒香梨的提取方法;并利用RT-PCR反应体系成功合成了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杂交灵敏度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探针浓度为400ng/mL,甲酰胺浓度为45%,42℃杂交反应6h,可获得最高灵敏度。Tween20的封闭效果比牛血清白蛋白好。对不同组织和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总RNA进行了杂交检测,并对库尔勒地区香梨带毒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不论幼叶、老叶、皮层及冷冻叶片均可出现杂交信号,两种提取方法提取的总RNA也都出现了杂交信号,库尔勒香梨样品有45%的带苹果褪绿叶斑病毒。  相似文献   
998.
李建新  王鹏  安永高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049-4051
通过对贵州佛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资料收集,发现常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保护区内有71科581种观赏植物。从中精选了36科69种有一定代表性和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根据资源现状和特点,比较其生活型、观赏部位和园林用途,发现它们在园林绿化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9.
蛙嗜水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从丰城某养殖场发病蛙苗中分离出两株细菌 ,经人工感染试验 ,对健康鲫鱼、小白鼠产生同蛙苗相一致的病症。经细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及生理生化特性等试验 ,鉴定为嗜水气单胞菌 (Aeromonashydrophila ,AH)。药敏试验表明 ,两株细菌对痢特灵、多粘菌素、阿米卡星、头孢唑啉敏感  相似文献   
1000.
对小麦×通北野燕麦的杂交结实率、成胚率、杂交后代的形态和细胞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基因型×通北野燕麦的杂交结实率存在很大差异,变化幅度为0~7.95%.用DCP1,DCP2,DCP33种药剂处理授粉后的小麦子房,提高了双受精率、成胚率和自然结实率,其中以DCP1的效果最佳.药剂处理的作用是有效地延长了幼胚在子房中的发育时间,但所有单性胚均不能发育成成熟种子,而双受精颖果大多可发育至成熟.杂种F1具有强大的营养生长优势,许多性状与母本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有的性状明显偏向父本野燕麦.(8722-7×野燕麦)2号株的F2群体分离广泛,且有3.7%的植株表现出野燕麦的分枝穗特征.F1染色体数均为2n=42,其中树麦×野燕麦和(8722-7×野燕麦)1号株的PMC减数分裂基本正常,而(8722-7×野燕麦)2号株的PMCMⅠ染色体构型为19~20Ⅱ⊥2~4Ⅰ.推测通北野燕麦可能具有类似球茎大麦的作用,当它与小麦杂交时,其染色体在合子形成过程中绝大多数消失,但部分染色体片段转移到小麦染色体上,并引起小麦染色体组自然加倍.还讨论了通北野燕麦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