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10篇
综合类   109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6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试验旨在制备抗阪崎肠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初步建立其ELISA检测方法。以灭活的阪崎肠杆菌全菌体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筛选血清效价高的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制备杂交瘤细胞,并用间接ELISA法选取阳性杂交瘤细胞,扩大培养后测定单克隆抗体的效价,进行特异性及抗体间的配对,使用mAb亚类检测试剂盒鉴定单克隆抗体的亚型,并利用得到的抗体建立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本试验得到3株具有良好特异性能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阳性细胞株5C10、2B6和Ab02,经两两配对,据阳性D450 nm值及P/N值选择1:20000稀释的5C10作为包被抗体,1:40000稀释的Ab02作为酶标二抗,建立ELISA检测法,应用建立的方法与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动物实验室保存的20份进出口送检奶粉样品,结果显示试验结果一致。本试验成功制备阪崎肠杆菌的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其ELISA检测法,为大批量快速检测阪崎杆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2.
牛支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牛支原体(Mycoplasma bovis)湖北分离株HB0801作为抗原免疫8周龄BALB/c小鼠,利用杂交瘤技术筛选出了6株能稳定分泌抗牛支原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生产腹水并对单抗进行了纯化和特性鉴定。经亚型测定,这些单抗都属IgG类。腹水ELISA效价在1×105~1.6×106。ELISA特异性分析结果表明,6株单抗与临床分离的牛支原体菌株以及ATCC标准株PG45都显阳性反应,但与牛的其他常见病原菌如多杀性巴氏杆菌、化脓隐秘杆菌等都显阴性反应。所有制备的单抗都与无乳支原体有交叉反应,其中两株单抗1A5和1C11只与无乳支原体有交叉反应,与其他支原体无交叉反应。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6株单抗分别识别牛支原体全菌蛋白中的不同条带,说明分别针对不同的蛋白抗原。这些牛支原体单克隆抗体为后期建立牛支原体检测方法及致病机理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53.
细胞系是动物病毒分离培养的重要载体。本研究以现代商品化仔猪肾脏为原始材料,拟培育新的细胞系用于动物病毒的分离和培养。利用胰酶消化法和差速贴壁相结合方法,分离纯化仔猪肾上皮细胞,并在体外进行传代培养和筛选。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得到一株可以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命名为SDPK-D,且已在体外连续传代90代。SDPK-D细胞株F33和F83代倍增时间分别为40.9和32.7 h,细胞活率分别为97.55%和98.86%,8 h细胞贴壁率分别为91.67%和97.06%。在该细胞株接种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流感病毒(SIV)、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病料均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本研究首次针对现代商品猪培育出一株可以在体外连续传代的细胞株,并对多种动物病毒敏感,为相关动物病毒的分离培养提供了新的细胞系选择。  相似文献   
54.
制备并鉴定抗玉米赤霉烯酮(ZEN)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研制检测谷物中ZEN的ELISA检测试剂盒。将ZEN肟化成ZEN-6-CMO,ZEN-6-CMO在DCC与NHS作用下与牛血清白蛋白(BSA)或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合成完全抗原。以ZEN-6-CMO-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ELISA筛选并建立分泌抗ZEN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测定单抗免疫球蛋白亚类、单抗效价及特异性。在ZEN单克隆抗体(Z9C3)的基础上,用间接竞争ELISA研究试剂盒的各项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建立了2株稳定分泌抗ZEN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Z9C3和Z7E6),该细胞株所分泌的单隆抗体Ig亚类均为IgG1,ELISA检测结果表明:抗ZEN抗体可与ZEN发生特异性反应,IC50为3ng/mL和1.3ng/mL,该抗体与玉米赤霉醇(ZEL)的交叉反应分别为15.9%和9.8%。试剂盒最低检出质量浓度为0.5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0.5~50ng/mL;对玉米和小麦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是92.5%和91.7%,变异系数分别是8.5%和10.5%。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KGF-2单克隆抗体间接ELISA的筛选方法 ,制备KGF-2单克隆抗体.方法以KGF-2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抗血清.通过棋盘滴定方法确定间接ELISA的抗原包被浓度及一抗、二抗最佳工作浓度;利用建立特异性好的间接ELISA方法筛选杂交瘤细胞株.结果通过棋盘滴定最终确定了500μg/L的抗原包被浓度、1∶1 000的一抗血清稀释倍数及1∶2 000的二抗血清稀释倍数;筛选到两株可稳定分泌抗体、效价较高的杂交瘤细胞株.结论该研究建立了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间接ELISA筛选体系,可用于KGF-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相似文献   
56.
以人工合成的强力霉素-牛血清白蛋白(DC-BSA)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和间接竞争ELISA法选择细胞融合的备用小鼠;应用杂交瘤技术建立分泌DC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用体内诱生法制备DCMcAb,并对DCMcAb的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应用DCMcAb建立检测DC的ciELISA方法,并对其相关特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筛选后获得1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细胞3D1-H4,细胞培养上清效价为1∶(8×102),腹水效价为1∶(5.12×105),抗体为IgG1型免疫球蛋白,与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分别有8.87%、5.86%和2.74%的交叉反应率,与其他抑制物无交叉反应性;ciELISA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8~199.53ng/mL,灵敏度为2.88 ng/mL,半数抑制的质量浓度IC50为36.31 ng/mL,斑点叉尾(鲴)肌肉和肝脏样品中DC的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5.13%和79.69%,平均批间和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5%,不同基质对检测结果影响小.所建立的ciELISA方法可以应用于水产品中DC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57.
分别通过1,4丁二醚法和EDC法将特布他林偶联于载体蛋白BSA和OVA上,用BSA-TBL免疫BALB/c小鼠,经过3次免疫后,OVA-TBL包被后用间接ELISA和阻断ELISA选择细胞融合备用鼠,选择高效价、高敏感性和高特异性的小鼠进行抗原进行冲击免疫;无菌手术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建立分泌TBL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体内诱生腹水法制备TBL mAb,并对TBL mAb的效价、敏感性和特异性等免疫学特性进行鉴定。结果显示,免疫的6只小鼠血清抗体效价均达到10-4;融合后筛选出4C08-G5和3H3-A02共2株敏感特异的杂交瘤细胞,其细胞培养上清液效价分别为1∶800和1∶1600,腹水效价分别为1∶2.56×105和1∶1.02×106;4C08-G5株分泌的抗体对TBL的IC50为5.25ng/ml,与瘦肉精、莱克多巴胺等其他β2激动剂交叉反应性小于3%。本试验获得了抗TBL mAb,为TBL残留免疫检测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8.
陈平  钟建华  孙东 《茶叶科学》2003,23(2):115-118,104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对脂溶性茶多酚中的主要活性组分进行分离和纯化,获得了一种新的单取代的长碳链脂溶性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并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IR、MS和1H-NMR等表征。药理学实验考察并比较了脂溶性的表没食子儿茶素-3-O-没食子酸-4'-棕榈酸酯、水溶性的绿茶多酚和脂溶性茶多酚对人卵巢癌HO-8910细胞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单取代的EGCG棕榈酸酯的活性比脂溶性茶多酚强,而与绿茶多酚相当。  相似文献   
59.
以杂交瘤细胞为模型 ,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的信号转导抑制剂和囊素 ,用间接ELISA法测定抗体分泌水平 ,用定量RT PCR法检测抗体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加入Gα 蛋白选择性抑制剂NF 0 2 3、蛋白激酶C抑制剂GF10 92 0 3X、磷脂酰肌醇 3激酶抑制剂heparin、Ca2 /calmodulin依赖蛋白激酶Ⅱ抑制剂KN 6 2、磷脂酶C抑制剂U 7312 2和蛋白激酶G抑制剂后 ,囊素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速度的影响明显 (P <0 0 1)。而加入蛋白激酶A抑制剂 4 Cyano 3 M thylisoquinoline、酪氨酸蛋白激酶抑制剂 genistein和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抑制剂PD 980 5 9后 ,囊素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速度的影响不明显 (P >0 0 5 ) ,这 3种抑制剂对杂交瘤细胞抗体分泌速度的抑制率分别为 74 5 5 % ,91 13%和80 6 9%。加入 4 Cyano 3 M thylisoquinoline、genistein和PD 980 5 9后 ,囊素处理组与对照组γ1mRNA的表达水平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说明这 3种抑制剂阻断了囊素刺激的杂交瘤细胞抗体mRNA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 ,蛋白激酶A、酪氨酸蛋白激酶和丝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参与了囊素在杂交瘤细胞中的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