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6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起犬猝死症的病原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起以呼吸困难为特征的死犬进行诊断表明,该起病例由A型魏氏梭菌感染引起,从而进一步明确了魏氏梭菌引起犬猝死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2.
通过对一送检病狐临床症状的调查,剖检病变和细菌学检查,并进行RT-PCR检测犬瘟热病毒,确诊该狐为犬瘟热继发大肠杆菌感染,通过疫苗注射和治疗细菌感染,较好地控制了该病。  相似文献   
33.
狐貉犬瘟热、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以现场查询病原,分离鉴定,病理学研究,免疫学诊断为基础,对1994~1998年我国15个省主要毛皮兽场狐、貉、犬瘟热、病毒性肠炎和脑(肝)炎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狐、貉三大疫病在我国仍在继续流行,总体流行规律与年龄、性别、品种、饲养管理、饲养密度及应激有直接关系,调查结果证实三大疫病的流行,犬瘟热发生的频率最高,居主导地位;其次是细小病毒性肠炎和腺病毒脑(肝)炎。  相似文献   
34.
水貂肠炎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水貂肠炎病毒免疫蛋鸡制备卵黄抗体,结果表明,经5次免疫制备的卵黄抗体,于最后一次免疫第10天AGP效价达1:32,第30天效价为1:8。该抗体较稳定。4℃保存120天,-20℃保存180天效价不变。用该抗体治疗细小病毒肠炎病犬,治愈率达93.9%,证实用水貂肠炎病毒制备卵黄抗体是成功的,可用于国小病毒肠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35.
狐狸脑炎是由Ⅰ型犬腺病毒(CAV-1)引起的以病狐眼球震颤、高度兴奋、肌肉痉挛、感觉过敏、共济失调、呕吐及便血为特征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等特点,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近年来,我国个别养狐场发病率较高。本研究建立了狐狸脑炎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诊断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正>2011年~2013年,在我国水貂养殖区,1月~2月龄幼貂发生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疾病,该病与瑞典、丹麦等国家发生的水貂震颤综合征(Shaking mink syndrome,SMS)症状相似,主要症状为头部震颤、步态不稳、共济失调,后期发展为后肢麻痹,病貂因为头部震颤过剧而无法进食,体温升高,病程一般1周左右,消瘦,病貂一般转归良好,个别因无法吃  相似文献   
37.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应用RT-PCR方法从临床上疑似狂犬病的貉体内检测到了狂犬病毒,在国内首次证实貉是狂犬病毒的重要宿主。通过对貉脑组织样品狂犬病毒N基因部分片段进行同源性分析表明,该街毒与ERA和CVS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0%和89%;G基因全序列与疫苗株同源性为85%~87%,与CVS毒株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7%,存在较大的变异。有关该毒株的生物学特性和其他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  相似文献   
38.
阴道加德纳氏菌、布鲁氏菌是导致狐、貉、貂繁殖障碍的主要病原菌。为掌握狐、貉、貂阴道加德纳氏菌病、布鲁氏菌病流行状况 ,我们开展了这两种传染病的血清学调查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样品来源被检样品取自山东、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南、天津等 8个省  相似文献   
39.
貉犬瘟热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临床疑似犬瘟热的貉肺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毒,经形态特征、理化特性、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离病毒为犬瘟热病毒。  相似文献   
40.
为了比较VP2和NS1两种蛋白的免疫原性,选择免疫原性较好的蛋白进行亚单位疫苗制备。本试验分别扩增了水貂细小病毒(mink enteritis virus,MEV)NS1与VP2基因,连接pET-32a表达载体并进行表达,对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分析。以His-Bind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将纯化后的蛋白免疫小鼠,分析目的蛋白的免疫原性。经SDS-PAGE与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明NS1与VP2蛋白大小分别为83 和67 ku,且均具有生物学活性;免疫小鼠后,目的蛋白NS1和VP2均可诱导小鼠产生抗MEV特异性抗体,且VP2蛋白诱导小鼠产生的抗体滴度要高于NS1蛋白。与NS1蛋白比较,VP2蛋白更适合亚单位疫苗的制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