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3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71.
霉菌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多细胞真菌微生物,生长、传播速度快。其产生的霉菌毒素是对食品、饲料生产危害最严重的一类毒素。危害最大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等。饲料发霉产生的霉菌毒素是造成饲料浪费和动物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变质的饲料不仅影响动物健康,最终也影响人类健康。  相似文献   
72.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药物溶剂、助溶剂、辅料及其用量比进行筛选,确定了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基础处方,并采用正交试验对处方进行优化,参照注射液的质量要求对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的澄明度、pH值、无菌、热原等进行质量评价.确定制剂的最优处方为氟苯尼考10%~30%,氟尼辛葡甲胺0.5%~2.5%,溶剂45%~65%,稳定剂10%,抗氧化剂0.1%~0.2%.结果显示,复方氟苯尼考注射液pH值在6.5~7.5之间,注射液澄明度检查未检出可见异物,无热原,无菌检查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73.
以0.1mL/kg.b.w.YFM复方麻醉剂对野猪进行颈部肌肉注射,观察麻醉效果,并利用PHILIPS MP30监护仪和DATEX循环监护仪动态监测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步采取血样,应用放免法和比色法测定同时相血液相关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的变化。结果显示,野猪麻醉期间血浆ET水平下降,6-keto-PGF1α水平升高,血浆ET、6-keto-PGF1α的变化与血流动力学各项指标的变化呈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血清NO和血浆TXB2水平基本无变化。结果表明,ET、PGI2两大内皮源性血管活性因子参与了野猪YFM合剂麻醉所致的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调节。  相似文献   
74.
观察赛拉唑对大鼠不同脑区NOS活性、NO和cGMP含量的影响,以探讨NO-NOS-cGMP信号转导系统对赛拉唑全麻分子机理的调控.Wistar纯种大鼠84只,随机选取12只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其余随机均分为低剂量赛拉唑用药组和高剂量赛拉唑用药组,每个剂量组又分为麻醉期、翻正反射恢复期和苏醒期3个亚组(各12只).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鼠不同脑区NOS活性和NO产量,放射免疫法测定脑cGMP含量.结果表明,赛拉唑能明显地抑制大鼠大脑皮质、小脑、海马和脑干NOS活性、NO和cGMP含量.并且NOS活性、NO含量的抑制作用呈现荆量依赖性增加趋势,这种变化与大鼠赛拉唑麻醉后行为学变化相吻合.结果提示,NO-NOS-cGMP信号传递系统参与了赛拉唑全麻作用产生的分子学机制的调控.  相似文献   
75.
为了评价YFM复方麻醉剂对野猪的麻醉效果及生理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将YFM合剂以0.1mL/kg体重对野猪进行颈部肌肉注射实施全身麻醉,通过临床观察和麻醉监护仪监测野猪的麻醉效果和生理功能的变化。结果显示,YFM合剂麻醉野猪的诱导期为3.05±0.22min,麻醉期为60.20±1.72min,苏醒期为30.79±1.53min,并且其对野猪的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良好;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轻微,脉搏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1.30±0.40%以上。试验证明,YFM合剂对野猪麻醉效果确实,对机体主要生理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76.
【目的】在自主研制的抗鹿朊蛋白单克隆抗体基础上,建立和优化了鹿慢性消耗性疾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 CWD)的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 IHC)诊断方法。【方法】按照常规石蜡病理切片制作方法制备阴性和阳性切片,应用ABC法对获得的5株单抗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5株单抗(编号分别为5A5、3B2、6D12、5E3、1F5)中只有5E3和3B2可以与CWD的阳性鹿延髓切片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而且5E3的反应较强烈,3B2的反应较弱,其它3株单抗则在试验的浓度范围内无特异性免疫反应。此外,5E3的稀释比例为1:10 000时,免疫反应效果达到最佳状态。【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单抗5E3可以用于我国CWD的监测。  相似文献   
77.
【目的】克隆乌骨鸡黑色素皮质激素受体-1(melanocortin 1-receptor,MC1R)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和原核表达。【方法】采集乌骨鸡的肌肉组织,提取其总RNA,根据GenBank上公布的原鸡(Gallus gullus)MC1R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反转录RT-PCR克隆乌骨鸡MC1R基因,对其进行生物学分析,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MC1R,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结果】乌骨鸡MC1R序列由945个碱基组成,编码314个氨基酸。成功构建了重组质粒pET32a-MC1R的原核表达系统,并且体外诱导获得了MC1R蛋白。【结论】成功克隆了乌骨鸡MC1R基因并分析了其与乌骨鸡乌色性状的关系,其与原鸡的亲缘关系最近,达99.4%,经原核表达获得了乌骨鸡MC1R蛋白。  相似文献   
78.
安氟醚低流量吸入麻醉对犬呼吸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实验应用吸入麻醉药安氟醚 ,对小型观赏犬进行吸入麻醉试验 ,行间歇正压通气控制呼吸 ,并以 Datex呼吸监护仪对呼吸系统的各项指标进行监测。结果表明 ,尽管安氟醚对呼吸功能有抑制作用 ,但使用机械通气不要求动物自主呼吸 ,应用旁气流通气监测法 (SSS) ,通过调节安氟醚吸入浓度和潮气量 ,可保证呼吸系统功能正常 ,使麻醉在安全状态下进行  相似文献   
79.
复方赛啦唑麻醉制剂对山羊麻醉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观察复方赛啦唑麻醉制剂对山羊的麻醉效果。应用复方赛啦唑麻醉制剂0.11ml/kg剂量对6只健康山羊颈部肌肉注射,应用多道生理记录仪进行连续动态监测,并同时进行一般临床麻醉效果观察。结果表明,复方赛啦唑对山羊麻醉效果确实,镇静、镇痛、肌松效果理想,呼吸、心率、体温等各项生理指标均在生理耐受范围内,可以满足山羊的临床麻醉需要。  相似文献   
80.
朱慧楠  毕可东  刘焕奇  邹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95-16397
[目的]评价氨苄西林混悬液对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科宝肉鸡为研究对象,通过体外和体内抑菌试验研究了用氨苄西林混悬液防治鸡大肠杆菌病的疗效,并与氨苄西林可溶性粉进行了对比。[结果]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氨苄西林混悬液和氨苄西林可溶性粉对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 μg/ml和4 μg/ml;体内抑菌试验中,氨苄西林混悬液各组的死亡率明显低于阳性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在治疗效果上,氨苄西林混悬液各组与氨苄西林可溶性粉各组比较,治愈率和有效率显著提高,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均无统计学差异;在增重效果上,氨苄西林混悬液各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与氨苄西林可溶性粉各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氨苄西林混悬液可用于防治鸡大肠杆菌病,预防量以30 mg/L,治疗剂量为90 mg/L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