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24篇
农学   41篇
基础科学   13篇
  20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46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2篇
园艺   20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51.
为了研究酵母细胞壁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指标以及新城疫抗体水平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肉鸡432羽,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2羽。对照组A饲喂基础日粮,B组饲喂含金霉素(50 mg/kg)的基础日粮,C、D、E、F组饲喂添加不同含量(0.5、1、2、10 kg/t)的酵母细胞壁的基础日粮。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酵母细胞壁能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出栏体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6.16%、9.45%、5.09%、1.09%;同时酵母细胞壁可提高肉鸡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和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免疫水平。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 kg/t酵母细胞壁,增重及抗体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52.
 乙烯(ET)信号在植物抵抗各种逆境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关于乙烯信号在调控水稻纹枯病抗性中的作用仍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以感纹枯病水稻品种Lemont和抗纹枯病水稻品种YSBR1为材料,分析了纹枯病菌接种后乙烯合成关键基因及信号传导途径中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纹枯病菌侵染可显著诱导相关基因的表达、激活乙烯信号。进一步采用乙烯合成抑制剂和信号激活剂处理水稻并进行接种鉴定,结果显示,两种化学剂分别可抑制或激活乙烯信号;无论是Lemont还是YSBR1,激活其乙烯信号均可显著增强抗病性,而抑制该信号均显著降低抗病性。对3个乙烯受体突变体(ethylene response2, etr2; ethylene response3, etr3; ethylene response sensor2, ers2)进行温室接种鉴定,发现突变体的病斑长度均极显著高于野生型对照。以上研究表明乙烯信号在水稻对纹枯病菌的防卫反应或基础抗性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结果将为进一步解析“水稻-纹枯病菌”间的互作机制、制定合适的病害综合防控策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3.
利用气相色谱-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TOF-MS)检测抗纹枯病品种(YSBR1) YS和感纹枯病品种(Lemont) LE接种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后的代谢组差异,以探究水稻抗纹枯病机制。结果表明:R.solani侵染后,YS和LE分别有82和75个差异代谢物(DAM)的含量升高;相对于LE, YS中存在更多的氨基酸类差异代谢物,其中合成抗病因子(水杨酸、乙烯、木质素、叶绿素和γ-氨基丁酸)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受诱导水平明显高于LE。结果提示YS对纹枯病的较强抗性可能与其自身特有的代谢产物尤其是抗病因子相关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4.
<正>为了降低水产养殖风险,提升养殖鱼类品质,笔者团队选用了新品种翘嘴红鲌进行试验养殖。翘嘴红鲌套养鲫鱼、鲢鱼、鳙鱼,不仅降低了疾病发生率,而且节约了饲料成本投入,亩利润达到7155.3元,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鲤鱼是天津地区传统的淡水池塘养殖品种,但是随着养殖时间的累积,养殖效益不断下降,养殖风险逐  相似文献   
55.
针对福建省鲜食大豆生产上品种更新换代慢、良种紧缺问题,以浙鲜 3 号为母本、K 丰 77-1 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多代定向选择,育成鲜食大豆新品种闽豆 12 号。该品种具有高产、稳定性好等特点,于 2022 年 7 月通过福建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闽审豆 20220001,适宜在福建省大豆产区春季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56.
针对我国北方玉米播种垄作区内一些使用人工半自动化播种器材普遍存在的漏播、种子破损及重复播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可安装在脚踏式玉米播种机上的踩踏气吸式微型玉米排种器。该排种器主要由支撑底座、踏板、活塞缸、排种嘴、种箱、吸种管及导种管组成,通过人工踩踏产生空气压力,并在气压、重力及震动的作用下实现玉米精量排种。田间试验表明:踩踏气吸式微型玉米排种器在播种频率为60~70次/min时,播种合格率为91.82%~92.17%,重播率为3.22%~3.45%,漏播率为4.61%~4.73%,均满足国家标准中对精密播种机的播种要求及玉米种植的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57.
菜用大豆食味品质与代谢物的种类和数量显著相关,为研究菜用大豆籽粒代谢物间的相关性,以菜用大豆新品种闽豆6号为材料,采用气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时期籽粒的代谢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检测到的102种代谢物中,有机酸36种,其次为氨基酸21种、多元醇11种、糖9种、磷酸7种、胺类5种、脂肪酸和核苷酸各4种、其它物质5种;对这9类代谢物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氨基酸与有机酸、糖及其它类代谢物均成负相关,与多元醇、磷酸、胺、核苷酸以及脂肪酸均呈正相关,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9种糖类代谢物相关分析表明蔗糖与葡萄糖和果糖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21种氨基酸的相关分析表明除蛋氨酸与半胱氨酸、焦谷氨酸与蛋氨酸和谷氨酸负相关外,其它氨基酸均两两正相关,此外含硫氨基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以及焦谷氨酸与其它20种氨基酸的相关性较弱;阿魏酸等6种酚酸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苯甲酸与其它5种酚酸相关性均不显著;阿魏酸与没食子酸、奎尼酸和莽草酸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芥子酸呈显著正相关;没食子酸与奎尼酸呈极显著正相关,奎尼酸与莽草酸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菜用大豆品质改良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8.
不同肥料对盐碱地小麦花后旗叶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置复合肥(CK)、有机肥(T1)、过磷酸钙(T2)、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施(T3)4种施肥处理,进行盐碱地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旗叶生理特性的研究,进而确定盐碱地小麦的合理施肥配方。结果表明,随着灌浆进程的推进,各处理旗叶中的丙二醛(MDA)及游离脯氨酸(FP)含量均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相较于其他3种处理,T3的MDA含量增长速度较慢且积累量较少,游离脯氨酸含量增长迅速且积累量较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与其他处理相比,T3有较高的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质含量。T3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从衰老特性及产量来看,过磷酸钙与有机肥混施(T3)是盐碱地较为合理的施肥配方。  相似文献   
59.
 种质资源筛选是抗病育种的前提和基础。以已知抗病水平的5份鉴别品种为对照,对水稻5个类群和1个混合类群的299份品种进行了温室苗期纹枯病抗性鉴定,筛选抗纹枯病水稻新种质。在“雾室/mist-chamber”环境下以改进的带菌木质短棒为接种物、以基于“叶枕高”的“0~9”级病级指标为标准,可有效区分对照品种间的抗病水平。299份品种中未发现免疫和高抗品种,中抗以上品种比例仅为36.5%,多数品种为中感至高感水平。就水稻不同类群而言,AUS类群中中抗以上品种的分布频率最高,超过60%;其次为ARO类群,为54.6%;分布频率最低的为TRJ类群,仅为22.7%。结合各品种苗高及与抗病对照YSBR1间的病级差异,从299份品种中筛选到7份抗病新种质,其中1份的抗性显著高于YSBR1,接近高抗水平。本研究为水稻抗纹枯病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抗源,同时为选择合适的类群间品种杂交以培育抗纹枯病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一个水稻卷叶基因rl(t)的精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片适度卷曲是水稻理想株型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卷叶基因rl(t)在杂合状态下可使叶片适度卷曲,增加水稻产量,具有较高的育种利用价值。以卷叶珍汕97B\[携带rl(t)基因\]与平展叶品种奇妙香(轮回亲本)杂交并回交的BC5F3和BC5F4为定位群体,在前人关于rl(t)的定位区间内设计了15对多态性分子标记,将rl(t)精细定位于第2染色体上分子标记P95053和P113.6之间的11 kb范围内,遗传间距约0.04 cM。区间内只包含1个释义基因,预测编码GL2类同源异型结构域,属于同源异型盒家族中的HD GL2类(也称为HD ZIP Ⅳ)转录因子。卷叶基因rl(t)的精细定位为克隆目标基因和研究其调控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