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38篇
  免费   1790篇
  国内免费   2634篇
林业   2410篇
农学   1392篇
基础科学   1342篇
  2825篇
综合类   14200篇
农作物   2315篇
水产渔业   1446篇
畜牧兽医   4762篇
园艺   2154篇
植物保护   1116篇
  2024年   166篇
  2023年   564篇
  2022年   1330篇
  2021年   1308篇
  2020年   1167篇
  2019年   1181篇
  2018年   800篇
  2017年   1327篇
  2016年   836篇
  2015年   1455篇
  2014年   1433篇
  2013年   1793篇
  2012年   2628篇
  2011年   2631篇
  2010年   2514篇
  2009年   2322篇
  2008年   2310篇
  2007年   2087篇
  2006年   1615篇
  2005年   1329篇
  2004年   841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509篇
  2001年   517篇
  2000年   431篇
  1999年   189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2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8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7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为明确云南弥勒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SD)的分布、发生危害情况,对云南弥勒蔗区RSD的发生和分布进行了调查和田间采样,采用PCR法对田间采集的60个样本进行RSD检测.结果表明:52个样本为阳性,阳性检出率86.67%,确认弥勒蔗区存在RSD;通过系统分析,明确了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地RSD发生状况,为弥勒蔗区推广应用温水脱毒健康种苗、有效防控甘蔗宿根矮化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52.
于生 《中国甜菜》2014,(3):39-40
对3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72%锰锌·霜脲、50%烯酰·吗啉和69%锰锌·烯酰可湿性粉剂)与常规药剂50%多菌灵及清水处理应用于甜菜霜霉病进行防效试验,3种高效低毒的杀菌剂防治效果达90%以上,可延长甜菜功能叶片生命力,增产15.1%~31.5%,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953.
以菌丝干重和菌丝生长速度为考核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白耙齿菌菌丝生长的培养基配方、温度、pH值及通气条件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为YPAD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2℃,最适pH值为7.0,在正常通气培养条件下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干重积累。  相似文献   
954.
黑块菌是一类珍稀的外生菌根食用菌。着重描述印度块菌和夏块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别特征,并介绍它们的生境及分布区域。同时,对块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55.
In order to study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ibetan Mastiff somatic cells and preserve genetic resource, two fibroblast cell strains from Tibetan Mastiff were established by tissue culture. In vitro culture cell morphology, hyperplasia ability and som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were researched. Tibetan Mastiff cells in vitro culture appeared typical morphology of fibroblast cells, grew well and had strong hyperplasia ability. Population doubling time of the cells was 46.1 h. Vimentin expression in the cells was confirmed by immunofluorescence staining. The rate of F5 cells with normal diploidy (2n=78) was 91.4%. Moreover, longer X chromosome belonged to 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 but Y chromosome did telocentric chromosome. Tibetan Mastiff cell strains eslablished in the study offered the materials for the Tibetan Mastiff somatic cell nuclear transf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956.
将35头40日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圆环病毒(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抗原及抗体均为阴性的健康仔猪,随机分成7组,每组5头,命名为XJ1~XJ7组。XJ1~XJ6组分别免疫PRRSV基因工程双标记疫苗rHN4-△25+NP49株,接种剂量分别为102TCID50/头、103TCID50/头、104TCID50/头、105TCID50/头、106TCID50/头和107TCID50/头,XJ7组为对照组,按1mL/头剂量接种DMEM。各试验组在免疫后28 d,用3×104.0TCID50/头剂量感染HP-PRRSV HuN4第5代强毒,疫苗免疫和攻毒后观察和检测各组试验猪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攻毒前XJ2-XJ6组PRRSV ELISA抗体在免疫后14 d全部转为阳性,XJ1组在免疫后21 d转为阳性,但维持在较低水平;XJ2-XJ6组针对标记基因NP49的特异性抗体在免疫后28 d转阳性。攻毒后对照组全部发病,且死亡2头,XJ1有4头发病,XJ2-XJ6组无发病和死亡,本研究结果表明PRRSV基因工程双标记疫苗rHN4-△25+NP49株对仔猪提供免疫保护的最小免疫剂量为103TCID50/头。  相似文献   
957.
本试验旨在研制鸭疫里默氏杆菌GroEL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将鸭疫里默氏杆菌WJ4菌株的groEL基因进行原核表达,重组蛋白经过纯化后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用间接ELISA筛选阳性细胞株并进行3次亚克隆后制备小鼠腹水单克隆抗体。共获得2株稳定分泌鸭疫里默氏杆菌GroE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G2B6和1G2F10。2株单克隆抗体均为IgG1亚类。腹水单克隆抗体ELISA效价达到1:102 400。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2株单克隆抗体均能与鸭疫里默氏杆菌血清1、2和10型菌株发生特异性结合,而与禽致病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禽巴氏杆菌菌株无反应性。本研究成功制备了稳定性好、特异性强的鸭疫里默氏杆菌GroEL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制基于抗体检测鸭疫里默氏杆菌抗原的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8.
利用RT-PCR技术扩增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A/Swine/Guangdong/1/2011株的8个目的基因片段,分别克隆至双向转录表达载体p BD上。将8个重组质粒纯化后共转染293T细胞,48 h后收集上清,接种MDCK细胞。当细胞出现明显病变时,收集MDCK细胞上清,其血凝效价为1:64,与原始野生株血凝效价一致;提取拯救病毒的RNA并进行8个目的片段扩增及序列分析,测序结果显示与野生株病毒相同,表明病毒拯救成功。古典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反向遗传操作平台的成功建立,不仅为探索流感病毒致病机理、感染机制及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新型疫苗的研制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59.
黄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能够介导病毒与宿主受体结合以及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并研究了其免疫原性。按照大肠杆菌偏好性密码子对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核苷酸序列进行优化并合成后,克隆至pCold-TF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TF-optiEDIII。Western blot证实重组蛋白能与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血清发生反应。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BLAB/c小鼠3次,间接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实验证实E蛋白结构Ⅲ诱导了鸭坦布苏病毒特异性的体液免疫反应。中和实验证实鸭坦布苏病毒E蛋白结构域Ⅲ可诱导产生中和抗体。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鸭坦布苏病毒诊断抗原和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0.
小窑湾浮筏养殖区底质沉积物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10月对小窑湾底质沉积物进行了 10个项目的海上调查 ,结果表明 :小窑湾底质重金属含量均为国家一类标准 ,符合渔业生产条件 ;硫化物、有机质含量虽然为国家一类标准 ,但已趋于上限 ,说明底质已被污染 ;油类已达国家二类标准 ,超出了渔业生产的许可范围 ;底质沉积物中每天向海水中释放的氮为 12 936mg/(m2 ·d) ,释放的磷为 0 4 95mg/ (m2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