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1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F81细胞从患有肠炎的果子狸粪便样品中分离出2株病毒,经形态学、血清学、生物学和病毒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的病毒为CPV突变株。对2株细小病毒VP2基因进行克隆和基因进化分析表明,2株病毒与肉食动物细小病毒有很高的同源性。属于CPV-2a突变株,分别命名为PV/PL/HeN02/08和PV/PL/HeN03/08。进一步分析表明,PV/PL/HeN03/08株接近于CPV-2a型毒株,仅在第297位氨基酸发生A→突变;PV/PL/HcN02/08株在第300位氨基酸发生G→A突变,第305位氨基酸发生Y→D突变,除第87位氨基酸外,该毒株更接近于CPV-2型毒株。  相似文献   
22.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 ,是一种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的综合症 ,被国际兽医局定为A类传染病。最早的禽流感记录在 1878年 ,意大利发生鸡群大量死亡 ,当时被称为鸡瘟。到195 5年 ,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为A型流感病毒。作为一种世界性的禽病 ,禽流感疫情以前在意大  相似文献   
23.
为确定河北昌黎地区某养殖场貉呼吸道疾病引起死亡的病因,本研究从送检的貉病料肺脏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短杆菌,并对分离株进行形态学观察、16S rRNA序列测序及全自动细菌生化鉴定仪鉴定,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分离株的分型、人工感染小鼠试验及药敏试验等。结果显示,该分离株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并将其命名为CLKp18;该分离株的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多株肺炎克雷伯菌参考株同源性均高达99%。Vitek全自动细菌鉴定仪结果表明,该菌株与肺炎克雷伯菌鉴定标准相似度为99%。人工感染小鼠试验结果显示,试验组小鼠在攻毒后6 h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无菌取出死亡小鼠的肺脏、肝脏、脾脏及肾脏,划线涂板,均可分离到该菌,表明该分离株感染小鼠后,能侵入到小鼠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病变,尤以肝脏和肺脏病变较为明显,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2.17×10~7 CFU。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单环内酰胺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磺胺类及大部分头孢类耐药,但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和亚胺培南敏感。本研究结果确定了引起本次貉呼吸道症状疾病的致病菌为非K1/K2型肺炎克雷伯菌,且该分离株有较强的致病性和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临床治疗由该菌引起的貉肺炎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4.
为了建立易于犬瘟热病毒(CDV)培养增殖的细胞系,试验采用BHK-21细胞为亲本细胞,将表达水貂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的真核表达质粒pDisplay-mink SLAM转染到细胞中,通过G418压力筛选并结合有限稀释法等方法成功构建出稳定表达水貂SLAM的单克隆细胞系BMS,并采用间接荧光免疫和PCR等方法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应用该细胞系可有效提高CDV分离效率,并成功分离得到山东诸城水貂、狐狸CDV各1株。  相似文献   
25.
水貂出血性肺炎又称水貂假单胞菌性肺炎,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毛皮动物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人兽共患病.主要特征为急性死亡,死前出现呼吸困难和自鼻孔流出红色带泡沫液体等症状.  相似文献   
26.
闫喜军  高晗 《特产研究》2009,31(2):56-56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包括犬科、鼬科、猫科、熊科等十几个科属、70多种动物共患的烈性传染病。在犬瘟热病毒的研究中,由于缺乏毒力稳定的犬瘟热病毒强毒株,使国内犬瘟热研究一直无法深入。  相似文献   
27.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广谱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活性的细胞因子,能通过多种机制影响肿瘤细胞功能,促进免疫细胞的活性。干扰素是一个大的基因家族,可分为3型,主要包括IFN-α、IFN-β和IFN-γ等。基因工程干扰素已广泛地应用于病毒和肿瘤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其作用机理及治疗效果外,也在不断探索基因工程干扰素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新途径,改善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狐狸传染性脑炎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概述了狐狸传染性脑炎病原犬腺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基因组结构、编码蛋白、病原流行特性、病原检测及疫苗研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病毒的深入研究和狐狸传染性脑炎的防控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9.
1、鹿猝死症流行病学特点在调查的27个鹿场中有25个鹿场都曾发生过鹿的猝死症,发病季节以9~11月份最高,配种期成年公鹿死亡居多,母鹿呈散在发生,出生后15日内仔鹿、断奶后仔鹿及育成鹿发生猝死的时间不定,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一般以闪电式散发为特点,不形成流行,没有明显的传染性,通常在几日内集中发病死亡,然后即平息.……  相似文献   
30.
2002年7月初,辽宁省某养殖场送检2只乌苏里幼貉尸体,经实验室检查,并结合其临床症状,诊断致死原因为急性胃扩张导致胃破裂,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