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0篇
畜牧兽医   2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试验旨在研究在日粮中添加3%黑沙蒿对绒山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设2个处理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CON)绒山羊饲喂精粗比为50∶50的基础日粮,试验组(AOM)绒山羊饲喂用3%的黑沙蒿替代等比例粗料的基础日粮。试验期90 d。结果显示,AOM组山羊的宰前活重显著低于CON组(P<0.05)。AOM组山羊的蹄重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CON组(P<0.05),肾脏重量显著低于CON组(P<0.05)。日粮中添加黑沙蒿山羊的肾脂重具有降低的趋势(P>0.05),对大网膜脂重、肠细膜脂和尾脂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研究表明,饲喂3%黑沙蒿显著降低了绒山羊宰前活重,降低了肾脏及肾脂的重量,但对屠宰性能无显著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利用体内试验和体外试验研究壳聚糖(CHI)对泌乳中期奶牛一氧化氮(NO)免疫调节途径的影响。体内试验:按产奶量、泌乳期、胎次和体重相近的原则,将40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处理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0、1000、1500和2000 mg/kg的CHI。试验期60 d,其中1~30 d为前期,31~60 d为后期。试验期间奶牛自由采食和饮水。体外试验:分为2个子试验,每个试验均采用2×2×2三因子设计,即2个脂多糖(LPS)添加水平(0和10μg/mL)×2个壳寡糖(COS)添加水平(0和160μg/mL)×2个抑制剂添加水平(添加和不添加),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2个子试验的抑制剂分别是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抑制剂1400W(添加水平1 mmol/L)和核转录因子-κB(NF⁃κB)抑制剂PDTC(添加水平10 mmol/L)。体内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第60天,血清中NO含量随CHI添加水平增加呈极显著的一次线性(P<0.01)或二次曲线(P<0.01)升高效应,iNOS活性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0.05≤P<0.10)或显著的二次曲线(P<0.05)升高效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iNOS和NF⁃κB基因表达量均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0.05≤P<0.10)或显著的二次曲线(P<0.05)升高效应;上述指标在1500 mg/kg添加水平表现为最高。体外试验结果表明:1)当1400W作为抑制剂,COS显著增加iNOS基因表达量(P<0.05);1400W极显著降低NO含量和iNOS活性(P<0.01)。2)当PDTC作为抑制剂,PDTC显著降低NO含量(P<0.05),极显著降低iNOS和NF⁃κB的基因表达量(P<0.01)。3)在脂多糖(LPS)刺激的条件下,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而对NF⁃κB基因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添加COS又能够缓解LPS引起的NO含量、iNOS活性和iNOS基因表达量的升高。上述结果提示,COS可通过增加iNOS和NF⁃κB的基因表达量,升高iNOS的活性,从而增加机体内NO的产生,对奶牛免疫功能起到调节作用,而且这种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效应。此外,COS引起的PBMCs中NO含量的升高,是通过增加iNOS和NF⁃κB的基因表达量,提高iNOS活性来完成的,且COS对奶牛PBMCs中NO途径的相关指标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综上所述,CHI可通过NO分子途径发挥免疫调节功能,且添加水平为150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3.
硒对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硒(S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将贴壁生长的第3代BMEC随机分为8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个培养孔。对照(CON)组采用基础培养液,不添加Se和LPS,培养30h;LPS组和6个Se保护组在基础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水平的Se(0、10、20、50、100、150和200nmol/L),培养24h后,加入1μg/mL LPS作为外源刺激作用6h。结果表明:1)与CON组相比,LPS组BMEC的相对增殖率显著下降(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均显著下降(P0.05),GPx1和TrxR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硒蛋白P(SelP)含量也显著下调(P0.05);而LPS组的一氧化氮(NO)含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其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IL-1)和白介素-6(IL-6)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活性氧(ROS)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APK)、c-Jun氨基端激酶(JN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的基因表达量呈相似变化。2)与LPS组相比,Se保护组随Se添加水平的增加,相对增殖率,T-SOD、CAT、GPx、TrxR活性,T-AOC,GPx1、TrxR1基因和蛋白表达量均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而NO含量,iNOS活性及其基因和蛋白表达量,炎症因子TNF-α、IL-1、IL-6含量及其基因表达量,MAPK信号通路相关因子ERK1/2、JNK、p38 MAPK的基因表达量,ROS活性,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20~100nmol/L Se保护效果较好,综合来看50nmol/L Se保护效果最好。结果提示,Se可提高BMEC的抗氧化功能,对LPS引起的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是Se增强TrxR活性从而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最终减少NO的大量释放,但过高水平的Se会对细胞造成损伤。培养液中20~100nmol/L Se的保护作用较好,尤其以50nmol/L Se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4.
拴系与散栏饲养方式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动物福利的角度出发,探索拴系式饲养与散栏饲养对肉牛屠宰性能及肉品质量的影响。选择体重接近(220±9.78)kg、(9±0.57)月龄、健康无病的16头西门塔尔杂交改良育肥公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牛。拴系式饲养为对照组,散栏饲养为试验组。预试期为7 d,正试期84 d。结果表明:散养组眼肌面积、熟肉率及肉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显著高于拴系组(P<0.05),而宰后1 h pH值以及肾脂和大网膜脂肪重均显著低于拴系组(P<0.05),其他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指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5.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维生素A (VA)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损伤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内乳蛋白合成下降的缓解作用。试验以H2O2作为氧化应激源,将贴壁的第三代BMECs随机分成9个处理组,分别为对照组(CON组)、H2O2损伤组(H2O2组,生长培养基处理24 h后,换含有H2O2的培养基继续培养6 h)以及H2O2损伤组+不同水平VA预保护组,分别添加0.05 (0.05HA组)、0.10 (0.10HA组)、0.20 (0.20HA组)、0.50(0.50HA组)、1.00 (1.00HA组)、2.00 (2.00HA组)、4.00 mg/L (4.00HA组)的VA,各VA预保护组只添加含相应VA的培养基处理24 h后,再换含有H2O2、VA的培养基继续处理6 h,每...  相似文献   
56.
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192只1日龄健康从雄性肉仔鸡称重后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 500、3000、15000和45000 IU/kg的VA构成试验日粮,试验期6周.试验结果表明:日粮VA水平对肉鸡生长有显著的影响,日粮VA为15000~45000 IU/kg时,引起肉鸡生长后期的生长速度显著下降(P=0.010);日粮VA水平为15000 IU/kg以上时,引起肝脏、肾脏组织中VA含量显著上升(P=0.000;P=-0.000),而血清、肝脏与肾脏VE,含量均显著降低(P=0.000;P=0.000).从肉仔鸡生长性能以及VA、VE代谢角度综合考虑,日粮VA为15 000 IU/kg时,肉鸡VA临界过量;日粮VA为45 000 IU/kg时,肉鸡VA过量.  相似文献   
57.
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维生素A、D对肉鸡钙磷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影响。采用4×4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8日龄健康艾维茵雄性肉鸡384只称重后随机分为1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鸡,试验期5周。其中,维生素A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1 500、3 000、15 000和45 000 IU/kg日粮。维生素D设4个添加水平,分别为500、1 250、2 500和5 000 IU/kg日粮。结果表明,45 000 IU/kg维生素A组的肉鸡血清BGP含量相对于1 500 IU/kg维生素A组有显著的降低趋势(P=0.08);随着日粮维生素A水平的增加(1 500~45 000 IU/kg),血清CaBP浓度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降低趋势(P=0.092),血清维生素D3与CT含量也呈现降低趋势(P=0.12,P=0.18),其中,以15 000、45 000 IU/kg维生素A组较低,尤以45 000 IU/kg维生素A组最低;血清PTH含量呈显著的一次线性增加(P=0.029)。随着日粮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血清维生素D3含量呈趋于显著的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093),血清BGP浓度也呈一次线性增加趋势(P=0.14);其中,以2 500和5 000 IU/kg时较高,5 000 IU/kg时最高。由此可知,日粮维生素A过量引起肉鸡骨骼钙磷代谢发生障碍与血清CaBP浓度的降低及PTH浓度的增加有关,也与过量维生素A对维生素D的拮抗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壳聚糖对肉仔鸡血清应激激素促肾上腺皮质素(ACTH)和皮质酮(COR)水平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健康AA肉仔鸡(公母各半)240只,随机分为6个日粮处理组,每个处理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组8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它5种试验日粮分别是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200、500、1000和2000mg/kg的壳聚糖。试验期42d。结果表明,壳聚糖对肉仔鸡血清ACTH及COR水平的影响呈剂量依赖关系。随日粮壳聚糖添加量的增加,血清ACTH及COR水平呈现显著二次曲线降低趋势(P<0.05)。其中,以500~1000mg/kg壳聚糖组较低;但当壳聚糖添加量提高到2000mg/kg时,肉仔鸡血清ACTH和COR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9.
People have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environment contamination, especially the contamination of phosphorus excreted by livestock in resent years. This paper reviewed som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phosphorus contamination covering molecular biological technology, nutrition regulation, feed processing and feces treatment.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讨盐藻粉对奶牛产奶性能免疫机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处于泌乳中期的健康荷斯坦奶牛18头分为对照组、1.5倍VA(165IU/kg)组和盐藻粉组进行饲喂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盐藻粉或1.5倍VA对奶牛的产奶性能有一定促进效果,盐藻粉组优于1.5倍VA组;添加盐藻粉可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血清IgG抗体和IgM抗体浓度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添加1.5倍VA也可显著降低乳中体细胞数,血清IgG抗体浓度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