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36篇
  免费   714篇
  国内免费   1208篇
林业   723篇
农学   699篇
基础科学   509篇
  1122篇
综合类   5492篇
农作物   815篇
水产渔业   392篇
畜牧兽医   1994篇
园艺   818篇
植物保护   594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46篇
  2022年   581篇
  2021年   566篇
  2020年   523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415篇
  2017年   605篇
  2016年   381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566篇
  2013年   707篇
  2012年   980篇
  2011年   963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829篇
  2007年   793篇
  2006年   592篇
  2005年   490篇
  2004年   293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193篇
  2001年   187篇
  2000年   153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4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为确定引起山羊肺炎的病原,本研究从病死山羊肺脏中分离纯化获得1株细菌,通过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为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MEGA6.0对巴氏杆菌科5个属细菌的白细胞毒素基因(lktA)和RNA聚合酶β亚基基因(rpoB)分别构建遗传系统发育树,可知分离株与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AF314526.2、CP003745.1、CP006955.1等)的lktA基因相似性最高,位于同一簇内;分离株和海藻糖比伯斯坦杆菌(CP006956.1、JACI01000002.1、CP003745.1等)的rpoB基因聚类为一簇,相似性最高;而与和葡萄糖苷曼氏杆菌(KU986490.1)的rpoB基因相似性最低。药敏试验显示,该菌对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等抗菌药物最敏感,对多西环素、阿莫西林和林可霉素等耐药。本研究为该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与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也为临床用药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82.
果桑丰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桑已成为农业观光采摘园中深受游客喜爱的水果之一,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生产上普遍存在栽培管理水平低下的问题。本文根据万州区近年果桑种植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包括合理搭配果桑品种、建园标准、果桑栽植、树形培育、修剪技术、肥培管理、桑果品质提升等内容的果桑丰产栽培配套技术,供广大果桑种植者参考。  相似文献   
983.
ZD制剂为治疗马非开放性软组织损伤的经典验方,为探索其作用机制,通过建立马前肢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对其进行组织形态学观察,评价ZD制剂对马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效果,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ZD制剂对VEGF、bFGF在肌肉中表达的影响。用20匹蒙古马随机分为4组,选取左前肢肩部臂部肌肉,制造急性软组织损伤模型。于造模前、后用取样器进行组织取样,制作成石蜡切片,观察其形态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阳性细胞分析VEGF、bFGF的表达。结果表明,试验药物组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优于阳性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表明ZD制剂可通过促进成纤维细胞、毛细血管新生和肌细胞的生成来进行组织的修复再生,试验药物组在损伤后VEGF、bFGF的表达优于阴性对照组和阳性药物组,ZD制剂可能通过提高VEGF、bFGF的表达进行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984.
本试验旨在研究单宁和氧化锌不同水平组合对断奶仔猪粪便菌群及血清免疫、抗氧化和肝脏功能相关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体重相近,25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270头,随机分成9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加高锌(3 000 mg/kg氧化锌)的日粮,试验1~8组(T1~T8)分别饲喂基础日粮添加以下氧化锌与单宁组合的日粮:(2 000+0)、(2 000+1 000)、(1 000+0)、(1 000+1 000)、(1 000+1 500)、(1 000+2 000)、(0+1 500)、(0+2 000) mg/kg。试验期30 d。分别于试验的第14与28天采集仔猪新鲜粪样,测定粪便中各细菌的数量。试验结束采集血样,测定血清免疫、抗氧化及肝脏功能相关指标。结果显示,试验第14天,各组断奶仔猪粪便大肠杆菌、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第28天,T1、T6组断奶仔猪粪便乳酸菌数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双歧杆菌数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组大肠杆菌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断奶仔猪血清中IgG和IgA含量、MDA含量及GSH-Px活力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T5、T6、T7、T8组断奶仔猪血清GSH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除了T2和T5组,其余各组猪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高锌对照组(P<0.05;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一使用高剂量氧化锌相比,单宁与氧化锌适量水平组合有利于乳酸菌及双歧杆菌的增殖、提高断奶仔猪抗氧化能力并对肝脏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85.
根据已发表的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基因1型(BVDV-1)和2型(BVDV-2)5非编码区(5-UTR)的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BVDV-1型、BVDV-2型以及针对BVDV-1和BVDV-2两型的特异性引物和通用引物,以标准参考株BVDV-1 NADL株和BVDV-2890 株为对照,建立了分别能检测BVDV-1、BVDV-2和BVDV-1/BVDV-2的RT-PCR 检测方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疑似BVDV-2感染牛的临床病料组织(脾、淋巴结、心肌、血液等)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18份样品中,BVDV-2阳性8份(44%).经RT-PCR鉴定为阳性的组织病料,进一步通过MDBK 细胞进行病毒分离,病毒分离率为100%;结合感染细胞病变观察,间接免疫荧光试验RT-PCR和序列测定鉴定,所分离的病毒均为BVDV-2.上述研究表明,该RT-PCR检测方法敏感、特异;并证实我国牛群已存在BVDV-2的污染或感染.  相似文献   
986.
用大肠杆菌表达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重组gD蛋白纯化后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交叉反应试验表明,该重组抗原与其它常见的5种牛病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阻断反应试验表明,IBRV病毒悬液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断重组抗原与阳性血清的反应,而对阴性血清没有明显影响。在重复性试验中,批内重复的变异系数小于5%,批间重复的变异系数小于15%。与中和试验相比较,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1%、85.0%和83.4%。应用该诊断方法和本实验室已建立的以IBRV全病毒作为包被抗原的ELISA诊断方法,同时检测了采集于国内11个省份的2012份血清样本,IBRVgD-ELISA检测的平均阳性率为46.0%(926/2012),而且相对于IBRV全病毒ELISA诊断方法的符合率、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1.9%、94.2%和90.2%。本研究所建立的IBRVgD-ELISA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国内IBR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87.
为探索限饲模式下宁乡花猪商品猪生长肥育性能以适应品牌猪肉具备风味性、安全性需要,在初生重(0.98±0.02)kg饲养(99.69±2.48)d的基础上,相应于25~35 kg、35~60 kg、60~75 kg等3个体重阶段,采用精料重分别占90%、80%、70%,青料重分别占10%、20%、30%配制饲粮,并按8.5成饱模式饲喂。结果表明:1)试猪由体重(24.79±0.64)kg饲养至出栏日龄(243.77±2.67)d、出栏体重(78.22±1.76)kg,该生长肥育全程(144.03±0.23)d、日增重(370.50±9.50)g、料重比(3.51±0.03),充分体现出限饲模式可行性;2)在≤240 d、240~260 d、>260 d的日龄梯级下分别以初生重(1.02±0.02)kg、(0.94±0.04)kg、(0.99±0.08)kg所求取的日增体重百分率曲线与日龄梯级呈负相关态势,显现日龄低梯级明显优于高梯级,反映出生长强度与日龄负相关的必然性;3)自起运至屠宰分别间隔5 h、29 h的胴体率、白条率的相差值达5.04和5.05个百分点,屠宰间隔直接造成胴体损失。  相似文献   
988.
任宏 《中国饲料》2019,(13):62-65
为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蒙古马生长性能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择6月龄体重相近的蒙古马120匹,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匹。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7.5%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测定生产性能,在试验后的7、14、21 d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 2、3、4组试验蒙古马的末重和增重均高于1组(P > 0.05),3、4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1.93%、14.21%(P < 0.05);(2)在试验后的14、21 d,3、4组血清中的IgG、Ig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7.84%、23.17%、6.87%、5.31%、21.88%、12.50%、18.99%、12.66%(P < 0.05),在试验7、14、21 d,2、3、4组血清中的IgM含量均高于1组(P > 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蒙古马的生长性能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989.
The study was aimed to express the EP402R gene of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 Georgia 2007/1 strain via prokaryotic expression system,obtain the recombinant CD2v protein,and prepare polyclonal antibodies against the purified recombinant CD2v protein.After codon optimization,ASFV EP402R full-length gene was linked into pET-28a(+) expression vector to construct prokaryotic recombinant expression plasmid.After induction by 1 mmol/L IPTG at 16 ℃ for 12 h,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identified by SDS-PAGE and Western blotting.The purified recombinant CD2v protein was used as immunogen to prepare mouse anti-CD2v polyclonal antibodies.The antibody titer was measured by indirect ELISA and the specificity was further analyzed by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 (IFA) and Western blott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SFV EP402R gene was successfully cloned into pET-28a(+),and pET-28a-EP402R was obtained.The recombinant plasmid was transformed into E.coli BL21(DE3) for expression,the recombinant protein was expressed mainly in the form of inclusion bodies,with molecular mass at about 47 ku,while some of the recombinant protein could also exist in a soluble form.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urified protein had good immunoreactivity.The indirect ELISA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olyclonal antibodies had a high titer of 1:512 000,IFA and Western blotting results indicated that it could specifically recognize recombinant CD2v protein.These results confirmed the recombinant CD2v protein expressed via prokaryotic system had good immunogenicity,and the prepared polyclonal antibodies had high titer and specificity.This research provided technical support for further study of ASFV EP402R biological function,as well as its gene-deletion based vaccin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990.
试验旨在对分离自天津地区发病猪场的7株猪链球菌3型菌株(Streptococcus suis type 3,SS 3)进行致病性和耐药特性研究。应用剂量为1.0×107、1.0×108和1.0×109 CFU/只的细菌对小鼠进行致病力研究,用PCR方法检测7株SS 3型菌株的毒力基因mrp、ef、sly、gdh、gapdh、fbpsorf2,并对这7株SS 3型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接种剂量为1.0×109和1.0×108 CFU/只时分别有6和3株SS 3型菌株可使小鼠100.0%(5/5)发病死亡,接种剂量1.0×107 CFU时仍有1株SS 3型菌株可使80.0%(4/5)小鼠发病死亡,这7株SS 3型菌株对小鼠的致病力依次为R15056 > R15042=S15030 > Y12024=Y09011 > Y13125 > Y13164。毒力基因检测结果表明,共有3种毒力基因型,R12024、Y13164、R15042和S15030株为gdh、gapdh、fbpsorf2毒力基因阳性,Y13125和R15056株为sly、gdh、gapdh、fbpsorf2毒力基因阳性,Y09011株为gdh、fbpsorf2毒力基因阳性。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SS 3型对头孢喹肟相对最敏感,其次为阿莫西林、环丙沙星和磺胺间甲氧嘧啶钠,但对强力霉素100.0%耐药,且所有菌株均呈现3重以上的耐药性。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天津地区SS 3型流行特点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为天津地区SS 3型菌株的综合防控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