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1篇
  7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6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共轭亚油酸对动物生长脂类代谢及胴体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共轭亚油酸是亚油酸的一组构象和位置异构体,具有促进生长、降低胆固醇、强化免疫、调控脂肪代谢、改善胴体品质、提高瘦肉率等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搅拌器搅拌原理的简要分析,提出了一种搅拌器转轮的设计方法,最后对转轮设计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从而得到了一种有效可行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3.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34.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关注母猪营养与繁殖性能之间关系的研究,如产仔数、断奶后再发情、有效利用年限,而且关系到仔猪的生产性能,尤其是断奶前的增重和成活率。随着现代育种技术的不断改进,母猪的繁殖性能不断提高,这给母猪的营养需求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将着重阐述这一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5.
以3年对12个品种穗颈段的400余切片观察,发现易感病区(稻穗颈节下1厘米处)的绿色细胞群和细胞数的多少,可用以鉴别品种的抗、感病程度。绿色细胞的中、小群数占50%以上,每群细胞数在30个以下,横切面绿色细胞总数在700个以下的结构表现抗病;凡绿色细胞的大群数占80%以上,每群绿色细胞在50个以上,横切面绿色细胞总数在1000个以上的结构表现感病;居于两者之间的为中间型。  相似文献   
36.
母犬围产期搐溺症又称产后低血钙症。还有“产褥痉挛”、“产后急”以及“乳热症”等多种症名。其发病时间,可以在妊娠末期或在哺乳的中、后期,甚至在断奶后1周也有发病的。本病在临床上均以突发性和阵发性全身抽搐、肌肉强直性痉挛的急性过程为特征,是一种急性缺钙为主的代谢性疾病。现就本人在经营宠物保健技术服务站门诊业务以来经治的3例病犬报道如下,以供参考。1典型病例 家住南昌市都司前30号徐斌饲养的1只经产狮子犬,年龄18个月,体重4.42kg,于1994年8月13日产仔8只,产后精神食欲均正常,乳汁充足,仔…  相似文献   
37.
测定苏姜猪仔猪初生,15、30、45、60、75日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初生仔猪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总蛋白(TP)和尿素氮(UN)显著高于其他日龄,而淀粉酶(Amy)、白蛋白(A)则随日龄增长显著上升,谷丙转氨酶(GPT)和谷草转氨酶(GOT)的活性峰值出现在30日龄.测定苏姜仔猪及其亲本初生~75日龄生殖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结果表明,两组仔猪生殖器官从60日龄开始表现快速生长,尤以卵巢最明显.苏姜猪卵巢75日龄时有三级卵泡出现,亲本则发生60日龄,发育比亲本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原有亲本品种性成熟早的优点.测定苏姜猪初生~75各日龄背最长肌肌内脂肪酸含量和肌肉超微结构,结果表明,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日龄的增长(初生~60日龄)而逐渐减少,60~75日龄又有所升高.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断奶前较稳定,断奶~60日龄下降,此后又升高;不饱和脂肪酸(主要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在总游离脂肪酸中含量较高,这是该品系猪肉质优良的种质特性指标之一.肌原纤维直径从出生至15日龄期间生长迅速,此后各日龄段增长缓慢,到75日龄已接近成熟.肌节长度到45日龄时已基本分化成熟:A带长度从出生到60日龄呈逐渐增加趋势,60日龄时基本分化成熟;而I带和H带长度不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说明I带和H带宽度胚胎期已基本成熟而稳定.  相似文献   
38.
维生素A、E和叶酸对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该综述主要对维生素A、E和叶酸的添加阶段、添加方式、添加剂量及其添加形式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得出维生素的最佳使用方式,为母猪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9.
TSPY(testis-specific protein)是Y染色体上特异的基因。公牛Y染色体上的TSPY基因的拷贝数达200个。本研究主要探讨利用TPSY基因鉴定胚胎性别的可能性。利用TSPY特异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牛血样DNA的结果为公牛血样均为阳性,母牛为阴性。结果表明,TSPY基因是一个很好的雄性特异标记。PCR扩增TSPY特异序列鉴定牛性别的灵敏度试验表明,DNA的最低需要量为20 pg/μL,提示,TSPY特异基因具有鉴定牛早期胚胎性别的可能。  相似文献   
40.
选在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与小尾寒羊杂交一代及小尾寒羊(公羔、5~6月龄、体重46~48.5kg)共16只,每个处理4只.经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股二头肌各半制备样品,测定肌肉中化学成分、氨基酸、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含量.结果表明:粗蛋白质含量,萨寒F120.8%,陶寒F120.5%,杜寒F120.1%,均高于小尾寒羊(19.6%).每百克肉中17种氨基酸总量也分别高于小尾寒羊,依次为萨寒F1(20.09g),陶寒F1(19.78g);杜寒F1(19.13g);小尾寒羊(18.42g).人体营养所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小尾寒羊提高8.86%;8.54%和2.16%,其中组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杜寒F1和陶寒F1的蛋氨酸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与风味(鲜味)有直接关系的天冬氨酸和谷氨酸含量也分别比小尾寒羊高.萨寒F1和陶寒F1粗脂肪含量高于小尾寒羊(P<0.05).杂交肥羔钙极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1),铁、锰、硒含量也显著高于小尾寒羊(P<0.05);而小尾寒羊肥羔肉含锌量(34mg)高于杂交羊;有毒有害元素均未检出.说明肉羊生产的生态环境和饲料条件均能达到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要求.利用杜泊、萨福克、无角陶塞特绵羊杂交小尾寒羊,杂交羊不仅肉的营养价值得到了提高,而且肉的风味也得到了较大改善.综合评定杂交肥羔肉的营养价值和肉质品质均优于小尾寒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