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192.
能分泌表达重组人溶茵酶-鲎素融合蛋白的巴斯德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工程菌(X33/pPICZαA-human lysozyme-Tachyplesin Ⅰ构建的).除了基因本身内在特性外,表达条件对外源基因的表达量也有着极显著的影响.本文在摇瓶水平上通过发酵液起始pH、甲醇诱导浓度、诱导时间这3个因...  相似文献   
193.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分离鉴定与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春地区疑似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发病猪采集病料,经形态学检查、生化实验、卫星生长现象、溶血试验、PCR鉴定等,分离到7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定型试验表明,其中血清7型3株,血清5型2株,血清3型1株,血清1型1株.将分离菌株在37℃ BHI液体培养基中培养6~8 h,无菌条件下离心收集菌体,用灭菌生理盐水洗涤菌体3次,腹腔接种健康昆明小鼠,每只小鼠1.0×108 CFU/0.2 mL,结果5型和7型对小鼠的平均致死率最高,分别为100%和66.5%.  相似文献   
194.
新牛蛙抗肿瘤肽RGD-T-La(FS)嵌合体的设计及其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新牛蛙抗肿瘤肽RGD-嵌合体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本研究以新牛蛙抗菌肽Temporin-La(T-La)为基序,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改变特定氨基酸残基设计合成新的抗肿瘤肽Temporin-La(S)(TLa(S))和Temporin-La(FS)(T-La(FS)),氨基端偶联RGD肽成RGD-T-La、RGD-T-La(S)和RGD-T-La(FS)抗肿瘤肽,通过圆二色谱检测多肽二级结构,MTT法体外筛选抗肿瘤细胞活性多肽。使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肿瘤细胞对不同多肽的吸收量,筛选对抗肿瘤肽敏感的肿瘤细胞。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观察抗肿瘤活性强的抗肿瘤肽对敏感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抗肿瘤肽及其RGD嵌合体肽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在新牛蛙抗菌肽Temporin-La基序上设计T-La(S)和T-La(FS)2种抗肿瘤活性肽,圆二色谱仪测定其二级结构均呈α螺旋型,MTT结果显示黑色素瘤细胞(B16)对几种多肽的敏感性最强,10 mg/L质量浓度时,RGD-T-La(FS)对B16的毒性作用最强,细胞存活率为24.6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实时观察到,RGD-La(FS)和RGD-La(S)对肿瘤细胞都有较强的杀伤作用。扫描电镜结果显示,RGD嵌合体多肽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具有位点靶向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epG2对FITC-RGD-T-La(FS)的吸收量最大,检测到荧光强度为800 950.70。经改造的多肽T-La(FS)可以增加其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且偶联RGD的嵌合体RGD-T-La(FS)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更具有靶向专一性,为抗肿瘤肽作为抗肿瘤药物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5.
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机制研究现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大肠杆菌是典型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其耐药谱广,耐药机制复杂,是国内外耐药性研究较为详细的细菌.大肠杆菌对氟喹诺酮药物的耐药性问题是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大肠杆菌与氟喹诺酮耐药性有关的gyrA、gyrB、parC、parE点突变;多药外输泵;多重耐药基因;抗性质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6.
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大肠杆菌是医学和兽医临床最常见的病原之一。在兽医临诊中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如鸡大肠杆菌病、猪水肿病、仔猪黄、白痢是近几年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的传染病,长期困扰着养殖业的发展。随着抗生素的大量应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耐药谱越来越广。有的菌株甚至对尚未用于兽医临床的新型抗生素也表现出很强的耐药性。而且动物源性带耐药质粒的肠道菌可通过畜禽产品的加工、食用等过程传播到人类[1],因而兽医临床大剂量盲目使用抗生素不但给兽医临床治疗带来了困难,助长了耐药菌的产生,加剧了治疗和用药的恶性循环,而且对人医临床构成潜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7.
临床获得1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CE01,进行药每、质粒转化、耐药质粒消除试验,结果该菌对11种受试抗菌药物全部呈高度耐药,其中氧氟沙星的MIC≥50μg/ml,且含有喹诺酮抗生质粒,溴化乙淀和黄连素作为消除剂作用48小时可使其喹诺酮抗性质粒消除,耐药水平显著下降。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该菌gyrA基因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质粒DNA和染色体DNA均可扩增出长度为668bp的PCR产物片段。经测序分析,两者基因序列相同率为98.17%,相同位点突变相同的碱基有5个,相同位点突变不同的碱基有2个;与基因数据库Swanberg等报道的大肠杆菌gyrA基因相应序列比较,该菌质粒DNA PCR产物同源率97.8%,有13个位点发生突变,3个氨基酸被替换;染色体DNA PCR产物同源率98%,有12个位点发生突变,2个氨基酸被替换。用放射性同位素α-^32P分别标记CE01菌株染色体DNA和质粒DNA的PCR扩增片段制备探针,对CE01菌株进行检测。质粒DNA和染色体DNA分别与质粒控针和染色体探针杂交出现典型的阳性杂交斑。证实该菌株质粒和染色体上同时存在耐喹诺酮gyrA突变基因,对喹诺酮的耐药性是质粒介导和染色体突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8.
肺靶向利福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及抑杀菌效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薄膜分散法结合冷冻溶融法制备利福平脂质体 (L ip- RFP) ,在脂质体水相层中包入不同单糖作为肺组织的导向分子 ,采用微生物测定法 ,通过测定小鼠肺组织中 RFP含量来确定肺靶向最佳单糖及其浓度 ,并进行组织分布的研究 ;通过体内细菌计数比较了含 5 % D-甘露糖的利福平脂质体 (L ip- RFP- Man)组与 L ip- RFP组对血液及肺组织中细菌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 ,L ip- RFP最佳制备工艺为 :乳化温度 2 0℃ ,氯仿∶ PBS为 1∶ 5 ,药脂比为 1∶ 7,乳化速度4 0 0 r/ min,- 2 0℃冷冻过夜 ,室温融化 ,反复 2~ 3次 ;L ip- RFP- Man呈现最佳肺靶向作用 ;L ip- RFP与游离药物相比 ,对血液中细菌的清除能力明显增强 ,且维持时间延长 ,2 4 h游离组血液中细菌数为 6× 10 3个 / m L ,L ip- RFP组降为5 .2× 10 2 个 / m L;L ip- RFP- Man组与 L ip- RFP组相比 ,对肺组织中细菌的清除能力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前者优于后者 ;体内组织分布测定结果表明 ,各时间点的 RFP浓度均以肝脏为最高 ,但 L ip- RFP- Man组较 L ip- RFP组在肝脏中的药物浓度有所下降 ,二者的药物浓度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而 L ip- RFP- Man组较 L ip- RFP组在肺脏中的 RFP浓度有所上升 ,二者的药物浓度变化也有显著性差异 (P<0 .0  相似文献   
199.
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表达猪链球菌Sao-M和Ide_(Ssuis)基因,并分析其反应原性。根据GenBank数据库发表的序列,利用分子生物学软件设计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扩增Sao-M和Ide_(Ssuis)基因,经测序分析后,分别克隆到pET28a(+)和pMAL-c2X,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Sao-M和p MAL-c2X:Ide_(Ssuis),然后将鉴定为阳性的重组质粒分别转入宿主菌BL21和Rosetta2中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免疫印迹进行鉴定。实验表明,两种重组蛋白在原核系统中获得了高效的表达,并能与相应的阳性抗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究Sao-M和Ide_(Ssuis)蛋白生物学功能及其在猪链球菌致病机制上的作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0.
为探究京尼平对细菌鞭毛蛋白介导的小鼠肺炎是否具有缓解或治疗作用,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细菌鞭毛蛋白组和京尼平治疗组。用ELISA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肺部炎性因子分泌和炎性细胞浸润,并评价京尼平对细菌鞭毛蛋白引起的肺组织病理变化的作用。结果表明,京尼平可以显著抑制肺组织中IL-1β与KC的分泌和中性粒细胞的浸润,同时缓解鞭毛蛋白导致的肺泡出血、肺泡间质增厚,提示京尼平能够显著地抑制细菌鞭毛蛋白引起的小鼠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