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5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4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鉴定禽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刺突(S1)蛋白的中和抗原表位,本研究通过IBV全病毒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亚克隆筛选获得了4株稳定分泌抗IBV S1蛋白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A11、1B11、5E5和7C9。经鉴定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腹水抗体ELISA效价为106以上,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分析显示该单克隆抗体反应性和特异性良好。随后用8种基于S1分型的IBV毒株为试验毒株,同实验室已有的8株IBV S1单抗(1E9、1H1、1E4、3C6、3C7、2F3、2E5、4F9)共12株单抗进行气管环中和活性检测,发现S1蛋白单抗与8种S1亚型的毒株均有不同程度的中和作用。随后,在抗原表位和Western blot分析的基础上,鉴定出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获得了6个中和抗原表位,其中除416IQTRTEP422表位,其他5个表位仍未有相关报道。本研究成功制备出4株特异性识别S1蛋白且具有中和活性的单克隆抗体,不仅丰富了IBV的单克隆抗体库,为今后研究IBV S1蛋白分子结构提供了关键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22.
根据鸡毒支原体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基因组的结构特点,设计合成了二对引物XZ1,XZ2和XZ45、XZ46,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鉴别MG野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用这两对引物对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侏进行多重PCR,强毒株只扩增出732bp一条带,而弱毒疫苗株则可同时扩增出732bp、524bp二条带,而对其他种类鸡支原体和其它禽病病原的扩增不出现任何条带,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最低能检出1Pg的MG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DNA模板。  相似文献   
23.
应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四种霉形体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鸡毒霉形体(MG)、滑液囊霉形体(MS)、衣阿华霉形体(MI)和火鸡霉形体(MM)的基因文库,设计了4对分别与MG、MS、MI和MM某段基因序列互补的引物,用这4对引物对同一样品中的MG、MS、MI和MM的DNA模板进行多重PCR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了4条特异性的大小与试验设计相符的732bp(MG)、207bp(MS)、299bp(MI)、850bp(MM)多重PCR扩增带,而对其他6种禽病病原体的PCR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此多重PCR能同时检出1pg的MG、MS、MI和MM DNA模板。  相似文献   
24.
存在有机酸时pH对镉毒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 ,研究了存在有机酸时pH对镉毒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存在一定量有机酸的镉污染土壤中 ,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 (Cmic)和氮 (Nmic)随着pH升高而升高 ,其中含胡敏酸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 (Cmic)和氮 (Nmic)明显比含低分子量有机酸 (柠檬酸、酒石酸、乙酸、草酸 )的土壤增加的快 ,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 (Cmic/Nmic)随着pH升高而降低 ,表明提高土壤pH可降低镉对微生物生物量的毒性。另外 ,对于施加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土壤中 ,pH<6.0时 ,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 (Cmic)和氮 (Nmic)比未加有机酸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和氮低 ,说明在低pH状态低分子量有机酸增加镉的毒性 ;而施加胡敏酸的土壤中 ,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 (Cmic)和氮 (Nmic)均比未加有机酸的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 (Cmic)和氮 (Nmic)高 ,说明胡敏酸降低镉的毒性 ,同时提供氮源。  相似文献   
25.
存在有机酸时pH对镉毒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敏 《农业环境保护》2000,19(4):236-238
采用室内培养实验方法,研究了存在有机酸时PH对镉毒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存在一定量有机酸的镉污染土壤中,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氮(Nmic)随着PH升高而升高,其中含胡和线条到为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Cmic)和氮(Nmic)明显比含低分子量有机酸(柠檬要到、酒石酸、乙酸、草酸)的土壤增加的快,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氮比(Cmic/Nmic)随或高而降低,表明提高土壤PH可  相似文献   
26.
真空包装和天然保鲜剂对冷却保存猪肉的保鲜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鲜猪肉分别用天然保鲜剂处理加PE塑料袋包装、PE/PA塑料袋真空包装和保鲜剂处理加PE/PA塑料袋真空包装 ,与PE塑料袋包装对照 ,研究其在 0~ 4℃冷却保存条件下不同处理方式的保鲜效果。每隔 2d对猪肉进行感官评定、测定其TVB -N值、菌落总数 ,并进行球蛋白沉淀试验 ,以判定猪肉新鲜度的变化。结果表明 :保鲜剂处理和PE/PA塑料袋真空包装均明显延长冷却鲜猪肉的保存期 ,两者同时应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7.
鸡毒支原体(MG)地高辛探针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带有鸡毒支原体(MG)732bp 16SrRNA DNA片段的重组质粒中回收.并制备出地高辛标记的MG DNA探针。其特异性检测结果表明.该探针能与MG不同毒株核酸抽提物起特异性杂交反应,而与对照NDV、ILTV、MS、MI和MM等病原抽提的核酸的杂交反应均为阴性。敏感性结果表明.该探针对MGDNA的最低检出量为1ng。应用该探针对人工感染MG的SPF鸡的咽喉棉试子进行检测,结果均出现杂交显色反应。表明所制备的探针用于MG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目的】S2-是冷浸田类低产稻田中水稻生长的重要限制因子,探讨S2-对土壤-水稻生态系统的生态毒性特征,可为揭示冷浸田土壤S2-毒害临界值及其机理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单季常规晚粳稻秀水134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模拟冷浸田土壤S2-毒害,设外加S2-0、10、50、100、300、600和1200 mg/kg,在水稻苗期和分蘖期调查水稻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和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土壤微生物活性。【结果】在含一定S2-本底(12.08mg/kg)的正常稻田土壤中,随外源S2-的加入量增加,对水稻生长的抑制逐步增强。当外源S2-浓度超过50 mg/kg后,水稻的株高、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降低;水稻叶片生理指标叶绿素含量(SPAD值)、脯氨酸含量、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则显著增加,表明50 mg/kg是本研究条件下外源S2-对水稻生长产生显著毒害影响的临界点;随外源S2-浓度的增加土壤微生物量碳、微生物三大基础菌系总量、功能菌系总量和微生物总量都随外源S2-处理水平的增大而降低,硫化细菌总量随之增加,土壤S2-浓度40 mg/kg(含本底)为多数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微生物基础菌系总量、功能菌系总量、微生物总量)EC50变化的临界值;体系中土壤微生物活性指标和水稻生长存在显著相关,表明供试土壤S2-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S2-对土壤-植物-土壤微生物系统同步影响的综合结果。可见,供试土壤S2-浓度40 mg/kg为导致土壤-水稻-土壤微生物系统受到显著负效应的临界值。【结论】土壤中S2-超过一定浓度将对土壤-水稻-土壤微生物系统产生显著负效应,S2-浓度40 mg/kg(含本底)为导致供试土壤-水稻-土壤微生物系统受到显著负效应的临界值,当供试土壤中S2-含量超出该浓度时,需采取合理的农艺措施控制其负效应。  相似文献   
29.
长期不同施肥管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库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以19年的长期定位施肥土壤为材料,研究不同施肥管理:不施肥(CK),施无机肥(N、NP、NK、NPK),施有机肥(OM),有机-无机配施(F、F')下稻田耕层土壤有机碳库组分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及其组分有显著影响,土壤总有机碳(TOC)变化趋势为有机无机配施(平均12.34g/kg)>单施有机肥(平均12.15 g/kg)>无肥(平均10.56 g/kg)>化肥(平均9.78 g/kg);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土壤徽生物量碳(SMBC)、水溶性有机碳(WSOC)、轻组有机碳(LFOC)及SMl3(2/TOC、WSOC/TOC、LFOC/TOC均显著高于单施化肥土壤的.与不施肥相比,化肥、有机肥的施用均显著增加了土壤重组有机碳(HFOC)和HFOC/TOC,其中,化肥的施用更有利于土壤重组有机碳(LFOC)的积累.单施有机肥或有机无机配施显著增加了较大粒级(>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及其TOC含量,而单施化肥则显著增加了较小粒级(<0.25 mm)及其TOC含量.因此,长期施用有机肥,特别是有机肥与无机肥配施能提高土壤活性碳含量和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从而保持和提高了土壤质量和持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30.
一步法RT-PCR检测禽呼肠孤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已发表的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S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扩增跨幅为532bp的引物。这对引物对ARV标准株,分离株以及人工感染SPF鸡跗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进行一步法RT-PCR扩增,即将反转录和PCR反应在一个PCR反应管中一次性完成。结果该方法对ARV4个标准株和5个分离株的扩增均获得了与预期大小一致的RT-PCR产物,而对照样品的扩增全为阴性;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0.16ng的ARV RNA,还可以直接从感染鸡关节组织抽提的核酸中检测到ARV RNA,表明该一步法RT-PCR对于ARV的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