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6篇
综合类   6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为克隆徐淮山羊过氧化氢酶体激活增殖受体(PPAR)基因的cDNA,探讨徐淮山羊PPAR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功能.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绵羊PPAR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引物,采用RT-PCR方法克隆徐淮山羊脂肪组织中PPAR基因cDNA,提交GenBank,并运用DNAStar软件及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成功克隆出徐淮山羊PPAR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cDNA,大小为1 428 bp,GenBank登录号为GU082382,有起始密码子ATG和终止密码子TAG,编码475个氨基酸;徐淮山羊PPAR基因序列与鸡、鼠、猪、牛、绵羊相应编码区(CDs)的同源性分别为81%、89%、92%、98%、99%,徐淮山羊PPAR氨基酸序列与鸡、鼠、猪、牛、绵羊的PPA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2.9%、97.3%、98.3%、99.6%、99.8%;PPAR蛋白无信号肽区域,属于非分泌型蛋白.  相似文献   
92.
鹌鹑早期原始生殖细胞迁移和聚集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观察鹌鹑早期原始生殖细胞的迁移和聚集规律,为分离PGCs,并将其应用于转基因技术提供依据。运用QH1单抗标记特异性的识别鹌鹑的PGCs,检测早期各个阶段PGCs的分布和数量。研究表明:鹌鹑的原始生殖细胞(PGCs)起源于胚盘暗区,而后逐渐迁移至明区、生殖新月区。孵化27h,已有少量PGCs分布于明区的血管中。到孵化36h时,有大量的PGCs聚集在明区血管网中,左右两侧都有。孵化45h时,从头部到脐肠系膜PGCs均有散在和聚团分布,并主要聚集在头部间充质的血管中。PGCs在各个时期的数量存在差异,有2个增殖高峰期,即原条期(孵化6h)和十体节期(孵化36h)。QH1单抗可鉴定早至未孵化期的鹌鹑原始生殖细胞,PGCs在早期胚盘中是随机散在分布的,而且具有2个增殖高峰期。  相似文献   
93.
为探索鸡Mx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以及Mx-EGFP融合表达时的抗病活性。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EGFP-Mx,转染NIH-3T3细胞,通过报告基因EGFP的表达来定位Mx基因在细胞中表达的位置;通过抗VSV病毒试验来研究Mx-EGFP融合蛋白的抗病毒活性。结果显示,融合蛋白大部分在细胞质中表达,而细胞核中也有一部分表达;转染有质粒pcDNA3.0/EGFP-Mx的NIH-3T3细胞感染VSV病毒48h内,细胞没有发生病变;而只转染pcDNA3.0空载体的阴性对照组中,NIH-3T3细胞48h内已经发生病变。研究结果表明,Mx-EGFP融合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具有抗VSV病毒活性,能够延缓病毒感染病变时间。  相似文献   
94.
睾丸注射Mx基因生产抗病转基因鸡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线性化pcDNA3.0-MMx质粒随机打点注射入18周龄青年公鸡睾丸内,术后观察公鸡日常活动、常规检测精子;采集转染后25、50、75 d公鸡精液,并于转染70 d后人工采精,授精于正常母鸡,产生F1后代,采用常规PCR检测技术,检测证实外源Mx基因的整合情况,探讨外源Mx基因在鸡体内稳定整合和遗传的能力。结果表明:手术法转染外源基因过程对公鸡的生殖功能未造成明显影响;PCR检测证实外源Mx基因已整合到精子基因组,且能通过体外受精传递给后代,后代PCR检测的阳性率为27.27%(6/22)。证明外源Mx基因能稳定整合到基因组上,睾丸内注射法可能是一种切实可行、易于推广的制备抗病转基因鸡的方法。  相似文献   
95.
提高基因转染效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旨在提高基因转染的效率。试验使用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imine,PEI)介导质粒pEGFP-N1转染NIH-3T3细胞,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一次转染和二次转染,于转染48 h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部分细胞发出绿色荧光,二次转染组发绿色荧光的细胞明显多于一次转染组,且二次转染法可以明显提高基因的转染效率。  相似文献   
96.
本试验旨在探讨培养时间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受精的影响。分别用切割法和针刺挤压法取经超排后母兔卵巢表面的卵母细胞颗粒细胞复合体(COCs),将COCs分别在不同时间(24、30、36及40h)和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表皮生长因子(0、50、100ng/mL)进行体外成熟培养并观察其第一极体排出率。结果表明:①针刺挤压法获得COCs数明显高于切割法(P0.05);②体外成熟培养时间30(36)h的第一极体排出率高于24(40)h(P0.05);③添加50和100ng/mLEGF组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因此,①兔卵巢卵母细胞的获得方法以针刺挤压法较好;②兔卵母细胞成熟时间以30~36h为宜;③EGF对兔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有促进作用,在基础培养液中添加100ng/mLEGF为宜。  相似文献   
97.
对我国18个地方肉用鹅品种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31微卫星标记的研究。结果表明:总共检测到188个等位基因,其中等位基因数最多的位点为TTUCG5(12个);最少的位点为CKW19(2个);而且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分布并不均匀,都有一种或几种优势基因存在。18个品种中,平均杂合度最高的为乌棕鹅(0.6727),杂合度最低的为雁鹅(0.5010)。反映了各鹅种的遗传多样性水平都较丰富。通过计算DS遗传距离发现18个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分化时间较长。UPGMA聚类结果将18个地方肉用鹅品种聚为6类,聚类结果与各品种的生态地域分布和经济类型有一定的关系,尤其与生态地域的关系较为密切。该聚类结果对了解和获取各个品种内和品种间的遗传信息和遗传关系具有更准确更普遍性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
所谓光色是指不同限定波长的光,如红光、绿光、兰光和黄光等。Abdou,F.H.(1976)就光色对孵化的影响作了研究。方法是在整个孵化期间,用有色光(红、黄、兰和绿)。日光灯光和黑暗几种方式处理种蛋,发现受照射的种蛋显著比未受照射的种蛋出雏早。但就不同光色而言,並没有发现显著差异。接着Beremski,C.H.(1979)对杂种肉鸡在不同光色下的生长发育做了观察,试验分为四  相似文献   
99.
我国家禽品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陈国宏,李碧春扬州大学农学院动物科学系(225009)陈宽维,江苏省家禽研究所(225003)我国是世界上家禽驯化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家禽品种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经过辛勤的劳动和精心的选择,增育出许多品质...  相似文献   
100.
1987年6月28日,江苏农学院牧医系进行了二花脸猪胚胎移植试验,供、受体均为自然发情,从供体猪获得15枚卵,其中14枚为8细胞,1枚为1细胞。用手术法移植给同期发情的受体,结果于1987年10月15日产下4头小猪(2公、2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