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23.
对贵州省某白羽蛋鸡养殖场患病鸡进行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以期明确病因,有效控制感染。通过病理剖检观察、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和16S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该分离菌的培养特性、菌体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均与文献报道的卡氏杆菌相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株对米诺环素和万古霉素极度敏感,对多西环素和头孢哌酮高度敏感。16S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与鸡卡氏杆菌(Gallibacterium anatis)同源性最高,在98.6%~99.2%之间,遗传进化树结果表明分离菌与Gallibacterium属的细菌同属于一个分支,与日本分离菌株在同一小分支上,属于鸡卡氏杆菌。本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鸡卡氏杆菌,并将其命名为GZ2017,试验结果为鸡卡氏杆菌病的治疗与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4.
2002年4月,我省某孵化场雏鸡群爆发了一起以拉白色稀粪,食欲废绝,精神萎顿为主要症状的疫病,在14—27日龄之间,死亡632只,死亡率达15%。经实验室诊断证明,这是一起由沙门氏菌引起的雏鸡白痢病。  相似文献   
25.
为了解贵州省是否存在内源性禽白血病病毒(ALV)感染情况,试验选取无明显ALV症状的送检病料,采用RTPCR方法对ALV进行扩增。结果:扩增出1条744 bp左右的目的条带。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和基因序列分析,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序列与E亚型ALV中的ev-1、ev-3株同源性最高(99.5%),与J亚型ALV中的HPRS-103株同源性较低(42%)。系统进化树中该序列与内源性ALV中的ev-1、ev-3株属同1个分支,亲缘关系最近,说明其属于内源性ALV。  相似文献   
26.
为研究酿酒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组成的复合益生菌对早期断奶仔猪免疫水平的影响,试验选取(杜×长×大)三元杂交断奶仔猪80头,分为试验Ⅰ、Ⅱ、Ⅲ组及对照组,每组20头,Ⅰ、Ⅱ、Ⅲ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10%、0.20%、0.30%复合益生菌,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以期评价其生长性能、血液生化、血清细胞因子和肠道黏膜分泌性球蛋白A(SIgA)水平。结果表明,试验Ⅱ、Ⅲ组末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1),试验Ⅲ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Ⅰ、Ⅱ组及对照组(P<0.05),对照组、试验Ⅱ组腹泻率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Ⅲ组(P<0.01);试验组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含量均高于对照组,总蛋白(TP)含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中尿素氮(BUN)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Ⅲ组谷草转氨酶(AST)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0 d,试验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20 d,试验Ⅱ、Ⅲ组中IL-6水平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及对照组(P<0.01),IL-1β和TNF-α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40 d,试验组IL-1β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IL-6和TNF-α水平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中空肠黏膜SIgA水平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十二指肠和回肠黏膜SIg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盲肠黏膜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不同含量酿酒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复合益生菌均可有效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缓解早期断奶仔猪应激反应,增强断奶仔猪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7.
28.
为了确定贵州省某规模养殖场病鸡发病的原因,本试验对发病鸡进行了临床剖检,取其鸡冠、肝脏、心脏、脾脏和肾脏等病料组织进行了细菌分离培养,并进行了鸡痘病毒(FWPV)、J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J)和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的PCR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室剖检可见病鸡存在鸡冠痘状结痂、肝脏肿瘤结节、心包积液、脾脏肿大等症状;细菌分离培养无菌落形成;基于ALV-J gp85、FAdV-4 penton、FWPV TK基因片段的PCR检测均呈阳性;随后的ALV-J gp85、FAdV-4 penton、FWPV TK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进一步揭示了3种病毒的遗传进化状况。因此,送检病鸡确诊为ALV-J、FAdV-4、FWPV混合感染,依据确诊结果向有关养殖场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29.
兽医微生物学是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如何利用微生物学最新研究进展和现实问题,引导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现代畜牧养殖业发展的需求,是兽医微生物学课程教师面临的课题和挑战。文章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该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小鹅瘟病原学与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患病雏鹅的病料样本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小鹅瘟野生强毒.采用鹅胚增殖病毒,以琼脂扩散试验从感染鹅胚尿囊液中检出小鹅瘟病毒抗原;以感染鹅胚尿囊液人工接种5日龄健康雏鹅,复制出与自然感染病例相类似的病变; 通过电镜观察到典型的小鹅瘟病毒粒子.该分离毒株核酸分子量为5 000 bp.制备的小鹅瘟沉淀抗原可以检测患病雏鹅血清中的抗体,监测治疗血清的滴度和疫苗接种的效果.标记的小鹅瘟荧光抗体能直接检测患病雏鹅组织中的病毒抗原.针对编码主要结构蛋白VP3的基因设计合成一对引物,扩增出与预期长度相符的特异性DNA片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