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8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71.
为建立检测多种犬病的多重PCR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登录犬瘟热病毒(CDV)的N基因序列、犬细小病毒(CPV)的NS基因序列和犬腺病毒(CAV)的E3基因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同时扩增CDV (507 bp)、CPV (287 bp)、CAV-Ⅰ (590 bp)和CAV-Ⅱ(1 027 bp)的多重PCR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在同一PCR反应体系中可以同时检测以上4种病毒,而狂犬病病毒检测为阴性;CDV、CPV、CAV-Ⅰ和CAV-Ⅱ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1.9 TCID50、101.7 TCID50、101.7 TCID50和102.2 TCID50.利用该方法对由黑龙江省不同地区所采集的30份犬病料样品进行检测,CDV阳性率为23.33%(7/30)、CPV阳性率为20%(6/30)、CAV-Ⅰ和CAV-Ⅱ的阳性率均为3.33%(1/30),证明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72.
73.
在完成14株野禽源AIV PB1-F2基因克隆、测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同源性、遗传进化关系及氨基酸编码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发现,H5N1亚型高致病性毒株A/lesser_kestrel/Harbin/194/2007(H5N1)PB1-F2的第37,48,50位氨基酸分别为精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与其他13个低致病性毒株均不相同(其分别为谷氨酰胺、谷氨酰胺、天冬氨酸).为探讨这一现象,从NCBI Influenza Virus Resource中选取1061个AIV毒株的PB1-F2基因序列进一步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在第37,48,50位氨基酸位点上,97香港H5N1、其他H5N1及其他亚型AIV在此3个位点上氨基酸的构成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且还呈现出了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并且研究还发现在此3个位点上,H9N2亚型毒株也表现出了较强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针对PB1-F2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分析表明,H5N1及香港系毒株较其他AIV存在较远的遗传距离.随机的突变和重组似乎不足以解释这种差异及遗传距离形成的原因,其生物学意义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74.
17β-雌二醇诱导施氏鲟全雌化后在鱼体内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鱼类的性别可以用类固醇加以控制,其中最常用的雌激素是17β雌二醇和雌酮[1]。给性别尚未分化的雌雄异体的幼苗注射外源类固醇激素可使其向预期的性别发育。此法已经在虹鳟、大西洋鲑和罗非鱼等多种鱼类取得成功。目前,人们认为采用性类固醇激素诱导生产单性鱼作为商品出售可能  相似文献   
75.
利用扩增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长末端重复序列(LTR)的特异性引物作为检测引物,对采集于吉林省某地健康野鸭的脏器样品进行PCR检测。阳性样品经DF1培养增殖,进行病毒的分离,经PCR和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2株REV,分别来自于针尾鸭和绿头鸭,将分离病毒分别命名为DBYR1101和DBYR1102。克隆2个病毒株的主要保护性抗原基因gp90,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2个分离株gp90基因氨基酸相似性为99.5%;DBYR1101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7%、94.2%和98.2%;DBYR1102 gp90基因与REV 3个型的代表株170A、SNV和CSV的氨基酸相似性分别为95.2%、93.7%和97.7%;与中国早期南方分离株HA9901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4.7%和94.2%;与中国北方分离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9.2%~100%。核苷酸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个野鸟源REV分离株与现有的东北分离株亲缘关系较近,趋于形成1个北方分离群;与SNV株亲缘关系最远;与170A株亲缘关系较远;与美国和中国台湾地区的某些分离株相似性较高。该研究首次自野鸭体内分离到REV,丰富了REV流行病学资料,同时提醒我们重视野生鸟类迁徙在疾病传播中所扮演的角色,为深入研究REV致病机制、免疫抑制机制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6.
目前,国内外对无乳链球菌的检测方法已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多数是基于无乳链球菌rRNA操纵元件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而建立的方法.以表面免疫相关蛋白(surface immunogenic protein,SIP)基因为检测序列的PCR方法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77.
经济毛皮动物“白鼻子病”发病原因初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鼻子病”在毛皮动物间的广泛流行已经影响到了毛皮动物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虽然大多数学者认为是营养代谢病,但是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该病的具体发病原因。在综合分析了近年基层兽医对“白鼻子病”的治疗体会和国外曾发生过的毛皮动物代谢病的情况后,对它们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防治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白鼻子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8.
野生鸟类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国内外自由飞翔野生鸟类的一些影响较大疾病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对我国的野生鸟类疾病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9.
80.
天津某县外贸饲养场从1989年8月初开始,水貂出现持续性的发病死亡,共死亡水貂500多只,经济损失惨重。发病期间我们对该场水貂的饲养管理、饲料营养、发病情况及水貂传染病的流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分析,初步诊断认为,水貂持续性发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是由喂生豆粕所致。通过改变饲料调制方法,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和控制。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