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84篇
林业   94篇
农学   91篇
基础科学   78篇
  200篇
综合类   272篇
农作物   58篇
水产渔业   21篇
畜牧兽医   101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3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气候暖干化背景下东北地区旱涝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旱涝灾害角度探讨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以期充分利用气候资源,为农业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统计东北地区1956—2012年50个气象台站的逐月气温、降水资料,通过样条插值法、Mann—Kendall检测及Z指数方法对该区降水及旱涝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1)近57a东北地区气候整体呈现暖干化的趋势;(2)半湿润区增温幅度最大,达0.34℃/10a,湿润区相对较低,为0.25℃/10a。半湿润区降水减少趋势最为明显,为-8.82mm/10a。(3)东北全区、半干旱区、半湿润区Z指数变化一致,呈现出"涝—旱—涝—旱"的演变特征。(4)大涝频率高值中心分布于小兴安岭北部和三江平原、嫩江流域北部等;大旱频率高值中心集中分布于东北地区西部。[结论]东北地区气候暖干化的趋势给该区农牧业带来不利影响,受旱地区应及时启动干旱预警紧方案,开展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52.
快速发展的养猪业在带来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FAO从1998年开始启动了养殖业环境与发展项目,目的是为了在促进养殖业发展、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大幅度减少养殖业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该文是FAO项目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应用GIS技术工具,通过建立养猪业选址的指标体系,发展了可持续的畜牧业生产建设区域规划的决策辅助工具,以减少养猪业发展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且将该技术在江西省的养猪大县万年县进行了具体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为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以上黄试区为例,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获得计算景观多样性的有关参数,选取斑块大小及数量、分维数、斑块伸长指数、多样性、优势度、均匀度和破碎度等指标,对黄土丘陵小流域10年来景观多样性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995—2004年,该试区总斑块数增加了6个,斑块变化明显的主要表现为:坡耕地及天然草地斑块分别减少19个和12个,人工草地斑块及梯田分别增加15个和9个;平均斑块面积及平均斑块周长分别下降了0.14hm2和185.36m2;梯田、天然草地、疏林地、园地及居民点用地分维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坡耕地、人工草地、灌木林地及未利用地景观的分维数有所上升,水浇地、川台地、乔木林地、水域景观分维数保持不变;上黄试区景观异质性特征表现为:均匀度指数下降5.86,景观破碎度指数上升0.002,人为干扰度增加1.95,景观类型多样性指数下降0.25,优势度指数上升0.25。目前,试区从耕地及草地为主的景观生态系统,转变为以林地和草地景观为主的高度异质化的景观生态系统,人类活动的干预,是驱动该试区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54.
以提高胶冻样芽孢杆菌在土壤中的存活率、减缓其衰亡速率,延长存活时间,提高其对土壤难溶性钾的解钾效率为目的,利用不同种类的秸秆生物质炭与胶冻样芽孢杆菌进行复配筛选。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发现,中性小麦秸秆炭可作为胶冻样芽孢杆菌较理想的载体。当土壤培养35天后,土壤速效钾含量在施用炭基解钾菌肥条件下较空白提高了28.53%,较小麦秸秆炭和纯菌液处理分别提高了20.75%、13.41%。纯菌液处理土壤中胶冻样芽孢杆菌的菌落数从1.1×10~9个/g土降为9.0×10~5个/g土,而炭基解钾菌肥处理则为1.4×10~7个/g土。田间施用炭基解钾菌肥能够提高番茄植株和果实中的全钾含量;提高番茄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番茄Vc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因此,中性小麦秸秆炭与胶冻样芽孢杆菌的复配能够提高菌剂的存活率,有效促进土壤中矿物态钾的释放。  相似文献   
55.
通过对不同外植体的筛选和培养条件的优化,建立了甜高粱再生体系。结果表明,以茎尖和茎为外植体的培养可获得甜高粱再生苗,但分化率较低,褐化较为严重;而以叶和根为外植体的培养不能获得甜高粱再生苗;成熟胚作外植体分化率高达98.7%,且未发生褐化。  相似文献   
56.
为观察重组MPB83蛋白的免疫活性,揭示该蛋白在牛结核病的诊断和防治中的作用,克隆了牛分枝杆菌MPB83基因,构建了克隆载体pGEM-MPB83和表达载体pET30a-MPB83,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用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表达产物并进行蛋白纯化。试验结果表明:牛分枝杆菌MPB83基因体外扩增产物与预期值相符,约600 bp;所构建表达质粒pET30a-MPB83经测序,结果与预期一致;SDS-PAGE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其分子质量约为26 ku,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该蛋白经电洗脱纯化后,纯度达95%以上;免疫印迹分析表明,原核表达的融合蛋白可与兔抗牛分枝杆菌多克隆抗体结合,并且具特异的免疫反应性。  相似文献   
57.
黑龙江省洪河自然保护区东方白鹳巢址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黑龙江省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7个东方白鹳巢(其中7个天然巢,10个未使用的人工巢)的生境因子进行了测量,并采用Mann-WhitneyU检验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树种、树高、巢位高、隐蔽度、距干扰源(道路)距离是影响巢址选择的主要影响因子。此外,天然巢同未使用过的人工巢的巢高(P<0.05)和巢径(P<0.05)存在着显著性的差异。  相似文献   
58.
本文研究了胃蛋白酶、凝乳酶与自制皱胃酶的凝乳活力与蛋白分解活力。通过实验测知:胃蛋白酶、凝乳酶与自制皱胃酶的蛋白分解活力分别是18126u/g、342u/g、570u/g,凝乳活力分别是2.5×10~4u/g、2.7×10~4u/g、10.2×10~4u/g。三者的凝乳活力与蛋白分解活力之比分别是1.4∶1,79∶1,79∶1。可见,自制皱胃酶的凝乳活力与蛋白分解活力之比最大,故作为选择性沉淀α_s-酪蛋白的酶种。  相似文献   
59.
为阐释PrP基因在奶牛生殖系统的正常表达和正常的生理功能,以及为确定生殖系统在疯牛病垂直传播中的地位和其分子机理奠定基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对含有目的基因质粒的EcoRⅠ酶切鉴定表明所插入的片段大小为302 bp,与预期的结果一致。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r2=0.999,系统生成的回归方程为y=-0.29x 9.48,说明成功构建了奶牛生殖系统PrP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为研究PrP基因在奶牛其他组织的定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0.
晚秋叶面喷肥增加树体的营养积累是非常有效的办法,充足的营养供给是保证果实细胞分裂的重要条件,也为果实增大奠定了基础。晚秋叶面施氮肥影响了设施杏树花前枝条内的激素含量变化,ABA和GA在杏树的解除休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3%、5%尿素对枝条内激素的影响更有利于解除休眠和芽的生长发育。不同的尿素浓度都影响了树体枝条内花前激素的含量,显著增加了前期的新稍生长量,对果实的纵横径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3%左右的尿素浓度更适宜于在设施内杏树晚秋追肥中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