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1篇
  13篇
综合类   78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s of aminoprophosmethyl(APM) on ather culture were observed among 6 Australian cultivars in rice,APM had improved anther culture efficienncy in 5 cultivars,but decreased the induce rate of callus in one.  相似文献   
122.
克隆了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油菜菌核病菌(Scherotinia sclerotiorum)、辣椒炭疽病菌(Cal-letotrichum gloeosporiodies)和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4种病原菌的9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进而与典型模式菌粗糙麦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进行序列比较,结果表明,4种病原真菌β-微管蛋白序列与粗糙表孢霉具高度同源性;油菜菌核病菌、辣椒炭疽病菌和番茄灰霉病菌的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由Glu突变为Ala,是导致上述病原菌产生对多菌灵(MBC)抗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与其他抗多菌灵真菌一致,且与乙霉威(NPC)之间存在明显负交互抗性。但小麦赤霉病MBC^S和MBC^R菌株的β-微管蛋白序列完全一样,且与NPC之间不存在负交互抗性,有关小麦赤霉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3.
在采用微管圆弧迷宫式流道模型的基础上,回归分析低压条件下的流量压力关系,并对不同压力、不同流道直线段长度和单元数的流道水力特性进行测试,分析流道参数对流道水力特性的影响.进一步分析了流道直线段长度和单元数对流态指数和流量系数的影响规律.并研究了其对流道阻力特性的规律.结果表明:低压条件下的流量压力关系符合经典的流量压力...  相似文献   
124.
采集、分离获得江苏省通州市4乡镇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tum)的223个菌株,对多菌灵(MBC)和乙霉威(NPC)的敏感性测定得到2种表型,其中143个菌株为MBC^S NPCH^HR,其余80个菌株为MBC^HR NPC^S,后者对温度7—28℃不敏感。苯并咪唑类杀菌剂通过与抗药性相关的β-微管蛋白结合,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克隆S.sclerotiorum 6个菌株的β-微管蛋白基因,获得大小为874个碱基、编码273个氨基酸的基因片段,与典型模式菌粗糙脉孢霉(Neurospora crassa)进行序列比较发现具高度同源性。研究证明S.sclerotiorum的β-微管蛋白198位氨基酸由谷氨酸(Glu)突变为丙氨酸(Ala),是导致油菜菌核病病原菌产生对多菌灵抗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位点和突变类型与其他抗多菌灵真菌一致,与乙霉威之间存在明显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25.
除草剂APM对洋葱细胞分裂和微管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细胞毒理学和免疫化学角度对磷酰胺除草剂AMP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微管功能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经10μmol/L APM处理16h后,细胞出现多极分裂和不均等分裂现象,免疫化学检测表明,纺锤丝失去正常向两极辐射状排列的功能,而是凝聚成一团故引起细胞的不正常分裂。  相似文献   
126.
蚕豆叶片气孔保卫细胞中微管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用考马斯亮蓝染色及间接免疫荧光等细胞化学方法对蚕豆叶片气孔保卫细胞中微管的形态分布作了初步观察研究。考马斯亮蓝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蚕豆叶片下表皮气孔保卫细胞中有丝状物存在,其分布情况为:由核向细胞的背壁、腹壁呈辐射状排列,或呈一种交错网络结构。经微管解聚剂甲氨膦(APM)处理的保卫细胞,无明显丝状物存在。在间接免疫荧光定位中,经荧光显微镜及共焦激光扫描显微镜观察,其保卫细胞中微管的分  相似文献   
127.
张平  刘吉平 《蚕业科学》2007,33(2):329-334
微孢子虫作为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真核生物,由于具有许多原核细胞的特征而被广泛研究,且作为人类新发的病原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综述了近1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进展的基础上,评述了对微孢子虫蛋白质研究在分类和防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8.
129.
微管及其配件水力性能测试与分析研究(下)马存奎,李永顺,牟日升,姜宏,吕宁江(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250013)3微管件的水力性能测试与分析在微灌系统中,与微管分水、配水、调压相配套的微管件用量较多。为使工程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更为方便,减少堵塞、...  相似文献   
130.
茶树α-tubulin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茶树α-微管蛋白(α-tubulin)的mRNA全长序列(GenBank登录号DQ340766)设计引物,以RT-PCR方法扩增茶树α-tubulin基因,将扩增产物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上,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trxB(DE3)中,经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后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以纯化后的α-tubulin融合蛋白制备兔多克隆抗体,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抗体特异性。结果显示α-tubulin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大量表达,以融合蛋白制备的抗体对茶树体内的α-tubulin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