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9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71.
分析河南、陕西分离的14株鸡杆菌(Gallibacterium)之间的进化关系,及gyrB基因序列比较在该菌进化分析中的作用。PCR扩增鸡杆菌分离株的gyrB、16SrRNA和rpoB3个看家基因,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将鸡杆菌分离株、国外参考株的3个看家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用Phylip 3.67软件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14株鸡杆菌与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模式株间的相似性为96.3%~98.0%(gyrB)、97.7%~99.6%(16SrRNA)和97.7%~99.0%(rpoB);14株鸡杆菌与鸡杆菌复合群1(Gallibacterium genomosp.1)参考株间的相似性为88.8%~89.9%(gyrB)、96.2%~97.5%(16SrRNA)和92.6%~93.6%(rpoB)。基于3个看家基因序列的进化分析,均显示14株鸡杆菌和鸭源鸡杆菌模式株形成单独的一个群。14株鸡杆菌分离株均属于鸭源鸡杆菌种;在3个看家基因位点,鸡杆菌河南株与陕西株之间、鸡杆菌输卵管炎病鸡分离株与健康鸡分离株之间均无明显遗传上的差异;gyrB基因序列分析可用于鸡杆菌分离株的种类鉴定,且对14株鸡杆菌与复合群1参考株的区别能力优于另外2个看家基因。  相似文献   
272.
有报道证实,缺失重要功能基因EP152R的非洲猪瘟病毒(ASFV)不能有效复制。为了筛选靶向ASFV EP152R基因的小向导RNA (sgRNA),分析EP152R基因对ASFV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利用簇状规则间隔的短回文重复序列及其相关蛋白9 (CRISPR-Cas9)核酸酶系统(CCTop)并利用猪的基因组作为脱靶对象设计并筛选靶向ASFV EP152R基因(72387nt~72845nt)的sg RNA,并采用非随机整合报告系统(TIDE)计算各对sg RNA的编辑效率确定最佳sg RNA。结果显示,筛选了5对靶向敲除ASFV EP152R基因的sg RNA,其中3对sg RNA对EP152R基因的编辑效率达30%~42%,另外两对sg RNA的编辑效率低于10%。将筛选的3对sg RNA退火后分别克隆至p-LentiCRISPRv2载体中,构建3个重组慢病毒质粒p-LentiCRISPRv2-gREP152R-1/2/3,并采用菌液PCR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分别与2个辅助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72 h后获得各慢病毒并分别感染野猪肺细胞(WSL细胞),通过嘌呤霉素筛选表达各s...  相似文献   
273.
以"散生子弹头"朝天椒为试材,采取"3414"完全试验设计方案,对氮、磷、钾肥施肥效应和推荐施肥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氮、磷、钾肥,朝天椒增产效果显著,最高增产率可达62.7%;缺氮和高氮处理增产率最低,说明适宜的氮肥用量是影响朝天椒产量的关键因素。氮磷钾三因素对朝天椒产量影响大小的顺序是氮钾磷,氮、磷、钾肥对朝天椒产量的贡献率分别为33.66%、20.84%、22.44%。氮、磷、钾肥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氮磷、氮钾、磷钾肥料均为正向互作效应,互作效应大小的顺序是氮磷钾氮钾氮磷磷钾。氮磷钾三种肥料施用量与产量的回归关系均符合报酬递减律,任何一种元素过量施用均会导致朝天椒产量显著降低。根据一元二次肥效模型得出朝天椒最优推荐施肥量分别为氮(N)250.85 kg·hm-2、磷(P2O5)130.53 kg·hm-2、钾(K2O)201.25 kg·hm-2,适宜的氮、磷、钾施肥比例为2∶1∶1.5,最佳种植效益干椒产量为5 991.72 kg·hm-2。  相似文献   
274.
探讨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EZH2)抑制剂GSK126对犬乳腺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 EMT)的影响。取对数生长期的犬乳腺肿瘤细胞(canine mammary tumor cells, CHMm cells),将不同浓度的EZH2抑制剂GSK126(0、10、20、40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CHMm细胞后,培养48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和细胞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变化,Annexin V-FITC/PI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q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HMm细胞中凋亡相关因子Bcl-2和Bax、上皮间质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EZH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GSK126对CHMm细胞的增殖及迁移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275.
276.
利用不同浓度的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B1,AFB1)作用于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培养24 h后,通过相关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化损伤标志物活性氧(reacive oxygen species, ROS)、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SH-Px)、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tion capability, T-AOC)的活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 RT-qPCR)方法检测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NAD(P)H醌氧化还原酶(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利用蛋白...  相似文献   
277.
为在豫东平原国家粮食生产核心区充分利用现有农业科技资源、挖掘作物优良品种增产潜力,以“产量是硬道理”的理念,贯彻良种良法良田相结合、农艺农机配套技术相结合的技术原则,形成一年两熟耕作制度下小麦玉米连作超高产栽培技术路线的关键技术措施。即选用高产稳产综合抗性好的小麦玉米新品种、有机无机相结合培肥地力、小麦玉米一体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平衡施肥技术、水分运筹技术、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连年实现小麦玉米连作总产量1 500~1 600 kg/667m2的超高产目标。同时通过多年、多点机收实打测产结果印证了该技术体系的成熟性和再现性。  相似文献   
278.
为了解近年来鸭源鸡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的药物敏感性及其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以204株G.anatis为对象,选取11种抗菌药,用纸片法检测其药物敏感性,随后从中随机选取30株进行gyrA、parC基因的PCR扩增和测序,并分析喹诺酮耐药决定区编码氨基酸的突变情况。结果显示,试验菌株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达86.76%以上,对头孢曲松与头孢噻肟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27%和7.35%;99.02%的菌株耐3种以上药物,92.16%的菌株耐6种以上药物,其中有6株对11种药物全部耐药;30株G.anatis全部扩增出parC基因,其中22株扩增出gyrA基因,GyrA亚基存在Ser83→Phe、Asp87→Ala/Tyr/Asn和Asp139→Tyr 3个位点氨基酸置换,ParC亚基存在Thr84→Ile、Glu88→Gly、Ala94→Val和Gly179→Val 4个位点氨基酸置换,敏感菌株不存在氨基酸位点突变,中度敏感菌株发生了3处氨基酸的替换,94.7%的耐药菌株发生了4处及以上氨基酸位点的置换。结果表明,G.anat...  相似文献   
279.
研究了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BP神经网络的农业温室大棚监控系统。在大棚内部设置多点传感器,避免单个传感器测量不准确的问题,通过加权平均算法进行数据融合,再结合BP神经网络对参数的变化趋势进行判断,最终得到决策后的控制策略。本研究实现了更为精准的大棚环境参数预测,多数据融合后的参数更准确,再进行神经网络的训练,获得各参数变化的趋势,为农业温室大棚提供良好的植株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