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本试验旨在通过研究哺乳期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对荣昌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以确定荣昌哺乳母猪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SID Lys)的适宜需要量。选取2~3胎血缘相近的荣昌母猪50头,到妊娠110 d时按体况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SID Lys水平为0.60%(组1)、0.70%(组2)、0.80%(组3)、0.90%(组4)和1.00%(组5)的饲粮,哺乳期28 d。结果表明:1)提高饲粮SID Lys水平有减少母猪体重损失的趋势(P=0.068 9);高水平(1.00%)的SID Lys比0.60%~0.80%SID Lys显著降低了1~14日龄仔猪平均日增重(P0.05),但饲粮SID Lys水平对仔猪哺乳全期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P0.05)。2)哺乳第14天的母猪血清尿素氮含量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组3~组5显著低于组1(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哺乳第28天的母猪血清胰岛素、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促黄体素和促卵泡素水平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影响了血清雌二醇水平(P0.05),其中组4显著高于组1、组2和组5(P0.05)。饲粮SID Lys水平对初乳的成分指标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常乳中的非脂固形物和乳蛋白含量及乳密度随饲粮SID Lys水平的提高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4和组5显著高于组1(P0.05)。通过对母猪哺乳期体重变化、血清尿素氮和雌二醇含量进行二次曲线模拟,得到荣昌哺乳母猪饲粮SID Lys的适宜水平为0.83%~0.89%。  相似文献   
92.
液态发酵饲料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意义上的液态发酵饲料是食品工业副产品及农副产品或饲料与水按1.0∶1.5至1∶4混合后,经充分发酵后形成稳定状态的饲料,具有抑制病原菌增殖、提高畜禽生长性能、改善胃肠道健康、扩大饲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等优势。自欧盟宣布全面禁止使用抗生素类饲料添加剂以来,人们在安全、有效的无抗饲料的生产与应用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液态发酵饲料作为一种无抗饲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就液态发酵饲料的生产工艺、品质影响因素及其在养猪生产上的应用进行综述,以期为液态发酵饲料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3.
消费者对高端猪肉的感知价值鲜有学者研究,不利于企业根据消费者感知价值制定出科学的营销策略以实践精准营销。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消费者对高端猪肉感知价值的实际维度。结果表明,消费者对高端猪肉的感知维度可分为:社会价值、安全价值、美食价值、情境价值,其中美食价值是本研究发现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94.
试验用24头长×荣F_1生长猪,共分4组,研究饲粮中添加大曲酒糟对肉猪生产性能和肉质的影响。Ⅰ组为基础饲粮+1%的添加剂预混料(对照组);Ⅱ组以10%(20~60kg体重)、15%(60~90kg体重)的干曲酒糟分别取代Ⅰ组中等量的统糠;Ⅲ组以20%(20~60kg体重)、25%(60~90kg体重)的干曲酒糟取代Ⅰ组中10%的统糠和10%的玉米(20~60体重)、15%的统糠和10%的玉米(60~90kg);Ⅳ组以30%(20~60kg体重)、35%(60~90kg体重)的干曲酒糟取代Ⅱ组中10%的统糠和20%的玉米(20~60kg体重)、15%的统糠和20%的玉米(60~90kg体重)。结果显示:Ⅰ、Ⅱ、Ⅲ、Ⅳ组,20~60kg阶段头均日增重分别为589、547、536和554g。耗料增重比分别为3.21、3.17、2.90和3.21。每kg增重成本3.53、3.39、2.89和2.99元;60~90kg阶段4个组头均日增重分别为656、514、523和528g。耗料增重比分别为3.90、4.09、5.22和5.16,每kg增重成本为3.49、3.23、3.87和3.48元。各组肉质测定均正常。另用8头体重50kg左右去势公猪对Ⅰ组和Ⅳ组(20~60kg阶段)饲粮进行消化试验,测得Ⅰ组饲粮各养分(除粗纤维、粗脂肪、无氮浸出物外)的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0.05)。本试验初步表明:在20~60kg阶段猪饲粮中可用10%~30%的大曲酒糟取代饲粮中10%的统糠和10%~20  相似文献   
95.
以甲基橙溶液模拟偶氮染料废水,实验研究了溶液温度对Fenton法脱色甲基橙溶液的影响,探讨了反应过程的催化反应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溶液温度能加速甲基橙溶液的脱色和COD的去除,并能减少Fenton试剂的用量.取1 000 mg/L的甲基橙溶液,调节pH为3,加热至353 K后,加入Fenton试剂,使溶液中Fe2+浓度和H2O2初始浓度分别为4 mmol/L和60 mmol/L,反应2.5 min后,甲基橙溶液的COD去除率能达到94.23%.  相似文献   
96.
不同加工方法对大麦饲用价值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36头15kg左右的长×荣F1肉猪,通过一个饲养试验和一个消化试验研究大麦粉料日粮(1组)、膨化大麦粉料日粮(2组)、制粒大麦日粮(3组)和膨化大麦制粒日粮(4组)对15~90kg生长育肥猪生产性能和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与1组比较,2、3、4组日增重分别提高2.67%、1.53%和9.00%;饲料利用率分别改进8.18%、6.39%和13.30%;每头猪节约饲料成本21.00元、17.25元和34.50元.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粗蛋白质分别提高了3.94%、2.29%和1.68%,差异均不显某著(P>0.05),干物质分别提高了4.72%(P<0.05)、-1.69%(P>0.05)和4.83%(P<0.05),粗纤维分别提高了26.22%(P<0.05)、43.89%(P<0.01)和44.26%(P<0.01),粗纤维分别提高了21.86%(P<0.01)、11.52%(P<0.05)和22.01%(P<0.01).表明大麦型饲料制成颗粒料的饲养效果明显优于粉状料,将大麦膨化或膨化再制粒有加性效应.  相似文献   
97.
本文对重庆市三峡库区柑橘渣的营养物质和苦味物质含量进行了系统检测。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的柑橘渣无氮浸出物、消化能和钙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全面,但粗蛋白质和总磷含量低,水分、粗纤维和苦味物质含量高,作为潜在的饲料资源,经过适当处理可以大量开发作畜禽饲料。  相似文献   
98.
生长猪日粮中添加植酸酶的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一个饲养试验和一个消化试验研究了1000mg/kg植酸酶对生长猪生产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饲养试验将16头45kg左右的长白x荣昌F1杂交公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圈,每圈1头,分别喂给基础日粮、基础日粮+1000mg/kg植酸酶两种日粮。饲养试验开始后第21d采用全收粪法进行预试期7d和正试期5d的消化试验。结果表明:在45kg左右生长猪日粮中添加1000mg/kg植酸酶,日增重提高8.15%(P<0.05),饲料效率改善4.18%(P<0.05);生长猪日粮添加植酸酶对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的表现消化率分别提高1.18%、2.71%。5.09%和1.58%,统计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钙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9.22%和68.00%,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9.
能量蛋白对种公猪血液中T3、T4、TP、BUN和GLU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大约克公猪18头,分为6个处理,考察不同日粮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种公猪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能量、粗蛋白水平对血液中T3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的蛋白水平提高血液中的TP也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日粮的蛋白水平和能量水平互作影响下血液中的BUN差异显著(P〈0.05),GLU的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设高、低两个营养水平,并于20 kg、35 kg、50 kg、80 kg、100 kg时进行屠宰,测定了不同性别长×荣二元杂交猪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含量随体重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肌肉中的胶原蛋白含量随体重的增加呈对数函数变化(y=0.0489 lnx+0.0428,R2=0.8425),20~35 kg阶段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升高幅度最大,达32.2 %,35 kg后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变化不大(P > 0.05) ;营养水平对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 ;公猪50 kg以前高于母猪(P > 0.05),50 kg后公母间差异很小(P > 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