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3篇
  免费   141篇
  国内免费   218篇
林业   549篇
农学   380篇
基础科学   309篇
  338篇
综合类   2585篇
农作物   309篇
水产渔业   202篇
畜牧兽医   1628篇
园艺   423篇
植物保护   149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46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8篇
  2019年   254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119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1篇
  2014年   388篇
  2013年   279篇
  2012年   359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283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231篇
  2007年   258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6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36篇
  2000年   184篇
  1999年   162篇
  1998年   160篇
  1997年   153篇
  1996年   118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38篇
  1993年   143篇
  1992年   117篇
  1991年   139篇
  1990年   97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3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12篇
  1977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从降水看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干旱气候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54.
55.
1、引言 生物技术能以许多方式应用于渔业。这也许是因为我们利用多类渔业产品.因为生物技术有一个非常广泛的范围。如果我们将生物技术定义为用工程学方法控制生物尤其它们的细胞的特性,并利用这些特性的技术—譬如在繁殖过程中的生物类型的控制和取自活体细胞的培养.我们就能预期生物技术以大量方式应用于渔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6.
对1984—1986年二地5个气象因子与糠片蚧及其寄生性天敌发生的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影响糠片蚧数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有降雨量,日照时数,最冷月均温;影响糠片蚧死亡的主要因子为日照时数,相对湿度,最冷月均温,影响糠片蚧外寄生及致死的主要因子为最冷月均温及相对湿度。5个因子中,日照时数对果实上糠片蚧的数量产生较大的正直接效应,而对糠片蚧死亡及寄生有较大的负直接效应;最冷月均温,相对湿度,降雨量对春梢叶片上糠片蚧数量产生较大的负直接效应;有效积温对春梢叶片上糠片蚧数量则产生较大的正直接效应,而对寄生及致死产生负直接效应。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改善桔园小气候控制糠片蚧为害的农业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7.
基于一般可更新资源动态的微分方程模型,在适当假设下,应用经济学原理推导出了一个偏微分方程,该方程能够进一步推导出变分法中著名的Euler方程,但它不等价于Euler方程。用修改的Richard模型研究林分蓄积动态,对来自小兴安岭原始红松林的实测数据进行了拟合,得到很满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引用了本文所得到的偏微分方程求解林分最优经营问题,对最优经营策略控制林分蓄积动态的生物学意义和经济学意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8.
59.
在进行麦洼牦牛远缘杂交繁殖过程中,授配率与受胎率差异显著(p<0.05),表明授配率高,受胎率亦高;未受胎牛体重极显著大于受胎牛体重(p<0.01),证明维持母畜适当膘度,是保证正常发情、受胎生理的物质基础;精液精子活力与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05),证明精于活力是麦洼牦牛远缘杂交受胎率的重要因素;对发情母牦牛不同发情时期输精,受胎率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表明,适时输精对受胎有极其明显的作用。从而展示了麦洼牦牛远缘杂交受胎率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在麦洼牦牛远缘杂交繁殖过程中,绝对不能片面强调某一个因素的作用,忽视其他因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0.
应用 YWG-C1 8色谱柱 ( 2 5 0 mm× 4.6mm,5 μm) ,Waters TM486型可调波长紫外检测器 ,检测波长 2 65 nm;0 .0 1 M磷酸钾 ( p H=7.0 )∶乙腈 ( 3∶ 1 )为流动相 ;含量测定采用标准曲线法 ,建立了反相 HPLC法检测绵羊血浆中克洛素隆含量的方法。同时对绵羊以 7mg/ kg单剂量经静脉注射、口服 2种途径给药的药代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进行了研究。血药浓度在 0 .0 0 5~ 2 .0 μg/ ml及 2 .0~ 5 0 .0 μg/ ml范围呈良好线形关系 ( R=0 .9941、0 .9970 ) ,平均回收率 93 .2 %,血药最低检测限 0 .0 0 5 μg/ ml,日内日间变异系数分别小于 1 0 %、1 1 %。2种途径给药后血药浓度结果经 MCPKP药代动力学统计软件处理 ,体内药物运转分别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和一室开放模型。结果表明 ,绵羊静注克洛素隆后体内药物分布广泛 ,口服后吸收较好 ,但消除较静注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