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0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综合类   7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9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实验室管理模式也提出新的挑战。该文阐述了传统研究生培养机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细胞生物学研究生导师团队建设的培养模式和导师团队建设背景下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2.
猪细小病毒病国内流行状况以及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细小病毒病是由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疾病,同时与猪渗出性皮炎、断奶仔猪多系统衰弱综合征等疾病有关,对妊娠母猪与仔猪具有极大的威胁,给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3.
为分析奶牛乳房炎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四环素耐药机制,本研究以K-B法和常量肉汤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值,并对26株奶牛乳房炎S.aureus进行四环素耐药表型检测及加入利血平后的MIC值检测;以PCR检测四环素耐药基因tetM、tetO、tetL和tetK,对扩增产物进行序列分析。检测结果表明:26株菌株中,7株对四环素耐药,19株敏感;利血平能显著降低部分耐药株对四环素的MIC值;在7株耐药菌株中,1株检测出tetM基因,6株检测出tetK基因,没有检测到tetL和tetO基因;tetK基因与S.aureus质粒pT181同源性为100%,tetM基因与转座子Tn916序列同源性为99.9%。实验研究表明,26株奶牛乳房炎S.aureus四环素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相符,耐药机制以外排蛋白介导为主,并在国内牛源S.aureus中首次检测到tetK基因。  相似文献   
34.
研究黑龙江省奶牛主要肠外致病(奶牛乳房炎、子宫内膜炎)大肠埃希菌的种系分类群。用PCR扩增具有种系分类群标记的chuA、yjaA基因和TSPE4.C2 DNA片段的方法,对黑龙江省84株来源于奶牛乳房炎和41株来源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大肠埃希菌进行种系进化群分类。奶牛乳房炎所检测菌株中A进化种系群占11.90%。B1种系进化群占88.10%。奶牛子宫内膜炎所检测菌株中A种系进化群占14.63%,B1种系进化亚群占85.37%。未检测到属于B2和D群的肠外强毒力株。大肠杆菌分离株接种小鼠剖检可见明显病变。通过遗传进化分析,引起黑龙江奶牛肠外致病大肠埃希菌主要属于B1种系进化群,为奶牛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疫苗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5.
随着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唑类药物的广泛和长期应用,白念珠菌耐药菌株逐年增加,给临床治疗带来严重威胁。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分泌物中含有多种毒素和酶类。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泌物中是否含有抑制或增强白念珠菌ptc2缺失株酮康唑敏感性的分子,我们以野生型菌株RM1000做对照,采用体外药敏片扩散法分析了ptc2缺失株的酮康唑敏感性。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分泌物能够增强酮康唑对白念珠菌ptc2缺失株的抑制效应。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胞外分泌物有效化学成分或生物大分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大肠杆菌主要寄居于人和动物的肠道内,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属于条件致病菌.大肠杆菌能通过消化道使人类和畜禽发生感染和中毒.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和流行病学调查都依赖于对病原的及时准确的检测和鉴定.本文对大肠杆菌病各种实验室病原检测方法,包括细菌的分离培养、荧光免疫测定技术、免疫胶体金标记技术、免疫磁珠分离法、多重PCR、荧光定量PCR等方法作以概要性综述.  相似文献   
37.
草甘膦在柑橘园除草中得到大量使用,对农作物生长、果实品质、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如何降低草甘膦对柑橘树的生物可利用性,从而降低其对农作物造成的药害、提高果实品质和食品安全将至关重要。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施用蚯蚓粪,表征蚯蚓粪作用下土壤中残留草甘膦对柑橘幼苗的生物有效性和生物毒性效应。结果显示,蚯蚓粪能够显著增强其生物有效性(BCF值显著增大);显著降低草甘膦在土壤中的残留量到草甘膦单独处理组的55.15%,从而减少草甘膦在柑橘幼苗植株中的积累。同时,蚯蚓粪的施用能促进植物的茁壮生长,使抗氧化酶活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从而具有更强的抗逆能力。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下,蚯蚓粪显著减轻了土壤中残留草甘膦对柑橘幼苗的胁迫,使其株高、根长和相应的干重较草甘膦单独施用时增长了26.23%-140.11%,甚至成为对照组的1.03倍和1.13倍。此研究对兼顾化肥有机替代的草甘膦污染土壤的修复和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参考公开发表的Alfort株基因组全序列,用计算机软件Dnsstar的PrimerSelect程序设计了两对SCFVE2基因高变区的特异性引物,对黑龙江东部地区分离的5株猪瘟野毒(HL、JN、MSNDD、NSPD)和MSHT株)进行RT-PCR扩增、克隆和序列测定,并将这5株野毒的高变区基因序列与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参考毒株的相应部分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5株分离毒均为基因Ⅱ群,且形成两个独立的分支,HL、JN株与HCLV株氨基酸差异在60%以上,而MS株与HQJV株氨基酸差异在30%左右。  相似文献   
39.
用蚀斑克隆化技术对分离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免疫鸡群的新城疫病毒HN_7和HN_2株进行蚀斑纯化,获得了各自性状较为一致的三种蚀斑克隆毒。对La Sota疫苗毒采用促蚀斑形成方法获得了性状稳定、一致的混浊小蚀斑。对三种克隆毒之间以及和La Sota疫苗毒间做交叉蚀斑减数中和试验,探讨各病毒之间的抗原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毒株的蚀斑类型及比例不同;来源于不同毒株的各蚀斑克隆毒间存在着抗原差异,来源于同一毒株的不同蚀斑克隆毒之间无明显抗原差异:三种克隆毒和La Sota疫苗毒之间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抗原差异。  相似文献   
40.
鸡葡萄球菌病是由金色葡萄球菌Stapyloeoccus aureus引起的传染病。在临床上,以浆液性皮肤炎为主,此外还见有雏鸡的脐带炎、骨髓炎、关节炎和败血型等。我们于84年8—9月份先后在密山县裴德镇境内专业养鸡户鸡群中发现了鸡葡萄球菌病。现将有关材料报告如下。一、发病情况及症状1984年8月初黑龙江省密山县裴德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