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7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3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51.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RE)是危害养禽业的一种重要的致瘤性和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感染范围不断扩大,已证明野鸟也能够携带该病毒。免疫抑制、混合感染、基因整合使得该病的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目前,生物制品的污染已经不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原因,REV已经从早期的种源性病毒演变成了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病原。通过疫苗免疫将该病控制到尽可能低的水平,进而进行REV的种群净化,是防控该病的科学策略。  相似文献   
52.
水貂在夏季养殖时常出现出血性肺炎症状,病原大部分为铜绿假单胞菌。然而近10 a来采自河北、山东、辽宁等地水貂部分出血性肺炎病例中没有分离到铜绿假单胞菌,为探清病原,针对以上病料进行其他病原的分离鉴定。通过病料的细菌分离、常规鉴定,16S rRNA基因测序,动物回归试验、毒力试验、免疫原性试验及攻毒保护试验等,确定6株分离菌株有致病性,并被鉴定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分别命名为FY1、FY2、FY3、FY4、FY5、FY6,其中FY3为毒性最强的肺炎克雷伯氏菌(ZC1108株)。以该毒株对10月龄健康水貂进行肌肉注射,结果显示其致死率为100%(5/5);以该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水貂后攻毒保护率达100% (5/5),试验水貂全部健活。表明肺炎克雷伯氏菌(ZC1108株)灭活疫苗免疫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53.
以纯化的原核表达的鸡贫血病毒结构蛋白为抗原,免疫6-8w的雌性Balb/c鼠, 经过三次免疫后,取其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以纯化的蛋白为抗原进行ELISA检测,将阳性细胞孔经过三次有限稀释,共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特异性抗体的阳性细胞株。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6株单抗可以与鸡贫血病毒感染的MDCC-MSB1细胞发生特异性反应,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抗与杆状病毒表达的VP1重组蛋白可以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试剂盒进行亚型鉴定,结果表明6株单抗均为IgG1亚型,且所有单抗的轻链均为κ链。用单克隆抗体对分段表达的VP1蛋白进行免疫印迹分析,初步鉴定了筛选出的单抗所对应的抗原表位,其中有四株单抗识别的表位位于VP1 218-274位氨基酸之间,另外两株单抗识别的表位分别位于275-301位、324-369位氨基酸之间。  相似文献   
54.
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脂蛋白LppQ基因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基因库发表的丝状霉形体丝状亚种SC型(MmmSC)脂蛋白LppQ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对国内MmmSC分离株HVRI-X株的脂蛋白LppQ基因进行扩增,将扩增产物与pMDl8-T载体连接并测序。核苷酸序列比较结果显示,HVRI-X株的LppQ基因序列与基因库发表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9.8%;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3%。  相似文献   
55.
在论述了仪征市自然概况,森林资源和人文景观的基础上,提出了仪征市发展森林旅游产业的思路、目标、规划布局及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56.
 【目的】建立高效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拯救平台,为深入研究该病毒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在IBDV Gt株全基因组中引入分子标签(A节段:EcoR V酶切位点;B节段:PstI酶切位点)。在基因组两端分别引入锤头状核酶结构(HamRz)和丁肝病毒核酶结构(HdvRz)。将带有分子标签和核酶结构的IBDV基因组插入载体pCAGGS的β肌动蛋白启动子下游,构建IBDV感染性克隆pCAGGmGtAHRT和pCAGGmGtBHRT,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共转染DFI细胞,进行病毒拯救研究。 【结果】 构建的IBDV感染性克隆可在DFI、Vero/E6、Vero/P12等3种细胞上高效拯救出病毒。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镜等均检测到了拯救的IBDV,且存在分子标签。拯救毒在CEF上能产生特有的砂砾状CPE,且TCID50与亲本毒差异不显著,具有相似的生物学特征。【结论】构建的RNA聚合酶ⅢBDV拯救系统高效、稳定、简便、经济,且具有良好的细胞普适性。  相似文献   
57.
为了研究不同前处理对烟叶中糖及有机酸含量的影响,比较了液氮研磨烟叶、杀青烟叶、初烤烟叶及鲜烟叶4种样品中糖和有机酸的含量。结果显示,初烤烟和杀青烟样分别与其它处理样品中糖类物质的含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液氮研磨样品与鲜样的糖类物质含量差异不显著;4种处理样品中有机酸含量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58.
为了解蛋鸡中禽白血病当前流行毒株类型及其gp85基因分子特征,在临床症状和病理组织学观察的基础上,采用ELISA抗原检测、特异性PCR以及亚群特异性免疫荧光试验(IFA),证实从黑龙江省某鸡场送检蛋鸡中分离到1株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命名为HLJ09 MDJ-1;克隆了其gp85基因,并进行了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该分离株的gp85基因与国内外其他ALV-J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8.2%~98.2%。其中,HLJ09 MDJ-1与英国原型株HPRS-103的同源性最高(98.2%),与美国株ADOL-7501的同源性最低(88.2%),表明HLJ09 MDJ-1的gp85基因与HPRS-103有较近的亲缘关系。本研究从蛋鸡中分离到ALV-J毒株,为研究ALV-J宿主嗜性改变和ALV-J对蛋鸡致病机制提供了素材。  相似文献   
59.
通过调整蔗糖明胶保护剂中蔗糖和明胶的比例、调整病毒液和冻干保护剂的添加比例,确定蔗糖添加量为40%、明胶添加量为8%配制的保护剂,病毒液与其按7∶1的比例冻干的制品性状较好,病毒含量较高。同时进行了禽偏肺病毒病(B亚型)LN16-A株不同装量最佳冻干曲线优化,对预冻时间、升华阶段(一期干燥)温度和时间、解析干燥(二期干燥)最高许可温度及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1.5 m L/瓶装量的预冻时间2 h、升华温度为5~10℃、升华时间为11 h、干燥温度为30℃维持6 h;2.0 m L/瓶装量的预冻时间h、升华温度为5~10℃、升华时间为14 h、干燥温度为30℃维持6 h;3.0 m L/瓶装量的预冻时间4 h、升华温度为5~10℃、升华时间为17 h、干燥温度为30℃维持6 h,为最优冻干曲线。  相似文献   
60.
本试验根据GenBank中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基因组设计一对针对病毒vp5基因的引物和一条特异性Taq Man探针,建立了一种快速检测IBDV核酸载量的Taq Man荧光定量RT-PCR方法.通过对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的优化,使得该方法在108拷贝/μL~101拷贝/μ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能够灵敏地检测初始模板中30个拷贝的病毒核酸,其灵敏度是常规RT-PCR检测方法的100倍.该方法不与其它的禽源病毒发生非特异性反应,并且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为IBDV的定性定量检测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