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3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9篇
畜牧兽医   11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为了探索磷酸钙(calcium phosphate,CaP)作为多肽疫苗佐剂的可行性,本研究以O型口蹄疫多肽疫苗为抗原,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aP-多肽复合物,测定包封率。将制备好的疫苗,分别在0、14、28 d腹腔注射免疫Wistar大鼠,尾静脉采血检测口蹄疫抗体水平。结果显示,CaP可包裹一定量的O型口蹄疫多肽,包封率达到50%,免疫大鼠后油佐剂组抗体效价在14 d达到26,42 d增至210并可维持35~42 d;CaP组在21 d后陆续产生抗体,抗体水平较油佐剂低,为27~28。结果表明,CaP作为佐剂相对游离多肽可以提高O型口蹄疫多肽疫苗免疫效果,但抗体水平相对油佐剂低。  相似文献   
72.
自20世纪80年代初盐霉素(Salinomycin)的问市到80年代末地克珠利(Diclazuril)的推出,期间,世界上一些大制药公司还相继开发了那拉霉素(Narasin)、马杜拉霉素(Marduramicin)等多个新型抗球虫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研究开发成本的不断提高,新型抗球虫药的研究处于相对停滞  相似文献   
73.
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生素即抗菌素 ,是微生物经培养而得到的某些产物和化学半合成法制造的结构相同或类似的物质 ,在低浓度下对特异性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 ,现在已作为非营养性饲料添加剂 ,广泛应用于养殖业中。随着应用和认识的加深 ,人们对其作用机理、副作用、药理、毒理等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如何正确看待抗生素在饲料添加剂中的发展和作用及其与新兴饲料添加剂的相互关系 ,对我国养殖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 发展历史及应用现状自从 50年代首次报道金霉素对猪有促生长作用以来 〔1〕,国外把抗生素广泛作为抗菌、助生长剂添加到饲料中 ,其在家…  相似文献   
74.
迎春花水提物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灌胃和腹腔注射两种不同的给药途径,测定了迎春花水提物对小白鼠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表明,给小白鼠以迎春花水提物灌胃,其最大耐受量在143g/kg以上,可视为无毒级;而腹腔注射时,其LD50为29.75g/kg±3.32g/kg,即迎春花水提物腹腔注射时的毒性大于灌胃。  相似文献   
75.
1988年提出的比较分子场分析法(CoMFA),是一种深入研究测定三维定量构效关系(3D-QSAR)的方法.到目前为止,CoMFA法的成功主要是在处理酶或受体的相关数据上,很少涉及到整体动物的生物活性数据.本文首此报道CoMFA法用于整体动物传染病模型,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76.
抗球虫新药──地可拉唑薛飞群(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鸡球虫病使全世界的家禽养殖业损失约35%,而约83%的抗球虫药物是作为饲料添加剂使用。抗球虫药物中离子载体药物(ionphores)占80%。球虫对目前所用的抗球虫药物都已产生...  相似文献   
77.
中药治疗疾病的机制——脂质体与基因治疗杨瑾薛飞群(甘肃省医药集团公司兰州730030)(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到目前为止,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仍以中药汤剂为主。大多数方剂是以动、植物成分为主。不同中药方剂中的动植物经相应的不同方法体外干燥后,一般可...  相似文献   
78.
随着集约化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庞大密集的畜禽流动频繁,为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病和营养代谢等疾病的流行创造了条件。造成动物发病率、死亡率提高,生产性能下降,畜牧养殖业遭受巨大损失。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品种、饲料、兽药),兽药为畜牧业、养殖业和宠物保健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国际动物保健协会的市场报告指出,如果不使用兽药,禽类和家畜的养殖数量分别要增加25%和89%,才能获得目前同样的产量,而且兽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有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国民经济的增收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然而,由于科学知识的缺乏和经济利益的驱使,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兽药不合理使用甚至是滥用的现象,这对家畜和人类的健康都构成了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79.
佐剂对于疫苗的免疫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目前常用佐剂及纳米佐剂的类别及其免疫机制的研究发展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纳米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在佐剂的应用和研究发展中具有十分可观的潜质。  相似文献   
80.
【目的】建立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度的测定方法,为控制肠溶缓释颗粒剂的质量及提高硝唑沙奈(NTZ)治疗畜禽肠道疾病的效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转篮法[转速75r/min,温度(37.0±0.5)℃,释放介质前2h为750mL2%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0.1mol/mLHCl溶液,后加入250mL2%CTAB0.2mol/ml膦酸盐缓冲溶液,pH6.8,总体积1000mL]进行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的溶出试验,分别在不同时间点取样,以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HPLC-UV)法测定峰面积,计算硝唑沙奈的体外累积释放度,并对释药模型进行拟合。【结果】硝唑沙奈及替唑尼特在2%CTAB0.1mol/mLHCl和2%CTAB磷酸盐缓冲液(pH6.8)两种介质中的卵论塔板数均大于3000,分离度均大于2.0。精密度试验、重复性试验、稳定性试验、回收率试验、释放度均一性试验等均表明,HPLC-UV法适用于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度的测定。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在前2h内的累积释放量〈10.0%,至24h 时释放度大于90.0%,符合药品释放度检测要求。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的最佳拟合模型为Higuchi模型。【结论】HPLC-UV法是测定硝唑沙奈肠溶缓释颗粒体外释放度的有效方法,具有准确可靠、重复性良好、同收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