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2篇
  8篇
综合类   20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51.
分子佐剂C3d增强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分子佐剂C3d对猪流感病毒HA-DNA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本研究构建了3种表达不同形式HA的重组质粒,分别为:表达分泌型HA的质粒p-sHA、表达全长HA的质粒P-tmHA和融合表达3拷贝鼠C3d与HA的质粒P-sHA/mC3d3.3种质粒与空载体pCAGGS分别免疫BALB/c小鼠后,采用ELISA和HI试验检测抗体水平.结果显示,免疫后第8周,P-sHA组与P-tmHA组的抗体水平没有明显差别,而P-sHA/mC3d3免疫组的抗体水平显著高于这两组,说明分子佐剂C3d增强了抗体应答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试验及细胞因子检测实验结果显示,免疫后第8周,P-tmHA诱导了更强的淋巴细胞增殖反应和更高水平的IFN-,而p-sHA/mC3d3诱导了更高水平的IL-4,说明HA表达形式的变化影响了免疫反应的类型,C3d与HA融合后通过诱导IL-4的产生而使免疫反应倾向于Th2型.总之,本研究证实3拷贝分子佐剂C3d与分泌型HA融合后显著提高了DNA疫苗诱导的抗体水平.这提示质粒P-sHA/mC3d3免疫可能对接种动物提供高水平的保护,有希望成为抗猪流感病毒的候选疫苗.  相似文献   
52.
为了构建猪流感病毒A/swine/Tian Jin/6/2013(H1N1)的反向遗传操作技术平台,通过RT-PCR技术分别扩增了欧洲类禽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并分别连接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 BD上。纯化8个重组质粒,共转染到293T细胞。54 h后收集上清,并接种到MDCK细胞。待细胞病变明显时,进行血凝试验检测收集到的上清,测得血凝效价为1∶32。测定拯救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结果显示,在核苷酸序列上,拯救病毒与野生病毒完全一致。细胞病变情况显示,拯救毒株与野生毒株无明显差别。本研究成功拯救了欧洲类禽H1 N1亚型猪流感病毒,为猪流感病毒的致病机理、基因功能研究以及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3.
禽痘病毒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禽痘病毒(Avipoxvirus)是痘病毒科的成员,可以作为病毒载体表达外源基因。近年来禽痘病毒作为非复制型载体的应用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成功地构建了表达不同外源基因的重组禽痘病毒,在肿瘤疾病和艾滋病的预防和治疗中都有不俗的表现。文章主要对禽痘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在哺乳动物中的应用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54.
为了评价基因修饰对提高DNA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将NDV F48E9株HN基因进行密码子优化和信号肽替换,修饰后的基因命名为SoptiHN,将HN和SoptiHN基因分别克隆至pVAX 1和含CpG-ODN刺激序列的载体pVAX 1-CpG中,共获得pV-SoptiHN、pVC-SoptiHN、pV-HN和pVC-HN 4种质粒.将4种质粒股四头肌多点注射3周龄SPF鸡,每只鸡200 μg,以PBS为非免疫对照;一免后3周以相同的剂量加强免疫,二免后2周以103EID50NDV的F48E9强毒株进行攻毒,计算发病率、死亡率以及排毒情况.试验期间每周采集血清进行HI抗体的检测,同时采集抗凝血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分析免疫后各试验组IFN-y和IL-18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疫苗免疫1周后,所有免疫组均能产生抗NDV的HI抗体,pV-SoptiHN和pVC-SoptiHN组最高,与其他组差异显著;pVC-SoptiHN和pVC-HN质粒免疫组IFN-γ和IL-18表达水平要略高于pV-SoptiHN和pV-HN质粒免疫组.攻毒结果显示,pV-SoptiHN与pVC-SoptiHN免疫组的死亡保护率均为71%,排毒检出率均为25%,而pV-HN和pVc-HN免疫组的保护率均为50%,排毒检出率分别为50%和44%,pVAX1、pVAX1-CpG和PBS对照组攻毒后的死亡率均为100%,排毒检出率均为100%,pV-SoptiHN与pVC-SoptiHN免疫组的排毒时间与其他5组相比有所缩短.以上结果表明,修饰后的HN基因可以诱导鸡产生更强烈的免疫反应,获得更好的保护效率.  相似文献   
55.
根据GenBank中已发表的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ighly Pathogenic 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HuN4株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对PRRSV HuN4株非结构蛋白Nsp4(Nonstructural protein 4基因进行RT-PCR扩增,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0a-Nsp4,经酶切测序鉴定。将pET30a-Nsp4转化表达菌株BL21(DE3),诱导可表达分子量约为27kDa重组蛋白。Westernblot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反应原性,经镍离子亲和层析(Ni-NTA)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可溶性重组蛋白。将纯化的Nsp4蛋白免疫BALB/c小鼠,抗血清ELISA效价达1:16000,Western blot和IFA表明,所制备的抗血清能够特异性识别PRRSV自身表达的Nsp4蛋白。本研究获得了可溶性的PRRSV Nsp4蛋白,制备了Nsp4特异性多抗血清,为进一步研究Nsp4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主要免疫蛋白基因ORF4和ORF5及ORF5和ORF7基因分别共同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IRES1neo中构建重组质粒,称为pIRESorf5/4和pIRESorf5/7。添加脂质体作为佐剂的表达质粒免疫BABL/c小鼠,经过三次免疫和采取血清,通过ELISA检测,其中pIRESorf5/7表达质粒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为进一步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基因免疫应答以及研制基因疫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7.
本实验根据PRRSV结构蛋白的特性和IFNγ及IL-2这两种细胞因子的特性,构建表达PRRSVGP4-GP5、GP5-M、GP5-N、GP5-IFNγ、GP5-IL-2、N-IFNγ、N-IL-2的重组质粒。这些重组质粒在真核细胞中得到了表达。用这些真核表达质粒可以免疫小猪,通过检测其对猪体免疫应答的诱导能力和接种后动物对PRRSV的抵抗力来对基因疫苗的效能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到有效的基因疫苗并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8.
为了研制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HP-PRRS)弱毒疫苗,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HuN4株进行了致弱驯化,在Marc-145细胞上对其进行了3次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该毒株的病变速度随着代次增高逐渐加快,传至80代以后其病毒滴度达到最高并保持稳定;电镜观察发现低代次病毒粒子形态以棒状为主,高代次病毒粒子形态以球形为主;蚀斑形态比较发现低代次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不一,而高代次病毒形成的蚀斑大小均一;序列分析和病毒抗原性分析表明HuN4株传代过程中GP5蛋白羧基端1个主要抗原表位(196QWGRL200)发生突变即196Q突变为196R,针对该表位的单克隆抗体只与HuN4株低代次病毒反应而不与高代次病毒反应.以上结果表明:在Marc-145细胞上经蚀斑克隆和连续传代致使HP-PRRSV HuN4株部分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这些特性的改变在病毒弱化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59.
我国猪群中TTV的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确定Torque teno virus(TTV)在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及其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方法首次检测了来自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258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TTV1和TTV2感染总阳性卒分别为37.6%和82.6%.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38.4%.挑选部分阳性样品用套式PCR引物扩增出TTV1和TTV2的部分非编码区(UTR)片段,并将扩增出的部分UTR基因与已报道的TTV1和TTV2病毒UTR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我们选择了8份阳性样品进行了TTV1和TTV2的全长基因的扩增和克隆.分析结果显示TTV可分为TTV1和TTV2两大分支,其中我们分离获得的TTV1和TTV2之间的UTR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8%~98.5%和94.2%~100%,而与参考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2.7%~100%和95.5%~99.1%.本研究首次证实在我国猪群中存在TTV感染,提示我们对猪群感染的TTV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病原.  相似文献   
60.
根据GenBank_h发表的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circovirustype2,PCV2)基因组序列和TTV(Torquetenovirus)1、2型的UTR序列设计合成引物,建立了分别用于检测PCV2和TTV1、TTV2的PCR及巢式PCR方法。应用建立的PCR方法对送检的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258份血液和组织样品进行了PCV2、TTV1和TTV2的检测,确定猪群中PCV2与TTV1和/或TTV2混合感染情况。结果表明,94份样品表现为PCV2和TTV1的混合感染,占样品总数的36.4%;193份样品表现为PCV2和TTV2的混合感染,占74.8%;另外,还有一些样品为三重感染,占34.5%。由此可以看出,猪群中PCV2和/或TTV1和/或TTV2的混合感染很普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