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农学   7篇
  4篇
综合类   5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02篇
园艺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1.
副猪嗜血杆菌病是近年来流行的一种猪的细菌性传染病,给养猪业发展带来很大危害,尤其是规模养猪场损失更大。笔者经过临床剖检、病料送检、化验室镜检、结合各地学者提供的药敏试验结果,采取综合用药治疗方法,使本病疫情在当地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22.
利用副猪嗜血杆菌(HPS)OMP P5基因表达并纯化复性后蛋白作为包被蛋白,通过对最佳加样作用时间的确定和最佳酶标二抗反应时间等条件的探索优化,建立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OMPP5)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通过对进行和未进行HPS免疫的健康猪血清的检测,证实了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反应快速准确等特点,可用于HPS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23.
许达  李春玲  李淼  宋帅  杨冬霞  陈金顶 《兽医大学学报》2013,(12):1818-1821,1827
为了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P5的抗原表位,应用噬菌体展示随机12肽库,以抗HPS外膜蛋白P5的单克隆抗体作为固相分子,进行了3轮筛选。对随机挑选出的10个分离间隔良好的噬菌斑进行ELISA和West—ernblot等检验,最终确定了4个各结果均为阳性的优势短肽。将4个短肽序列与GenBank中HPS外膜蛋白p5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发现这些序列没有同源性或同源性较低,但竞争ELISA结果显示这些短肽与单抗的结合都能够被外膜蛋白P5有效的抑制。以上结果显示,通过噬菌体展示技术成功获得了4个HPS外膜蛋白P5的模拟表位,为后期开展以抗原表位为基础的诊断、表位疫苗等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4.
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发病猪场采集58份病料,分离到2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培养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分型研究以及PCR检测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分离的两株细菌均为血清4型副猪嗜血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对头孢噻肟、头孢噻吩、替米考星高度敏感,对四环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环丙沙星中度敏感,对甲氧苄氨嘧啶、复方新诺明、链霉素、阿莫西林、新霉素均耐药.  相似文献   
25.
副猪嗜血杆菌病又称为革拉瑟氏病,是由副猪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全国各地都有关于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甚至是流行的报道,并且发病严重,死亡率高,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此,对地方菌株进行分离鉴定,显得十分必要.本试验首先从广东地区疑似患多发浆膜关节炎猪的病料中分离到4株疑似细菌,进行了细菌形态观察、培养特性和生化特鉴定,证实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头孢拉定、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和菌必治等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26.
【背景】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的上呼吸道病原菌,引起格拉瑟氏病,主要引起断奶前后和保育阶段的猪发病,通常见于5—8周龄的青年猪,发病率一般为10%—15%。该菌有15种血清型,目前主要养猪国家流行的血清型为4型、5型、12型和13型,是严重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主要细菌性病原之一。目前国内还没有检测该菌抗体的商品化试剂盒。【目的】研制一种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的抗体检测试剂盒,为格拉瑟氏病的有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方法】表达并纯化OppA、DppA、HbpA 3种不同的副猪嗜血杆菌ABC转运体周质底物结合蛋白,使用副猪嗜血杆菌阴、阳性参考血清筛选以上3种蛋白中免疫反应性和反应特异性好的蛋白。以筛选的蛋白为包被抗原,建立检测HPS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间接ELISA反应条件,并组装试剂盒。在此基础上,确定该试剂盒的敏感性、特异性;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猪场采集的2 000份临床猪血清样本进行检测,评价该试剂盒的实用性;在以上临床血清样本中随机选取200份,分别以研制的试剂盒、间接血凝试验以及进口商品化试剂盒进行检测,比较检测结...  相似文献   
27.
Haemophilus somnus has long been associated with thrombotic meningoencephalomyelitis but has also been identified as the agent responsible for other clinical diseases including respiratory disease, reproductive problems, myocarditis, otitis, conjunctivitis, mastitis, and polyarthritis. Exposure to the bacteria is widespread and infection may occur via the respiratory tract from urogenital excretions and secretions.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emophilosis may be easy or difficult depending on the manifestation presented, and special procedures must be taken to facilitate isolation of the organism. vaccination is the only preventive measure demonstrating a beneficial effect.  相似文献   
28.
副鸡嗜血杆菌16 S rDNA 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副鸡嗜血杆菌的16 S rDN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XZIC1和XZIC2,对6株副鸡嗜血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该对引物对6株副鸡嗜血杆菌均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282bp片段,而对鸡毒支原体、禽巴氏杆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大肠埃希菌、鸡白痢沙门菌、禽流感病毒(H9)、鸡喉气管炎病毒及葡萄球菌等9种病原体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PCR敏感性结果表明,本方法可以检测到10pg的副鸡嗜血杆菌DNA模板。采用引物XZIC1和XZIC2,对分别用副鸡嗜血杆菌ctcc253、ctcc255、ctcc257、ctcc269株感染SPF鸡的临床病料DNA进行PCR扩增,均可扩增出单一的282bp的片段。  相似文献   
29.
为查明贵阳市花溪区麦坪镇某猪场仔猪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病因,对送检的2头病猪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试验、PCR扩增及测序、药敏试验。结果:从病料样本中分离得到1株细菌,根据形态学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为副猪嗜血杆菌;应用细菌16S rRNA序列分析技术从分子水平对分离细菌进行分型鉴定,运用DNAStar软件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发现分离菌与不同血清型副猪嗜血杆菌菌株16S rRNA序列同源且相似性为97.4%~100%,其中与血清5型相似性最高;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菌株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进化关系最近;分离菌株对利福平、头孢氨苄、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万古霉素敏感。结论:综合分离细菌传统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的实验结果,确定分离菌株属于血清5型副猪嗜血杆菌。  相似文献   
30.
探讨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体内外生长的影响。将副猪嗜血杆菌于分别含10、20、50、100、200μg/mL甘草查尔酮A的TSA液体培养基中培养,采用分光光度法分析副猪嗜血杆菌生长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变化;以1、10、100mg/kg甘草查尔酮A经口灌胃小鼠,分别在3d、5d和7d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肠道菌群等生长性能,Bliss法测定副猪嗜血杆菌对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检测甘草查尔酮A对小鼠清除0.01×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和抵抗100×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浓度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的生长速率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差异均无显著差异。所有剂量组小鼠给予甘草查尔酮A处理后,一般临床症状、体重和脏器指数无统计学意义。灌喂甘草查尔酮A有增加小鼠肠道菌群丰富度的趋势,但降低拟杆菌门丰度而增加厚壁菌门丰度。小鼠清除0.01×LD5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能力呈剂量依赖性,而100×LD50的副猪嗜血杆菌感染小鼠后随着甘草查尔酮A浓度增加可呈剂量依赖延迟小鼠死亡时间。表明甘草查尔酮A对副猪嗜血杆菌体外生长无显著的抑制作用,同时对小鼠生长性能亦无明显影响,但可增加肠道菌群丰富度而提高小鼠抵抗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