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00篇
  免费   614篇
  国内免费   939篇
林业   674篇
农学   529篇
基础科学   438篇
  1012篇
综合类   4752篇
农作物   636篇
水产渔业   447篇
畜牧兽医   1811篇
园艺   707篇
植物保护   547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504篇
  2021年   426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423篇
  2018年   278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329篇
  2015年   471篇
  2014年   502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870篇
  2011年   893篇
  2010年   903篇
  2009年   715篇
  2008年   740篇
  2007年   671篇
  2006年   579篇
  2005年   418篇
  2004年   230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81篇
  2000年   176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4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01.
栀子几个主要数量性状的相互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孝感市孝南区西河镇的成年栀子林为试材,对栀子的6个数量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果数和单位面积产量,应作为丰产栽培选择的重要性状;树高和冠幅主要是通过单株果数来影响单株产量,在生产中要注意协调好树高、冠幅和单株果数的关系;单果重也可适当考虑。  相似文献   
102.
无磷酸氢钙日粮对生长猪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48头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猪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饲喂正常磷水平日粮和无磷酸氢钙日粮,结果表明与正常磷水平日粮相比,无磷酸氢钙日粮可显著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增加猪场的纯收入,减少粪中磷的排放以保护猪场周边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3.
氨基酸和半胱胺对绵羊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从绵羊卵巢采集的卵母细胞成熟培养22-24h;成熟卵母细胞去除颗粒细胞,选择排出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用5μmol/LA23187(5min)联合2mmol/L 6-DMAP(4h)进行孤雌激活;激活后的卵母细胞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研究氨基酸和半胱胺对绵羊胚胎早期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氨基酸能促进胚胎体外发育,0-24h培养添加抑制卵母细胞的卵裂,24h后培养添加比全过程培养添加更能促进胚胎体外发育;(2)24~72h培养添加必需氨基酸(EAA),能促进胚胎体外发育;(3)半胱胺添加量0~100μmol/L,随浓度增高各项发育指标呈增高趋势,添加100~200μmol/L,随浓度增高各项发育指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04.
选用3头三月龄左右装有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公犊,按3×3完全拉丁方试验设计,喂给三种日粮.日粮组成按精粗比分别表示为7030;6040;5050,研究不同日粮组成对断奶初期奶公犊瘤胃内环境指标包括pH值、氨氮(NH3-N)浓度、纤毛虫数量及微生物蛋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精粗比为7030日粮条件下奶公犊瘤胃内pH值显著低于其它组(P<0.01),7030日粮组瘤胃内NH3-N浓度显著高于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P<0.01).不同日粮组成下精粗比为6040和5050日粮的瘤胃纤毛虫数量和微生物蛋白显著高于高精料组7030日粮(P<0.01).  相似文献   
105.
疣粒野生稻(Oryza meyeriana Baill.)是稻属中保存较多原始性状特征的种类,对病害、虫害及非生物胁迫的抗性良好,尤其是高抗白叶枯病,蕴含大量优良基因,既可作为抗病、抗虫、耐旱和耐盐碱基因发掘及水稻育种的优良抗源材料,也可作为稻作高蛋白、高赖氨酸等改良稻米品质育种的优异种质资源;但疣粒野生稻(GG基因组)与栽培稻(AA基因组)亲缘关系较远,其遗传特性研究和发掘利用远落后于普通野生稻等其他野生稻.文章通过综述疣粒野生稻分类和命名、优异性状、遗传特性及其在水稻种质资源创新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疣粒野生稻研究和利用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指出当前疣粒野生稻赖以生存的原生境不断遭到破坏,其生存形势已十分严峻,若现存的居群得不到有效保护,将会造成更多的资源流失;此外,疣粒野生稻基因组的复杂程度限制了其功能基因及基因家族的研究,同时增加了同源基因克隆的难度和准确度,致使疣粒野生稻有利基因的发掘和利用进程缓慢,以疣粒野生稻为亲本的育种研究非常有限.因此,今后要从以下3个方面加强疣粒野生稻研究:(1)重视疣粒野生稻的保护,加强保存、保护措施研究;(2)借助现代生物技术,包括第三代高通量测序技术、蛋白组学分析和代谢组学技术等开展疣粒野生稻优异性状调控机理研究,加强抗病、抗虫、耐旱及耐阴等功能基因的发掘.(3)加强疣粒野生稻杂交障碍和杂交后代不育研究,寻求克服杂交障碍及挽救杂交后代的方法,促进疣粒野生稻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构建霜霉菌侵染后葡萄叶片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筛选致病因子在寄主葡萄体内的互作靶标,为葡萄霜霉病菌致病的分子机理研究提供材料基础.[方法]以一年生欧亚种葡萄西拉盆栽苗为试验材料,提取并等量混合霜霉菌侵染后0、12、18、24和36 h的葡萄叶片总RNA,利用基于Gateway技术的CloneMiner II cDNA文库构建试剂盒:首先将cDNA与pDONR222载体进行BP重组反应连接,连接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构建初级文库;然后初级文库质粒与pGADT7-DEST载体通过LR重组反应,重组反应产物转化大肠杆菌DH10B感受态细胞构建次级文库;再随机挑取次级文库转化Y187酵母菌株构建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最后利用ImageJ软件和PCR反应分别统计库容量和鉴定重组率.[结果]构建的初级文库库容量为4.6×107 CFU,次级文库库容量为2.7×107 CFU,均达到构建cDNA文库的标准.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插入片段主要集中在1000~2000 bp,且具有很好的多态性,文库质量较高.[结论]构建的霜霉菌诱导葡萄叶片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符合酵母双杂交筛选要求,可用于筛选霜霉菌致病效应蛋白在寄主体内的靶标及霜霉菌侵染寄主葡萄早期抑制寄主免疫过程中的致病机理研究.  相似文献   
107.
针对2017年9月12日发现于长江安庆段的1头野外死亡长江江豚样本(AQJT20170912),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测定其脑、心脏、肝脏、肺、肾、胃、肠、睾丸、肌肉、皮肤10种组织器官中钾(K)、钙(Ca)、钠(Na)、镁(Mg)、钴(Co)、铁(Fe)、铜(Cu)、锌(Zn)、铅(Pb)、镉(Cd)、汞(Hg)、砷(As)共12种元素的含量,以期探究各元素在其组织器官中的累积特征。结果显示,该样本Fe、Cu、Zn、Pb、Cd、Hg在不同组织器官中表现出差异性累积特征,这与水生哺乳动物组织器官元素累积特征相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各元素在不同组织器官中特有的生理功能。对比分析发现,鲸类动物组织器官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的累积特征有一定规律,并不因环境条件的改变而呈显著差别,总体表现为NaKCaFeMgZnCuCo。此外,AQJT20170912各个组织器官中毒性元素Pb、As的含量均较高,这应与其栖息环境的元素背景有关,应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研究鲅鱼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组胺变化规律及其与品质变化的关系,为青皮红肉鱼组胺安全性和品质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鲅鱼在冷藏(4℃)和常温(20℃)2种储藏温度下组胺、腐胺和尸胺等3种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情况,结合感官评价、菌落总数、挥发性盐基氮(TVB-N)含量和K值评价鲅鱼品质变化,并分析生物胺含量与品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鲅鱼体内生物胺含量不断产生并积累,4℃储藏条件下鲅鱼货架期不超过4 d,20℃储藏条件下不超过1 d;4℃储藏14 d内鲅鱼组胺含量升高明显,达1213.46 mg/kg;20℃储藏4 d内,第1 d组胺生成量明显,从初始13.63 mg/kg增至472.51 mg/kg,2 d后尸胺生成量明显,4 d保存期内达1134.46 mg/kg.感官评价结果显示,鲅鱼品质随着储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微生物数量和TVB-N含量增加,K值变大,综合各品质指标可知4℃储藏条件下的鲅鱼品质优于20℃储藏条件下的品质.皮尔森(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结果显示,感官评价、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K值等品质指标与鲅鱼组胺、腐胺和尸胺的含量变化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低温有助于减少鲅鱼生物胺积累和维持鲅鱼品质;由于鲅鱼感官在可接受的食用范围时也可能存在组胺安全性风险,因此对其进行安全性和品质评价时应结合感官评价、菌落总数、TVB-N含量和K值等多个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09.
陈旺  邓榆  殷俊  官州  金凯  石博妹  黄廷华  姚敏 《南方农业学报》2020,51(12):3066-3072
[目的]明确猪miR-124与其靶基因IQGAP2间的表达调控关系,以及miR-124表达水平与猪巨噬细胞内沙门氏菌数量的关联,为揭示沙门氏菌在感染细胞内存活与增殖的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验证miR-124与IQGAP2基因的作用位点;再以GM-CSF诱导的猪巨噬细胞和鼠伤寒沙门氏菌(ATCC 14028)为试验材料,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测定沙门氏菌感染猪巨噬细胞中miR-124和IQGAP2基因的表达及巨噬细胞内沙门氏菌的增殖情况.[结果]miR-124结合位点野生型载体转染的荧光报告信号显著低于miR-124结合位点突变载体(P<0.05,下同),但共转染anti-miR-124序列后能显著增强miR-124结合位点野生型载体的荧光报告信号.经沙门氏菌感染后,猪巨噬细胞中的miR-124表达被激活,感染12、24和48 h后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沙门氏菌感染前(0 h),而IQGAP2基因表达水平呈显著下调趋势;在沙门氏菌感染猪巨噬细胞内,miR-124表达水平与IQGAP2基因表达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0.92).miR-124高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巨噬细胞,但miR-124敲低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低于正常巨噬细胞;IQGAP2基因敲低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高于正常巨噬细胞;此外,miR-124高表达+IQGAP2基因敲低表达组细胞内的沙门氏菌数量与IQGAP2基因敲低表达处理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miR-124高表达组细胞.[结论]沙门氏菌感染猪巨噬细胞中的miR-124表达水平与IQGAP2基因表达水平及胞内沙门氏菌数量呈负相关,即沙门氏菌可通过上调miR-124表达靶向抑制IQGAP2基因表达,从而调节其在猪巨噬细胞内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明确贵州猕猴桃根结线虫的种类,为猕猴桃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采集感染根结线虫的猕猴桃植株,利用改良的贝曼漏斗法分离根结线虫,采用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猕猴桃根结线虫进行形态观察与测量,结合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线虫进行鉴定.[结果]猕猴桃根系被根结线虫侵染后产生根结或瘤状物,形成大小不等的根瘤,直径为0.5~1.0 cm;直径1.5~2.0 mm的须根受害较重,被侵染的须根产生单个或串生结节状肿瘤,瘤状物呈椭圆或近球形.猕猴桃根结线虫雌虫的排泄孔至头端的距离是口针的1倍左右,口针微微向背部弯曲,唇盘呈哑铃状,侧唇与中唇和唇盘分开,分界明显;雄虫唇盘大而圆,比中唇高,中唇外围圆滑,与唇盘分界明显.猕猴桃根结线虫种群与GenBank的南方根结线虫MK784570、KP234265和KF041336等线虫的序列相似度达99%.[结论]侵染贵州省修文、息烽和大方县猕猴桃的根结线虫为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