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2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探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主要结构蛋白GP5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及其机制,利用PiggyBac Transposon载体系统构建表达GP5的重组质粒(pPB-GP5),转染Marc-145细胞通过嘌呤霉素抗性筛选和3次亚克隆,获得稳定表达GP5的Marc-145细胞,在确定GP5表达不影响细胞增殖的基础上,用PRRSV感染筛选的细胞,通过N基因拷贝数、N蛋白表达水平和病毒滴度检测确定GP5表达对病毒复制的影响,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培养上清中IFN-α、IFN-β、IFN-γ的水平;进一步针对PRRSV ORF5编码区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siRNA,转染Marc-145细胞6和12h后以0.1 MOI病毒感染细胞,感染后24h收集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GP5mRNA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检测PRRSV N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经RT-PCR、Western blot和IFA检测,确定GP5在Marc-145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且不影响细胞增殖,但可以在感染早期促进PRRSV在细胞中的复制,这种促进作用可能是通过下调IFN的表达发挥的;与阴性对照siRNA相比,3对特异性siRNA均能抑制PRRSV复制,其中100nmol·L~(-1)的siRNA GP5-471的抑制效果最好。研究表明GP5在PRRSV复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研究PRRSV GP5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将已分离的PRRSV北美洲型野毒株TA-12的GP5基因分为4段(79 bp~207bp、133bp~330bp、229bp~492bp和382bp~603bp)分别克隆于pGEX-6p-1中,并转化E.coli BL21(Rosetta)细胞进行诱导表达.表达蛋白经纯化后,以间接荧光方法(IFA)检测它们与Marc-145细胞的相互作用.IFA检测结果表明GST-GP5-1和GST-GP5-2融合蛋白均能够与Marc-145细胞结合,而且其结合位点在27aa~110aa区域.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GP5蛋白生物学功能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性。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猪圆环病毒2型(PCV-2)核苷酸序列进行分析,针对ORF3基因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并将此片段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命名为pET32a-ORF3,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blue(DE3) pLacⅠ感受态细胞,1.0 mmol/L IPTG 37 ℃诱导表达。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315 bp的片段,重组蛋白大小约为29 ku,与预期大小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能与抗His-tag的单克隆抗体反应,不与PCV-2阳性血清发生反应。猪圆环病毒2型ORF3基因能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但与阳性血清之间没有反应原性,为进一步研究PCV-2 ORF3蛋白的功能及特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获得禽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 HEV)中国分离株(CaHEV)ORF3基因重组蛋白,并对其抗原性进行分析。【方法】提取CaHEV总RNA,通过RT-PCR获得ORF3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FastBac-HTB-ORF3,转座DH10Bac感受态细胞,提取重组杆粒Bacmid-ORF3,转染sf9细胞,用SDS-PAGE、IFA和Western blot对重组蛋白表达进行鉴定。优化表达条件,将纯化的ORF3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用制备的多抗分别与截短表达的3段CaHEV ORF3蛋白进行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分析ORF3蛋白的抗原表位区。【结果】SDS-PAGE、Western blot和IFA 结果表明CaHEV ORF3蛋白被成功表达且存在细胞内,昆虫细胞在接毒后4天表达量最高。将ORF3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利用间接ELISA方法,对制备的多抗倍比稀释检测,效价达到104,Western blot 和ELISA分析表明ORF3蛋白C端74-88氨基酸处具有较强的抗原性。【结论】本试验用Bac-to-bac系统成功构建含有CaHEV ORF3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并在昆虫细胞中得到表达,其主要抗原表位位于C端74-88氨基酸,为进一步研究禽HEV ORF3的蛋白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CD151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的关系,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CD151蛋白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从Marc-145细胞中扩增出294 bp的CD151基因片段并克隆入pGEX4T-3载体,转化人大肠杆菌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表达蛋白纯化后用于免疫小鼠制备抗CD151蛋白血清,用ELISA和IFA检测抗血清的效价及特异性.将抗CD151蛋白血清与Marc-145细胞孵育后再感染PRRSV,观察细胞CPE验证该血清对PRRSV的阻断效果.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GEX4T-3-CD151,获得了相对分子质量为37 ku的重组CD151蛋白.制备的抗血清特异性结合Marc-145细胞并有效阻断PRRSV感染Marc-145细胞.这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CD151与PRRSV感染的关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猪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Ⅳ型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将猪HEV衣壳蛋白的C端267(408—675)个氨基酸基因序列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质粒pET-28a-ORF2-C,转化E.coli Rosetta(BL21)感受态细胞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纯化后免疫小鼠。取免疫小鼠的脾脏与鼠骨髓瘤细胞SP2/0融合制备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ELISA和竞争ELISA方法筛选并鉴定单抗。结果表明蛋白得到正确、高效表达,获得3株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区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Mab-1E4(IgG1)、Mab-2C7(IgG1)和Mab-2G9(IgG2b),其中1E4和2G9能阻断临床阳性猪血清,提示该2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是猪HEVⅣ型衣壳蛋白上重要的抗原表位区,而单抗Mab-2C7不能阻断。本研究为猪HEVⅣ型的诊断及研究提供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7.
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的血清学分析   总被引:37,自引:5,他引:37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测定了浙江省内 4 4个猪场 2 0 0 0~ 2 0 0 2年间的 2 0 39个血清样本 ,对不同地区、年龄和品种猪的血清学数据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显示 ,浙江省 4 4个猪场均有猪圆环病毒 2型 (PCV2 )感染 ,猪场的感染率为 10 0 % ,全省猪的 PCV2感染的平均血清阳性率为 5 8.31% ,其中种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5 9.38% ,断奶后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5 6 .6 5 %。长白种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4 4 .83%、长白仔猪感染的血清阳性率为 6 4 .2 8% ,明显高于大约克和杜洛克种猪和仔猪的感染率。 PCV2感染的血清阳性率高的种猪和仔猪群 ,其 PRRSV和 Pr V的抗体阳性率低。这些结果说明 ,PCV2在猪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不同品种猪对 PCV2的易感性不同 ,PCV2的感染可降低猪群对疫苗的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8.
2015年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有6只大熊猫相继出现抽搐、口吐白沫及严重的神经症状,其中5只死亡.为研究引起大熊猫死亡的病因,采集样本进行了实验室检测,并对1例病死大熊猫进行了病理剖检.初检使用犬瘟热病毒快速检测卡,检测结果为阳性.大体病理学观察发现病死大熊猫爪垫变厚开裂,皮下淋巴结肿大,气管和肺泡腔内有泡沫状黏液渗出...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猪圆环病毒2型(PCV2)衣壳蛋白单克隆抗体,将516 bp的ORF2基因片段克隆入pET-28a(+),转化入大肠杆菌,在IPTG的诱导下表达,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叠加ELISA方法检测两株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关系。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重组蛋白ORF2得到高效表达;筛选获得两株稳定分泌抗ORF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3H3和3F2,其分泌的单体均为IgG1亚型;且均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叠加ELISA显示,两株单克隆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本研究制备的单抗有较好的生物学特性,为PCV2的研究及快速准确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感染对非肌肉肌球蛋白Ⅱ型重链A(NMHCⅡ-A)表达及组织定位的影响,本研究选取5月龄的PRRSV阴性健康长白猪和莱芜黑猪各12头,分别设感染组和对照组,滴鼻感染PRRSV后分别于3 d、7 d、14 d、21 d、28 d迫杀,分别对器脏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IHC)和荧光定量PCR(q PCR)检测。组织病理结果显示,PRRSV对商品长白猪产生较强的致病性,感染猪表现明显的免疫抑制,典型的间质性肺炎和各器官炎症;而莱芜黑猪病轻微,仅呈轻微的间质性肺炎,部分淋巴结出现坏死性炎症。IHC检测结果显示,正常组织细胞中均有NMHCⅡ-A表达,但在肺、心肌、脾、扁桃体、软骨中表达较高,其主要定位于细胞浆中,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RRSV感染后,NMHCⅡ-A表达趋势增强,且出现于细胞核中,推测PRRSV感染增强了NMHCⅡ-A核浆穿梭功能,两个品种间无显著差异。RT-q PCR检测结果显示,PRRSV在组织中的病毒载量与NMHCⅡ-A的转录水平呈正相关,不同组织间波动规律相似,但在不同品种间波动程度差异明显。综上所述,PRRSV感染对猪体内NMHCⅡ-A的表达产生了明显的影响,但品种间差异不明显。本实验为NMHCII-A作为PRRSV抑制物的候选蛋白提供了实验依据,并为今后PRRSV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