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3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林业   669篇
农学   383篇
基础科学   210篇
  263篇
综合类   2498篇
农作物   319篇
水产渔业   179篇
畜牧兽医   1291篇
园艺   527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66篇
  2022年   196篇
  2021年   125篇
  2020年   174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243篇
  2017年   134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290篇
  2013年   257篇
  2012年   390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429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41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91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21篇
  1999年   106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89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65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60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54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7篇
  1979年   7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6篇
  1963年   6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鹅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主要引起1月龄雏鹅和雏番鸭的细小病毒病,称小鹅瘟或Derzsy’s病。该病是一种传播快、死亡率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10日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在易感群中的致死率高达70%。该病以渗出性肠炎、小肠粘膜表层大片坏死脱落、肠道栓塞为特征性病变,是目前危害养鹅业的主要疾病之一。鹅细小病毒病最早是由我国学者方定一于1956年在扬州发现,并于1961年用鹅胚分离到该病毒。近年来,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广泛发生于中国、欧洲各国、以色列、越南和日本的家鹅和番鸭。  相似文献   
72.
专门化肉用种羊选定、引进后,通过适应性研究,在较大规模养羊业生产实践中。对现代集约化肉羊业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完善和创新,组装集成并应用于生产。技术研究应用结果既为市场提供了大批专门化肉用种羊和优质安全的杂种肉羊,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及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又为我国目前正在迅速发展的集约化肉羊业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理想的生产模式:从适宜的专门化肉羊品种到运用高效母羊快速扩繁技术.建立和完善有效的肉羊杂交利用体系,普遍应用种羊鲜、冻精生产大批肉用杂种羔羊,种植高产优质饲草及其科学加工调制和利用.建立严格兽医防疫制度.实行放牧 补饲或全舍饲的精细管理和集约化育肥,至生产优质、安全、标准肉羊,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73.
奶牛胎衣不下的病因分析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胎表不下是奶牛产后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本文结合奶牛场的实际生产情况,对奶牛胎表不下的发病机理、症状、病因及发病规律进行了分析和简述.为深入研究奶牛胎表不下的防治措施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74.
通过临床对猪常见动作的观察,分析猪内在心理,探索猪的动作语言和内在心理需求的关系,为猪群疾病预防和健康监测提供参考;为适时掌握猪群健康状况,制定预防应对措施提供依据;解决现代疫病诊断技术(病理学检测、病原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微生物学检测)等不易掌握、难以现场操作等现实问题;缓解当前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疾病诊断难、贵、耗时等问题。  相似文献   
75.
正猫传染性腹膜炎(FIP)是由致病性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致死性传染病,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症,主要以腹膜炎、胸腔大量积水和死亡率极高为特征。猫传染性腹膜炎分为渗出型(湿性)和非渗出型(干性)。渗出型是由病毒与猫产生抗体结合后,产生大量的炎性渗出物,并聚集于胸腔或腹腔内,呈典型黄绿色,黏稠性很高,易凝固,离心后染色、镜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含量很高。非渗出型是由病毒侵袭器官所致,主要有脑水肿、  相似文献   
76.
为了探索高致病禽流感H5N1亚型和鸡新城疫疫苗混合免疫对其产生抗体水平的影响,将4 000只10日龄同品种雏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雏鸡用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混合注射免疫,对照组雏鸡用禽流感H5N1亚型和新城疫疫苗同时分别注射免疫,35日龄时按相同的方法加强免疫1次,分别于免疫前及首次免疫后第7,14,21,28,35,50,66天随机采集血液样品不少于30份,进行H5N1 Re-6株、Re-7株、Re-8株和新城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鸡禽流感和新城疫疫苗混合后注射和同时分别注射的免疫效果一致,对禽流感、新城疫疫苗的免疫效果影响不大;但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物力成本、降低了免疫应激次数。说明可以将禽流感H5N1亚型疫苗和新城疫疫苗混合注射免疫。  相似文献   
77.
本文指出了政府在消毒药品采购中存在高素质专业人才匮乏,采购方评标标准不一,低价中标忽视质量,不同品牌消毒剂功效差异大,国家标准有待完善等问题,建议政府采购以质量为先,尽快出台消毒药品采购指南,加强采购人员专业素质培养等。此外,政府采购的消毒药品应选择高效速效、安全低毒、无三致、使用成本低、适用大环境使用的药品,这有助于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78.
本试验旨在研究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肠道营养物质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影响。选取144头初始体重为(6.49±0.01) kg的21日龄杜×长×大断奶仔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饲喂基础饲粮+100 mg/kg喹乙醇+75 mg/kg金霉素,罗伊氏乳杆菌组饲喂基础饲粮+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试验期为14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血清葡萄糖(GLU)的含量(P0.05),且显著降低了血清尿素氮(UN)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胃动素(MLN)和空肠胆囊收缩素(CCK)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MLN的mRNA表达量(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Na+依赖性谷氨酰胺载体2(ASCT2)、阳离子氨基酸运载体1(CAT1)、小肽转运体1(PepT1)和空肠中性和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以及空肠与回肠y+L氨基酸转运体1 (y+LAT1)的mRNA表达量(P 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y+LAT1、CAT1、PepT1和空肠与回肠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量(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小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Cα)、脂肪酸合成酶(FASN)和十二指肠与空肠脂肪酸结合蛋白3(FABP3)以及十二指肠、空肠与回肠过氧化物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空肠ACCα的mRNA表达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罗伊氏乳杆菌LR1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1(SGLT1)的mRNA表达量(P0.05);饲粮添加抗生素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SGLT1、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3(SGLT3)的mRNA表达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5×1010CFU/kg罗伊氏乳杆菌LR1对断奶仔猪的肠道营养物质转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表现为促进断奶仔猪肠道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促进小肽、氨基酸及脂肪酸吸收转运,增强脂肪酸的合成。罗伊氏乳杆菌LR1在替代猪饲用抗生素方面具有巨大潜力,可用于开发新型猪饲料抗生素替代物。  相似文献   
79.
氧化是影响猪肉品质的主要因素,向畜禽饲料中添加抗氧化剂可以有效改善肉产品的抗氧化能力。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催化减少有机氢过氧化物生成量而抵抗氧化应激。本文综述了有机硒的抗氧化机理以及其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0.
藤蔓植物是立体绿化应用中的主要材料,对提升校园景观效果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地调查华侨大学厦门校区藤蔓植物,统计出藤蔓植物共有23科31属32种,并从藤蔓植物生态分类、观赏特性方面进行分析,同时结合校园藤蔓植物攀援方式、配置原则、应用形式及景观效果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为今后藤蔓植物在闽南高校景观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