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4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252篇
林业   29篇
农学   224篇
基础科学   33篇
  144篇
综合类   934篇
农作物   133篇
水产渔业   115篇
畜牧兽医   1209篇
园艺   181篇
植物保护   3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78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62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298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53篇
  2008年   253篇
  2007年   276篇
  2006年   204篇
  2005年   136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5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51.
从临床病料中分离鉴定出1株无血凝性的致病性兔出血症病毒(RHDV),命名为Yaan-1。HA试验测得该毒株原代及经兔体传3代后的肝毒在25℃、37℃和4℃时均无血凝性;但在琼脂扩散试验和对流免疫电泳中均可见分离株与常规RHDV高免血清形成清晰的沉淀线;电镜观察可见30nm左右的病毒粒子。采用RT-PCR方法将Yaan-1株的衣壳蛋白VP60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序列分析表明VP60基因序列全长1740bp,编码579个氨基酸,测序结果提交GenBank(注册号为DQ069280),并与世界各国的常规RHDV分离株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为90.0%~98.0%,氨基酸同源性为94.1%~99.0%,氨基酸变异多发生在衣壳蛋白C、E区;同时对Yaan-1株的分子量、等电点、疏水性、跨膜区等分子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无血凝性RHDV中国分离株,丰富了地方毒株资源,为明确我国地方株的分子流行病学,以及对VP60蛋白分子特征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52.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PCR)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核酸定量技术.它利用荧光实时检测PCR反应,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节约时间等优点.文章就常用的4种方法,即DNA结合染色、水解探针、分子信标和杂交探针的原理和特点进行介绍,同时综述了荧光定量PCR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3.
54.
提取鸡病毒性关节炎病毒(AVAV)内蒙古分离株(C-98株)总RNA,参考GenBank中禽呼肠孤病毒(ARV)S1133株S1基因序列设计了2对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病毒S1基因,将S1基因cDNA克隆到pGEM—T Easy载体后测序。将测定序列拼接后与参考毒株ARV-176、ARV-138、ARV-S1133、MDRV—YJL的S1基因序列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AVAV C-98分离株的S1基因与强毒株ARV-176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9.9%;与MDRV—YJL的同源性为99.3%,与弱毒疫苗株ARV—S1133的同源性也达97.9%;与ARV-138株的同源性最低,为81.2%。表明,AVAVC-98株与参考毒株的差异较小,与疫苗株ARV-S1133有很高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55.
56.
禽呼肠孤病毒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兽医科技》2007,37(9):767-771
  相似文献   
57.
采用LUX新型荧光PCR技术原理,建立了快速检测牛疱疹病毒I型(BHV-1)以及鉴别野毒感染和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的二重实时荧光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对多株BHV-1病毒均呈典型gE、gC双基因阳性反应,对其他常见动物疱疹病毒以及健康牛基因组DNA等均呈阴性反应;对细胞增殖病毒液的gE、gC双基因鉴别的检测敏感性可达0.4~O.04TCID50比常规PCR方法高100倍以上;对带毒牛血清、抗凝全血、牛新鲜精液和冷冻精液基因鉴别的检测敏感性分别达0.04TCID50、0.4TCID50、0.4TCID50和4TCID50。采用该方法从临床牛血样、鼻拭子样品中检出IBRV阳性样品,检测全程仅需约2h。对单基因克隆质粒的检测进一步证实该方法能特异地鉴定gE、gC基因,检测灵敏度分别达90、30拷贝。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应用于临床快速诊断BHV-1病毒感染,鉴别BHV-1病毒感染与对应的基因缺失疫苗免疫动物。  相似文献   
58.
参照国内外已发表的禽流感病毒(AIV)和新城疫病毒(NDV)的基因序列及其相关的RT-PCR检测方法,根据禽流感病毒M蛋白基因和新城疫病毒NP基因各设计一套特异性通用引物,扩增目的带分别为600bp和340 bp。通过对相关病毒检测,建立了AIV和NDV通用型二联RT-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为AIV和NDV的检测、流行病学调查及疫苗使用等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9.
淫羊藿苷对大鼠腺垂体细胞合成分泌CTH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腺垂体细胞的原代培养技术和半定量RT-PCR技术观察淫羊藿苷对大鼠腺垂体合成分泌GTH的影响。建立了腺垂体细胞总RNA的提取、FSH和LH特异基因的PCR扩增的体系和条件,并以β-actin为内参照与FSH和LH特异基因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淫羊藿苷能提高大鼠腺垂体细胞中GTHmRNA的水平,但并非与剂量呈线形关系,中剂量组(60μl/l)时大鼠腺垂体细胞中GTHmRNA的水平最高,与低剂量组(30μl/l)和高剂量组(100μl/l)差异显著。表明淫羊藿苷不但能通过直接作用与性腺来发挥“壮阳”的作用,而且其对垂体细胞也有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60.
In epidemiological surveys on Chrysanthemum chlorotic mottle viroid (CChMVd) in various chrysanthemums cultivated in Akita Prefecture, Japan, in 2002–2005, approximately 20% of cultivars harbored CChMVd, including more symptomatic types than nonsymptomatic. Large-flowered cultivars were less frequently infected than small-flowered and spray types. The number of CChMVd-infected chrysanthemums is increasing, and the disease is found throughout major chrysanthemum-producing districts. Chrysanthemums infected only with CChMVd, in general, had no noticeable symptoms of disease. Most of those dually infected with known viruses and/or viroid also had no symptoms characteristic of chlorotic mottle disease. The lack of noticeable symptoms in major Japanese cultivars may have resulted in the unnoticed spread of the viroi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