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10篇
  免费   650篇
  国内免费   1937篇
林业   618篇
农学   3081篇
基础科学   100篇
  821篇
综合类   7874篇
农作物   1769篇
水产渔业   959篇
畜牧兽医   3700篇
园艺   1114篇
植物保护   661篇
  2024年   200篇
  2023年   607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595篇
  2019年   736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661篇
  2015年   691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839篇
  2012年   1168篇
  2011年   1333篇
  2010年   1292篇
  2009年   1264篇
  2008年   1401篇
  2007年   1165篇
  2006年   1035篇
  2005年   966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658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18篇
  2000年   291篇
  1999年   25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2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78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5篇
  1976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8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参照已发表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经RT—PCR扩增得到了IBV国内分离株D971约1.3kb的片段,其中包含3a、3b、E及M蛋白基因的完整0RF,并将该片段进行了克隆和序列测定。与国内外部分IBV毒株序列比较表明:D9713a基因与CU—T2、D1466、DE072、M41、GA/99和UK/66的3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3%~89%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7%~91%,其中与CU—T2毒株的同源性最低(分别为83%和77%);3b基因与上述毒株的对应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5%~95%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2%~96%,与CU—T2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5%和96%);E蛋白基因与CU—T2、D1466、DE072、M41、Ark99、H52、Gray、GA/99和UK/66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1%~86%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4%~80%。不同毒株推导的E蛋白C末端表现不同特征,其中D971E蛋白C末端比CU—T2的时应区多9个氨基酸残基,而比本试验选用的其他参考毒株的相应区域短5~7个氨基酸残基。M基因与Cu—T2、DE072、Gray、M41、H120、H52、SD/97/02、LX4及D41的M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6%~91%之间,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5%~95%,其中与SD/97/02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1%和95%)。对M蛋白的3个功能区进行序列比较发现,其N端第1~19位与SD/97/02的同源性最高,达90%,与CU—T2的同源性为80%,而与其他毒株同源性均低于61%;N端第20~100位含有3个跨膜蔬水区,D971与其他参考毒株比较,该部位第20~67位相对保守,其中与SD/97/02的同源性为100%,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在97%以下;在推测的与核衣壳连接的C端,D971与SD/97/02在第101~182位同源性为100%,与疫苗株H52和H120及国内分离株LX4和D41的同源性为97%,而与本试验所选的国外参考毒株同源性在96%以下;在C端第184~219位D971与H52的同源性为100%,与H120和SD/97/02的同源性为97%,与其他毒株的同源性也在96%以下,而且在C末端第220~222及224位与上述国内外参考毒株均不同,国内外各毒株在该4个位点氨基酸为丙氨酸、苏氨酸、甘氨酸和丝氨酸,而D971M蛋白的该区域氨基酸突变为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和甘氨酸,该突变是否与D971的生物学特性尤其是组织嗜性的变化相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上结果表明,D971与SD/97/02亲缘关系较其他毒株为近,但其遗传衍化又与国内使用的疫苗株H52和H120具有一定的联系。从其mRNA3和mRNA4cDNA的序列分析来看,D971又具有独特的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102.
家兔群体遗传变异的微卫星标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欧洲野兔的 5个微卫星位点 ,分析了 5个品种 (系 )家兔群体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的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大 ,分别为 0 .5 5 2 6和 0 .6 2 0 2 ;新西兰兔群体内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最小 ,分别为 0 .4 5 15和 0 .5 2 6 1。由此说明 ,5个品种 (系 )家兔中 ,新西兰兔群体内变异较小 ,相对较纯 ;Vc- 系獭兔群体内变异较大 ,纯度相对较小。但总的来看 ,5个品种 (系 )家兔的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和平均杂合度相差都不大 ,说明Vc獭兔在遗传性能上已接近其他优良品种兔。聚类结果表明 :Vc- 系獭兔与 Vc- 系獭兔亲缘关系最近 ,与日本大耳白兔、青紫蓝兔亲缘关系较近 ,与新西兰兔亲缘关系最远 ,这与 Vc獭兔育种历史事实相符。另外 ,在 Sat4和 Sat8位点上分别检测出了 1条 Vc獭兔所特有的条带 ,从而为进一步研究 Vc獭兔的遗传特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可在增加选择强度、提高选择准确性、利用遗传变异及扩大有效群体大小方面发挥作用.鸡的快慢羽基因、矮小型基因及裸颈基因等作为标记基因在鸡的遗传育种中已逐步得到应用,但由于还存在理论、统计学及成本上的局限性,MAS还不能在家禽育种中广泛应用,随着分子遗传、数量遗传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MAS在家禽育种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04.
鸡抗马立克氏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MDV)引起的一种鸡的恶性淋巴肿瘤性疾病,加上MDV的感染可导致宿主的免疫抑制,因此它是目前乃至将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养鸡业中最具经济意义的疾病之一。MD的有效控制措施应包括三方面,即疫苗免疫、生物安全和抗病育种。但长期以来,养禽业主要依赖疫苗免疫,由于MDV的普遍存在及其毒力的不断增强等原因,  相似文献   
105.
《饲料与畜牧》2004,(6):31-31
我国科研人员研制的“黄海1号”中国明对虾养殖新品种通过了技术鉴定。该品种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抗逆能力较强的优良性状。规模养殖试验群体的体长比对照平均增长8.40%,体重增长26.86%,养殖成功率超过90%,而未经选育的对照池养殖成功率不足70%。通过采用同工酶电泳技术、RAPD技术、微卫星DNA技术以及线粒体DNA分析等研究了不同选育世代的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106.
对从含有鸡毒霉形体H3株TM-1基因的大肠埃希氏菌DH5α中提取的质粒,进行EcoR Ⅰ和Sα/Ⅰ双酶切,获得了大约为786bp的目的片段。将此片段与经EcoRⅠ和Sαl Ⅰ双酶切的线性原核表达载体pET-30a-1连接。转化宿主菌BL21(DE3),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经酶切、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确证其插入正确,从而构建成了重组表达载体。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电泳分析,证明其分子质量约为29ku;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该蛋白可被鸡毒霉形体阳性血清识别,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07.
谈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是1992年由荷兰Keygene公司的Zabeau和Vos等在PCR和PRFLP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DNA指纹分子标记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动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图谱构建、种质鉴定及目的基因克隆与定位等相关领域研究。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的原理、特点、关键技术指标及其在动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8.
本文概述了微卫星DNA进行亲子鉴定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将其用于亲子鉴定的优点以及研究进展,最后对未来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9.
随着蛋白质研究技术的不断发展,数以百种的蛋白质三维结构已研究的较为清楚,但对于这些蛋白质折叠成天然构象的途径和机制尚知之甚少。通常认为蛋白质的1级结构决定了蛋白质的3级和4级结构,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在很多蛋白质的折叠与装配过程中,有其他蛋白质或酶的参与,其中分子伴侣就是目前研究得最多也是研究最热的一种。病毒是细胞内寄生物,分子伴侣与病毒的增殖过程密切相关,从病毒复制的起始、转录的进行、翻译的完成到病毒粒子的装配成熟,甚至病毒在宿主体内的转运都有分子伴侣的参与。随着病毒与分子伴侣相互关系研究的深入,产生了抗病毒的又一可能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0.
大豆多肽的性质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卢亚萍  冯杰 《饲料研究》2005,(11):26-29
大豆多肽(Soy peptide)是大豆蛋白质经酶解作用后的多肽分子混合物。与大豆蛋白相比,大豆肽具有更好的理化性质,含有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在机体内具有更多种生理功能,近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