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38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188篇
农学   176篇
基础科学   50篇
  408篇
综合类   1205篇
农作物   147篇
水产渔业   54篇
畜牧兽医   700篇
园艺   110篇
植物保护   45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75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8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85篇
  2016年   117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121篇
  2012年   182篇
  2011年   169篇
  2010年   197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58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57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6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37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4年   4篇
  197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对地梢瓜琥珀酸合成代谢的影响,为其琥珀酸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地梢瓜和雀瓢幼苗为试材,设对照(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最大持水量(24.44%)的65%~70%,下同)、轻度(45%~50%)、中度(25%~30%)和重度(5%~10%)4个干旱胁迫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根、茎、叶中琥珀酸含量和琥珀酸合成酶活性,比较不同处理各指标的变化,分析琥珀酸与其合成酶的关联性。【结果】(1)琥珀酸在地梢瓜和雀瓢的根、茎、叶中均有分布,地梢瓜不同器官中的琥珀酸含量表现为叶根茎,而雀瓢则表现为叶茎根。(2)随着干旱程度的加重,地梢瓜和雀瓢叶、根中的琥珀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以中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最大。(3)地梢瓜和雀瓢叶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α-KGDH)、琥珀硫激酶(STK)、琥珀酸脱氢酶(SD)、谷氨酸脱羧酶(GAD)活性和γ-氨基丁酸(GABA)含量均在重度干旱胁迫处理下最大。(4)相关性分析表明,地梢瓜和雀瓢叶中琥珀酸含量与GABA和SD活性呈负相关。【结论】适度干旱胁迫能够促进地梢瓜和雀瓢琥珀酸的积累。轻度和中度干旱胁迫下,琥珀酸合成以三羧酸循环途径(TCA)为主,重度干旱胁迫下以γ-氨基丁酸代谢支路(GABA shunt)为主。  相似文献   
22.
为揭示肝片吸虫感染对和田羊与中国美利奴羊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质量浓度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以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感染组(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组经口感染250个肝片吸虫囊蚴。在感染后第0、4、7、16周测定血清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的质量浓度,并检测感染16周后肝脏细胞因子(IL-2、TNF-α、IFN-γ)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感染肝片吸虫7周后,和田羊和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血清IL-2、IFN-γ质量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田羊感染组血清TNF-α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感染16周后,和田羊感染组血清TNF-α、IFN-γ质量浓度及其肝脏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国美利奴羊感染组血清TNF-α质量浓度及其肝脏mRNA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揭示和田羊与中国美利奴羊对肝片吸虫的细胞免疫反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3.
为研究不同剂量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与诺达苷肽对4周龄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的治疗效果,分别采用了预防试验和治疗试验、观察增重等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预防试验中GABA(Ⅰ组)、诺达苷肽(Ⅱ组)、GABA结合诺达苷肽(Ⅲ组)的预防率分别为80.0%、90.0%、93.3%;治疗试验中,Ⅰ组、Ⅱ组、Ⅲ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2%、96%、79%。结果表明GABA结合诺达苷肽可有效治疗断奶仔猪应激性腹泻。  相似文献   
24.
利用60Co-γ射线对胭脂虫孕卵期进行辐射试验,探讨60Co对胭脂虫生物学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剂量(3000rad以上)辐射胭脂虫造成其子代性比严重失调,雄虫几乎为0,无法进行有性生殖,导致无法产生后代,高剂量辐射对雄虫的损伤极大。低剂量辐射(特别是500rad)下F1较对照:各龄级虫口数提高;成虫期雌虫数明显高于对照,雄虫数略高;孵化量、孵化率提高;单株雌成虫鲜重、干重均明显增重;怀卵量大幅增多;雌成虫个体鲜干重、鲜干比、体积无差异。对于500rad辐射的胭脂虫,F2在有效生殖率、鲜干重和鲜干比方面效果较F1还好,存在优势显效滞后现象。但连续培育3代后,与对照已无差异。  相似文献   
25.
为调查部分省份牛结核病(bTB)的流行情况,我们在山东等14个省份34个历史上疫情较重的县共129个场户采集牛全血2 201份,采用CO2培养箱或蜡罐方法进行bTBγ-干扰素检测,结果显示样品的个体阳性率为6.4%,群阳性率为42.6%。饲养模式对bTB感染影响的统计显示较大规模场的个体阳性率(6.9%)和群阳性率(60%)均高于散养户(分别为5.7%和35.6%)。而牦牛样品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个牛群的禽型PPD阳性统计结果显示牛型PPD阳性率越高,则禽型PPD阳性牛在牛型PPD阳性牛中的所占比率越低。在所有阳性牛群中,阳性率≥10%的牛群所占比例高达81.8%(45/55),bTB感染呈现出一个"群发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6.
27.
γ-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利用酸菜、酸奶等食品进行乳酸菌的分离,通过纸层析法筛选得到1株产GABA量较高的菌株Y-3,经16SrDNA鉴定该菌株为短乳杆菌。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的菌株Y-3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1.5%、酵母膏0.5%、胰蛋白胨1.5%、L-谷氨酸钠1.0%、丁二酸钠0.5%,初始pH为6.0,接种量6%,37℃静置培养48 h,GABA产量达12 g/L以上,比优化前产量提高了近5倍。  相似文献   
28.
为了建立稳定表达猪FcγRⅢ (Porcine Fc gamma receptor Ⅲ,poFcγRⅢ )的Marc-145细胞系,从PAM细胞中提取总RNA,应用RT-PCR技术获得猪FcγRⅢ和γ链的cDNA,并构建PIREShyg3-γ和pcDNA3.1- FcγRⅢ真核表达质粒;用脂质体共转染Marc-145细...  相似文献   
29.
随着领养宠物的兴起,相应的产业也随之兴起,像针对宠物疾病的诊治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由于宠物身躯结构的特殊性,在实际的诊断治疗当中,存在这一定的困难,继续真正有效的诊断方式.本文针对X射线应用在宠物疾病诊断工作的原理及效果进行探讨,为此简要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研究氯胺酮对氨基酸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明确其中枢作用机制,为今后科学合理用药提供依据,试验将Wistar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元进行离体培养,在培养第7天加入1μg/m L、3μg/m L、5μg/m L氯胺酮,分别在加药后0、5、10、15、20、25、30、45、60、90、120 min取上清液40μL检测Glu、Asp、Gly和GABA的含量。不同剂量氯胺酮作用于神经细元后Asp都显著升高,Gly和GABA都显著降低,且3μg/m L和5μg/m L氯胺酮作用效果明显,而1μg/m L作用后Glu的含量升高,3μg/m L、5μg/m L却降低。结果表明氯胺酮直接作用于神经元后,通过抑制兴奋性氨基酸神经递质Glu和Asp的合成和分泌及增强抑制性神经递质Gly和GABA的释放来达到麻醉作用。且氯胺酮的麻醉作用强弱与剂量大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