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2篇
  9篇
综合类   42篇
畜牧兽医   108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禽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与公共卫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流行性感冒(禽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感染源疾病综合征。本概述了禽流感的流行病学,种间传播及公共卫生意义,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2.
益生素与免疫刺激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胃肠道中作为益生菌的微生物通过三条途径刺激动物的免疫系统。其一 ,它们能作为活细胞在动物胃肠道表面定植与繁殖 ,增殖到一定数目 ,刺激动物免疫系统 ;其二 ,由死细胞释放出来的抗源物质(包括脂多糖、肽聚糖和DNA等大分子物质 )被动物吸收后直接刺激动物免疫系统。其三 ,乳杆菌 (Lac tobacillus)通过影响胃肠道中微生物菌群组成来间接影响免疫系统。目前来说这三种方法哪一种被广泛采用还没有定论 ,但显而易见的是某一菌株的定植、繁殖能力以及其在动物胃肠道存在的数量同它的免疫刺激能力的强弱是相关联的。益生菌对动…  相似文献   
73.
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免疫原性检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BAD/TOPO中,经鉴定后得到了重组质粒pBAD-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茵TOP10中,分别以不同浓度的诱导剂L-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并在不同诱导时间进行采样,经处理后做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结果,以终浓度为0.02g/L的L-阿拉伯醛糖进行诱导,4h后表达可达到高峰,表达产物大小约为40ku。软件扫描结果显示,VP1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占细菌总蛋白的26.3%,能与抗FMDV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融合蛋白以包涵体和可溶形式存在。抽提融合蛋白的包涵体,经过洗涤后制成油乳荆疫苗,经皮下注射免疫豚鼠,用乳鼠中和试验测定豚鼠血清中和指数,并用口蹄疫病毒对豚鼠进行攻毒。结果表明,用此融合蛋白的包涵体免疫豚鼠能诱导产生中和抗体,并对病毒的攻击提供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74.
采用RT-PCR方法扩增了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广东株的血凝素基因HA.将HA基因克隆到笔者所设计的原核表达载体pMBX上,成功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MBX-HA.将其转化到E.coli BL-21感受态细胞中表达,经SDS-PAGE可检测到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6200的融合蛋白,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29.5%.经蛋白可溶性分析看出,融合蛋白90%以上是以可溶形式表达的.Western-blot证实,可溶表达的融合蛋白与H9N2 AIV阳性血清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性.将可溶表达的融合蛋白用体积分数为50%的Ni-NTA树脂过柱纯化,用融合蛋白作抗原,通过ELISA方法,能特异性地检测出禽流感阳性血清.  相似文献   
75.
酯酶同工酶的一种新染色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酯酶可将α -醋酸萘酯和 β -醋酸萘酯水解生成醋酸和萘酚 ,利用KMnO4可与萘酚反应生成有色物质的性质可对酯酶同工酶进行染色。  相似文献   
76.
鸡新城疫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等毒力新城疫(ND)-Roakin株病毒作为抗原,与ND抗体配制不同比例的复合物,并在37℃感作不同的时间,分别配制复合物疫苗1和复合物疫苗2,用无特定病原菌(SPF)鸡进行免疫对比试验。试验鸡随机分为4组,饲养在隔离器中,除对照组外,试验1、2、3组分别在20日龄接种复合物疫苗1,复合物疫苗2和常规Roakin活疫苗。各组从免疫后第1周起至第7周,每周采血,用HI试验检测血清中ND抗体水平,70日龄时用北京株ND强毒进行攻毒试验,第1、2组在接种疫苗后,有个别鸡出现轻微喘气或羽毛蓬松的症状,2-3d后好转;第3组接种疫苗后,鸡群100%发病,呈典型ND症状,约1周后康复,无鸡只死亡;对照组的鸡群一直保持健康状态。第1、2、3组的抗体水平分别在免疫后的2、3、2周达到高峰,HI效价分别为1:2^9,1:2^8.5和1:2^10,在第7周分别下降为1:2^6.07,1:2^6.07和1:2^7,而对照组的HI效价一直在1:2^2左右。攻毒后,对照组死亡率为100%,第1、2、3组分别为13.3%,6.7%和6.7%。试验结果提示:用中等毒力的NDV和ND抗体配制成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可以大大减轻疫苗的毒副作用。在保持疫苗良好免疫原性的同时,提高了疫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禽类血管活性肠肽与乙肝病毒核心抗原融合基因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制备以禽类血管活性肠肽(VIP)为基础的基因工程疫苗工作中,选择乙肝病毒核心抗原(HBcAg)作为载体来提高鹅VIP的免疫原性,首先将克隆于鹅VIP cDNA和HBc基因第1至435bp的序列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RSET A的BamH I/EcoR I和Nhe I/BamH I克隆位点之间,构建成VIP序列位于HBc序列之后的VIP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HBc-VIP,其次将HBc第1至225bp序列的扩增片段和HBc第244bp之间包括VIP的充列经扩增,EcoR I酶切,连接,再扩增的片段先后插入到质粒pBSKS /-的BamH\Pst和Pst\HindⅢ克隆位点,构建成VIP持入到HBc基因中间(HB cAg的第75和82位氨基酸之间)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pVIP-HBc.  相似文献   
78.
根据现有鸡γ-干扰素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Con A诱导培养的鸡脾淋巴细胞中扩增得到石岐杂鸡γ-干扰素(spzChIFN-γ)基因,将克隆到pGEM-T载体中,进行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ChIFN-γ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由492个核苷酸组成,和其他ChIFN-γ基因的同源性达99%,与火鸡γ-干扰素基因的同源性性为96%,与鸭γ-干扰素基因的同源性为81%,推导的石岐杂鸡IFN-γ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已发表的ChIFN-γ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与火鸡和鸭IFN-γ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67%。  相似文献   
79.
用Marc-145细胞从广东省3个发病猪群分离到3株病毒,经RT-PCR方法鉴定为PRRSV变异株(NSP21594~1680bp缺失)。3株分离株第1代均对Marc-145细胞适应性不强,第2代可致典型病变,第3代TCID50分别为103.67、104.20、104.75mL-1;在透射电镜下观察主要为40~70nm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具有囊膜的病毒粒子;均对氯仿、酸、碱和热敏感。3株分离株NSP2基因与CH-1a、VR-2332等经典PRRSV相比均存在2个位点30个氨基酸缺失,与JXA1、HUN4、HPDEBV等变异株具有相同缺失特性且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8.1%~98.3%。ORF5基因均由200个氨基酸组成,与JX-A1、HUN4、HPDEBV等变异株高度相似,相似性为98.5%~99.0%,且第13、151位均为具有强毒特性的精氨酸(R)。本研究进一步证实在广东省内出现以NSP2缺失30个氨基酸为特征PRRSV变异株的流行,也为科学监测和综合防控该毒株感染引起的PRRS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0.
基因工程表达囊素生物活性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基因工程表达囊素(BS)生物活性,分别用9只豚鼠和160只10日龄试验鸡进行试验。豚鼠在腹腔注射合成BS和表达BS后,用MTT比色法检测T和B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试验鸡用IBD活苗点眼免疫的同时皮下注射合成BS和表达BS,在免疫后0d、7d、14d、21d和28d每组随机选5只鸡采血分离血清后,剖杀计算脾脏指数、法氏囊指数。结果表明:①表达BS对T细胞增殖的刺激率增加17.22%,对B细胞增殖的刺激率增加10.06%;合成BS对T细胞增殖的刺激率增加18.88%,对B细胞增殖的刺激率增加13.66%,说明表达BS与合成BS均可提高T和B淋巴细胞对丝裂原刺激的反应性。②合成BS和表达BS组试验鸡的法氏囊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合成BS和表达BS对于IBD弱毒疫苗损伤法氏囊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及在损伤后法氏囊的再生有促进作用。③合成BS组和表达BS组的IBDV抗体上升较对照组有上升趋势,但它们之间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