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综合类   9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21.
黄龙玉米栽培“四化一高”技术.即:“良种化种植、机械化耕作、配方化施肥、化学化除草、高密度种植”集成配套技术是在总结该县玉米传统栽培经验和连年进行玉米新品种实验、不同栽培模式实验、玉米新品种展示、3414肥效实验的基础上,根据该县自然环境、耕地条件及玉米种植水平实际,研制此技术。  相似文献   
22.
摘要:该研究以具有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T-1为试验对象,参照国标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检测其对动物的安全性及对水体生态环境的影响。安全评价试验采用异育银鲫、斑马鱼、小鼠为测试动物,结果显示:异育银鲫腹腔注射浓度为11200mg/L(2.6×1011 CFU/Ml)菌株T–1菌液后,连续观察96h,异育银鲫均健康生长,未出现不良症状或死亡;将斑马鱼浸泡在浓度为2240mg/L(5.2×1010 CFU/mL)的菌株 T–1菌液中,连续观察96h,斑马鱼均健康生长,未出现不良症状或死亡;SPF级小鼠(ICR品系)灌胃16800 mg/kg(3.9×1011 CFU/mL)体重浓度的菌株T-1,观察9d小白鼠健康生长无不良症状。水体生态评价采用小球藻、大型蚤及萼花臂尾轮虫为测试对象,不同浓度的菌株T-1在96h内,对小球藻生长无毒且促进其生长,对大型蚤生长无不良影响,对萼花臂尾轮虫生长无害,且在高浓度下对萼花臂尾轮虫的生长繁殖有促进作用。研究表明,具有群体感应抑制作用的地衣芽孢杆菌T-1对异育银鲫、斑马鱼及小鼠安全无毒害;对水体生态环境中的浮游生物也无不良影响,具有开发成微生态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23.
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是我国传统的四大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养殖过程中易受病原菌感染而造成大量死亡和经济损失。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 TLR)是目前研究最多的模式识别受体,在无脊椎动物的先天性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研究缢蛏TLR分子特征及其免疫功能对预防和控制病原菌感染至关重要。本研究从缢蛏基因组序列中鉴定出42个TLR基因(ScTLR),其中,33个编码典型的TLR蛋白,其他9个为TLR样蛋白。根据蛋白结构域特点,将典型的TLR蛋白分为2大类4个亚类,一类为多半胱氨酸簇TLR (mccTLR),包括1个P型TLR和7个sPP型TLR;另一类为单半胱氨酸簇TLR (sccTLR),包括16个sP型TLR和9个Ls型TLR。与其他9种软体动物TLR基因的类型和数目比较结果显示,缢蛏基因组中未发现其他软体动物中存在的V型和Twin-TIR型TLR,起源古老的mccTLR类群在软体动物中没有大规模的扩张,而起源较晚的sccTLR类群却发生了大规模的扩张。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6种ScTLR在检测的7种组织中普遍表达,且在血细胞、鳃和肝胰腺组织中高表达。最后,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us)胁迫12 h和48 h的缢蛏鳃和肝胰腺转录组数据分析显示,副溶血弧菌感染前后9个TLR基因在鳃或肝胰腺中的表达量发生显著变化,6个基因(ctg118.25、ctg118.26、ctg356.25、ctg774.6、ctg681.6和ctg1513.5)在感染12 h或48 h后的鳃组织中表达差异显著,前5个基因表达量上调,仅ctg1513.5表达量下调;3个基因(ctg467.9、ctg2496.3和ctg903.17)在感染12 h或48 h后的肝胰腺中表达差异显著,其中,ctg467.9和ctg2496.3表达量下调,ctg903.17表达量上调。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将为深入探讨不同TLR基因在缢蛏天然免疫中发挥的作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4.
25.
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蛋白(ATP binding cassette transporter,ABC transporter)家族是最古老的膜蛋白家族之一,广泛存在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体内,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对氨基酸、脂质、抗生素等物质进行跨膜运输,参与生物体内多种生理活动。目前,对软体动物ABC转运蛋白家族的鉴定,仅在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和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 3种双壳类中有系统研究,对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 ABC转运蛋白家族的鉴定和表达模式分析尚未见报道。利用缢蛏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运用本地及NCBI在线BLAST程序、FGENESH+、SMART、Ex PASy、MEGA X、Mev 4.90和MapInspect等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在全基因组水平系统地鉴定出52个缢蛏ABC转运蛋白,并对转运蛋白基因外显子数目、染色体定位等信息进行分析;通过系统进化分析,将缢蛏ABC转运蛋白家族分为8个亚家族,即ABCA~ABCH;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物种...  相似文献   
26.
1发病情况 1999年8月20日,正安县中观镇长岭村小通坡组焦某饲养的1头经产母黄牛,产犊1头,牛犊健康。产犊3天后,仅见母牛部分胎衣悬于阴户外,仍未见胎衣排出。  相似文献   
27.
为全面掌握贵州省蜂业发展现状,合理配置蜂业资源,促进全省蜂业健康发展,通过文献分析、实地调研及关键人物访谈等渠道,对贵州省蜜蜂生产、蜜源植物储量、蜜蜂授粉、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进行广泛调研。结果表明:“十三五”以来贵州省蜂业发展迅猛,5年内蜂群由30万群扩增为58万群,其中中蜂51万群(占比87.9%),种蜂群2.5万群(占比4.31%);蜂业从业人员由8000人增加到4.1万人;2019年全省年产蜂蜜2500t。针对现阶段贵州蜂业存在引种混乱、病害严重、蜂群产量低、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明确提出贵州蜂业发展各关键环节工作重点:立足地方优势资源,科学配置蜂群,开发名、特、优、稀蜂产品,是贵州立足蜂业的根本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推动蜂业生产和销售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是解决贵州蜂业技术与人才缺乏的关键;提供良好政策环境,完善相关项目评价体系,客观、科学地评价养蜂扶贫项目成效,是贵州蜂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8.
海七鳃鳗(Petromyzon marinus)是现存最古老的无颌类脊椎动物之一,对其重要免疫分子的研究在免疫系统的进化理论上有重要意义。细胞趋化因子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 8)是最重要的趋化因子之一。为了研究海七鳃鳗CXCL8基因在天然免疫中的作用,以海七鳃鳗肝脏c DNA为模板,通过比对海七鳃鳗基因组信息设计引物,使用RT-PCR方法扩增得到PmCXCL8基因。随后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ColdI-CXCL8,将载体转化至E.coli BL21和Rosetta(DE3)中进行表达,利用Bio-Rad IMAC蛋白质纯化试剂盒和Profinia蛋白质纯化系统进行纯化,纯化后的蛋白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PmCXCL8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为309 bp,编码10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1.23 kDa,等电点为9.37。PmCXCL8氨基酸序列中保守的C36和C38之间插入一个氨基酸残基,为CXC型趋化因子,而且不含ELR(Glu-Leu-Arg)基序,相应位置被GGR(Gly-Gly-Arg)所替代。原核表达对比发现,该蛋白在E.coli Rosetta(DE3)中的表达优于E.coli BL21,最后通过亲和层析法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PmCXCL8重组蛋白。SDS-PAGE电泳检测和Western blot鉴定结果均得到单一的条带,分子量约为11.23 k Da,符合预期结果,表明已成功表达出可溶性良好的PmCXCL8重组蛋白。该研究为PmCXCL8功能的探究与抗体的制备提供了实验材料,也为七鳃鳗天然免疫系统进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9.
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分析及分子标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常规PCR和长PCR扩增获得仿刺参的线粒体DNA,进而采用鸟枪法测序、序列拼接获得仿刺参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合瓜参、拟刺参、海参及另外一个仿刺参的线粒体基因组,初步揭示了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檐手目的3个物种(仿刺参、拟刺参和海参)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完全一致,且与海胆纲物种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相同.隶属于枝手目的瓜参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排列与其他海参线粒体基因组相比,发生6个tRNA基因的易位.海参纲线粒体基因组主编码基因的变异特征分析揭示了在海参类线粒体基因组所有的主编码基因中,coxl基因多态位点的比例最低,仅为29.46%;nad2、nad4、nad5三个基因的多态位点不仅比例较高,而且基因的长度较长,从而拥有最多的多态位点.因此,nad2、nad4和nad5基因可以coxl基因辅助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30.
核转录因子NF-kB(Nuclear factor kappa B)对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起重要的调控作用。为了获得NF-kB基因启动子的活性报告基因,进一步研究原始脊椎动物免疫应答的机制,我们根据此前克隆得到的东北七鳃鳗(Lethenteron morii)NF-kB基因cds序列,以与东北七鳃鳗高度同源的日本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同源基因 5’上游启动子特征序列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获得了东北七鳃鳗NF-kB启动子序列,该序列全长3169 bp,提交至NCBI Genbank获得登录号MN368861。经AliBaba2.1软件预测该序列包含CREB (cgtgacttca)、Oct-1 (aatatgaatt)、GATA-1 (gaacctatct)、AP-1 (ggttgagtca)、NF-kappa B (ctttcctgtt)、IRF-1 (tttcctgttc)、Sp-1 (tgtgaggggt)、c-Jun (acgtgacttc)和c-Fos (ggttgagtca)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包含TATA box转录核心元件。通过MethPrimer软件预测在序列1207-1402 bp处存在CG含量大于50%,长196 bp的CpG岛。利用双酶切技术构建了pGL3-NF-kB-pro重组质粒,并将其转染至人胚肾细胞系(Human embryonal kidney, HEK293T)和鲤鱼上皮瘤细胞系(Epithelioma papulosum cyprinid, EPC)中。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检测结果显示该片段序列在哺乳动物细胞系和鱼类细胞系中均具有启动子活性,同时在HEK293T中经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的配体LPS刺激后启动子活性显著上升。本研究成功构建了东北七鳃鳗NF-kB启动子报告基因,并在不同细胞系中证实了其活性。LPS刺激后的检测结果揭示东北七鳃鳗NF-kB参与了TLR信号通路的免疫应答。东北七鳃鳗NF-kB报告基因的构建为探究原始脊椎动物免疫系统信号传导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