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06篇
  免费   1015篇
  国内免费   1535篇
林业   1351篇
农学   1406篇
基础科学   801篇
  1867篇
综合类   7337篇
农作物   1194篇
水产渔业   824篇
畜牧兽医   2454篇
园艺   1241篇
植物保护   781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336篇
  2022年   684篇
  2021年   780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693篇
  2018年   502篇
  2017年   788篇
  2016年   563篇
  2015年   806篇
  2014年   853篇
  2013年   1008篇
  2012年   1426篇
  2011年   1554篇
  2010年   1380篇
  2009年   1181篇
  2008年   1231篇
  2007年   1094篇
  2006年   892篇
  2005年   699篇
  2004年   434篇
  2003年   273篇
  2002年   322篇
  2001年   227篇
  2000年   209篇
  1999年   126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4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1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丛枝菌根真菌对芋组织培养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敏  刘鹏起  刘润进 《园艺学报》2002,29(5):451-453
 于温室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丛枝菌根(AM) 真菌Gigaspora rosea、Glomus mosseae 和Glomus versi-forme 对芋(Colocasia esculenta) 组织培养苗移栽成活率、矿质营养、光合速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接种AM真菌能提高芋组织培养幼苗移栽成活率和叶片光合速率, 降低气孔阻力; 其叶片和根内氮、磷、钾含量和生长量显著高于不接种对照。认为接种有效AM真菌是促进组织培养苗健康生长的重要技术。  相似文献   
42.
AIM: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matostatin and the pathologic type, estrogen receptor,DNA ploidy of nuclei in tumor cells of breast cancer.METHODS: 67 cases of primary breast cancer and 25 cases of benign breast tumor were examined by immunohistochemical stretomyces avidin peroxidase method. 26 cases of breast cancer selected at random were analyzed by flow cytometry.RESULTS: Somatostatin expressed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low malignant breast cancer than that in high malignant breast cancer (P<0.05). Most of cancers with positive staining of somatostatin were diploidy,most of cancers with negative staining were aneuploidy,ther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Somatostatin may delay the progress of breast cancer,and somatostatin levels in cancer tissues may become a useful indicator for assessing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相似文献   
43.
由昆虫脑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神经肽类激素 ,咽侧体活化激素 (allatotropin ,AT)和咽侧体抑制激素 (al latostatin ,AS) ,分别刺激或抑制咽侧体的保幼激素的生物合成 ,从而控制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利用昆虫神经内分泌的失调 ,使其体内激素水平失调 ,来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相似文献   
44.
节能日光温室中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 3年对节能日光温室环境温湿度监测、病菌孢子捕捉和番茄灰霉病发生规律研究明确 ,一般年份 ,灰霉病在番茄叶片上表现为明显的始发期、盛发期和末发期等 3个阶段 ;果实发病后 ,即进入盛发期。温室中病菌的发生与病害呈正相关 ,病菌的高峰期较病害的高峰期提前10~15d。持续的低温、高湿、苗期带病等是引起番茄灰霉病发生的重要因子。提出要从优化设施环境等方面来控制番茄灰霉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45.
奶牛“两病”是指奶牛的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强制报告的两种疫病,二病都属人畜共患病。人的牛型结核感染主要是通过饮用生奶引起,尤其是儿童常因喝生牛奶被感染而患肠结核杆菌病;饮用生奶或制品也易感染布鲁氏菌病。奶牛“两病”严重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  相似文献   
46.
稀土元素铈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建平  徐敏  张爱民 《园艺学报》2004,31(3):369-371
 以‘红地球’葡萄组培苗茎段为外植体,在培养基中添加1~100 mg·L-1 Ce(NO3)3,,研究 不同浓度Ce(NO3)3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Ce(NO,),(1~10 mg·L-1 )对‘红地球’葡萄组培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加快外植体生根,侧根数及侧根总长显著增加,根、茎、叶鲜样质量和干样质量也增加,根系活力提高而增加移栽成活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有利于植株对矿质营养的吸收。而100 mg·L-1。Ce(NO3)3对葡萄组培苗生长起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7.
不同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本试验研究 11种覆土深度对鸡腿菇子实体产量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覆土深度对子实体产量、有效子实体数和幼蕾数均存在显著的影响。覆土越厚 ,幼蕾数越少。当覆土深度在 0 5~ 3cm时 ,子实体产量和有效子实体数随着覆土层的加厚逐渐增加 ,在覆土深度为 3cm时达到最大值 ,覆土深度大于 3cm时 ,则随着覆土层的加厚而逐渐减少。从生产的角度看 ,覆土 3cm是比较适宜的覆土深度 ,此时的子实体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48.
红掌细菌性疫病的病原菌初步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云南西双版纳的红掌上发现一种由细菌侵染引起的病害,从叶片的病组织上分离到具有致病性的杆状细菌,将分离的病原菌接种于健康的红掌上,表现出与田间一致的症状。感病初期在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渍状小点,后期病斑多呈棕褐色至黑色坏死,病健交界处多呈黄色。从接种发病的病斑与田间标样上分离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完全相同。通过菌株的培养性状、常规生理生化特性及透射电镜下菌体形态观察结果,将病原菌初步鉴定为黄单胞菌属(Xanthomonas)。BIOLOG鉴定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进一步鉴定病原菌为地毯草黄单胞菌花叶万年青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dieffenbachiae(Xad)(McCulloch & Pirone) Vauterin et al.  相似文献   
49.
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MFR的分子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AFLP方法对来自中国和墨西哥的23个小麦叶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析,共筛选了64对引物,获得一对引物(M05/E03)可在MFR小种中扩增出一条特异性DNA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片段具有325个碱基。根据特异性片段序列设计出SCAR标记引物,对60个叶锈菌生理小种分离物进行回检结果表明,研制的SCAR标记能够准确区分MFR生理小种。本实验结果为小麦锈菌生理小种分子检测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菜豆新品种将军油豆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军油豆是以农家品种大马掌为母本 ,家雀蛋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中熟 ,蔓生 ,从播种到采收 6 5d(天 ) ,生长势强 ,嫩荚绿色 ,扁条形 ,荚尖部有红条纹 ,平均荚长 2 0cm ,荚宽 2 .4cm ,单荚质量 2 4g ,纤维少 ,肉质面 ,属典型的东北优质油豆角类型。抗炭疽病、锈病 ,适应性广 ,春秋皆可种植 ,露地、保护地兼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