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30篇
水产渔业   205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2 毫秒
101.
用人工养成史氏鲟雄鱼的精液给野生史氏鲟及野生中华鲟雌鱼的成熟卵子授精,结果证明,人工养成史氏鲟的精子,其活力不低于野生史氏鲟,前者的受精率为79.3%,孵化率84.2%;后者的受精率为73.8%,孵化率81.7%。与中华鲟原种的后代相比,人工养成史氏鲟(♂)与野生中华鲟(♀)的杂交后代具有生长速度快、存活率高,抗病力强和耐运输等优点;与史氏鲟原种的后代相比,杂交鲟的适温范围明显大于史氏鲟,它具有中华鲟适应高温的能力。中华鲟与史氏鲟的杂交种有可能成为我国鲟鱼养殖中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02.
篮子鱼繁殖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7,他引:3  
篮子鱼隶属于鲈形目,篮子鱼科,篮子鱼属.篮子鱼属共23种,分布于印度洋非洲东岸至太平洋中部,在我国有10种,大多产于南海和东海南部[1].篮子鱼为浅海近岸水域植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肉味佳美,是东南亚和我国南方海水养殖的经济鱼类之一.  相似文献   
103.
在20~24 ℃饲养条件下,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主要消化器官结构和酶活性变化的影响.幼鱼分别饥饿0 d(对照组)、7 d、14 d和21 d,然后恢复投喂30 d.结果表明,饥饿后,消化道管腔变窄,管腔壁变薄,胃和肠的皱褶减少,变浅,肝脏出现萎缩现象,饥饿组与对照组鱼的比肝重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同时,饥饿组幼鱼的消化道上皮细胞高度下降,腺细胞缩小,肝细胞内脂滴减少.至饥饿后期,肠上皮细胞和肝细胞的线粒体出现肿胀和脊断裂现象,部分肝细胞核仁解体.恢复投喂30 d后,除饥饿21 d组外,饥饿7 d和14 d幼鱼的胃、肠和肝脏结构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饥饿对施氏鲟幼鱼的消化酶活性有明显影响,饥饿7 d时,所测的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均有明显下降,但随饥饿时间的延长,不同的消化酶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原因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分析结果还表明,胃中淀粉酶和脂肪酶只是对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和脂肪起初步消化作用,它们对食物的消化作用不如胃蛋白酶重要,肝脏中则始终没检测到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4.
首次获得 4龄全人工养殖性腺成熟雄性史氏鲟亲本 ,试验鱼饲养于装备有循环水系统的长方形水泥池 ,水源为地下井水 ,以人工配合饲料投喂 ,培育过程中适当调整和控制环境条件以及辅以外源激素刺激增进性腺发育。催情试验鱼体长 13 1cm ,体宽 13cm ,体高 13cm ,体重 6 7kg。采用 2针注射法注射激素LHRH -A2 ,效应时间为 2 8 5小时 ,水温 2 2~ 2 3℃。排出高质量精液 110ml,精子被激活后活力为97 1% ,活动寿命达 2 75 6秒  相似文献   
105.
金钱鱼(Scatophagus argus)是具有食用和观赏双重价值的重要海水鱼类,由于其雌、雄性腺发育不同步等原因,目前开展金钱鱼全人工繁殖仍存在一定困难。文章从繁殖习性、性腺分化及发育、精卵特性与胚胎发育、人工繁殖等5个方面,综述了金钱鱼繁殖生物学特性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建议从早期性腺分化、繁殖内分泌、性腺发育影响因素、产业化育苗等4个方面进一步加强金钱鱼繁殖研究,可为系统掌握金钱鱼的繁殖规律和攻克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6.
中华鲟幼鲟蛋白质营养最适需要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确定中华鲟 (Acipensersinensis)幼鲟最佳生长的饲料蛋白质适宜含量 ,按单因子梯度设计原理 ,设计 5种不同蛋白质水平配方的饲料 ,分别投喂中华鲟幼鲟 ,测定中华鲟幼鲟体重、体成分 ,同时用外源性指示剂 (Cr2 O3)测定饲料中干物质和粗蛋白的表观消化率 ,比较其测定结果。结果表明 ,饲料蛋白质质量分数为 4 4 .18%时 ,中华鲟的生长效果最好 ;以增重率为指标 ,通过直线回归和抛物线回归推算出中华鲟蛋白质需要的适宜质量分数为4 0 .0 0 %~ 4 3 .0 1%。  相似文献   
107.
吴晓峰  耿智  冯广朋  赵峰  张涛  杨刚  庄平 《海洋渔业》2020,42(2):205-213
根据2017—2018年长江口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的调查数据,研究了长江口中华绒螯蟹成蟹资源的种群结构和繁殖特征。崇明西滩、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水域中华绒螯蟹的CPUE均值分别为(0.81±0.23)、(0.49±0.57)、(0.32±0.29)、(1.02±0.37) kg·(网·d)~(-1)。中华绒螯蟹规格在空间分布上呈由中游至下游逐步下降的趋势,在时间上各调查站位变化规律各有不同。中华绒螯蟹总体雌雄性比为0.36∶1,崇明东滩和横沙浅滩雌蟹比例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九段沙雌蟹比例则一直维持在20%的水平,且显著小于其他3个调查站位。调查期间九段沙水域均可捕到抱卵蟹,抱卵率随时间推移先降低后升高。崇明东滩、横沙浅滩和九段沙抱卵蟹的相对繁殖力分别为(12.80±4.14)×10~2、(13.10±6.25)×10~2、(7.82±4.47)×10~2粒·g ~(-1)。  相似文献   
108.
赵优  张涛  赵峰  庄平 《海洋渔业》2024,(1):53-62
为了解多鳞四指马■(Eleutheronema rhadinum)的遗传多样性信息,采用荧光标记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fluorescent 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 fAFLP)对多鳞四指马■8个地理群体214个样本进行扩增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用9对引物组合共扩增位点493条,其中多态性位点为443条,多态性比例为89.86%;8个地理群体观测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多样性指数(H)、Shannon信息指数(I)平均值分别为1.679 0、1.467 2、0.250 8和0.363 1;群体遗传多样性高低依次为舟山>崇明>启东>东山>广州>湛江>琼海>高雄。应用AMOVA对8个群体的遗传变异来源进行分析得出,总的遗传分化指数Fst为0.237 2,表明23.72%遗传变异来自于群体间。8个地理群体遗传距离(D)在0.021 6~0.194 4之间;相似系数(H)在0.823 4~0.978 6之间,UPGMA聚类得出多鳞四指马■群体可...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高渗与低渗胁迫对离体培养的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不同发育期胚胎中生化成分含量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从原肠期发育到出膜前期,对照组(盐度15)胚胎中蛋白含量降低(P<0.05)、胰蛋白酶与胃蛋白酶活性升高(P<0.05),脂类含量(P>0.05)和脂肪酶活性(P<0.05)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和淀粉酶活性均在眼点期升高(P<0.05)而在出膜前又降低(P<0.05);低渗胁迫引起胚胎蛋白含量降低(P<0.05),而高渗胁迫导致胚胎蛋白含量升高(P<0.05);高渗胁迫对胚胎脂类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低渗胁迫引起出膜前期胚胎中脂类含量显著降低(P<0.05);高、低渗胁迫对胚胎碳水化合物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高、低渗胁迫均显著降低眼点期胚胎淀粉酶活性(P<0.05)而引起出膜前期胚胎胰蛋白酶活性略降低(P>0.05)外,低渗胁迫导致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消化酶活性升高,而高渗胁迫导致酶活性降低;除脂肪酶外,渗透胁迫对原肠期胚胎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均具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说明,蛋白质和脂类是中华绒螯蟹胚胎发育过程中重要的能源物质与结构物质,渗透胁迫通过改变中华绒螯蟹胚胎消化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胚胎对卵黄物质的分解与利用,最终影响胚胎的发育。本实验结果提示,河口盐度过高或过低均可能对中华绒螯蟹早期胚胎的发育及后期幼体的质量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冯广朋  张航利  庄平 《海洋渔业》2015,37(2):128-134
对长江口不同性腺发育时期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雌性亲蟹的性腺与肝胰腺进行取样,对比研究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之间能量代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亲蟹性腺发育的不同时期,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的性腺指数均在V期显著升高,而肝胰腺指数无显著变化;性腺总脂含量放流群体在第VI1期显著下降,自然群体在第VI2期显著升高,其它时期变化均不显著;放流群体和自然群体的肝胰腺总脂含量随着性腺的发育逐渐减小,第VI2期显著低于第IV期。在亲蟹性腺发育的同一时期,放流群体性腺和肝胰腺的蛋白水平显著小于自然群体,两个群体的性腺指数、肝胰腺指数、水分含量、总脂含量等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可以在放流前对亲蟹进行营养强化,提高其机体蛋白含量,这有助于提升增殖放流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